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比南山(衡山)

壽比南山(衡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壽比南山一詞出自,清代名僧智犁法師的《重修廣濟寺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壽比南山
  • 出處:清代智犁法師《重修廣濟寺記》
  • 別稱:壽岳、南嶽、衡山
  • 起源:軫星司衡主壽,為壽岳
古籍記載,皇帝欽點,其他來源,

古籍記載

衡山之稱定壽岳,由來遠矣。據《周禮·職方氏》、《史記·天官書》以及《春秋》、《星經》等古籍的論述,南嶽衡山上應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中的軫星,軫星司衡主壽,故衡山早就被世人尊之為“壽岳”了。
東漢《天象賦》、費直易傳》、唐之《步天歌》、齊已白蓮集》等古籍或詩文,都有衡山即壽岳的記載。
古獻中衡山為南山古獻中衡山為南山
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在其《天象賦》中寫有“長沙明而獻壽”的辭句,意思說是:多么明亮的長沙星啊,總是在將壽算獻給世人。
衡山古屬長沙郡,秦漢時其範圍包括了今岳陽、長沙、湘潭株洲、益陽、衡陽、邵陽婁底、郴州、零陵等10個地市,以及鄂南、贛西北和廣東的連縣、廣西的全州等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今天整個的湖南省。長沙即因星得名,這正是“壽岳”一詞來歷的簡明註腳。
古代將今長沙以南衡陽以北的72座延綿山脈總稱為南嶽,山首在回雁峰,山尾在嶽麓山,今長沙市嶽麓區的嶽麓即為南嶽山麓之意。
東漢末年,東吳長沙郡西設衡陽郡(衡陽,即衡山之南意),分長沙東部都尉立湘東郡南朝陳滅亡時,湘東郡衡陽郡合併,這才演變成現今的衡陽地區,南嶽衡山的大部分也就坐落在衡陽地區境內。
隨著時間的推移,“壽岳”之名也漸彰於世。古今無數題詠衡山的詩文多對“壽”字情有獨鐘。詩如“南山壽比高”、“壯堪扶壽岳”、“玉壇相對壽山高”、“百代風流歌壽岳”等等名名。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詩中寫道:“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
”“南極老人星”者,即“壽星”也。另一位唐代詩僧齊已游岳詩句“壯堪扶壽岳,靈合置仙壇”,也明指壽岳即南嶽衡山。

皇帝欽點

1105年,宋徽宗趙佶專程遊歷衡山。這位有名的詩畫家興這所至,在衡山金簡峰下,留下“壽岳”兩字刻石,每字四尺見方,大氣磅礴。此後,壽岳之名大著。
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壽岳”,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或形於圖,或謳於歌,史不絕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宋徽宗留下“壽岳”石刻以後,步後塵摩崖刻石者代不乏人,但似乎一不願雷同,二不敢僭越,於是就出現了眾多的單獨的“壽”字或題名中嵌入“壽”字的刻石。如兜率寺和廣濟寺側巨石上的“壽”字鐫刻,字大者四尺見方;“壽比茲岳”、“南維拱壽”等題刻中的“壽”字,或一尺或三尺見方不等;尤其是日前在祝融峰頂發掘的“壽比南山”之“南山”石刻,每字一米見方,頗有氣勢。這些單獨的“壽”字或題句中的“壽”字,不管大小,不論書體,均蒼勁雄渾,以示對壽岳的景仰之情。

清康熙四十七年,衡山廟重新修繕後,康熙皇帝親撰《重修南嶽廟碑記》。
碑文首句即為:“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岳”、再度御定衡山為壽岳。

其他來源

衡山即壽岳,史籍照彰;衡山即南山,亦歷史悠遠,在有“天下法院”之稱的衡山六朝古剎福嚴寺,至今仍保存一幅“福嚴為南山第一古剎,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門”的唐代石刻楹聯。
南宋學者胡宏,是湖湘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他在衡山隱居數十年,潛心研究學問,他的《南山即事》更多次將衡山稱為南山,其中一詩云:“甘為稼圃南山下,長謝周公與孔丘”。是不但詩中稱南嶽為南山,就連集子的名稱也將南嶽定為了南山。清代名僧智犁法師,在《重修廣濟寺記》一文中寫道:“南嶽乃天下五嶽之一,世稱為壽比南山者,即此岳也。”
1988年,當代權威辭典《辭源》一書,也明釋“壽岳”即“南嶽衡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