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氂牛肉

大通氂牛肉

大通氂牛肉,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大通氂牛肉生產於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無污染的天然牧場,是世界上人工培育的第一個氂牛新品種,繼承了野氂牛的遺傳基因。青海大通氂牛屬高原氂牛生態類型中人工培育的新品種,是唯一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資源繁衍的牛種。其肉色澤棕紅, 形狀規則、平整,肌纖維清晰,口感有一定韌性,柔軟適中,嚼後留香,具有肉質鮮嫩、蛋白質含量高、脂肪沉積低、保水性較好、礦物質含量豐富、胺基酸及維生素種類齊全等特點。

2013年12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通氂牛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通氂牛肉
  • 產地名稱: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 品質特點:色澤棕紅,形狀規整,肌纖維清晰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3年第184號
  • 批准時間:2013年12月3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大通氂牛具有明顯的野氂牛特徵,嘴、鼻、眼瞼為灰白色;有清晰可見的灰色背線;公牛均有角,母牛多數有角:體型結構緊湊,偏向肉用,體質結實,發育良好,毛色全黑或夾有棕色纖維,背腰平直,前胸開闊,肢高而結實。成年公牛平均體高121.3厘米、體重450千克,母牛平均體高106.8厘米、體重250千克,較其它地方氂牛品種相應提高了約15%。大通氂牛肉鮮肉色澤略深,肌肉光澤好,脂肪呈淡黃色。肌纖維略粗清晰有韌性,並且彈性好,指壓後的凹陷立即恢復,外表不粘手,無可見異物或其他雜質,具鮮牛肉特有風味,肉湯澄清透明,脂肪團聚於表面,具有獨特固有的香味。大通氂牛的成年氂牛肉和犢牛(≤1歲)肉風味各具特色。
大通氂牛肉
大通氂牛

營養價值

大通氂牛肉的營養成分較全面且均衡,具有高蛋白(蛋白質含量≥20克/100克),低脂肪(脂肪含量≤5克/100克),多胺基酸的特點;EAA/TAA≥39.15,EAA/NEAA≥60%,接近或超過FAO/WHO提出的蛋白質模式標準;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非必需胺基酸含量高;脂肪酸結構組成較好,氂牛肉中P:S比接近WHO的推薦值;對肉的風味有重要貢獻的化合物較多,為其它普通肉牛所缺少,富含鐵、鈣、鋅、錳等礦物質;肉質安全、無殘留、無污染。持續咀嚼口感好,是優質動物性食品來源。

產地環境

大通縣獨特的地理環境集中了高寒草地草甸、灌叢、草原、沼澤、疏林等五大類草場類型,草場種群數量較多,草的營養品質好,形成了草地植物的多樣性。大通種牛場擁有可利用的天然草場面積77萬畝。草地類型主要以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為主。牧草以冷地早熟禾、垂穗披鹼草、黑褐苔草、珠芽蓼、圓穗蓼、矮生嵩草為主。同時分布有一定比例的冬蟲夏草、雪蓮、防風、貝母、龍膽、黃芪、大黃、蕨麻、紅景天、沙棘、柴胡、綠絨蒿等特色植物。牧草生長期約120天左右。由於海拔高,太陽輻射強,光合作用強,因此草地牧草生長旺盛,營養豐富,具有粗蛋白質、粗脂肪、無氮浸出物含量高,粗纖維含量低的特點。根據青海省草原總站編制的《青海省大通種牛場草地資源調查報告》統計分析,青海省大通種牛場氮碳型草地占多數,該營養型草地牧草含粗蛋白質較高,質量較好。其次為碳氮型,該營養型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
大通氂牛肉
大通氂牛肉

歷史淵源

青海省傳統的氂牛業處在一種靠天養畜的自由放牧狀態,至使氂牛產業處於低下水平。
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始建於1952年,形成由大通氂牛繁育中心、冷配群、核心群、育成群和推廣示範區構成的大通氂牛繁育推廣體系。年產犢牛0.6萬餘頭,每年向省內外提供2000餘頭大通氂牛種公牛,生產優良氂牛細管凍精5萬支。
自1983年起,大通種牛場和中國農科院蘭州畜牧所、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及省畜牧總站全面開展了氂牛新品種培育工作,並連續列為農業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點項目,“十五”國家又將利用野氂牛改良家氂牛的“氂牛品種改良技術”列入了國家重點推廣的50項新技術之一。
在20餘年的科研工作中,該場利用野氂牛作為育種父本,經過馴化野氂牛、製作冷凍精液、採用人工授精技術,生產具有強雜交優勢含1/2野氂牛基因的雜種牛,通過組建育種核心群、適度近交、進行閉鎖繁育、強度選擇與淘汰,培育出產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遠高於家氂牛的體型外貌、毛色高度一致、遺傳性能穩定的氂牛新品種,於2004年12月通過了國家畜禽品種委員會的審定,定名為“大通氂牛”。
2005年3月8日,農業部頒發了《畜禽新品種(配套系)證書》,大通氂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培育的氂牛品種,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氂牛育種史上的空白。
2008年,大通氂牛及其培育技術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年以來大通氂牛被確定為中國青藏高原及其毗鄰高山地區的主導品種。
2017年,在青海高原氂牛和大通氂牛的基礎上,環湖氂牛和雪多氂牛也通過國家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被確定為遺傳資源,氂牛品種結構進一步調優。

生產情況

2000年末,大通種牛場共存欄各類牲畜23974頭(只匹),母畜比例為582%,其中:牛19043頭,占總牲畜的794%。
2003年,大通縣種牛場全場各類牲畜存欄223萬頭只(匹),其中氂牛19萬頭。當年出欄牲畜6000餘頭,其中成年牛2500頭,氂犢牛3500頭,年產牛肉280噸,氂犢牛肉100噸,實現畜牧業總產值達710萬元。
2005年開始,大通氂牛累計向青海省推廣大通氂牛種公牛1.95萬頭,據不完全統計,其後裔在推廣區已達130萬頭以上,十一年來給氂牛產區帶來經濟效益7.8億元,平均每年7千萬元。大通氂牛已覆蓋全省39個縣,並輻射到新疆、西藏、內蒙古、四川、甘肅等全國各大氂牛產區。
大通氂牛肉
大通氂牛

產品榮譽

2013年12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通氂牛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大通氂牛肉產地範圍為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氂牛。
二、飼養條件
1.飼養環境:產地範圍內海拔2800至4600米的天然草場,草地類型主要以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為主。
2.飼料條件:牧草以冷地早熟禾、垂穗披鹼草、黑褐苔草、珠芽蓼、圓穗蓼、矮生嵩草為主。
3.飼養方式:採取四季全放牧方式,每年12月至翌年5月適時補飼。成年牛每日補500克至1000克配合飼料,犢牛每日補100克至300克配合飼料。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屠宰加工
結合伊斯蘭教屠宰方式生產加工初級肉產品鮮、凍分割牛肉。宰後1小時內用水沖洗胴體後,在0℃至4℃環境下排酸24小時。在後續分割、流通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0℃至4℃範圍內。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成年氂牛肉色深紅色,肌肉光澤好,脂肪呈淡黃色。肌纖維略粗清晰有韌性;犢牛肉肉色鮮紅,脂肪呈乳白色。
2.理化指標:成年氂牛肉蛋白質含量≥20%,脂肪含量≤5%;犢牛肉蛋白質含量≥22%,脂肪含量≤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大通氂牛肉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大通氂牛肉的檢測機構由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