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基督教

大公基督教(Catholic Christianity),創立後至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之間的基督教。約出現於公元70年耶路撒冷聖殿毀滅至“米蘭敕令”頒布前。這一時期的基督教在整個羅馬帝國擴展,也有可能東進到印度,形成聖多馬基督教教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公基督教
  • 外文名:Catholic Christianity
這一時期的特徵有三個:普世化,堅持“大公”立場;反對一切歪曲基督教誨的教派,其中主要有諾斯替基督教教派(諾斯替派)、馬西昂派孟他努派等,初步確定正統信條以及新約正典;確定主教的地位,形成主教教會管理模式。這一時期,“拉丁神學之父”德爾圖良為基督教辯護,並出現基督教教理學校及其代表人物,如克雷芒奧利金等。在迅速傳遍地中海地區時,對各種異端,主要有伊便尼派幻影論派(似乎派)、諾斯替主義、馬西昂主義、孟他努主義等,藉助於使徒著作以及捍衛使徒著作的正統主教,對之進行了批判,同時直面羅馬帝國的殘酷迫害,大批湧現的殉教士成為這一時期的特色。312年君士坦丁信奉基督教。313年與其共治者李錫尼在義大利米蘭達成“米蘭敕令”,從此確認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合法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