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臟[功能]衰竭(heart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臟[功能]衰竭
- 外文名:heart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 所屬學科:感染病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臟[功能]衰竭(heart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
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臟[功能]衰竭(heart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多器官功能嚴重損害時心臟功能發生嚴重障礙。表現...
心臟負荷增加,呼吸不規則甚至暫停,少尿,重度酸中毒,氧耗增加,可出現肝性腦病和昏迷,此期多伴有多器官之衰竭,循環系統衰竭,心律失常,最終死於一個或多個維持生命器官系統的衰竭。診斷 1.發生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要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機體遭受到嚴重打擊,二是採用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現代治療措施,包括復甦...
(3)心臟衰竭在MOFE中占首位,且發生較早,是MOFE初期應控制和保護的重點器官。除找出心功能衰竭的直接原因採取對策外,應密切注意周圍循環狀態如尿量、肢體溫度、膚色等臨床表現,監測血液動力變化,指導合理用藥。密切監測血壓,及早糾正低血壓和低灌注狀態。原則上不使用升壓藥,在必需時使用小劑量多巴胺,對提高動脈...
器官衰竭 器官衰竭,或稱多器官衰竭,又稱為多臟器功能衰竭,是老年人逝世的重要原因,大多是70歲以上的長者。引證解釋 器官衰竭例如有氣管、心臟、腎臟、腦等重要身體器官的慢性疾病。併發症,多器官衰竭時,可能呼吸短淺、血壓急降、口唇和指甲缺氧變紫色、視覺神經無反應、意識朦朧、血液缺氧、休克、昏迷等。
多臟器衰竭是發病在24h以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器官或系統發生功能衰竭。大面積燒傷若處理不當,容易發生此併發症。原因是:①燒傷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體液外滲,血容量不足,組織灌注不良,組織細胞缺氧使細胞的線粒體功能障礙受損;同時腸道黏膜缺血,黃嘌呤氧化酸被激活,氧化反應的生成物引起腸黏膜損害,屏障破壞...
心力衰竭(HF)是一種由於心臟泵血功能失常引起的疾病,導致心臟不能滿足全身的基礎代謝需要。常誘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高發人群包括7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發病率超過10%,5年死亡率可達50%。心力衰竭可以按照病變部位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狀包括呼吸困難、活動受限和體...
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又稱為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MSOF)或稱多器官衰竭(MOF),是指在嚴重感染、創傷或大手術等急性疾病過程中,同時或相繼並發一個以上系統或(和)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礙或衰竭,一般肺先受累,次為腎、肝、心血管、中樞系統、胃腸、免疫系統和凝血系統功能障礙。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發病的特點是繼發性...
1、常在器官功能受損基礎上發生 單純的增齡因素可使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普遍下降1/3,所患慢性疾病進一步使受累器官功能下降,據統計中國MODSE中,人均患2.4種重要的慢性病,多者達9種,這些器官一旦受到誘發因素刺激,其功能將急劇惡化,發生連鎖反應,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2、感染和慢性病急性發作是常見誘因 感染尤其...
器官功能不全又稱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徵(MODS),是指機體受到嚴重打擊後,同時或序貫出現2個或2個以上器官或系統功能失常甚至衰竭的臨床綜合徵。多見於嚴重創傷、重大手術、重度感染、急性中毒、長時間休克及猝死等。病因 引起MODS的原因有:1.全身性嚴重感染和嚴重創傷,是引起MODS最常見的原因。機體嚴重感染或創傷...
2.肺臟是人一生中惟一直接與外界接觸的重要器官,與外界的刺激因素接觸最多,產生的炎症反應強烈,產生的毒素等對重要器官的損傷較大。3.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肺臟的特殊防禦機能減弱。長期、大量的臨床救治發現,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發病誘因中,肺部感染占75.4%~82.8%。上述特點決定了肺臟是人體重要器官中最...
5.器官功能支持 (1)循環支持:本病患者易發生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急性肺水腫,應給予降低心臟前、後負荷和增強心肌收縮力的治療,有條件者可採用機械輔助循環。(2)呼吸支持:保持氣道通暢,給予患者氧療,必要時給予機械通氣。(3)腎支持:對於急性腎衰竭患者,要維持血壓,保證腎臟灌注。(4)肝臟支持:補充適當...
所以心力衰竭多以心輸出量降低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心室射血量降低主要臨床表現為一個大的,擴張的心臟和降低的射血分數,較為少見的是舒張功能不全。其心室充盈不足源於室壁順應性降低、但多數不擴大。心力衰竭這個詞是指心臟活動的突然及完全的終止。然而,在實際上心臟活動並未突然停止。心臟衰竭是緩慢發生常超過...
