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沙村

大梅沙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上坪村、成坑村。有求水嶺,海拔548.9米。附近的上坪水庫總庫容221萬立方米。該村始建於明末清初。因村落位於鹽田墟鎮東北海邊,且又在梅沙尖山腳,村前有一片潔白晶瑩的細沙灘,客家話中形容很細小的沙為“糜沙”,“糜”與“梅”同音,又因沙灘面積較大,故得名大梅沙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梅沙村
  • 行政區劃代碼:440308001006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所屬地區:華南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
  • 電話區號:0755
  • 郵政編碼:5180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向熱帶過渡型海洋性氣候
  • 車牌代碼:粵B
建制沿革,人口民族,地方方言,歷史文化,傳統民居,歷史遺址,地方習俗,經濟,特色食品,交通運輸,社會事業,著名人物,地方規劃,

建制沿革

明清時期,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梅沙大隊;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公社;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梅沙街道;1990年,屬羅湖區梅沙街道;1998年,屬鹽田區梅沙街道大梅沙社區。
2015年末,戶籍人口548人,其中男性300人,女性248人;80歲以上9人,最年長者88歲(男);實際在村人口48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46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55人、澳門同胞2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56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拿馬、蘇利南等國。

人口民族

袁姓為該村第一大姓,另有楊、莫、謝、麥、陳、石、鐘、駱、葉、張、潘等姓。

地方方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歷史文化

傳統民居

在大梅沙村中間位置,成排分布著200餘間傳統客家民居,分7排,各排之間有巷道,每排房屋20多間。民居建於清末民初,總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主要是大齊頭和圍屋兩大類。大齊頭為一房兩廂,一進大門為正房,兩邊設廂房,可作臥室及廚房;沒有天井,只開高而小的窗,主要靠屋頂上明瓦採光。現保存完好,有人居住。
現存楊氏宗祠,始建於清鹹豐二年(1852年),重修於2010年,占地面積約110平方米,位於傳統民居第二排位置,三開間一進。

