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詞

填詞

填詞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tián cí,指作詞;現代的填寫歌詞,是在選定好歌曲後,依照歌曲來選字用韻,把字填進歌曲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填詞
  • 外文名:compose a poem to a given tune of
  • 拼音:tián cí
  • 注音:ㄊㄧㄢˊ ㄘㄧˊ
詞語解釋,基本概念,填詞技巧,相關信息,起源,詞的格律,體式,調式,自度曲,流派,詞牌,詞的段式,詞的句式,用韻換韻,宋詞,概念,賞析,現代歌詞,自主填詞,改編,同人詞,填詞與作詞,

詞語解釋

  1. 作詞。唐 宋 人作詞,初無定式,多自己譜曲,亦可改動舊調創製新調。後人作詞,須按照已有詞牌之字句定額、聲韻安排等格式,故稱填詞。
    阮閱《詩話總龜後集》卷三二引《藝苑》:“當時有薦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詞 柳三變 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詞!’”
    龔自珍《金明池》詞:“按拍填詞,拈簫譜字,白日銷磨無緒。
    郁達夫《題劉大傑詩詞稿後》詩:“立志勉追劉禹錫,填詞漫學賀方回。”
  2. 元 明 以來曲劇,亦須按曲牌選用字詞,進行創作,故亦稱填詞。 作詞初稱為“曲子詞”,了解音樂的詞人按照樂譜的音律節拍來寫詞,稱為填詞或倚聲。
    李漁《閒情偶寄·詞曲·結構》:“高則誠王實甫諸人, 元 之名士也,舍填詞一無表見。使兩人不撰《西廂》、《琵琶》,則沿至今日,誰復知其姓字?”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前人呼制曲為‘填詞’。填者,‘布’也,猶棋枰之中,畫有定格,見一格布一子,止有黑白之分,從無出入之弊。”
  3. 現代的填寫歌詞,是在選定好歌曲後,依照歌曲來選字用韻,把字填進歌曲中。不同的是,今人創作大量樂曲,每首樂曲有自己的旋律,形成了與其他樂曲不同的格式。

基本概念

填詞,是指人們依照音樂或格律,填寫能依聲誦唱的詞。由於「詞」在古今有所不同,因此「填詞」亦可以按所填的「詞」是古或今而分類。但不論是哪種詞,填詞都是依聲填寫字句的文學創作。 要注意粵語“填詞”可同時解作現代標準漢語的“填詞”和“作詞”。
現代標準漢語的“填詞”指“舊曲填新詞”,作詞指“新曲作新詞”。由於單純一個“詞”字可能指歌詞中的詞,也可能是指詩詞中的詞,而詩詞中的詞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長短句,因此我們把詩詞中的詞也叫“律詞”。律詞可以說是格律詩體對長短句的延伸,從而也豐富了格律詩的體裁。

填詞技巧

填詞與寫詩一樣,也和其它文學作品創作一個道理。都要意在筆先,情在筆先。那種“無病呻吟,故弄玄虛,生拼硬湊”出來的作品,給人看了,味同嚼蠟。不同的詞譜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及表現力,那么,有了意境與靈感時,填詞首先要選擇哪類詞譜呢?要選擇符合自己表達內容的詞譜。這樣能使填出的詞得以完美表達,否則將很生硬,讓人看了不舒服。因此,填詞時在選擇詞譜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具體方法有兩種:
  1. 根據詞體藝術風格及表現力選擇
    過去選擇詞譜也叫“擇腔”,也就是用什麼曲調錶達什麼樣的情調及情感。《二泉映月》表達是憂愁、悲切;《喜洋洋》表達的是歡快、喜悅。
    詞的曲調失傳後,音樂沒了,但對詞體的影響仍存在。如《滿江紅》適合於描寫壯志,情感非常悲壯;《長相思》《憶江南》適於懷舊;《踏莎行》適於描寫雅情。反之,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另外,有些詞牌的藝術特色也可從詞的名稱上有所了解,有許多詞牌本身就反應了一些詞的特色。如《蝶戀花》《點絳唇》《鵲橋仙》適於描寫感情,《南鄉子》《破陣子》《漁家傲》適於描寫事業,假如用《破陣子》描寫婚姻,《長相思》描寫戰爭顯然是不合適的。
  2. 根據靈感節奏與結構選擇
    這是一種切實而實用的方法,易於操作。假如你的靈感是“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種結句結構,那么其節奏既為“3,5,3”式。在詞譜查可填《滿江紅》,正好它的結句結構為“3,5,3”式。假如靈感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種結句結構為“7,4”式,查詞譜正好為《浪淘沙》,那么就可以依此譜填詞。

