辦學歷史
學部前身
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的前身為土木工程系(1949~1955),1955年~1985年為水利工程系,1985年~1996年擴建為土木工程系,1996年~2002年為土木建築學院,2002年6月~2009年9月為土木水利學院,2009年9月組建成建設工程學部。
1986年,由國家計委批准籌建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9年,大連理工大學在土木工程專業分出工程管理專業方向。
2003年,大連理工大學成立工程管理教研室,獨立招收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生。
學部組建
2009年9月,大連理工大學組建建設工程學部,由原大連理工大學土木水利學院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相關的8個研究所組建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水利工程學院,原工程管理教研室調整為工程管理研究所,設定於建設工程學部土木工程學院之內。
2011年11月,大連理工大學以工程管理研究所為基礎,吸引外部人才和整合校內資源組建建設管理系。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根據2018年10月學部官網顯示,學部下設水利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學院、建設管理系和深海工程研究中心,有6個本科專業,其中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工程管理專業按“土木水利類”大類招生,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交通工程專業和土木工程(英語強化)專業按專業招生。
院系 | 部門 |
---|
水利工程學院 | 水資源與防洪研究所、水環境研究所、水電與水信息研究所、水工研究所、水利電力研究所、水力學研究所、海洋工程研究所、港口與近海工程研究所、工程圖學研究所、工程抗震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學院 | 岩石破裂與失穩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結構工程研究所、結構監控研究所、智慧型結構系統研究所、橋樑工程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建築材料研究所、工程測量與監測研究所、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研究所、建築環境與新能源研究所、 建築能源研究所 |
交通運輸學院 | 道路工程研究所、交通規劃研究所、智慧型交通研究所 |
建設管理系 | --- |
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水動力學分室、結構工程分室、工程抗震分室、岩土工程分室 |
國家級土木水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
深海工程研究中心 | --- |
資料來源: |
院系 | 專業 |
---|
水利工程學院 | 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國際班)、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
交通運輸學院 | 交通工程 |
建設管理系 | 工程管理 |
資料來源: |
師資力量
根據2018年10月學部官網顯示,學部有教職工總數為285人,包括教授92人、副教授105人、教授級高工1人、高級工程師6人;兩院院士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5人,講座教授2人,中組部“千人計畫”4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7人,遼寧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遼寧省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獲得者8人,博士生導師99人。
兼職兩院院士: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景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超(中國工程院院士)、
杜彥良(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建雲(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志峰(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復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政清(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禮立(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李宏男、董國海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唐春安、滕斌、李宏男、沈永明、 程春田、張弛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翟志強
國家級突貢專家:洪承禮、邱大洪、林皋、宋玉普、王永學、李宏男、歐進萍、董國海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唐春安、歐進萍、董國海、程春田
中組部“千人計畫”:宋鋼兵、程亮、劉明生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永學、滕斌、沈永明、李宏男、宋鋼兵(海外)、歐進萍、唐春安 程春田、程亮 (海外)、伊廷華
中組部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伊廷華
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王永學、孔憲京、唐春安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董國海、柳淑學、陳健雲、任冰、何政、張吉禮、梁正召、常 鈞、周智、伊廷華、李昕、鄒德高、王寶民、李鋼、寧德志、張弛、韓寶國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寧德志、伊廷華、李鋼、馬玉祥、張騰飛
遼寧省教學名師:陳廷國、王子茹、宋向群
遼寧省級教學團隊:工程力學教學團隊
教學建設
根據2018年10月學部官網顯示,學部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遼寧省示範專業1個,遼寧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遼寧省精品課程3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土木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土木水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遼寧省示範專業:土木工程
遼寧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水利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水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精品課程:《畫法幾何與製圖》
遼寧省精品課程:《水力學》、《結構力學》、《工程力學》
學科建設
根據2018年10月學部官網顯示,學部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17個碩士學科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一級學科遼寧省重點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利工程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水利工程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結構工程
一級學科遼寧省重點學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名稱 | 是否為博士點 | 是否為碩士點 |
---|
水利工程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是
| 是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是
| 是
|
水工結構工程
| 是
| 是
|
水利水電工程
| 是
| 是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是
| 是
|
土木工程
| 結構工程
| 是
| 是
|
橋樑與隧道工程
| 是
| 是
|
市政工程
| 是
| 是
|
岩土工程
| 是
