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坑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塘坑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塘坑村,位於橫崗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2千米。與新塘坑村麻地村大和村和悅村龍塘村壩心村祖鄰。始建於清末,陳姓先祖從今廣東五華、鄒姓先祖從今梅州遷移至此定居而形成。因建於水塘邊的窪地上,故名塘坑村。該村周邊以丘陵盆地為主,四聯河流經村西北,村後有塘坑背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塘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塘坑社區
  • 地理位置橫崗街道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六約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陳、鄒、黃姓。第一大姓為陳姓,早年從河南遷至福建,後由福建遷入今廣東五華;清代從今五華遷到此地。第二大姓為鄒姓,早年從河南輾轉浙江、福建遷至今廣東梅州;清代從今梅州遷移至此地。第三大姓為黃姓,源流不詳。2015年末,戶籍人口319人,其中男性162人,女性157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88歲(女);實際在村人口301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2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7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該村以種植業為主。1988年,村集體利用自有資金建起第一棟廠房,面積1500平方米;1989年引進第一家工廠;2000年,塘坑村新辦公樓落成,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配套齊全。現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及管理為主。村民以自有房屋出租、務工為主,部分村民創業、經商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茶果、糍粑、艾粄等。龍崗大道、沙荷路、塘坑路、禮耕路、康樂路經過該村,深圳捷運3號線設塘坑站。1968年通電,1986年通自來水,1989年通電話,1994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1997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塘坑學校,2015年有9個年級,26個班,在校學生1248人、教職工68人。村內有塘坑公園、村民活動中心、籃球場、網球場和健身路徑等。2000年10月為歷時兩年建成的塘坑新村舉行盛大建成典禮。
村中有《鄒氏族譜》,編纂者及編纂時間不詳。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代表性民居有塘坑圍屋、塘坑炮樓院、康福堂。塘坑圍屋,建於清末,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正面朝西偏南20度,正面開三門,正門高起0.5米,脊飾博古,通面闊50米,最大進深80米;圍屋內共有四排房屋,由一條東西走向的巷道分隔,左右各四排,硬山頂,多為單間,也有部分為三間兩廊布局;祠堂位於南面第三排房屋內,單間,已不再使用;北橫屋部分改建,其他房屋保存尚可;原有的月池已填平,整體布局仍可見。2012年塘坑圍屋被龍崗區評定為不可移動文物。
塘坑炮樓院,建於清末,占地面積210筆方米,由一炮樓和三開間民居組成。炮樓位手民居左側,高3層,平面呈正方形,四面開小窗,炮樓第三層東北面開豎條形射擊孔:民居為硬山頂,屋頂已蓋起鐵皮,周邊有圍牆,開一拱形小門,整體保存較差。整體布局受到破壞,房屋牆體腐蝕,壁畫、磚雕風化較嚴重,仍有外來人員居住。2012年該炮樓被龍崗區評定為不可移動文物。
康福堂,建於民國時期,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土石木結構,七開間,開三門,正門額書“康福堂”三字,左右兩門額各書“自由”和“幸福”;房屋檐壁飾壁畫花鳥,高2層,硬山頂,三開間兩廊布局;圍牆左右兩側各開一麻石門。由於房屋地勢較低,雨天有積水現象,原居民為了方便出租,將房屋的三開間兩廊布局改成了單間;除半月池已不存外,其餘總體結構基本保持原貌。
該村現存陳氏宗祠、鄒氏宗祠、劉氏宗祠、朱氏宗祠各1座。鄒氏宗祠、陳氏宗祠占地面積均約30平方米,土木結構,目前均不作祠堂使用。
每年中秋節,該村陳姓與觀瀾西坑村宗親一起祭祖。每年重陽節,鄒姓村民舉行祭祖活動。
臘月二十四,俗稱“入年架”。此日起,人們說話必須斯文有禮,忌粗野與撒謊。舊俗這一天是民間送灶君爺上天的日子。改革開放後,以打掃、清洗廚房而代之,有“年廿八,洗邋遢”之說。除夕這天,俗稱“年晚”,這一天從清晨到中午,人們宰豬殺雞殺鴨,喜氣洋洋。下午三四點,各家各戶都在一片熱鬧的爆竹聲中貼上春聯和鬥神。傍晚,一家人吃團圓飯,俗稱“年飯”,交杯換盞,笑逐顏開。飯前飯後,全家老少先後用由柚葉、石菖蒲、竹葉煮成的“年香水”洗浴。浴後換新衣,穿新鞋,家長給小孩壓歲錢。是夜,燈火長明,俗稱“點年光”,一家人坐在一起“守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