相關信息

起源

詞是形成於唐而盛於宋的一種新型格律詩。早先的詞大都合樂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稱為“曲”“雜曲”“曲子詞”等,自宋以後稱詞也叫“樂章”“樂府”“詩餘”“長短句”等。

詞的格律

詞的格律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1. 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詞由一段、兩段或三段等構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詞是由幾句組成的。
    定言是指每句由幾言或幾個字組成。
  2. 平仄,在整首詞中,每個字的平仄都有具體規定且落實到每個字。
  3. 對仗,絕大部分詞不要求對仗,不要求對仗的地方可對可不對,但少量的詞有些地方是要求對仗的。要求對仗的地方必須對仗。
    如《踏莎行》、《鵲橋仙》每闋的首二句;《滿江紅》中間的七言句;《沁園春》中間的四言句等是要求對仗的。
  4. 押韻,詞的韻比詩的韻要寬。詩韻中《佩文韻府》中共106部,其中平韻,上平、下平各15部,計三十部。而詞韻中《詞林正韻》共十九部。
    詩韻只可押平韻。詞韻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也可換韻。
  5. 章法,以句號為單位,句號內承接,句號間遞轉。一個句號相當于格律詩一聯。
  6. 疊字,疊句,疊韻,有一部分詞在一定位置有疊字、疊韻、疊句的要求。如《如夢令》等。
  7. 詞句要合平仄,詞的字數基本上用的是律句。
    除了五字句、七字句外,三字、四字、六字也多為律句。關於這點,王力先生有過精當分析,他說三字句可以認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認為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可以認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如《生查子》完全由五言律句構成,與格律詩所不同的是押仄韻。再如《浣溪沙》,則完全由七言律句構成的,而且也押平韻。所不同的是只比律詩少兩句。而有些詞是由五言律句與七言律句合成的,如《卜運算元》上下闕各三句五言句,一句七言句。

體式

人們按曲譜來寫詞叫填詞。按字數的多少,詞可分為小令(58字)、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一首詞只有一段的叫單調,兩段的叫雙調(分上、下闋),三段、四段的叫三疊、四疊。以雙調最為常見。但也有人提出此分法不甚科學,如詞中稱“令”者不一定都是58字以內,如《百字令》是一百字。再如《臨江仙》《七娘子》二詞既有58字型也有60字型的,這就難以將其劃入小令或是中調。

