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山西鎮

大朝山西鎮

大朝山西鎮位於雲南臨滄雲縣東南部,東臨瀾滄江普洱景東縣隔江相望,西南與臨翔區邦東鄉毗鄰,東北與栗樹鄉接壤,北與大寨鎮相連,西靠大雪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朝山西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雲縣
  • 電話區號:0883
  • 地理位置雲南臨滄雲縣東南部
  • 面積:208.27平方千米 
  • 人口:17795人(2017年) 
  • 車牌代碼:雲S
鄉鎮概況,介紹,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特色產業,農業產業,經濟發展,社會事業,鄉鎮風貌,人文地理,廟宇,牌坊,土特產品,基層組織,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

鄉鎮概況

大朝山西鎮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東南部,介於東經100°14′-100°24′,北緯23°56′-24°4′之間。鎮政府駐地距縣城76公里。東憑瀾滄江與景東縣隔江相望。西南與臨翔區邦東鄉毗鄰,東北與栗樹鄉接壤,北與大寨鎮相連,西靠大雪山,瀾滄江航運通達大朝山西鎮電站庫區各鄉鎮,境內有國家級水電站——大朝山水電站。全鎮轄10個建制村,80個村民小組,124個自然村。行政區域面積208.2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795人(2017年)。

介紹

大朝山西鎮猛麻河一級電站
大朝山西鎮境內水利、礦藏資源豐富,有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大朝山水電站.全
鎮轄10個建制村、80個村民小組、124個自然村,大朝山西鎮屬典型的山區農業鎮,境內最高海拔3249米,最低海拔784米,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氣溫17度,立體氣候特徵顯著,生物多樣性資源富集,盛產優質泡核桃、茶葉及土黨參、刺竹筍等土特產;文化積澱厚重,自然風光優美獨特,曾經繁榮的朝山寺拜會和節孝牌坊具有悠久的歷史古諺,神奇的天生橋和占地19畝的巨石聽後令人神往。大朝山西鎮在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成果豐碩,先後獲得“市級文明小城鎮”、“五個好鄉鎮黨委”、“無毒鄉鎮”、“扶貧攻堅先進鄉鎮”、“平安鄉鎮”等榮譽。在引進外資的同時,也引進了文明和機遇,尤其是大朝山電站的建設,不但有效的利用了水利資源,而且改善了基礎設施,尤其是進電站公路沿線的六個村,無論是人們的思想意識、信息流通還是生活方式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使勤勞、樸實、勇敢的大朝山人民得到了空前的快速發展。
大朝山西鎮大朝山西鎮

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2838.2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71元,人均占有糧食286公 斤。10個建制村均屬山區,境內最高海拔3249米,最低海拔784米,屬立體氣候明顯、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的山區農業鎮。
大朝山西鎮大朝山西鎮

基礎設施

在建成政府辦公樓、宿舍樓等重點工程的 基礎上。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對第一批“三村”建設工程鞏固加強,建成水泥硬板路425米1820平方米,完成安居房建設12戶1120平方米,累計完成建設投資48.7萬元。“三村”工程的示範帶動作用增強,建立健全了新農村建設理事會並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大朝山西鎮大朝山西鎮

特色產業

朝山·茶
大朝山西鎮野生茶樹品種資源豐富,有紅山茶、白山茶、毛茶樹、大樹茶、紫
葉茶等茶科植物。大樹茶、紫葉茶適合飲用,紅、白山茶可作花卉觀賞。大朝山西鎮種茶歷史悠久,鎮內菖蒲塘村糯伍組尚存活著一株茶齡200多年,高11米的紫葉大茶樹,年產乾茶50多公斤。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知縣楊春林派人到猛庫買回茶籽,發動村民廣泛種植,從此茶葉種植得以在大朝山西鎮發展。由於大朝山西鎮在土壤、氣候、陽光輻射等方面非常適合茶葉生長,因而所產茶葉品質較好,味純耐泡,很受人們歡迎。茶農每年春、夏、“雨水”採茶三茬,春茶味最佳,夏茶次之。1950年初,全鎮有茶園500多畝;1973年,全鎮茶園達1600多畝;1988年末,全鎮種茶達4511畝。隨著大朝山水電站的建設及對外公路的修建,大朝山西鎮與外界的聯繫不斷密切,逐步改變了以前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發展滯後的狀況,茶葉產業發展初具規模。茶葉加工業也隨之不斷發展壯大,全鎮有茶廠14個,有7個和瀾滄江原生茶公司實現聯營,2006年,實現茶葉產值187.58萬元;主要加工碧螺春、銀毫、烘青、紅茶等茶葉品種,外銷到普洱、大理、廣東、廣西等地。茶葉產業已發展成為大朝山西鎮的支柱產業,採茶、制茶的收入,也成為鎮內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大朝山西鎮大朝山西鎮

