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濼,中國北宋與遼交界地區的湖泊群,位於今河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文安窪一帶為構造凹陷地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塘濼
- 位置: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文安窪一帶為構造凹陷地帶
塘濼,中國北宋與遼交界地區的湖泊群,位於今河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文安窪一帶為構造凹陷地帶。
塘濼,中國北宋與遼交界地區的湖泊群,位於今河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文安窪一帶為構造凹陷地帶。形成原因先秦以來就存在不少湖泊。6世紀的《水經注》時代此區有明確記載的湖沼就有十餘處。北宋與遼在河北平原中部以白溝河(上游為拒馬河,...
《郡僚出塘濼唱和詩次其韻》是宋代詩人趙鼎臣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水窮瘴海南,陸盡狼胥北。祖宗受之天,以為冠帶國。維時耶律氏,好亂樂禍賊。夜動鼠穴中,陰計屢以默。廷臣請加兵,薄伐陳往則。堯舜仁如天,一言群議塞。幽燕亦吾民,此意多不識。至信及豚魚,深恩被動植。古來戰場地,父老今力穡...
《安肅軍》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國途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第一、二句寫昔日控扼北方的銅門三城,如今只有一城還有人煙。第三、四句寫當年朝廷大員拚命爭論的塘濼,現在只有遍野的秋草。詩人借景抒懷,以詩情與史筆的結合,抒發了憤慨痛惜之情。其中“滿眼秋蕪襯夕陽”,用一“襯"字合盤托出自己滿懷的心緒...
今塘濼既壞,界河淤淺,河且北注矣。”百祿言:“塘濼有限寇之名,無禦寇之實。借使河徙而北,敵始有下流之憂,乃吾之利也。先帝明詔具在,奈何妄動搖之。”乃止。俄兼侍讀,進翰林學士。為帝言分別邪正之目,凡導人主以某事者為公正,某事者為奸邪,以類相反,凡二十餘條。願概斯事以觀其情,則...
《白溝道中即事》是詩人查慎行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水利遺塘濼,燕南怕雨多。原田平少岸,沮洳溢為河。改路尋牛跡,分裝累馬馱。艱難愁一老,蒿目意如何。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寧人。初名嗣璉,字夏重,後改名,號他山,又號查田。晚築初白庵而居,因號初白。少受學...
塘濼微微交遠風,即看煙樹濕溟濛。人歸野店清明後,路出春鳩細雨中。飲具自攜山茗碧,肩輿多插亞枝紅。草堂西角今宵夢,不減江湖著釣篷 。 作者簡介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號雲門、樊山,別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曾任陝西宜川、渭南等縣令。後累官...
宋代導滹沱河入邊吳泊,注於塘濼,乃為人工改為北流一支,另有東流一股經深州,至乾寧軍(今青縣)與御河合流;南流一股自鼓城注入葫蘆河(今滏陽河)。金元時北流一股已不見記載,多走東、南2道。明時滹沱河主流已脫離大清河,自藁城縣分成3股:一支北流入淀泊,一支東南經束鹿縣注入滏陽河,一支南流經寧晉...
《雄州道中即事》是詩人宋褧創作的詩。作品原文 南過新城道,田疇迥不同。長溝如浙右,下壤似淮東。塘濼依依住,橋樑處處通。道傍遺老說,此可治農功。作者簡介 宋褧(1294—1346),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秘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
楊應詢,字仲謀,章惠皇后族孫也。歷知信安保定軍、霸州。塘濼之間地沮洳,水潦易集,居人浮板以濟。應詢增堤防為長衢,浚其旁以泄流,民利賴之。為河北沿邊安撫使。徽宗以歸信、容城兩縣弓手為契丹所憚,欲增為千人,或恐生事,應詢曰:“吾欲備他盜,彼安能禁我?”卒增之。知雄州,朝廷多取西夏地...
論者認為北邊以塘濼阻契丹馬足,若聽任黃河流過,便成平地,無險可倚;又河口若北移,南岸將屬遼界,自河而南,地勢平坦,直抵京師,更為危險。反對者則認為塘濼並無軍事價值,地形北高,河道不會北移。爭論數年,至紹聖元年(1094),封閉北流。但元符二年(1099),河決內黃口,依舊北流,東流斷決,...
遼使劉六符在開封期間對宋朝官員口出狂言,聲稱宋經營塘濼毫無用途,“一葦可航,投棰可平,不然決其堤十萬土囊遂可逾矣”。王拱辰向宋仁宗指出:“這都是劉六符故意誇大其詞,進行恫嚇。兵不厭詐,他們如果真有這類計謀,豈肯向敵方透露!塘濼決非無用,設險守國應按照計畫進行,不應受遼方干擾。”宋...
自何承矩創邊地為塘濼,有定界。既中貴人典領,以屯田開拓為功,肆侵民田,民抗訴,屢出使者按治,皆不敢與直。奕曲折上之,疏其五不可,詔罷屯田。加直秘閣、淮南轉運副使。入為開封少尹。故時大理、開封治獄,得請實蔽罪,其後率任情棄法,法益不用。奕言:“廷尉持天下平,京師諸夏本,法且不行,...
在古代水利展廳中,主要講述保定在戰國時期“燕南趙北”、宋遼金時期“宋、遼分界”、明清時期“畿南重地”等特殊地理位置下的水利發展特徵及其成就。遼宋時期,宋軍利用大清河、易水及其他河流淀泊打造的數百里長的“塘濼防線”是看點之一。近現代水利展廳 在近現代水利展廳中,主要講述保定水利在近代內憂外患條件下...
