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稱為“德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轉折時期的中華文化。以農耕文化為內涵的炎帝文化,以政體文化為內涵的黃帝文化,以道德文化為內涵的舜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三座里程碑。
文化的深奧
悠悠歲月,漫漫人生路,虛度光陰數十載。識文斷字、知書達理者眾,參禪悟道者稀。自盤古開天地,女媧聚人群,伏羲制曆法。傳承炎黃五帝夏商至明清,道釋儒三教九流並行,諸子百家爭鳴。毛主席詞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當今國泰民豐,特華天寶,五十六個民族和諧共容。勸君居安思危,信引佛法無不妙哉,請看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卻被“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壓得動彈不得,可見佛法無邊。這六字真言的含義是什麼?走遍天下寺院,問遍地上僧侶,無解。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盤?地盤?人盤?龍盤!日月如梭,東升西落,東西風行,子午經靈。華人在地球村被稱為龍的傳人,龍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靈魂傳承的載體。
舜文化的地位
文化根脈所系的東西必定關涉到人的生存,它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人的物質生存和精神生存。而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中,能真正闡釋這種作用的東西便是舜文化。舜文化作為一種簡單而概括的哲學性表述,往往被稱之為“唐虞之道”或“堯舜之道”,它決定著中國文化的精神實質,既維繫著中國人的物質生存秩序,也維繫著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所需。如果說炎黃文化是中國人的“血緣”之根,它側重的是中國人的生物性來源,舜文化則是中國人的“文化”之根,它關涉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和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根本。
文化之根脈絡
要真正確立舜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之根的地位,需要理清它在
中國人的物質生存和精神生存中的影響。為此,本課題擬從兩個方面開展研究工作:首先,從文化典籍中追尋其脈絡,梳理歷代學人對舜文化的理解和闡發,描摹出舜文化在典籍文化中的生髮衍變圖,並分析其對中國人生存狀況的決定性影響;其次,從民間的禮儀文化特別是民間祭典中追尋舜帝崇拜的脈絡
歷史回顧
大孝有虞舜帝故里碑有虞氏,是中國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部落名稱。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虞幕,這個部落信奉一種食自死之肉的仁獸“騶虞”為圖騰。舜為虞幕的後裔,後來成為有虞氏部落首領,受堯帝禪讓,登帝位。
舜帝,姚姓,名重華,號有虞氏,諡號曰舜。舜生於垣曲故里,佐政輔堯於平陽,建都於蒲坂,國號有虞。
有虞氏部落在山西南、河南西北一帶活動,故里在垣曲,佐政在平陽,都城在蒲阪。而舜禪讓給禹後,禹上演了“隔代遺傳”的好戲,讓自己的兒子啟間接登上了皇位,開創了“家天下”的夏王朝。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禹和啟對仍很強盛的有虞族進行迫害是可以想像的。禹將舜的兒子封於河南虞城,實際上是強迫有虞氏進行遷徙。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大量向南、北、東方遷移,有虞氏進入衰落時期。到了少康時期,少康受到伯思的幫助,其時伯思的封地是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伯思給了少康巴掌大的一塊地叫綸邑,在虞城東南。
有虞族的一支後裔虞遂一直留居在蒲阪。至於其他有虞部落後裔的分支,雖有不少,但大都不成氣候。周武王滅殷後,因有虞氏的虞閼父做周室的陶正有功,周武王把自己的長女太姬嫁給虞閼父的兒子滿,封他在陳國(在今河南省淮陽縣),是為胡公。陳是古時虞國的後裔,媯姓。媯是有虞氏的另一個姓,《史記.陳杞世家》載:“昔舜為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媯訥,其後因為姓氏,姓媯氏。”元前672年,陳國內亂,公子完投奔至齊,改姓為田。田氏遂在齊國紮根,直到最後喧賓奪主,取代齊國姜姓而獲取其君權。虞舜的一支後裔媯滿被封於陳(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宛丘),算是可以一提的。
虞舜倡導為人、持家、做官、治國均以道德為人本,開創了中華道德文化之先河,被後人尊稱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深受海內外華夏子孫的尊崇和敬仰。綜合史料和傳說,虞舜被推崇為歷史上道德最完備的帝王,其“德聖”主要表現在以下九個方面。
1、孝感動天。如《尚書》所說:“瞽子,父頑、母囂、象傲;克諧,以孝丞丞,又不格奸。”
2、厚德載物。耕歷山,歷山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仁愛之德,有口皆碑,因而人人擇舜而居,眾望所歸。
3、舉賢任能。舉“八元”,“使布五教”;用“八愷”,“以揆百事”;薦大禹,治水成功;任命二十二賢才,得以天下大治。
4、納言從諫。如《古今注》所言:“詢於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咨十有二枚。”作五明扇,設誹謗之木以錶王者納諫。
5、懲治奸佞。流共工,放灌兜,殛伯鯀,遷三苗。如《史記》所載:“……於是四門辟,言毋凶人也。”
6、以德化人。感化三苗:“當舜之時,有苗不服,於是舜修政偃兵,執乾戚而舞之。”“三苗不服,禹請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流宥五刑:眚災肆赦,怙終賊刑。
7、擴大疆域。黃帝時疆域南到長沙,顓頊時疆域南到長江南沿,堯帝時洪水泛濫,三苗趁機作亂,直至舜帝,才征服三苗,使南邊疆域直到五嶺以南。“方五千里,至於荒服……四海之內,鹹戴帝舜之功”。
8、敬敷五教。畢身推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成為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鼻祖。
9、禪讓帝位。禪讓始於堯帝,止於舜帝。舜因子商均不肖而“不足授天下”,“乃預薦禹於天,為嗣”。從大禹以後,歷代帝王都是世襲制。
除上述九方面“德聖”以外,舜還開創了中國官吏考核制度,如《尚書》云:“惟時亮天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並最早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教育方法論和文學、藝術的基本理論。如《尚書》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據古史傳說,山西南部是堯活動的中心地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年在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了大型城址,該處首先建成一座長約1000米、寬約580米,面積為58萬平方米的城。到了公元前2100年前後,擴建成長1800米、寬1500米,面積達280萬平方米的巨型城址。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在大型墓的附近發現了一個平面呈大半圓形的特殊遺蹟。復原研究顯示,從該半圓的圓心外側的半圓形夯土牆的有意留出的幾道縫隙中向東望去,恰好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時太陽從遺址以東的帽兒山升起的位置。發掘者和天文學家都認為,這個遺蹟很有可能是與觀測太陽的位置確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重要節氣的活動有關的觀測天象和舉行祭祀的場所,陶寺城址規模巨大,城內功能分區明顯。表明當時的社會已經出現了相當嚴重的階層分化,城內的統治集團已經掌握了軍事指揮權和祭祀權,成為凌駕於社會之上的主宰,具有“王”的雛形。有理由認為,至遲在陶寺遺址大城使用的時期,該地區已經進入到早期國家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