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坑村

新塘坑村,位於橫崗街道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千米。與塘坑村、賢合村相鄰。始建於清代,陳姓兩兄弟從今廣東五華大嶺背遷至橫崗六約老塘坑定居,後來弟弟帶著家人遷移至此建村,取名新塘坑;曾用名田坑世居。村旁有老塘坑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塘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四聯社區
  • 地理位置:橫崗街道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四聯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陳姓,清代從今五華長東大嶺背遷移至橫崗六約老塘坑村,後分村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155人,其中男性86人,女性69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98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31人;海外留學2人。非戶籍外來人口3597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7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牙買加。歸僑4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該村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花生、小麥,兼種植薯類、香蕉、甘蔗、山茶,輔以養豬、鴨等。20世紀80年代末,村集體建造3棟廠房,面積1000平方米,每棟3層,引進來料加工企業;1990年,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香港韋群貿易有限公司入駐;2004年,深圳市新塘坑股份合作公司成立;2006年,新塘坑辦公樓建成,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共5層。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及管理為主。村民以自有房屋出租、務工為主,部分村民創業、經商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蘿蔔粄、米餅、煎堆,清明節的艾糍(以艾草和糯米製作),立冬的油糍果、糕粄等。村民做茶果,首先將竹葉洗淨備用。在糯米粉內加溫水,將其和成麵團,將麵團分成若干個劑子,將劑子壓扁,加入豆沙餡,包好,雙手揉成圓形。將包好的圓麵團沾油,用竹葉逐個包裹好,上蒸籠,蒸15分鐘即可。
龍崗大道、四聯路、康樂路經過該村。20世紀50年代通電,60年代通自來水,1989年通由話,1996年通網際網路,200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建有新塘坑公園、老人活動中心等。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約40座,主要分布在新塘坑村老屋一帶。現存陳氏宗祠,始建於清代,占地面積70平方米。2014年,村民集資對宗祠進行修繕。現仍作宗祠使用。村民每年春分、清明、重陽祭祖,尤以春分最為隆重,以乳豬、水果、雞肉、酒、茶等為祭品,全村人在祖墓祭祖,一些同宗海外華僑也回村參加。該村流傳“入年架”習俗。臘月二十四起“入年”,人們說話必須斯文有禮,忌粗野與撒謊。還需要打掃、清洗廚房。
代表性人物:陳培(1933一1953),革命烈士,1950年參加民兵,1953年在排榜同敵特搏鬥時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