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廣東省增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增城是全國著名的荔枝之鄉,是“中國荔枝郵票”原發地。增城荔枝以品種多、品質優、口感佳和歷史悠久而馳名中外,尤以“增城掛綠”最為珍貴。2012年,“增城掛綠”“增城荔枝(桂味、糯米糍、仙進奉、水晶球)”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12年08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增城荔枝”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增城荔枝
  • 產地名稱:廣東省增城市
  • 品質特點:肉厚爽脆,濃甜多汁,入口清香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2年第125號
  • 批准時間:2012年08月23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地圖信息,

產品特點

掛綠為廣東增城荔枝中的優等品種,也是廣東荔枝的名種之一,封建時代列為貢品。《嶺南荔枝譜》記述:其果“蒂旁一邊突起稍高,謂之龍頭;一邊突起較低,謂之鳳尾。熟時紅裝相間,一綠線在貫到底,故名。”果實大如雞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紅帶綠色;龜裂片平,縫合線明顯;肉厚爽脆,濃甜多汁,入口清香。
增城荔枝增城荔枝

產地環境

增城市位於珠江流域東江下游,北部屬低山谷地,中部為丘陵河谷平原,南部屬珠江三角洲平原。縣內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既有熱帶特徵,又有亞熱帶特色。因地形複雜、季風氣候,適宜荔枝等亞熱帶作物生長。增城栽培荔枝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分布範圍廣,主要荔枝種植區域分布於增江、新塘、仙村、石灘、三江、中新、福和、正果及朱村等地。增城荔枝品種繁多,其中主要的特色品種為:糯米糍、桂味、水晶球和仙進奉。增城荔枝的聞名,得益於增城得天獨厚的地形氣候條件。
增城荔枝增城荔枝

歷史淵源

增城的荔枝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中國是最早栽培荔枝的國家,嶺南地區又是荔枝的原產地,增城北部的正果蘭溪地區原有野生的荔枝樹。
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征服嶺南後,對嶺南荔枝情有獨鐘,於是下詔讓嶺南官吏年年歲貢。
建武元年(25年),東漢桂陽郡太守衛颯開鑿了一條由嶺南至湖南的西京古道,全程約五百餘里。
唐時以首都長安為中心,有七條重要的放射狀的驛道通往全國各地,其中有一條從長安至嶺南的驛路,由長安經襄州(今湖北襄樊)、鄂州(今武漢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今江西贛州)直達廣州。古道兩側修有驛站、公館,裝備快馬騎手,對荔枝實施換人換馬的接力運輸,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把鮮美的荔枝送至皇宮。
增城荔枝增城荔枝
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張宗閔編寫了《增城荔枝譜》,雖現已失傳,但一個縣的荔枝種植被編成專著,可見增城荔枝栽培的盛況。
宋末元初,陳大震編纂的《南海志》,在物產荔枝條目中云:“今佳品多出增城,其名有脆玉、麝香匣、大將軍、小將軍、皺玉、狀元紅、綠羅包、紫羅包、大丁香、小丁香、天茄子、黃泥子、水晶團、犀角子。又有金釵子,一名丫髻子,荔枝之小者,並蒂而生,味甘無核。又有海山樓者,宋諸司以重五日閱舟師於海山樓(按地在今廣州市區內),率以是日至,因名焉。”從上所述,可見增城荔枝生產在當時的重要地位。有“(荔枝)今佳品多出增城”的記載。由此可見,增城荔枝生產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蘇東坡被貶嶺南,得以與嶺南佳果荔枝結下不解之緣,並寫下了很多讚頌荔枝的詩。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應是《食荔枝》中的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對荔枝的喜愛散見於其詩文全集《蘇軾集》中。《蘇軾集》卷七十八、與傅維岩秘校四首(之二):增城荔子一籃,附去人持上。不罪!不罪!某又上。此篇描寫了蘇軾以荔枝贈友人,詞句直白。
明清各個時期編著的《增城縣誌》均能發現關於增城荔枝的記錄。增城沙貝(今新塘)栽培荔枝,明代中葉已很聞名,到明末清初,廣東“荔枝,以增城沙貝所產為最,”其狀元紅等,賤如菽粟,歲收數千萬斛,販於他方。”經過沙貝人民多年的培植,“所產荔枝多異種”。明嘉靖年間的《增城縣誌·食貨類·果屬》正式記載了荔枝。其後清朝的康乾盛世中對荔枝的描述更為詳細,其中清朝康熙年間的《增城縣誌·食貨·物產·果品》談及荔枝種類多。
清朝乾隆年間的《增城縣誌·物產·果品》記載:“多荔枝。粵中荔枝以增城沙貝四望岡所產為最。土黃潤多沙,潮味不到。自掛綠以下數十種,色味香迥異他縣。”而清嘉慶編修同治十年重修版《增城縣誌·物產·果品》所記荔枝內容與乾隆志相同。到了清朝宣統年間的《增城縣誌·物產》所記荔枝除與乾隆志相同外,增加的內容是:“今此種(尚書懷)最多。案:掛綠一種,近以縣城西門外西園一株為最名貴,價值十餘倍於其他。究其他佳者亦如之,且或過之。槎岡水晶球一種亦美,當不減掛綠。此外,犀角子、桂昧、糯米糍、宋家香、進奉、玉荷包,各種俱佳。”
增城荔枝增城荔枝

生產情況

2013年,增城荔枝種植面積17.43萬畝,年產量高達1.08萬噸,為增城帶來社會經濟效益8600萬元。
2017年,增城區荔枝種植面積達17.3萬畝,產量達到8500噸,品種達60多個,其中增城掛綠、桂味、糯米糍、水晶球、甜岩、仙進奉等本地特有優質荔枝品種種植面積達12.38萬畝。

產品榮譽

2012年08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增城荔枝”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00年2月,江總書記根子鎮手植“中華紅”荔枝紀念樹2000年2月,江總書記根子鎮手植“中華紅”荔枝紀念樹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增城荔枝產地範圍為廣東省增城市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增城荔枝增城荔枝
桂味、糯水糍、水晶球、仙進奉。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紅壤、赤紅壤;土層厚度≥60cm,土壤有機質含量≥2%,pH值5至6.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採用懷枝、山枝等實生苗為砧木嫁接繁殖或壓條繁殖。
2.定植:春植3月至5月,秋植9月至10月;成齡園栽植密度≤400株/公頃。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果實採收
採收期為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天、烈日中午不宜採收,採收後24小時內進行果品分級、分裝、貯存、保鮮。
增城荔枝增城荔枝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著色均勻,果身飽滿,果肉乳白色或白臘色,具特殊風味。
2.理化指標:
品種
可食率
可溶性固形物
單果重(克)
總酸
水晶球
≥76%
≥18%
≥20
≤0.19%
桂味
≥75%
≥19%
≥16
≤0.21%
糯米糍
≥80%
≥19%
≥20
≤0.28%
仙進奉
≥70%
≥18%
≥19
≤0.2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增城荔枝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增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增城荔枝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廣河高速公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