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悅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橫崗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和悅村,位於橫崗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1千米。與南塘村、塘坑村、新光村、壩心村相鄰。始建於清康照六十一年(1722年)至清雍正元年(1723年),何姓先祖率領族人從今廣東梅縣遷此建村。和悅二字取自原有和合、悅利兩個地名的首字。該村地處梧桐山北面的丘陵地帶,村旁觀音山海拔108.6米。現村於1985年在原地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悅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橫崗社區
  • 地理位置:橫崗街道中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橫崗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何姓,清康熙六十一年至清雍正元年從今廣東梅縣遷移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132人,其中男性67人,女性65人;80歲以上1人,87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02人;海外留學1人。非戶籍外來人口68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同胞2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8人,主要分布在英國、法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玉米、小麥,兼種植薯類、甘蔗等,村民養豬、雞及從事小商品經營。改革開放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生產經營方式發生重大改變。1991年,村集體規劃建設和悅小區,共73棟,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1992年,村集體建起第一座廠房,一棟4層,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用來引進來料加工企業;同年,和悅村辦公樓建成:2004年12月,深圳市和悅股份合作公司成立:2015年6月,和悅村新辦公樓建成,一棟5層,總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及管理,商貿服務為主。村民出租自有房星,務工,部分村民經商、創業,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商業經營。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糕板、年糕、米花,冬至的蘿蔔板、艾板等。龍崗大道、塘坑路經過該村,深圳捷運3號線橫崗站在該村附近,20世紀50年代末通電,1957年通電話,60年代末通自來水,1996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通網際網路。村裡有童話里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180人、教職工18人。此外,還有黨群活動室和橫崗社區圖書館,蔵書3000冊。
2005年,該村制定《和悅居民小組村規民約》。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9座。代表性民居和悅老圍(和合圍屋),總占地面積5150餘平方米,清代建築,由祠堂、角樓、房屋組成,一條南北走向的圍牆將其分隔成兩部分,左邊為四角樓和一圍建築,正面開一石拱券門,上額書“宜安”“和合”。四角樓現存3座,東南角樓不存或未建起;西北西南角樓為瓦坡腰檐式,高3層,土木結構,有木難、壁畫;東北角樓為素瓦頂式,高2層。圍屋中部為祠堂,由南北巷道分隔,左右各建兩排房屋,三間兩廊布局。部分房屋改建或倒塌,但基本保持原有風貌,現已無人居住。
何氏華僑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興建炮樓,該炮樓共2層,融合了西洋風格,長25米、寬7米、高6米。現存和悅老圍中的何氏宗祠玉公祠,始建於清末民初,重修於2009年,占地面積500平方米。
兩進三開間,正門書“玉公祠”,檐壁飾山水、人物壁畫等。右邊正門開一石拱券門,額書“桐岡”二字。保存較為完好,有何姓族人專人管理,仍作宗祠使用。每年的正月初一、農曆八月十五,何姓後人到玉公祠祭拜祖先。2012年玉公祠被龍崗區評定為不可移動文物。
正月十五元宵節,俗稱燈節。這天家家戶戶殺雞拜祭,用糯米粉搓湯圓,入夜在大門楣掛燈,燃放爆竹,孩子提著各式各樣的彩燈穿街走巷地玩耍。因“燈”與“丁”同音,上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在這天舉行“添燈”儀式,在祠堂掛彩燈至正月底,稱“點燈”。同時宴請親朋好友慶賀添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