調式

詞調最早來源於民間曲調,包括愛情歌曲、勞動歌、祀神曲等。詞調是指詞的腔調,中國古樂中共有84宮調,而唐宋詞所用只有28個宮調。唐宋時,詞與曲結合。以節奏的緩急區分樂曲。節奏舒而緩者稱為慢調,簡稱“慢”。慢曲與急曲相比,聲調長了。因此慢詞的字數、句數就隨之增加了。如字數最少的《卜運算元慢》也有89個字,而《卜運算元》僅44個字。
慢調與前面提到的長調共同處是字數較多,區別長調是依詞的長短而分,而慢調是依曲的急緩而別的。“慢,令,引,近”是詞的四種調式。“慢”即慢曲,每片8拍。令為令曲,小令每片4拍。“引”和“近”每片6拍。詞的調式變化還可體現“轉調”上,方式有“偷聲”“增字”“減字”“攤破”等。
(1). “令”,最初某個詞牌加稱為“令”,似與行酒令有關,其格式並無變化。如《浪淘沙》又稱《浪淘沙令》;《調笑》又稱《調笑令》等。後來,一般把字少調短、節拍較促的詞稱為“令詞”,如《十六字令》《三台令》(24字)等。個別的長調也稱令。
(2).“引”和“近”,這兩個字都有引長、擴充的意思。近詞又叫“近拍”。引詞和近詞,一般比原詞較長,節奏較慢。如:《千秋歲》71字,《千秋歲引》則為82字;《訴衷情》45字, 《訴衷情近》則為75字。
(3).“慢”,即“慢曲子”的簡稱,指唱起來節拍較慢。慢詞的字數一般比原調的字數多得多。如雙調《浪淘沙》54字,《淘沙慢浪》擴為三疊,132字;《雨中花》50字,《雨中花慢》則是100字。
(4).“攤破”,即“攤開”“裂開”的意思。為了適應樂曲節拍變動的需要,有時詞人對原調的字數有所增加,或破一句為兩句,隨之,在結構和用韻上也可能有所變動,因而形成別體。
如: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唐·無名氏《攤破浣溪沙》 :
五里灘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
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閃灼,
看山恰似走來迎,
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無名氏的詞,上、下片各增3字(攤),韻腳也移動了(破)。這就是“攤破”。
(5)“促拍”,是由增字而形成的詞調別體。增字,使得兩個韻腳之間距離較遠了,節拍變得鬆散,有必要促節短拍加以調節,因此,這類詞調便稱為“促拍調”。例如辛棄疾《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朱敦儒《促拍醜奴兒》:
清露濕幽香,想瑤台,無語淒涼。
飄然欲去,依然是夢,雲度銀潢。
又是天風吹淡月,佩丁東,攜手西廂。
泠泠玉盤,沉沉素瑟,舞遍《霓裳》。
此調亦名《採桑子》,同調。正體的上下片各4句3韻,而“促拍”體兩片各6句3韻,第二、三韻之間隔了3句,共12字,當然演唱時有促節短拍的必要了。
(6).“減字”指減少原調的字數,又改變句式和用韻而另外形成的詞調。例如,歐陽修《木蘭花》: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聲風竹敲新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已燼。
朱敦儒 《減字木蘭花》: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
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
萬里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減字”調共減了12個字,又換了韻;而原調是不換韻的。
(7).“偷聲”也是一種由於減字並改變原調句式而另成的詞調,與“減字”調基本相同。不過,它側重於用韻的變動。例如北宋張先的《偷聲木蘭花》:
畫橋淺映橫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
目送斜暉,燕子雙高蝶對飛。
風花將盡持杯送,往事只成清夜夢。
莫更登樓,坐想行思已是愁。
與原調(見上)對照,可以看出這個“偷聲”調“偷掉”了6個字,同時用韻也由仄改成平
(8).“轉調”對原調增字破句並變換宮調所形成的另一種詞調。例如姜夔《踏莎行》: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南宋·趙彥端《轉調踏莎行》:
宿雨才收,余寒尚力。
牡丹將綻也、近寒食。
人間好景、算仙家也惜。
因循盡掃斷、蓬萊跡。
舊日天涯,如今咫尺。
一月五番價、共歡集。
些兒壽酒、且莫留半滴。
一百二十個、好生日。
兩調的4個4字句保持不變,原調的6個7字句,“轉調”後分別變為8字句和9字句,而且多指用2韻。
(9).“添字”對原調某些句子增加字數,但不破句,這樣形成的另一詞調,叫“添字”調。如李清照的《添字醜奴兒》: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這是對原調《醜奴兒》上、下片末句7字各增2字,然後分割為4字的和5字的2句,而形成別體。
總而言之,攤破、促拍、減字偷聲、轉調、增字等詞調,都是曲子詞在演唱時,因樂曲節拍的變化而派生形成的,是產生“同調多體”情況的主要方面。
轉調以後的詞在字數、句法、用韻等方面均有變化。如《踏莎行》本為58字,《轉調踏莎行》則變成65字了。《轉調滿庭芳》由押平韻部分轉押仄韻。《減字木蘭花》在上下片第一、三句中各減三字,且平仄互換,每片兩平韻兩仄韻。

自度曲

自度曲亦稱自度腔,有的人由於精通樂理,往往不依已有的詞牌填詞而是自己創作曲調去填詞,這種由自己創作的詞調叫自度曲。如姜夔、柳永、周邦彥等都寫過不少自度曲。但我們有些朋友既選擇了詞牌去填詞而又不守規則,那么你所寫的既不是詞又不能稱自度曲,只能說四不象了。

流派

按作家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詞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氣象宏大,意境雄渾,抒發豪情壯志,代表作家有蘇軾、辛棄疾、陸游等;婉約派詞多抒情,婉轉纏綿細膩,語言含蓄,題材狹窄,多寫個人遭遇或男女戀情,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