| 是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 是
| 是
|
土木工程管理
| 是
| 是
|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 是
| 是
|
空間信息技術及工程套用
| ---
| 是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學(建築材料)
| 是
| 是
|
交通運輸與工程
| 道路與鐵道工程
| ---
| 是
|
交通運輸工程與管理 | --- | 是 |
交通信息技術及控制 | --- | 是 |
資料來源: |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根據2018年10月學部官網顯示,學部有1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2個遼寧省工程實驗室
,1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創新團隊3個,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1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橋樑與隧道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家“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重大土木水利工程防災減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海洋環境災害作用與結構安全防護”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滕斌)、“工程安全與監控”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李宏男)
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海洋環境及災害—機理、影響、預報及防護”科研團隊(帶頭人:滕斌)、“工程結構破壞機理及安全性評價” 科研團隊(帶頭人:李宏男)
遼寧省創新團隊:“海洋環境及災害—機理、影響、預報及防護”科研團隊(帶頭人:滕斌)、“工程結構破壞機理及安全性評價”科研團隊(帶頭人:李宏男)、“新型工程材料與重大工程結構關鍵技術”科研團隊(帶頭人:徐世烺)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工程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土木基礎設施安全監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水資源調控與防洪減災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工程實驗室:遼寧省橋樑與隧道安全技術工程實驗室、遼寧省綠色建築與節能工程實驗室
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遼寧工程防災減災協同創新中心
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水科學與水利工程實驗室
科研成果
根據2018年10月學部官網顯示,學部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56項,共獲科技獎勵3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獎項31項。鑑定成果22項,其成果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專利申請和專利授權共40/15項;在中國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400餘篇,SCI、EI和SSCI檢索收錄論文達到640篇。
“十五”期間,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共完成和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4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4項(7項重點基金,3項傑出青年基金,44項面上基金),經費總額145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啟動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31項,批准經費60.3萬元;教育部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項目2項;5項國家“863”項目和“973”項目子課題,經費162萬元;國家教育部及其他省部委基金項目43項,經費176萬元;簽訂國際合作契約2項,經費166萬元。學院“十五”期間共完成科研總經費14441萬元。
名稱 | 類別
| 時間 | 第幾完成單位
|
---|
核電廠地基及防護構築物的抗震安全評價及其工程實踐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0.12
| 第一
|
工程結構抗災控制新技術與工程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0.12
| 第一
|
鋼纖維混凝土特定結構計算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0.12
| 第二
|
高土石壩抗震設計理論研究與工程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2.12
| 第一
|
結構振動控制與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3 | 第二 |
巨型機組水電站建築結構關鍵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3 | 第六 |
資料來源: |
合作交流
根據2018年10月學部官網顯示,學部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十幾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與
英國愛丁堡大學、
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簽訂了本科生“2+2”聯合培養協定;聘請海外知名學者23人為學部的海外學術大師、海天學者、客座教授;2017年長期出國(境)訪問進修25人,短期出國(境)參加國際會議及學術訪問346人次,邀請外國學者50餘人次來學部訪問交流。
文化傳統
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部徽圖案部分主色調為藍色,總體設計簡潔生動。中心部分以漢字“土”、“木”和“水”為設計元素,體現了學部的兩大主體專業: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中間的三隻飛鳥形成“水”字的變型,象徵著學部師生在知識和科技的海洋中翱翔。藍色是海洋的顏色,同時圖案中的下半部分化為海浪,體現了建設工程學部將秉承“海納百川”的大工精神。橙色的小圓如一顆閃亮的星,以示學部以人為本,為社會培養精英人才,同時服務社會重大工程,取得輝煌成就,令人矚目。圖案內涵豐富,寓意深刻,視覺衝擊力強,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富有時代感。
FIE是建設工程學部英文名稱的縮寫,全稱為FacultyofInfrastructureEngineering。
DUT是大連理工大學英文名稱的縮寫,全稱為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
1949是大連理工大學建校的時間,也是學部(當時的土木工程系)成立的時間。
厚德,和物,勤學,創新
厚德——德為先。培養高尚品德和道德修養,追求真理,堅持真理,愛崗敬業,誠信為人。
和物——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包容萬物,兼收並蓄,培養團隊精神,堅持嚴謹務實作風。
勤學——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勤和學是博學、成才、創新的根本要求和前提條件。
創新——創新是我們一切工作的目標和追求,體現與時俱進的精神。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部長 | 張弛 |
黨委書記 | 楊慶 |
副部長 | 寧德志、李剛、於龍
|
黨委副書記、副部長 | 李英敏 |
黨委副書記、副部長,紀委書記 | 王晶華
|
資料來源: |
知名校友
李一勇,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王復明,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劉樹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
閆承大,招商局集團蛇口工業區副總經理。
黃敏,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市港務管理局)黨組書記、主任(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