農業產業

鎮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和人均富裕度提高這條主線抓支柱產業建設,農村可持續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產業結構最佳化成效明顯。2006年全鎮共完成泡核桃種植33978.8畝,完成木瓜 種植2510畝,茶葉種植面積達7304畝,其中高優生態茶園911.6畝,培植紫膠、刺竹筍、土黨參等多個特色產業,農業產業趨於規模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實現畜牧業產值752.91萬元,實現勞務輸出收入278.5萬元,“三農”工作呈現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大朝山西鎮大朝山西鎮

經濟發展

以資源優勢為依託,積極向外推介儲備項目,堅持大招商、招大商以商活鎮思路,促進非公經濟迅速發展。先後引入臨滄源鑫公司投資建成大寨河二、三級電站、廣西河池市個體私營企業投資開發糯伍銅選廠、廣東省林產公司、忙懷磷化廠合資建成大朝山松香廠,湖南永州市群鑫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完成了大寨河零級電站和那戈河三級梯級電站控制性詳規外業勘測工作,項目實施後可拉動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改革成果全面鞏固,國小入學率達99.49%,國中入學率達99.31%,素質教育不斷提升;200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14531人,占全鎮農業人口總數的93.29%;婦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階,愛滋病防治知識全面普及;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完成獨生子女辦證62對;扶貧濟困工作紮實有效;兌現種糧農民生產資料增支補貼13.7萬元;積極參加“勐麻杯”籃球運動會,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鄉鎮風貌

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維護穩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紮實開展“文明小城鎮”、“文明單位”、“文明村”、“文明學校”創建工作,形成了弘揚正氣的社會氛圍,為各項事業的發展注入活力;為全鎮人民和外來投資者提供安定的發展環境。

人文地理

廟宇

瀾滄江畔,雲州大地的東南部,聳立著一座高大雄偉的山峰,不知從何時起,何人因何原因在此山峰上修建了一院近700平方米的廟宇。據老一輩人講,多年前,凡每年正月十六、二月初八,來自四面八方求神拜佛的人們在此殺豬宰羊,朝山跪拜,自此,形成了盛極一時人山人海的朝山廟會。“大朝山”因此而得名。朝山寺依次供奉著用大理石雕刻的17尊神像,最大的一尊是正中的高1.2米的老君神像,其次是高1米的送子娘娘神像。1958年大興破除迷信的活動,廟內所有神像均被毀掉,廟宇也被拆毀,如今只可依稀辨出破牆斷壁,當年的盛況已不復存在。

牌坊

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猛麻土司俸天和,聘請順寧一儒生楊樗到猛麻任教。傳說楊宗師教學有方,俸天和很是賞識,年終給其俸祿時,楊宗師辭謝不收,唯提出要一席之地安居樂業。俸天和便將現今的菖蒲塘村給了他,從此,楊樗定居此地,任教於菖蒲塘村一古廟中。楊宗師深得當地村民的尊敬。其子楊續祖蒙受其父教導,加之自己聰敏好學,在同輩人中極受讚賞。但楊續祖在風華正茂之年便不幸早逝。其妻呂氏忠貞不移,含辛茹苦地將兒子楊汝玫撫養長大。楊汝玫在其母呂氏的辛勤教育下,性格溫和、為人善良、能文善武,曾為當地村民辦了許多好事,但於25歲時去世。其妻李氏效其婆婆終不移志,歷盡千辛萬苦把兒子楊彩之撫育成人。後來楊彩之考取監生,人稱新爺。楊新爺才華橫溢,卻不幸於壯年病逝。其妻徐氏揮淚葬夫,擔起哺育兒女贍養老母的重擔。楊氏門中祖孫三代均英年早逝,楊彩之之子楊占春長大後,把自家三世節孝之事上奏朝廷。嘉慶十七年(1812年)頒旨旌表楊徐氏,並恩準樹立“三世節孝牌坊”以表揚楊氏門中的功德。牌坊就立於今天的菖蒲塘村,因此菖蒲塘又名牌坊。
牌坊系四柱三空兩台結構,四柱一尺見方,中空一丈,兩邊空七尺,高一丈六尺六寸。中空可兩人騎馬並行,高一丈處鑲有九塊大理石,石上刻著樹坊年月、立坊工匠名錄及捐功德人名單和名流題詩、對聯等,書法工整流利、圖案栩栩如生。整個牌坊的造型氣勢雄偉,顯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這座牌坊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吹雨打,後來因為1950年的家族糾紛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被徹底毀壞,如今在原址上仍可找到一些破石斷柱。

