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禪寺

地藏禪寺

地藏禪寺,為供奉地藏王菩薩之廟宇,我國現有多處。

各地地藏禪寺:嘉善地藏禪寺、高郵地藏禪寺、蕭山地藏禪寺、九華山地藏禪寺、蓮花山地藏禪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藏禪寺
  • 作用:供奉地藏王菩薩
  • 代表:嘉善地藏禪寺等
  • 現狀:我國現有多處
高郵地藏禪寺,嘉善地藏禪寺,蕭山地藏禪寺,九華山地藏禪寺,蓮花山地藏禪寺,

高郵地藏禪寺

高郵地藏禪寺原名地藏庵,位於高郵龍虬鎮張軒村
高郵地藏禪寺始建於隋末唐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相傳當年有一姓邱的居士夢見地藏王菩薩欲解人間“貪、嗔、痴、慢”而導致十八層地獄之苦。遂發心建廟,節衣縮食、到處花緣,歷盡艱辛,終成宏願。據高郵州志記載:地藏庵在高郵五總三里馬奔莊,康熙年間修,宣統元年僧慧增屋十餘間,並建亭施茶。唐代以後,諸朝對地藏庵均有修葺,規模甚偉,氣勢恢弘,香火鼎旺,一時蔚為江淮盛景。

嘉善地藏禪寺

嘉善地藏禪寺,位於浙江省嘉善市西關外二里許,又稱「四名禪院」。原名為地藏庵,系供奉地藏菩薩的廟宇。僧說地藏菩薩自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嘉善地藏禪寺始建於宋代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占地4畝8分,後毀圮。該寺初在河之南岸,至明朝天啟年間,邑人莊氏舍宅,地藏禪寺移建百步之內外。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僧智閔重募建。清順治年間增建正殿和山門,並置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僧立明重修。
據史料考證,魏塘鎮上原有東西兩處地藏庵,東處在魏塘東門,解放前為地藏庵國小,後改為寶陽街國小,此庵原有住持和尚坐骨蓮花石塔一座,1954年毀。西處就是現存的地藏禪庵,此庵原址較小,也歷盡滄桑,幾經興衰,至八十年代末只剩舊屋三間,當時由貽訓法師住院。
公元2000年,嘉善地藏禪院已被作為千座古剎之一,入選《中華佛教二千年》經典紀念畫冊。2006年、2007年地藏禪院先後被嘉善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和嘉興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評選為“平安寺院”。
文狂書痴於2010年實地拜訪嘉善縣地藏禪院,當時該禪院正在修繕中,原地藏寶殿即將被拆除。

蕭山地藏禪寺

地藏寺位於浙江省蕭山市坎山鎮航塢山,始建於宋熙寧六年(1073年),有高僧無能大師覓居到此,觀看寶地,結草為庵,獨來獨往苦修三年。當時閩南佛教衰退,僧人無居修持,十方叢林高僧大德雲遊四海,尋覓寶地定居。明朝初年有天台圓通大和尚及法徒寂照,來此又建茅庵供奉地藏王菩薩,取名為地藏庵。每逢七月香客頗多,當時名播杭、紹、蕭等地,掛單僧人越來越多,香火旺盛。
乾隆五年七月三十日,有天台方光寺法本、法忠二位高僧尋覓到此,見茅庵清靜而定居修持,當年改為地藏寺,為正宗第二十二世、二十三世,現在石碑存記。乾隆九年七月三十日地藏顯聖,大放慈光,進香者達千人之多,隨即大興土木,建起天王殿、大雄寶殿、方丈室、齊堂等殿堂殿宇九十多間,使地藏寺盛極一時。同治六年為洪楊所毀,當年復興。至民國十七年毀禪像,改為東鄉自治會森林局,民國二十年恢復。
1949年後,地藏寺僧人逐漸減少。1956年遭颱風襲擊,數十間殿堂全部傾倒,僧人盡走,唯有當家顯梅法師苦守到1985年腦月二十九日圓寂在寺。1986年,有本一法師從杭州上天竺來地藏寺,重開道場,以水陸法會為主。十二年來,在十方施主捐助下先後建起了天王殿、地藏殿、三聖殿、水陸內壇、齊堂、客房等大小房屋109間。1997年1月,杭州市政府批准開放。1998年初經蕭山市政府批准立項,興建大雄寶殿。
地藏寺三面環山,樹木蔥鬱,正面一望無際,直視錢塘江,風景秀麗。寺內有千年古樟兩棵,樹粗四人不能合圍;一泓“洛思泉”,清澈見底,永不乾涸;霜邊山上“百丈岩”形似石佛,直立松間;坡上有獅子岩,形似臥獅;還有“雞籠石”、明朝石屋“化紙亭”等,一年四季,香客不斷。