多器官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respiretory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多器官功能嚴重損害時肺功能發生嚴重障礙。表現為呼吸困難、氧分壓明顯下降。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多器官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多器官功能嚴重損害時腎功能發生嚴重障礙。表現為尿量減少、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因肺部感染而引發老年人多器官功能不全直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肺臟發生感染後,不僅影響肺部的氣體交換,導致缺氧,不能滿足各臟器對氧的需求,而且產生大量的炎症反應因子釋放進入血液,並隨著血流到達全身各組織器官,致使老年人體內原本已經出現功能減退的其他臟器容易發生器官功能不全,最終出現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達30%...
①進行性低氧血症;②腎臟功能受損;③肝臟功能受損;④其他:心肌酶增高、血漿蛋白合成低,酮體增加等。3.病原菌檢查 感染性疾病細菌培養陽性等。4.尿液檢查 少尿或無尿、蛋白尿、血尿等改變。5.影像學檢查 根據臨床需要選擇X線胸片、B超、心電圖、腦CT等檢查。診斷 嬰兒及兒童系統臟器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分為12...
多器官功能衰竭急進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急進期(acute phas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臨床第一期。此期病情急劇發展、各臟器序貫出現衰竭綜合徵。通常在感染性疾病中迅速發生,外傷等非感染性疾病中多在7~9天發生。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可並發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等。1、心源性休克 急性左心衰由於短期內心排血量顯著、急驟降低,其中50%伴有對容量負荷沒有反應的嚴重的右室損害,使血壓下降、周圍循環灌注不足,出現心源性休克。2、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心源性休克可致重要臟器急性缺血、缺氧及功能...
多器官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多器官功能嚴重損害時肝功能發生嚴重障礙。表現為血清總膽紅素>171 μmol/L伴血清谷丙轉氨酶增高5倍以上。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慢性左心衰竭(CHF)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結果,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急性左心衰竭(AHF)是由於突然發生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導致短期內心排血量顯著、急劇降低,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綜合徵。病因 常見病因 缺血性心肌損傷、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謝障礙性疾病如糖尿病,壓力負荷過重如高血壓、容量...
多器官功能衰竭凝血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凝血功能衰竭(coagulation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多器官功能嚴重損害時凝血發生嚴重障礙。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低纖維蛋白血症及出現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
休息是減輕心臟負擔的重要方法,可使機體耗氧明顯減少,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時應臥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轉後應下床做一些散步、太極拳等活動,但要掌握活動量,當出現脈搏>110次/min,或比休息時加快20次/min,有心慌、氣急、心絞痛發作或異搏感時,應停止活動並休息。5.心理護理 患者自己應保持平和的心態,各種活動要...
多器官功能衰竭代謝改變 多器官功能衰竭代謝改變(change of metabolism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多器官功能嚴重損害時常有的多種代謝紊亂。表現為低鈉血症、高血糖、代謝性酸中毒等。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樞神經系統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樞神經系統衰竭(centre nerve system failur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多器官功能嚴重損害時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發生嚴重障礙。常表現為僅對疼痛刺激有反應或昏迷。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指急性發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異常所致的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臟負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驟降、肺循環壓力升高、周圍循環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環充血而出現急性肺淤血、肺水腫並可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綜合徵,以左心衰竭最為常見。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礎上急性加重或突然...
多器官功能衰竭營養低下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營養低下期(hyponutrition phas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臨床第三期。此期臨床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的症狀突出,患者表現無力、淡漠,可能出現合併高尿鈉的難治性低鈉血症。持續2~3周。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心力衰竭是由於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組織、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時出現肺循環和或體循環淤血,是各種心臟病發展到嚴重階段的臨床綜合症,也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其特點是左室肥厚或擴張,導致神經內分泌失常、循環功能異常,出現典型臨床症狀:呼吸困難、體液瀦留、乏力(...
體液瀦留是多臟器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等患者的臨床表現。心力衰竭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臟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主要症狀是呼吸困難、喘息、水腫等。由於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排血量下降以至於組織和器官灌注量不足同時出現肺循環或和體循環瘀血的表現。原因 病因...
(3)乏力、疲倦、頭暈、心慌這些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組織灌注不足及代償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狀。(4)少尿及腎功能損害症狀嚴重的左心衰竭血液進行再分配時,首先是腎的血流量明顯減少,患者可出現少尿。長期慢性的腎血流量減少可出現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並可有腎功能不全的相應症狀。2.體徵 (1)肺部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