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濼

塘濼,中國北宋與遼交界地區的湖泊群,位於今河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文安窪一帶為構造凹陷地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塘濼
  • 位置: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文安窪一帶為構造凹陷地帶
形成原因,地理位置,

形成原因

先秦以來就存在不少湖泊。6世紀的《水經注》時代此區有明確記載的湖沼就有十餘處。
北宋與遼在河北平原中部以白溝河(上游為拒馬河,下游至今高碑店市白溝鎮折東經霸州市北、信安鎮北,東流至天津市入海)為界,故白溝河又稱界河。界河以北的永定河水系南流注入界河東去;界河以南為白洋淀–文安窪低洼湖泊帶。
北宋初年,為了防禦遼朝騎兵南下,人為地將滹沱河、胡盧河(今滏陽河前身)、永濟渠等河水引入這一低洼地帶,築塘蓄水,形成一條西起今保定,東至於海的淀泊帶,南北最寬處達一百三五十里,最狹處也有八到十里,深度三尺至一丈三尺不等,“深不可以舟行,淺不可以徒步”,史稱“塘濼”。當時在塘濼地區內的湖泊星羅棋布,不勝枚舉。在今保定附近的有西塘泊、沈苑泊;今保定與白洋淀之間有大蓮花淀、洛陽淀、牛橫淀、康池淀、疇淀、牡羊淀、邊吳淀、齊女淀、勞淀;今白洋淀與文安窪之間有小蓮花淀、黑羊淀、百世淀、糧料淀、回淀;今文安窪與賈口窪之間有鵝巢淀、陳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水汶淀、得勝淀、下光淀、小蘭淀、李子淀、大蘭淀;在今運河以東至海岸有破船淀、灰淀、方淀等。
這條塘泊國防線修築,始於太宗淳化四年(993)知雄州何承矩的建議,以後又陸續將沿邊諸水引入塘濼,以增加淀泊的水量。
寶元元年(1038)因天旱水枯,又將北面界河的水也壅匯於塘濼。
熙寧中又引“徐、鮑、沙、唐等河,叫猴、雞距、五眼等泉為之源,東合滹沱、漳、淇、易、白等水並大河,於是自保州西北沈遠濼、東盡滄州泥沽海口,幾八百里,悉為瀦潦,闊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為藩籬”(《夢溪筆談·權智》)。
慶曆八年(1048)後,黃河三次北決,流經平原中部奪御河入海,前後60餘年,侵犯塘濼,“濁水所經,悉為平陸”。此外,導入塘濼的“漳水、滹沱、涿水、桑乾之類,悉是濁流”。(《夢溪筆談·雜誌》)於是塘濼受大量泥沙的灌淤,逐漸淺涸。自徽宗以後,塘濼“淤淀乾涸,不復開浚,官司利於稻田,往往泄去積水,自是堤防壞矣”(《宋史·河渠志·塘濼》)。由於塘濼淤淺,海河流域漲水時,積水四溢,一片汪洋,人民深受其害。
明清以後演變為東、西二淀,以後因泥沙淤積和灘涂墾闢,逐漸演變為今白洋淀和文安窪地帶。

地理位置

今河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文安窪一帶為構造凹陷地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