九華山地藏禪寺

九華地藏寺始建於南宋隆興年間,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現建有明三暗五老式大殿一座,內塑地藏王菩薩像,右豐都帝,左東獄帝;十王殿十間,殿內塑十殿閻王像,文武判官,夜叉小鬼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西廂樓房十二間,上層僧人宿舍,下層營業用房;東廂四間,設供多佛,佛道並存。自古就有“去狼山燒香,不到九華地藏寺,功德只有一半”的說法。該寺暮鼓晨鐘,香菸繚繞,與南通狼山廣教寺遙相互應。
地藏禪寺
九華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別在神光嶺、百歲宮、雙溪寺。神光嶺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金喬覺肉身的地方,亦稱“地藏塔”。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號喬覺。生而相貌奇特,頂骨聳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敵十人。為人心地慈善,穎悟異常,嘗自誨曰:“六籍寰中,三清術內,唯第一義,與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喬覺時年二十四歲,出家剃髮為僧,唐代的中國佛教,如日麗中天,吸引 了一些日本、新羅、高麗、百濟等國的僧人來華求法。地藏出家後,即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陽縣九華山。見山峰狀如蓮花、峰巒聳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覽勝,嘆為希有。遂於此山深無人處,擇一盆地,棲居岩洞。渴飲澗水,飢食白土(此土白而膩細,俗稱觀音土)。常被毒蟲傷螫,亦端坐無念,置之泰 然。地藏素願寫四大部經,遂下山,至南陵,俞盪等人寫獻,得以歸山。至德年初。地方紳士諸葛節率村人登山,見深無人跡處,有一和尚,坐禪於洞穴內。洞旁有一破鍋,存在殘粒和著白土,生活異常清苦,大為驚異。詢知此乃新羅王子,遠來求法。諸葛節等人,深愧未盡地主之誼,遂發心倡議為地藏比丘建造禪宇。時九華 山地為閔讓和所有,建寺須請其施捨山地。閔公堅信佛教,素懷慈念,樂善好施。每齋僧百名,必虛一位,請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數。聞知諸葛節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歡喜,樂意捐助山地。閔公對地藏說:“九子山頭的土地,盡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閔公許之。地藏遂將袈裟一展, 遍覆九子山峰。閔公見狀甚喜,盡將所蔭之地施與地藏建大道場。並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後來閔公亦舍俗離塵,禮其子道明為師。現今所見地藏菩薩像,左道明,右閔公。寺院建成後,各方學者雲集此山,特別新羅國的僧人,來此日多。因國內外僧眾鹹集於此,生活即發生困難。地藏於山中掘石得土,其色青白,細如面 粉,供眾食用。寺中僧人為求法而來,雖然一些人餓得皮骨相連,被人稱為“枯稿眾。”但是他們在地藏的領導下,團結、精進,一心向道,以苦為樂。後新羅國王得知地藏在九華山開辦道場,即派人運糧供養。
地藏於開元十六年(公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時年九十九歲。旋即召眾告別,罔知攸往。但聞山鳴石隕,扣鐘嘶啞,跏趺而滅。其屍坐於函中,三年開將入塔,顏貌如生。舉起則動骨節,若撼金鎖。地藏比丘被人們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遂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為“金地藏”,嗣後配以殿宇,稱“肉身殿 ”。從此九華山名聲遠播,逐漸形成與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賢、普陀觀音相併稱的地藏菩薩應化道場。
明萬曆年間朝廷賜銀重修塔殿,賜額“護國肉身寶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鹹豐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燹。光緒十二年(1886)肉身塔大規模重修,移殿門正南向,門額懸掛“東南第一山”橫匾。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黎元洪書贈“地藏大願”匾額。1955年和 1981年又兩次重修。每年七月三十日,九華山香火鼎盛,深為民眾所信仰。

蓮花山地藏禪寺

蓮花山地藏禪寺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東大屯鄉薛家屯蓮花山,始建於公元2013年,由聖雲法師開山創建,禪寺以《聖雲法師講因果》講法視頻和觀因果懺罪消業障為世人所知,深得民心,為許多百姓減輕痛苦,給很多家庭帶來幸福,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同、讚揚和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