歷史遺址

鹽田煙墩
鹽田煙墩坐落於大梅沙社區駱馬嶺次峰中部,始建於明代,石結構,總占地面積265平方米。煙墩為覆斗形方台,由一座營房和五處煙墩組成,營房平面長、寬均為6米,後部有三層台基;五個煙墩東西呈一排分布在營房前方,附墩平面長寬均為1.4米。這是目前深圳市發現的近十座煙墩遺蹟中形制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鵝公歲遺址位於大梅沙村東北部山崗鵝公發的南坡和西南坡上。在遺址採集到夾砂灰黑陶片、泥質灰陶片以及數件石銹,發掘分為四個區,面積1200平方米。地層堆積多數分為3一4層,地層清晰,第3和第4層的出土物代表該遺址的商時期文化遺存,第2層的出土物代表該遺址的戰國前後時期文化遺存。
大梅沙遺址
大梅沙遺址位於大梅沙海邊沙堤上,東南臨大鵬灣,余皆環山,北面有一條山溪匯入海。1980年深圳市第一次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分為1區、2區。1區屬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存.2區屬(春秋時期)青銅時代遺存。1992年,深圳博物館對1區進行了發掘。1區遺存碳14測定標本年代為距今6895±85年(經樹輪較正)。1993年,深圳博物館對2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2405平方米。發現10座春秋時期墓葬,出土了11件青銅器。地層堆積有兩層,墓葬分布較分散,都是長方形豎穴土坑墓,無墓道,無封土堆。填土是黑白灰混雜的五花沙土。墓坑長2.3一4.15米、寬0.8一1.71米。有的墓底近中間一側有1個直徑和深度約20厘米的小坑,內無遺物。10座墓共出土隨葬品34件(其中2座墓無隨葬品)。其中青銅器11件、陶器21件、石器7件。6座墓都隨葬3件呈“品”字形的陶豆,有的與青銅器、陶紡輪或礪石等組合。有6座墓隨葬青銅器,數量1一4件不等。M6號墓的隨葬品最多,有4件青銅器、3件陶器和2件石器,而且4件青銅器的個體較大,可能墓主人的身份較為特殊。1983年5月,遺址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梅沙古遺址
大梅沙古遺址,位於鹽田區大梅沙村北面,坐落在梅沙國小西側的山前台地,屬商周時期遺址。
因區別於1980年在海邊沙堤發現的大梅沙遺址而稱“大梅沙古遺址”。兩遺址相距500米左右,大梅沙遺址在南,大梅沙古遺址在北,均為沙丘遺址。遺址東西長約180米,南北寬約60米,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2000年9月深圳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
2001年春,為配合人工湖的建設,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遺址地層分四層,出土遺物為陶器和石器。陶片有泥質、夾砂兩種,以夾砂陶為主,胎質粗糙酥脆。陶色有褐胎紅陶、紅衣陶、灰陶、黑皮灰陶及黑褐陶等。紋飾以繩紋為主,其他有素麵、劃紋、葉脈紋、弦紋、回紋等。器形可見釜、蓋,還有少量器物圈足、口沿、器底殘片等。發現和發掘商時期墓葬18座,出土文物100餘件,其中一件玉璧與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璧形態相同,或可證明深圳地區當時雖不在商王朝管轄範圍內,卻已與北方有一定的人員或文化交流。
古驛道
據明萬曆《廣東通志》載,大梅沙村有古驛道。原由上角經洲仔到上角灣,又經成坑、梅沙入下角灣,再到正角咀。古驛道與省道360線經過該村大梅沙路段的長度差別不大,已難尋遺蹟。據村中老者講述,從梅沙到馬巒山、坪山、惠州有一條300年的古道,位於上坪水庫附近。大梅沙的涌口(即現在的京基喜來登酒店位置)原是碼頭,香港過來的船隻在那裡靠岸。主要的上岸物資有煤油、肥皂、洋火(火柴)等日常用品,還有洋布、洋酒、藥品。商人雇村民把這些貨物挑往坪山、龍崗等地。而從坪山挑回來的,是用來蓋房子的石灰。這條古道,不僅是梅沙居民和外界交流、通商的通道,還是一條紅色通道。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從香港秘密轉運槍枝、藥品、衣服等軍需品以及送軍事情報,都是經過這條古道。

地方習俗

舞麒麟
村民傳承節日舞龍、舞獅、舞麒麟、祭祖的習俗。村民會製作麒麟木雕,一般採用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著色處理。
求水嶺
村中流傳“求水嶺”來歷的傳說。20世紀30年代,大梅沙一帶發生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天氣悶熱。一天,一位名叫呂貴的村民,在海邊看到一根檀香木頭漂到岸邊,他把木頭拉回家晾乾,然後拾到大梅沙村西面的山上點燃,結果,大梅沙村突然下起傾盆大雨。村民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打趣地對呂貴說:“這雨來的真是金貴啊!”從此,每當大旱,方圓百里的老百姓都跑到此山祈禱。村民還集資買了一門山炮,放在山頂。還有約定俗成的規矩,求水嶺上面的大樹一棵都不能砍。此後,這山被稱為“求水嶺”。
廣利洪聖大王
廣利洪聖大王的傳說。大梅沙原來有座洪聖廟。洪聖,專指南海洪聖大王。洪聖本名洪熙,是唐代的廣利刺史,以廉潔忠貞聞名。他熟悉天文、地理、數學,曾設立氣象台觀察天氣,為漁民商旅減低出海風險,後來因勞累過度早逝。皇帝得知洪熙的功績,就追封洪熙為廣利洪聖大王,在沿海為他興建廟宇。此後,洪熙還被加封“昭順”“威顯”等封號。宋代時,洪熙被封為“南海洪聖廣利王”。每年農曆二月十三為洪聖爺誕,村民都會到廟裡舉辦活動。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村民也會前往祭拜。與大梅沙隔海相望的香港平洲島上,還保留著一座洪聖廟,為明初建造。
其它
當地有“鹽田十三鄉,抵不上大梅沙爛粉槍”的俗語。大梅沙西邊鳳梨山上建有炮台(考古專家認為應是明清時期大鵬所城防衛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煙墩,即鹽田煙墩)。20世紀20年代,大梅沙、鹽田一帶山寇、土匪很多,村民們為防禦山寇、土匪,保護自己的村落,在當時大梅沙村較有名望的族人帶領下,集資在鳳梨山(也稱“求水嶺”)上修建了1大5小共6座炮台。據村民口述,炮台上的炮確實打過,曾打到鴻安圍,最遠的打到鹽田三村、四村。
至今這一帶還流傳著“鹽田十三鄉,抵不上大梅沙爛粉槍”的說法。
20世紀20年代中期,大梅沙村爆發霍亂,疫情發展很快,很多村民上午才把被霍亂奪去生命的人埋葬,下午自己也身亡。由於災情嚴重,政府將整個大梅沙村封鎖,劃為疫區,禁止人員出入。霍亂從村東北角開始,麥姓和林姓村民被霍亂奪去生命的最多,有些家庭甚至全家身亡。五六年後,1932年大梅沙村再次被霍亂困擾。

