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

小兒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徵是指在發病24小時以上,有2個或2個以上器官或系統以連鎖序貫性或累加的形式,相繼和(或)同時發生功能衰竭,以至不能維持內環境穩定的臨床綜合徵。若發病僅24小時,儘管有器官損害,一般不稱為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在MOF命名以前,即已存在的諸如肝腎綜合徵肺性腦病肝性腦病、心源性肺水腫等涉及多個器官衰竭的診斷也不包括在內。MOF一旦成立且累及4個器官以上,幾乎100%死亡。由於MOF過分強調嚴格的器官衰竭診斷標準,不利於衰竭前的早期治療,做出診斷往往為時已晚,所以病死率極高。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小兒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徵發病原因主要為:①嚴重感染、敗血症、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②嚴重創傷、休克、缺血再灌流損傷、外科手術應激。③快速輸入大量血液、液體以及不適當的藥物套用。

臨床表現

除器官衰竭的共同點外,MODS尚有許多明顯區別於其他器官衰竭的臨床特點。與感染、嚴重缺氧、休克和創傷有密切關係,此類患兒儘管存在發熱、白細胞增高等感染臨床表現,約半數缺乏細菌學證據,約1/3即使屍檢也未發現感染灶。以致臨床很難區別是sepsis還是SIRS。患兒基礎代謝可達正常的2~3倍,儘管給予營養代謝支持,患兒仍呈現迅速的消耗衰竭狀態,被稱為自噬代謝。原發性(亦稱速髮型)MODS常在心肺復甦或難治性休克時發生,與臟器組織低灌注和再灌注損傷有關。繼發性(亦稱遲髮型)MODS是在感染、休克、創傷等首次打擊使機體炎症細胞活化;腸屏障功能受損;體內抗炎機制減弱;炎性組織分泌物存留等,使機體處於預激狀態下,機體再次遇到第2次打擊時發生的失控性炎症反應。MODS在病理學上缺乏特異性,主要為廣泛的急性炎症反應,如炎症細胞浸潤、組織細胞水腫等。而休克則以缺血損傷為主,慢性器官衰竭以組織細胞壞死增生為主,器官萎縮、纖維化。雖然病情兇險,但一旦治癒,臨床可不遺留慢性病程。MODS有其特有的綜合徵規律,但也帶有原發病的特點。常體現在各臟器衰竭發生的順序和嚴重度方面。MODS受累系統器官涉及面非常廣,可涉及①肺臟②胃腸道③心血管系統④腎臟⑤肝臟⑥中樞神經系統⑦血液系統等。

檢查

1.血象檢查
①急性貧血危象;②白細胞計數;③血小板計數。
2.血液檢查
①進行性低氧血症;②腎臟功能受損;③肝臟功能受損;④其他:心肌酶增高、血漿蛋白合成低,酮體增加等。
3.病原菌檢查
感染性疾病細菌培養陽性等。
4.尿液檢查
少尿或無尿、蛋白尿、血尿等改變。
5.影像學檢查
根據臨床需要選擇X線胸片、B超、心電圖、腦CT等檢查。

診斷

嬰兒及兒童系統臟器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分為12個月小兒兩種標準。小兒系統臟器功能衰竭診斷標準應該同時考核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腎臟系統、胃腸系統、肝臟系統各種指標。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以上各項檢查確診。

治療

1.一般措施
重點觀察和監護,對症治療以及評價器官功能。了解既往病史,對共存症如先心病、營養不良、免疫低下及各系統器官是否產生障礙的評價,隨時注意有可能發生功能衰竭的器官系統,給予積極支持療法。
2.控制感染
感染是MODS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感染是治療MODS的關鍵。首先根據感染的途徑,如呼吸道、神經系統、腹腔內或泌尿道等,分析可能的致病菌,選用對革蘭陰性或陽性細菌有殺菌能力的抗生素,一般兩種聯合套用,然後根據血、尿、體溫和感染灶致病菌培養結果及藥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如發現膿腫膿胸應立即切開或穿刺排膿。
3.控制休克
休克是MODS常見病因,不但要糾正顯性失代償性休克,而且要及早注意糾正隱性代償性休克。
4.清除壞死組織和感染灶、控制膿毒症
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但對腸道厭氧菌需注意保護,因為這是一道有效抑制腸道需氧致病菌黏附黏膜並獲得入侵位點的生物學屏障,因此,除非有明確指征,一般不宜隨便使用抗厭氧菌的抗生素,尤其是主要經膽道排泄的抗生素。對壞死組織要及早徹底清除。
5.早期臟器功能支持
凡嚴重感染、休克、創傷均應首先保持充分的循環血量,從而早期糾正血容量不足和微循環障礙,是防止MOF發生髮展的重要因素,須迅速套用晶體液擴容,然後根據情況套用膠體液,如血細胞比容低於30%,可適當套用全血,以助攜氧和細胞的供氧。
6.保護腎功能
血容量補足後,必須注意尿量,保護腎功能。
7.營養支持
代謝紊亂、能量危機是產生MODS及造成患兒死亡的重要因素,營養支持可控制能量危機及代謝紊亂,從而減少並發證。
8.防止醫源性疾病
注意在加強治療中的醫源性損害,如輸液不宜過多過快,以防產生心衰、肺水腫;避免過多套用氯化鈉,尤其碳酸氫鈉。
9.抗炎症介質治療
MODS已被認為是一種“介質病”,在於機體過度釋放眾多炎症介質所引起的炎症反應失控時;激發的連鎖反應導致遠距離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單純抗生素治療或外科手術引流可能無濟於事。介質療法就是針對潛在的啟動因子、全身性介質、增效因子和損傷效應器的可能治療方法。通常採用抗內毒素治療和抗細胞因子療法。
10.中醫中藥防治
MODS中醫套用清熱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等治療法則,通過清除內毒素、保護腸道屏障、拮抗炎症細胞因子、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加器官功能儲備等途徑,起到“菌毒並治”、“釜底抽薪”的功效,進而防治MOD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