詞牌

詞牌是指填詞時所用的曲調名。有的詞牌除正名之外還有異名,也有同名異調,一名數體,數格的。但不論何名,每個詞牌均應遵循“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的規則。填詞時應備有工具書——詞譜和韻書去填。詞譜可參照康熙的《欽定詞譜》或舒夢蘭的《白香詞譜》。韻書可參照《詞林正韻》。當代龍榆生先生編的《唐宋詞格律》,王力先生著的《詩詞格律概要》,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華韻典》等也都是很好的參考書。可以供填詞者參照使用 。
詞牌的命定,當然各有出處來歷。只是有些至今還未弄清楚。就已經了解的來說,大致有如下幾種類型。
  1. 沿用詩歌的舊題。如《漁歌子》本人漁人歌之題;《巫山一段雲》本為寫神女故事之歌題;《竹枝詞》、《楊柳青》等都是早有的民歌舊題,沿用下來就作為詞牌。
  2. 摘引名句的幾個字。如《西江月》,因李白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之句而得名;《憶江南》因白居易能不憶江南”之句而得名;《青玉案》,因張衡《四愁詩》里有“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之句而得名;《如夢令》因李存勖《憶仙姿》一詞中有“如夢、如夢”之句而得名。
  3. 按照字數的多少。如《十六字令》、《百字令》等。又有三字令一調,是每句三字,上、下片各八句,押平韻。
  4. 採用人名或地名。如《祝英台近》,由梁祝故事中主人公之一而得名;《沁園春》由東漢沁水園公主而得名;《念奴嬌》,由唐天寶年間宮女念奴而得名。
  5. 取最初所賦的對象。如《臨江仙》初賦水媛江妃;《天仙子》初賦天台仙子;《河瀆神》初賦詞廟;《思越人》初賦西子;《女冠子》初賦女道士等。
  6. 詞人自己命定。凡自度曲,當然都是作者定詞牌的,如姜夔的《暗香》、《疏影》、《揚州慢》等。

詞的段式

詞的段式也就是詞的分段方式。分為兩段的詞,上段叫上片或上闋,下段叫下片或下闋。這種雙調的詞每段叫“片”或“闋”,而分為三、四段的詞稱“疊”,三段的叫“三疊”,四段的叫“四疊”。例如:《寶鼎觀》就是三疊。
單詞也稱單片,全首不分段,多為小令。如《十六字令》《漁歌子》等。
雙調本是宮調的名稱,但在詞牌中非指宮調。雙調中上下片字數、句式、平仄和用韻有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如《菩薩蠻》上下片句式與字數與用韻均不同。而《一剪梅》則上下片字數、句式、平仄及用韻都相同。
三疊、四疊是詞體格式的一種,就是分為三段或四段的詞。如分三段的《蘭陵王》等。

詞的句式

詞在韻腳處要押韻。寫詩要依“平水韻”,但詞的用韻較詩寬。詩韻用的《佩文詩韻》共106部,而詞韻用的《詞林正韻》才19部。其中“平,上,去”聲14部,入聲5部。在詞韻中,上聲去聲可以通押。我認為,今人填詞不僅上聲去聲可通押,除“入派平”外,其餘入聲字均可併到仄聲中用,因為在格律詩中,入聲都是可當仄聲用的。另外還有一點尚需注意的是,有的詞牌標明宜用“入聲”字的,如《滿江紅》《賀新郎》等都要儘量用“入聲”字去填。
在詞的格律整個體系中,“字有定句”是題中應有之義。每隻詞牌都是由若干長短不一的句子按照不同平仄要求組合而成的,是有序的約定俗成的不該隨意移易的,了解並掌握詞的句式組合規律因而也是填詞的一項基本功。一首詞中有不同字數不同平仄的多種句式,大體分律句和非律句兩類。律句的平仄格式和近體詩的句式相同,兩字為一個節奏點,平平仄仄兩相交替,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還須注意避免孤平與下三連。這種律句格式在詞中占了極大多數。非律句格式則屬詞的特殊句式,構成情況較為多樣,複雜,這也正是需要著重予以舉例解說的。
例解:
一字句】 一字句的詞牌不多,有平聲仄聲兩式。平聲的如“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蔡伸十六字令》)中的天就是一字句。仄聲的如陸游《釵頭鳳》上下闋結句的“錯!錯!錯”和“莫!莫!莫”各三個獨詞句也是一字句。這兩種情況的一字句一般總是入韻的。
【二字句】 二字句詞中也不多見,可它多是入韻的。常見的有“平仄”“平平”兩式。前者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等。後者如“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子》)等。
【三字句】 三字句往往截取律句後三字用“上二下一”或“上一下二”的格式組合而成。上二下一式如“桃花 落,閒池 閣”(陸游《釵頭鳳》)。上一下二式如“山 遠近,路橫斜”(辛棄疾《鷓鴣天》)等。
【四字句】 四字句式詞中使用較多,一樣分為律句非律句兩類。律句有“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二式,首字均可平仄不拘。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蘇軾《念奴嬌》)。非律句主要有“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四式,其共同點是第三字必平,第四字必仄,這是規則,不可移易。平平平仄式如“寒蟬淒切”“蘭舟催發”(柳永《雨零鈴》);仄平平仄式如前調“對長亭晚”“曉風殘月”;仄仄平仄式如前調“驟雨初歇”;平仄平仄式如“悲恨相續”(王安石《桂枝香》)等等。
五字句】 五字句多為律句,同近體詩。非律句通常見到的有“平仄仄平仄”和“仄平平平仄”:前者如“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後者如“望秦關何處 ”(陸游《謝池春》)等。
【六字句】 六字句仍可分為律句非律句兩式。律句式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二式,前式第一字、後式第一三字可平可仄。如“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黃庭堅《清平樂》)。六字非律句與四字非律句組合情況基本相同,即句子的最後兩字為“平仄”。如“千古風流人物”(平仄)“檣擼灰飛煙滅”(平仄)(蘇軾《念奴嬌》)。這方面的實例舉不勝舉,只要多讀些詞牌多進行創作是會逐步瞭然的。
【七字句】 七字句以律句為常,格律同近體詩。如《浣溪沙》六句七言句子通常就是七言律句。七言非律句的格式較多,尤其是一些特殊句式難以概括分類,只有參照詞牌的約定做個案處理.