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漁業為主,農業主要種植水稻、地瓜、花生等。在改革開放之前,地處偏遠的大梅沙片區非常落後,沒有一間工廠,沒有一家像樣的商店,道路僅一條沙石路,是偏僻、荒涼、閉塞的海灘漁村。1990年,該村藉助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立了深圳市大梅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旅遊業、酒店業,通過物業出租、物業管理等,2015年營業收入2000多萬元,村民人均分紅4萬餘元。來大梅沙遊玩的遊客眾多,旅遊業發達,很多村民在當地開酒樓,有些在附近打工,有些出租房屋、店鋪,村民生活富裕起來。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金融投資、集體經濟分紅等。村中有2棵古榕樹。水產品資源豐富,除有蛇遛、蘭圓參、金色小沙丁、金錢魚、大眼鯛、帶魚、盲曹、三刺鯛、鱸魚等40多種名貴魚種,還有蝦、蟹、貝類和藻類。

特色食品

節慶日,村民會自製茶果、炒米餅、年糕、粽子等特色食品。

交通運輸

惠深沿海高速S30線、鹽梅路經過該村。

社會事業

1967年通電話,1970年通電,1980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1984年通自來水,1996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2所幼稚園。2015年,梅沙幼稚園在園幼兒260人,教職工47人;金寶幼稚園,在園幼兒76人,教職工24人。村內有籃球場、社區公園、社區健身公園、湖心島、老人活動中心、黨員活動室、社區圖書館(藏書1000餘冊)。

著名人物

該村主要人物:
楊汝穩(1889一1936),清代曾在東莞任標統(相當於現在的團長、上校):辛亥革命時期,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
石生才(1913一1976),1948年參加淮海戰役,任營長。
駱明(1930一1946),1943年參加東江縱隊,1946年在坪山障頂作戰中犧牲。

地方規劃

2015年,大梅沙村被列入市級舊村改造計畫。根據項目規劃部署,大梅沙村被劃分為四個功能區域:民俗文化藝術體驗區主要以打造客家漁村特色、傳統民俗文化藝術體驗為主,植入傳統手工藝作坊以及現代藝術工坊等烘托藝術氛圍;文旅藝術配套區主要結合院落群組,融合新老建築體現民俗文化特色,以文化藝術展覽館為中心打造藝術家聚落提供各類藝術展覽、體驗等活動場所;“特色精品酒店區”對老建築進行翻新、強化傳統風貌元素進而打造精品酒店;人才公寓區域主要整合現有空間改造為人才公寓為周邊就業人群提供優質的居住配套服務。
截至2015年,舊改尚未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