《六月十三日大雨三四寸旱田皆可補插秧苗喜賦》是趙翼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五日喧競渡,城河灘已露。時方屆插秧,謂當有甘澍。孰知期竟愆,赤裂江鄉田。不雨四十日,土燥成石堅。有犁翻不得,閒煞老烏犍。塘濼本無蓄,溪港亦涓涓。只有運河猶未涸,強有力者搶耕作。萬條桔槔如渴龍,一吸亦將罄杯...
今東西二淀,即承矩之塘濼,天津十字圍,即應蛟水田之遺址。國朝李光地為巡撫,請興河間水田,言涿州水占之地,每畝售錢二百,開成水田畝易銀十兩。上年總督高斌請開永定河灌田,亦云查勘所至,眾情欣悅。臣聞石景山有莊頭修姓,自引渾河灌田,比常農畝收數倍。蠡縣亦有富戶自行鑿井,旱歲能收其利。霸州...
第二節 界河、邊寨和塘濼屯田 第三節 宋代幽州地區社會經濟 第四節 海河平原基本地理輪廓的形成 第十章 兄弟鬩牆的遼宋時期(下)第一節 契丹的統治 第二節 遼代薊州 第三節 遼境佛教文化 第四節 國之瑰寶獨樂寺 第五節 北宋末年的燕山府路 第十一章 津門乍現的金代 第一節 金代天津建置及其統治 第二節 ...
編排次序是,黃河、汴河、洛水、蔡河、廣濟河、金水河、白溝、京畿溝洫、白河、三白渠(附鄧、許等州溝渠)、 漳河、 滹沱河、御河、塘濼、河北諸水、 岷江水、 褒斜六堰、東南諸水等河流水系的治理、興利情況。《宋史·河渠志》歷來是《宋史》中的一篇。《宋史》版本較通行的有1975年中華書局校點本。
比方說,從宋代開始,天津地區就建成了宋遼軍事對峙的塘濼防線;而且自城市誕生之日,就是一座軍事要塞,金代的直沽寨,元代的海津鎮,莫不如此。明朝永樂二年(1404)設衛築城,官兵徵調於各地,且均為世襲,衣食無憂,以致養成了一種“日以戈矛弓矢為事”的尚武精神。入清以後,天津改為地方行政建置,衛所制...
契丹使劉六符嘗謂賈昌朝曰:"塘濼何為者?一葦可杭,投箠可平;不然,決其堤,十萬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問拱辰,對曰:"兵事尚詭,彼誠有謀,不應以語我,此夸言爾。設險守國,先王不廢,而祖宗所以限敵人也。"至是,又使六符來,求關南十縣,斥太宗伐燕為無名,舉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師...
曹偕,字光道,曹佾從弟,少讀書知義,以節俠自喜。曹偕,字光道,曹佾從弟,少讀書知義,以節俠自喜。為許州都監,幕客史沆傾險,劫持為不法,上下畏之。偕從容置酒,對客數沆十罪,將擊殺之,沆起拜謝,偕罵曰:“復不改,必殺汝。”沆為斂跡。累遷東上閣門使、帶御器械、知雄州。議者欲廢塘濼...
完顏宗望退兵後,宇文虛中依然擔心河東粘罕帶領的西路軍,於是與二種及姚古商議防備策略如加強河北塘濼工事、招募河東陝西難民為軍等,希望樞密院施行,但樞府同儕皆言:“我輩在朝,金人必不來,何必設備御?”虛中反駁稱:“主和者不肯設備,主戰者不量力以喪師,輕視敵人如兒女子,豈不誤國?”唐恪等人嫉妒虛...
易上村為一地名,是一個自然村。其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高里鄉境內。位於鄉政府駐地西南4公里處,地勢平坦,為褐土質,人口5929人,耕地面積7503畝。據縣誌載,該村建於北宋時期(960—1127),相傳當時塘濼水與此相通,船運皆下載於此,故取名繫上,後因塘濼水淤為平地,船運停止。因該村位於中易水北岸故...
附塘濼 第八章地下水灌溉 第一節土磚井 第二節機井 第三節鑽井工具 第四節提水工具 第五節節水灌溉 一、噴灌 二、防滲壟溝 三、防滲管道 第九章管理 第一節工程管理 一、堤防管理 二、渠道及建築物管理 三、揚水站管理 四、機井管理 第二節灌溉管理 一、灌溉定額與灌水次數 二、灌水辦法 三、蓄、配水...
《趙北口水行》是清代錢載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劉李建瓴黍粱侵,撐船指驛梢葉森。四十九淀畿南利,七八月間雨集深。賀六符驚塘濼眼,信夭翁樂魚蝦心。我儂有鄉諳穡事,疾速直沽趨海潯。作者簡介 錢載(1708—1793),字坤一,號薦石、匏尊,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官至禮部...
46. 《北宋河北塘濼的國防與經濟作用》,河北學刊,1985,05 47. 《“金色蝦蟆爭怒眼”試解》,河北學刊,1994,02 48. 《宋代西北與各地的經濟聯繫》,河北學刊,1992,05 49. 《宋代畜牧業略述》,河北學刊,1990,04 50. 《北宋汴河漕運新探》,晉陽學刊,1988,05 51. 《略論宋代西北鄉兵》,...
自燕、雲割棄後,山西方面,還有雁門關可守,河北方面,徒恃塘濼以限戎馬,是可以御小敵,而不足以御大軍的。契丹大舉深人,便可直達汴梁對岸的大名,宋朝受威脅殊甚。1004年,遼聖宗奉其母入寇,至澶州。真宗聽了宰相寇準的話御駕親征,才算把契丹嚇退。然畢竟以歲幣成和。南宋 1127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