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認識信念

大學生的認識信念

《大學生的認識信念》是周琰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12月。

該書以大學生認識信念的心理結構為基礎,將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對中國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發展趨勢及其對學習過程的影響和教學干預進行了系統研究,揭示了中國大學生認識信念有別於西方學生的典型特點,構建了認識信念影響學習過程的整體模型,剖析了認識信念影響學列過程的認知機制,探討了認識信念的提升路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學生的認識信念
  • 作者:周琰
  • 首版時間:2015年12月
  • 字數:285000
  • 類別:教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紹認識信念研究的緣起,梳理了從哲學研究中的認識論到心理學研究中的認識信念的演變歷程。第二、三、四章分別探討了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結構、發展特點及作用機制,揭示了中國大學生的認識信念有別於西方學生的典型特點。第五章進行認識信念的干預實驗,探索提升大學生認識信念的有效途徑。第六章對認識信念進行內隱測量。第七章進行研究總結與展望。

作品目錄

第四章 大學生認識信念對學習的影響
前言
第五章 大學生認識信念的干預研究
第一章 認識論與認識信念
第六章 大學生認識信念的內隱研究
第二章 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結構
第七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第三章 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在心理學領域中對認識論進行實證研究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研究。20世紀70年代,Perry受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影響,關注於個體在形式運算之後的認知發展狀況,對大學生進行追蹤研究,探討他們對知識本質和學習經驗的解釋,開創了當代認識信念研究的先河。直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教育心理學研究範式的轉變,認識信念研究才引起教育心理學界的廣泛關注,並逐漸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基於此,《大學生的認識信念》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鑑賞

該書把中國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結構問題作為研究其他問題的基礎,作為整個研究的出發點。認識信念的結構一直以來都是該領域研究中存在爭議的問題。作者在梳理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對中國大學生的訪談結果,提出認識信念結構的理論構想,進而採用實證研究的方式,通過考察數據與理論構想的吻合程度,對認識信念結構的理論構想加以驗證。該書以科學嚴謹的方式構建了中國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結構,為後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科學有效的了解中國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特點,作者編制了適合中國實際的、本土化的大學生認識信念問卷,揭示了中國大學生的認識信念有別於西方學生的獨特特點。這一獨特性體現在知識的獲得和學習的價值維度上,尤其是學習的價值維度,在西方學生的認識信念維度中未得到體現,但在對中國大學生的訪談結果和因素分析的結果中,這一維度始終存在。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習價值的重視以及信息化社會的客觀要求引發的中國大學生對學習價值的思考,集中反映在這一維度中,體現了中國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獨特特點。此外,該書中使用的大學生行動控制問卷也是作者依據中國高等教育的特點編制而成,大學生學習過程問卷則是對國際權威問卷進行了中國背景下的適用性檢驗與修訂。基於這些本土化的測量工具的開發,該書揭示了成長於東方文化背景中的中國大學生的認識信念和學習狀況與西方學生的差異。
該書深入實際,注重理論研究在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套用。認識信念領域的研究不僅要關注理論建構,更應關注實踐套用,開展相關的教學干預實驗,促進學生認識信念的發展是該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該書不僅聚焦於認識信念的理論研究,亦關注理論研究在教育實踐中的套用。該書結合課程教學設計了干預方案,通過價值觀辨析、辯論、批判性思維訓練等多種方式提升大學生的認識信念,取得了較理想的干預效果。干預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克服了國內已有認識信念研究純粹在理論層面上探討的局限性,有利於推動認識信念的理論研究成果在教學實踐中的套用。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大學生的認識信念》
2015年12月
科學出版社
9787030466747

作者簡介

周琰,博士,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青少年的學習心理。主持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重點項目“青少年高效學習之道:基於學習心理學的視角”,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課題“大學生認識信念的結構、特點及其對學習的影響研究”,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大學生認識信念取向與創造性思維培養”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