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沙村

小梅沙村

小梅沙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南臨大鵬灣,西至崎頭嶺萬科天琴灣,與成坑村、坪山新區坪山街道馬巒社區、大鵬新區溪涌社區相鄰。依山傍海,海沙細膩,平坦柔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梅沙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
建制沿革,自然資源,地方方言,地方姓氏,地方人口,經濟,地方特產,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歷史文化,地方習俗,傳統民居,宗教信仰,歷史遺址,地方傳說,地方書籍,風景名勝,地方事件,地方規劃,

建制沿革

村始建於明朝末期。清初“遷界禁海”,清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縣復界。由河南、江西及東莞溫塘輾轉遷入的客家人於此勞作定居,繁衍生息。最早來的是賴姓、卓姓先祖,其後是李姓(有十多戶)、袁姓。據《袁氏家譜》記載,袁姓先祖明末時期從中原遷至坪山,清末民初從坪山到此種地、捕魚,開始往返於坪山與小梅沙之間,之後搭起小棚屋定居。《深圳市地名志·第二章·沙頭角管理區》有“小梅沙與大梅沙相鄰,因村前有一片潔白晶瑩的細沙灘而得名”的記載。
明清時期,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梅沙大隊;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公社: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梅沙街道:1990年,屬羅湖區梅沙街道;1998年,屬鹽田區梅沙街道小梅沙社區。

自然資源

村中有梅沙尖山,海拔753.6米;附近疊翠湖水庫總庫容量146.35萬立方米。

地方方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地方姓氏

該村第一大姓為袁姓,另有李姓、卓姓等。李姓先祖於明末從河南遷至廣東東莞;清朝末年從東莞溫塘遷至此地。

地方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130人,其中男性62人,女性68人;80歲以上13人,最年長者95歲(男):實際在村人口10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3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7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

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漁業為主,輔以養豬、養雞等。深圳特區成立後,小梅沙村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著名的海濱風情小城。小梅沙海洋世界主題公園、生態公園、海濱浴場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1987年,村里成立深圳市小梅沙實業股份公司,經營酒店、景點及物業出租等。2015年經營收入539萬元,村民人均分紅5萬元。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酒店管理、房屋出租、經營餐飲業等。

地方特產

節慶日,村民會自製粽子、茶果、糍粑、年糕、米餅、月餅等特色客家美食
曾有麒麟木雕特色工藝品,是採用椴木、樟木製作,主要作為擺件,現已失傳。

交通運輸

惠深沿海高速S30線、鹽梅路、深葵路經過該村。

社會事業

1974年通電,1983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0年通自來水、通電話,20世紀90年代末通網際網路。

歷史文化

地方習俗

該村一直保留傳統客家民俗。每年農曆八月初一,村民都會祭祖。

傳統民居

該村東南部原有180餘間傳統客家民居,總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於清朝,在袁氏宗祠左右兩側東西方向呈排式分布,現已拆除。袁氏宗祠,始建於清朝,重修於1993年,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堂號“汝南堂”。汝南堂現留存楹聯“堂上椿萱並茂;階前蘭桂騰芳”,橫批“祖德留芳”。設有袁氏始祖銅像,書有“祖德福澤傳後代;宗蔭善德到袁家”“臥雪家聲;仁風世澤”等堂聯。祠堂為磚木結構,裝飾講究,雕龍畫鳳,房檐上有精美雕花,富麗堂皇。每逢傳統節日,祠堂成為宗族集會、祭祀場所。2013年,中華袁氏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在袁氏祠堂舉辦慶典活動。
小梅沙村
袁氏祠堂汝南堂

宗教信仰

小梅沙村媽祖廟,當地人叫“阿姆娘”,位於小梅沙浴場靠近海濱棧道的山腳下。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村民都會到媽祖廟祭拜。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日,村民前往祭拜。

歷史遺址

小梅沙遺址,位於鹽田區小梅沙度假村東北面,北靠梧桐山,與九龍半島隔海相望。1980年廣東省博物館調查發現並試掘。文化遺物分布在長約350米、寬約200米的沙丘上,發掘面積60平方米,出土少量文化遺物,最重要的一件是圈足彩陶盤,年代為距今625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因城市建設,遺址現已不存在。
小梅沙村
1981年出土的小梅沙遺址文物
據明萬曆《廣東通志》載,小梅沙村有古驛道經由措仔角,過小梅沙灣,抵上角。因省道S360線建設,古驛道遺蹟消失。
小梅沙村有白雞麻山古道。村民認為,白雞麻山古道其實是上坪水庫古道的一條分岔路,古道分幾條岔路,一條通大梅沙村,一條通成坑村,白雞麻山這條通往小梅沙村。村民通過古道前往馬巒山、坪山、惠州等地。

地方傳說

傳說,從前有位婦女背著年幼的兒子,天天站在小梅沙海灘邊的一座山上眺望大海,盼望出海打漁的丈夫歸來。一年、兩年、三年……卻始終沒能等來丈夫的音訊。母子倆的痴情守望慢慢變成一大一小的兩尊石像,屹立在那座山上。後來,村民為了紀念這對母子,把整座山命名為“背仔角”。每年中秋節,村民們都要聚集海灘,面向背仔角祭拜。

地方書籍

村中存有《袁氏家譜》,由村民袁新田於1987年續修。留存有《東縱戰鬥在惠陽》,反映東江縱隊在惠陽作戰情況,由呂平於1993年編纂。

風景名勝

村中有一棵樹齡165年的古榕樹,為國家三級古樹。
小梅沙有棵古樟樹,主幹早已腐朽,旁邊生出三個墩,在三個墩上面又長出14棵分支,每支都可以說是獨立的一棵樹,但它們還是同一個“老祖宗”,這棵古樟樹的樹冠覆蓋直徑有四五十米,被稱為“古樹王”。在大樹前村民搭建起“土地伯公”廟,每逢節日或出海前,村民都會到伯公廟祭拜。

地方事件

抗日戰爭時期,該村村民曾遭遇到日本兵的血腥殘殺。一日,小梅沙村民乘船送貨,從香港返回途中,有8位村民被日本兵連船帶人拖到鹽田避風塘槍殺。
抗戰時期,小梅沙不僅是一個稅站,還是東江縱隊的稅收總站,配有保護稅站的一個武裝班。稅站人員最忙碌、緊張的時間是晚上12點左右。天黑後,武裝小隊派出海面和陸上的加強警戒哨和登入點的巡邏哨,所有稅收人員都要做好準備應對意外情況。商販也是在半夜才會來到小梅沙。到1943年,設在小梅沙的稅站改為封鎖站,稅站規模日漸壯大,稅站也就成了日軍的眼中釘。日軍對小梅沙稅站進行過幾次襲擊,海灘的草屋至少被燒過兩次,但過不了幾天,稅站的戰士又搭起了新的草屋。稅站從1942年設立,一直堅持到日軍投降,為籌集抗日經費作出了貢獻。

地方規劃

2015年,該村被列人市級城市更新項目,拆除面積4.2萬平方米,重建用地面積2.83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居民住宅、商業設施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