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體長形,側扁,體長可達1米。腹部圓,無棱。吻略鈍。頭腹面有長條形喉板。眼大,具脂眼瞼。口大,上翹,下頜突出。上頜骨寬,向後伸達眼後緣的下方。兩頜、
犁骨、齶骨、翼骨及舌均具絨毛狀小齒。鰓孔大。體被大圓鱗。
背鰭位於體的中部,最後
鰭條向後延伸到
臀鰭基的後上方,呈絲狀。
臀鰭位於
背鰭的後下方,鰭基比背鰭基長。
胸鰭位低。
腹鰭位於
胸鰭與
臀鰭之中間。
尾鰭深分叉。體背部深
綠色,體側和腹部白色,各鰭淡黃色。
生活習性
主要食物
大海鰱的飲食習慣隨著生長發育一直在改變,在發育的第一個階段,它們直接從水中獲取營養物質。脫離幼體的年少個體吃
浮游生物、小魚和昆蟲。成年海鰱僅吃魚類和甲殼類生物,主要以捕獲
沙丁魚、
鯷魚、鯔科類魚、鋸蓋魚、
麗魚(這類魚比重最大)以及蟹類為食。由於牙齒過小,大海鰱整個吞吃食物。而且它們主要在中層水域捕食。
幼體時期,大海鰱的天敵是魚和浮游生物,成年以後,捕食它們的是
牛鯊(低鰭真鯊)、
無溝雙髻鯊、
美洲鱷和各種
海豚。面對
捕食者的威脅,和許多魚類一樣,大海鰱會一種反蔭蔽技術。它們的背部一般為黑色,當捕食者從上向下覓食時,那些背部的黑色將它們隱入下方深水的黑暗中。多數魚類的腹側面顏色較淺,大海鰱則是亮銀色,當捕食者從下往上搜捕時,這種顏色將它們隱入淺色的上水面。
棲息環境
為暖水性近海中上層魚類。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水域,有時進入
河口區。攝食
小蝦和小魚等。 大海鰱是遠遊魚種,能長距離雙向洄游。許多人知道大海鰱的
洄游,其中有名的要屬“魚鉤飛越”——在淡水和海水間穿游跳躍。
分布範圍
古生物
大海鰱[Pachythrissops]
俗名:大海鰱;
分布:歐洲;
產地:大海鰱用它小的錐形齒來捕捉小海生軟體動物、
節肢動物和小魚。
大海鰱為紡錘形,顱短並有顯著對稱的叉形尾。單獨的
背鰭和肛門鰭比成對的
胸鰭和骨盆鰭要大得多。身體有薄而圓的鱗保護。
經濟價值
可供食用,但肉質軟爛而多刺,肉味較差,通常醃漬成鹹魚。本魚個體大,生性貪食,易被釣捕;上鉤以後,會一下子蹦出水面2、3米高,使釣趣大增,故為受垂釣者喜愛的游釣魚種。
主要品種
大海鰱屬的另一位成員就是大眼海鰱。雖然大眼海鰱也是體長可以突破一米的大型魚類,但它的外貌很一般,氣質和泰龐海鰱比起來相去甚遠。介紹大眼海鰱,某些程度上是為了“打假”。大眼海鰱和泰龐海鰱的產地不同:被稱為大西洋大海鰱的泰龐顧名思義是產在大西洋的;而大眼海鰱別稱印太海鰱,可見它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區。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泰龐海鰱的進口明顯要比大眼海鰱困難一些,所以價格也會高很多。這就給了許多商販以次充好,拿大眼假冒泰龐的動機。
近種區分
區分兩種大海鰱,主要是看頭尾。
首先泰龐海鰱的眼睛看上去就很正常,而大眼海鰱名副其實地長了一對大眼睛,這在兩種大海鰱同時存在的時候非常容易分辨。然後就是看頭型。泰龐海鰱長了一個掠食氣息濃郁的頭部,頭頂上翹,下顎明顯前伸。我們前面說了它和翹嘴鮊魚長得非常相像,“翹嘴”是個什麼概念,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吧?相對而言大眼海鰱完全就是個平民,頭頂平直,頭部呈最普通的三角形,又傻又大,沒有一點上層掠食王者的氣魄。最後看尾鰭,這個由於個體差異或是鰭葉破損的原因也許不會那么明顯。總的來說泰龐海鰱的尾鰭比較短粗,看上去強壯堅挺;而大眼海鰱的尾鰭明顯纖細修長,像是燕子的剪刀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