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舜廟後墩遺址
- 外文名稱:After DaShun temple mound site
- 地理位置:浙江省岱山縣岱東北二村
- 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
簡介,相關研究,文化,黑陶文化,舜文化,文物保護,地圖信息,
簡介
年 代:新石器時代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
大舜廟後墩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岱山縣岱東鎮北二村衢山鎮培蔭後墩,南臨公路,背靠山,東距范家岙約100米,西距鳳凰咀山坡。遺址1983年燒窯取土時發現。文化層厚約1米左右。出土遺物有石斧、有段石(石奔),柳葉型石(石簇)、魚鰭型鼎足以及陶片等。陶質有夾沙紅陶、泥質紅灰陶和夾炭黑陶。紋飾有繩紋、劃紋、附加堆紋等。石器均為通體磨製,保存完整。採集有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殘片,可辨器形有釜、鼎、罐、象鼻形支座和豆等,紋飾有繩紋、劃紋和凹凸堆紋,陶質較硬,火侯較高。破壞嚴重。出土文物與河姆渡第一文化層至良渚文化相同,且帶有鮮明的海島地域特色。
大舜廟後墩遺址,呈不規則梯形,長分別為320米和220米,寬分別為280米和105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該遺址原有水稻田和五處土墩組成,但三處已經被挖除,現僅存廟基墩和廟後墩兩處,其餘為阡陌縱橫的水稻田。大舜廟後墩遺址,1983年當地農民燒窯取土時發現,文化層厚約1米,文化層堆積層次清晰。出土文物有陶片、石器、紅燒土塊和土胚等。陶片中可辨器型的有鼎(魚鰭形鼎足)、豆以及胎壁較厚內含貝屑的陶片,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紋飾以素麵為主,還有少量繩紋、劃紋、附加堆紋等。石器有石斧、石錛、石鏃等,均通體磨光。按其出土文物的造型特點,大舜廟後墩遺址與河姆渡第一文化層和良渚文化相類似。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先民們已經涉足海上,開發了沿海島嶼,創造了古老的原始文化。大舜廟後墩遺址的發現,為研究舟山群島人類活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相關研究
文化
黑陶文化
大舜廟後墩遺址發掘出精美的黑陶,促進了人們對舜時代的黑陶文化的更深入了解。根據《史記》記載,舜無疑是一位制陶專家。他在制陶方面肯定有獨特的創造,並對黑陶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否則就不會在他制陶的河濱出現一年成村、二年成鎮、三年成市的奇蹟。這說明當時人們都慕名前往舜制陶的地方學習先進的制陶技術,因而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制陶行業,促進了發達的陶器貿易。
正因為舜對黑陶的創造和喜愛,所以他特別喜歡黑色,以致他的喜好也影響到禹和當時的社會。據古籍傳說,有虞氏、夏後氏都尚黑,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布。韓非子說舜和禹都在木製飲食器、祭器外面塗漆,應當也是尚黑的意思。綜上所述,出生於諸城的舜無疑對黑陶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並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因此稱黑陶為舜陶應是當之無愧的。
舜文化
大舜,是中國古代的明君、賢臣、孝子的典型。他勤政愛民,提倡禮樂,選賢與能,躬行禪讓制度。他不但受到人民普遍的愛戴,尤其受到孔子、孟子等儒家開山大師的推崇,所謂“仲尼祖述堯舜”,“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儒家傳習的“五經”,其中最早的一部《尚書》(《書經》的第一部分即是《虞書》),包括《堯典》(後人分為《堯典》、《舜典》)、《皋陶謨》(後人分為《皋陶謨》、《益稷》兩篇),以及《夏書》部分的首篇《禹貢》,都是記載堯、舜、禹的史跡的,其中心人物則是大舜。這些記載,寄託著儒家的太平盛世理想,故而歷代儒家人士,無不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詩句)的願望。
大舜的時代與龍山文化後期相當,約在四千年之前。那時青銅器剛有少量出現,而文字的雛形也在少數人中間使用。農牧業、紡織業、制陶及某些工藝的發展,已足以促成國家政體的發生。孟子稱大舜是“東夷之人也”。近年我國東部考古的發現,足證那時確有一個昌盛的東夷文化圈,是它孕育孳生了齊魯文化。齊魯是我國主流學派儒家的發祥地,儒家思想來源於堯舜也是顯然不爭的事實。了解大舜,有助於認識中華文化,有助於理解中國人的心態內蘊,也有助於探索人類精神活動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