用韻換韻

填詞時用韻共三種,一種是用平韻,一種是用仄韻(含入聲),再一種就是換韻。詞的押韻要求與格律詩的押韻要求有許多不同地方。詞押韻形式較多,詞押韻可平可仄,可句句押也可幾句一押,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中途換韻。總體來講有以下幾點:
A.可平可仄。押平聲的如《憶江南》《一剪梅》《江城子》等。押仄聲的《漁家傲》《卜運算元》等。
B.可疏可密。密的可句句押韻,如《憶王孫》《長相思》《一剪梅》等。小令一般押韻較密,風格鮮明。疏的可幾句一押,如《念奴嬌》《青玉案》《聲聲慢》等。用韻疏的一般為中長調,風格沉鬱。
C.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中途換韻。一韻到底的如《一剪梅》《蝶戀花》《青玉案》等。在詞中,一韻到底的占大多數,在詞中換韻形式主要有:
a.闋內換韻:如《釵頭鳳》在闋內一種仄韻換成另一仄韻,兩闋換法一致,整首詩共用兩個韻。
b.闋間換韻:如《清平聲》仄換平,一闋一韻,整首詩兩個韻,上闋為仄,下闕為平。
c.闋內闋間都換韻:既闋內換韻,兩闋各換各的,全首詩共四個韻。如《菩薩蠻》上闋仄換平,下闋另外的仄韻換成另外的平韻。《虞美人》也是這種形式。
d.平仄交錯:在闋內平,仄韻交錯使用,如《相見歡》《調笑令》《定風波》等。
e.平仄通押:如《西江月》《渡江雲》等。
D.詞有疊韻:在詞中,有的地方有使用疊韻、疊句或部分疊句的要求,如《調笑令》《釵頭鳳》《章台柳》等。還有的如《採桑子》《一剪梅》中的四言句可疊,可不疊。
E.有入聲韻:有的詞常單押入聲韻,如《憶秦娥》《滿江紅》《念奴嬌》《雨霖鈴
換韻又稱換部,也叫“平仄轉換格”。在填這類詞牌時,一般先用仄韻,再用平韻。而且平聲韻必須與仄聲韻不同部才行。有的初學者在填這類詞牌時往往忽略這點。如這類詞牌有《清平樂》《調笑令》《菩薩蠻》《虞美人》等。
換韻後又回到原來韻部上,也叫“平仄錯葉格”。這種換韻方式為先用平聲韻,然後換到所用平聲部以外的仄韻部上,最後又回到原來的平聲韻上。這類詞寫起來難度稍大,但寫得好了,能收到獨特的效果。這類詞牌有《訴衷情》《定風波》《相見歡》等。