土特產品

柿子:柿子是大朝山西鎮的一大土特產品,全鎮均有分布,在大朝山村更為集中。
核桃核桃,享有“萬歲子”、“長壽果”、“養人之寶”的美稱。
土黨參:土黨參,又名土洋參,產於鎮內雪山的向陽坡地上,為桔梗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金錢豹的根,主根肥大,肉質,米黃色,鬚根少。
菌類:鎮內主要的野生可食用菌類有雞縱、木耳、香蕈、雞油菌、大紅菌、姑堆菌、馬屁泡以及各種樹窩等。
黃連黃連大致分為“一把傘”和“雞腳黃連”兩個種類。
龍膽草:龍膽草又名酒藥草根,屬草本植物。
棕片:民國時期大多數人家把棕片縫成連片,用來當被蓋,稱為棕褡。
竹:鎮內竹類較多,以刺竹和實心竹為冠。

基層組織

截止2006年底,全鎮有16個黨支部,445名黨員,其中農村黨員339名。鎮黨委緊緊圍繞建好陣地、加強培訓、完善制度、創新載體四方面,把強化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著力改善農村黨員活動條件,紮實開展“支部+支部”、“支部+協會”“黨員+農戶”活動。2006年順利完成黨委換屆“兩推直選”試點工作,為基層黨組織擴大民主政治建設積累了經驗,爭取中央、省、市、縣資金14萬元,完成坡頭村村級活動場所建設、配齊各村電教設備。通過抓示範、樹典型,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增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發揮,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進一步提高,基層黨組織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核心領導地位增強,為全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體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基礎設施

運用市場化的辦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拉大小城鎮建設框架,提高城鎮品位,完善城鎮功能。在建成政府辦公樓、宿舍樓等重點工程的基礎上,2006年興建了體育運動場、公共廁所、街道綠化等項目,啟動標準化公安派出所建設,吸引商戶3戶,小城鎮建設核心區——平掌園累計完成投資700萬元,小城鎮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的中心功能凸顯。農村基礎設施協調發展,全鎮鄉村公路實現全部保通,村組公路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村級公共設施不斷完善。

人口衛生

大朝山西鎮全鎮有衛生院1所,村醫療點10個,醫務人員29人(其中村醫20人),設有病床10張,2006年門診3800人次,完成業務收入32萬元,“四苗”接種率85%,B肝一針次接種率85%。200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14531人,占全鎮農業人口總數的93.29%。婦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階,愛滋病防治知識全面普及。

文化教育

大朝山西鎮大朝山中學
2005年底教育綜合改革後,大朝山西鎮撤消了原教育管理工作站,成立了教育督導辦公室,代表鎮政府履行對全鎮的教育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指導;撤消了大朝山學區,將大朝山中學和原大朝山學區合併成立了大朝山九年一貫制中心校,國中部服務全鎮,國小部服務文物、紙山箐、大朝山、龍潭、坡頭、邦旭、菖蒲塘7個村;撤消了昔元學區,成立了昔元六年一貫制中心校,服務昔元、背陰寨、蒿子壩3個村。
2006年底,全鎮共有各類學校(教學點)總計29所(個),其中初級中學1所,中心完小2所,村完小4所,幼稚園1所(附屬大朝山中心完小),二師一校點6個,一師一校教學點15個。全鎮共有教育事業人員127人。全鎮有7-12周歲適齡兒童1341人,國小在校生為1451人(含不足齡和超齡),國小入學率為99.31%,鞏固率達99.03%;有13-15周歲適齡少年658人,國中再校生633人,其中在大朝山中學就讀529人,國中入學率達96.49%,鞏固率達99.08%;附屬幼稚園有大、中班各1個,幼兒在園54人,另有兩個學前班(昔元完小和牌坊完小各1個)38人,跟班就讀26人(分布在各村完小),幼兒在園在班總計118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