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死後肝硬化(postnecrotic cirrhosis)是1995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壞死後肝硬化
- 外文名:postnecrotic cirrhosis
- 所屬學科:醫學
- 公布時間:1995年
壞死後肝硬化(postnecrotic cirrhosis)是1995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壞死後肝硬化 壞死後肝硬化(postnecrotic cirrhosis)是1995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5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三分冊》第一版。
大結節性肝硬化,舊稱“壞死後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種病理學類型。是在肝實質大量壞死基礎上形成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以及血色病、Wilson病所出現的肝疾患大多屬此型。肝體積大多縮小變形,重量減輕...
用藥過程中導致的肝臟損害,可致藥物性肝硬化。藥物可引起幾種類型的肝硬化:①大結節性或壞死後肝硬化;②伴有脂肪變性的肝硬化;③膽汁性肝硬化;④淤血性肝硬化。病因 引起肝臟損害的藥物一般分為直接和間接兩大類。常見的藥物有:...
肝炎後肝硬化是指由於各同病因引起的肝臟慢性、進行性、瀰漫性病變,其特點是在肝細胞壞死的基礎上發生纖維化,並代之以纖維包繞的異常肝細胞結節(假小葉)。我國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一般認為B型肝炎病毒( HBV)、C型肝炎...
2.壞死後肝性硬化 這類肝硬化一旦發生,發展較迅速,不易代償,常在短期內由繼發感染導致肝衰竭而死亡。進展較慢者,可逐漸出現肝硬化的症狀和體徵。但多數患兒常以肝衰竭為最早表現,出現黃疸、消化道症狀,易誤診為急性肝炎。3.膽汁...
維生素:肝臟是人體貯存維生素的重要器官,當肝功能損害時就會影響維生素的吸收,貯存和轉化,而維生素缺乏將影響肝臟的功能和結構。肝病患者常因維生素缺乏而引起貧血、出血、甚至促發壞死後肝硬化等,故應供給患者足量的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
體格檢查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現,包括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徵陽性等。病因 系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反覆發作或縮窄性心包炎等引起的肝淤血、壞死及結締組織增生所致的肝硬化。臨床表現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臟被動淤血患者,多為心臟...
至後期出現肝腎綜合徵和肝性腦病。病程為數周至數月。本型易發展為壞死後性肝硬化。也可有起病後以肝性腦病為首發症狀,只是病史超過期10日,其他均似急性重型肝炎。病理 亞急性重型肝炎 可見新舊不等大小不同的亞大塊、大塊肝壞死,...
肝小葉內可見明顯的炎細胞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肝小葉周邊部有小膽管增生,較陳舊的病變區有明顯的結締組織增生。結局 如治療得當且及時,病變可停止發展並有治癒可能。多數常繼續發展而轉變為壞死後性肝硬化。診斷 急性重型...
肝硬化患者發生嚴重溶血性貧血者很罕見,此時血片可發現大量畸形細胞,最典型的為具有邊緣不規則的棘形細胞(acanthocyte或spur細胞)病因 肝病貧血最常見於Laennec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血色病、壞死後性肝硬化急性肝炎肝豆狀核變性等亦可...
至後期出現肝腎綜合徵和肝性腦病。病程為數周至數月。本型易發展為壞死後性肝硬化。也可有起病後以肝性腦病為首發症狀,只是病史超過期10日,其他均似急性重型肝炎。(4)無症狀HBsAg攜帶者 大多數無症狀,於體檢時發現HBsAg陽性,肝...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的《有關壞死後性肝硬化的問題》(中華醫學雜誌外文版1956)的論文。 首先闡明中國有壞死後性肝硬化這一類型,並指出病毒性肝炎是產生壞死後性肝硬化的原因。1957年,華南醫學院更名為中山醫學院,梁伯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