宋詞

概念

中國古代的“詞”,通稱為宋詞。宋詞有不少詞牌,所謂“詞牌”就即是詞的曲調之名稱。詞人在選定詞牌後,就得嚴格依照詞牌規定的字數、平仄、押韻等格律,來選字用韻,把字填進詞調中。古人填寫元曲的方法,亦與填寫宋詞很相似,都是揀選曲令,然後依曲調填字。
宋詞的平仄、用韻,為《廣韻》系統,實際上則可依照《詞林正韻》。元曲的用韻則變化很大,可依照《中原音韻》。
在一般人的習慣中,創作古代詞體的作家,稱為詞人。

賞析

例一
侯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歐陽修
例二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 觀(郴州旅舍)
例三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
斷無峰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賀 鑄
例四
燕燕輕盈,鶯鶯嬌(左車右西大),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姜 夔(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現代仿古詞:
憶少年
淡香輕粉,無故招得,蜂蝶相和。
遍看萬簇芳,知為誰開落。
一夜春風逍遙過,便賺取,桃花顏色。
誰道不多情,更是薄情客!
——司馬刀

現代歌詞

六、七十年代,有些流行曲的歌詞是先填好,然後才賦予旋律廣義來說,也算是填詞的一種。
現代的填寫歌詞,亦是在選定好歌曲後,依照歌曲來選字用韻,把字填進歌曲中。不同的是,今人創作大量樂曲,每首樂曲有自己的旋律,形成了與其他樂曲不同的格式。這情況並不像中國宋人般,只有數百首流行的詞牌,然後就給不同的詞人共用。現代人即使也常有一曲多詞的情況,但可供填詞的樂曲,數量比以往大得多。
此外,現代的填詞,亦會因應語言不用,而有不同要求。最明顯的例子是“協音”(粵語稱作“啱音”)問題。像英語、法語等語文,填詞時並無聲調限制;中國的國語、日語等,雖然該語言本身有以聲調區分詞語的情況,但由於聲調不多,填詞時只需略為注意是否順口和會否產生誤會,而毋需完全協音。
但像粵語這樣的多聲調語言,共有九個聲調,日常說話時,它的聲調之抑揚性、頓錯性足以構成誤會,而本身聲調的數量和變化,亦足以趨近音樂之高低,因此填詞時便要完全協音,即把字詞的實際發音,與歌曲旋律的高低音相配,儼如創作宋詞時,須依照聲調來填寫。只不過是古人使用當時的發音,今人使用現在的發音。
另一個例子是“押韻”。許多語言的歌詞創作,都要求押韻。但如日語,由於本身的發音中,每個字的結尾必然是“a、i、u、e、o”五個元音或“n”鼻音,即是大多是響亮的結尾,因此無須押韻。
在一般人的習慣中,創作現代歌詞的作家,稱為填詞人。現代人填詞,亦可按不同的工作崗位,職業或業餘,及從事什麼歌詞的創作來分類。

自主填詞

指填寫非商業作品的填詞人。當中又可根據不同的創作文化界別、文化習慣來分類:

改編

簡稱“改編詞人”,指一般以當地商業流行曲進行舊曲新詞創作的自主填詞人。常見的內容主要為愛情、搞笑、諷刺、惡搞等。例如出產時事諷刺歌詞的“音公館”的林子揚一毫子

同人詞

簡稱“同人詞人”,指一般與動漫文化、同人文化界別相關的自主填詞人。最常見的同人詞作品,是以該套動畫的外語原曲,填進與原動畫相關的本地語言歌詞,例如在《曉之車》條目中所列出的同人創作。有時也會借用別的歌曲來填寫與動漫文化相關的歌詞。

填詞與作詞

過去曾有語文老師強調,宋詞或歌詞的創作,應稱為“填詞”而非“作詞”,因為他們的創作,是依曲“填”字的。但當時的學者都指出,依曲填寫也是一種創作,因此稱為“作詞”是沒有問題的。
此外,詞作中也有些是先寫詞後譜曲的作品。如《滿江紅》,據說是岳飛先詞後曲之作。而許冠傑的《鐵塔凌雲》,亦是先由許冠文寫下歌詞,再後來譜上曲的。可見進行詞的創作,未必一定是“填”詞。詞評人黃志華在其著作《粵語歌詞創作談》中,亦花了一章來探討先詞後曲。
然而,在一般場合中,“填詞”和“作詞”被視為同義詞,不論是依曲填字,還是先詞後曲,都統稱為“填詞”或“作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