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寺遺址位於汝南縣城南45公里的大王莊鄉台子寺村北0.5公里。遺址面積約16400平方米,呈長方形高台,高11米,文化層厚4.5米,內涵十分豐富。
此遺址為報恩而建,故名報恩寺遺址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報恩寺遺址
- 館藏地點:河南汝南縣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出土地點:河南汝南縣
報恩寺遺址位於汝南縣城南45公里的大王莊鄉台子寺村北0.5公里。遺址面積約16400平方米,呈長方形高台,高11米,文化層厚4.5米,內涵十分豐富。
此遺址為報恩而建,故名報恩寺遺址的地名。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 景區位於南京中華門外,北鄰外秦淮河,南接雨花台,東至1865園區,西至雨花路。大報恩寺是中國歷史上較為悠久的佛教寺廟,其前身是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與靈谷寺、天界寺並稱為金陵三大寺,...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遺址公園中保護性展示了大報恩寺遺址中的千年地宮和珍貴畫廊,以及從地宮中出土的石函、鐵函、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等世界級國寶,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遺址公園中備受矚目的琉璃寶塔並未按照歷史原樣...
報恩寺遺址位於汝南縣城南45公里的大王莊鄉台子寺村北0.5公里。遺址面積約16400平方米,呈長方形高台,高11米,文化層厚4.5米,內涵十分豐富。此遺址為報恩而建,故名報恩寺遺址的地名。基本信息 採集的實物標本陶片有鼎、罐及壺、石斧、石鑿等,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紅陶較少,紋飾以繩紋、藍紋為多,弦紋...
報恩寺遺址 報恩寺遺址,1628-1644年維修命名。地名含義 因此遺址為報恩而建,故名報恩寺遺址。歷史沿革 始建年代,但1946年拆毀時在佛腹中黃陵寫有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維修的記載,已不存在。
大報恩寺遺址大殿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雨花路社區雨花路東側。文物信息 大殿位於整個遺址的中心處,底部設定大型夯土台基,高出地表6米。台基分兩次築成。早期築成的台基周邊開挖有寬1.3-1.7米的基槽,基槽內以石條砌護,平面呈“凸”字形。後期在“凸”字形兩側增築,使台基兩側使西擴展。早、晚兩期台基的...
大報恩寺遺址塔基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雨花路社區雨花路東側。文物信息 塔基在大殿之後,與大殿相距僅4.5.2米。它與大殿一樣皆位於中軸線的中段,並且處於整個遺址的最高處。塔基平面呈正八邊形,從外至內由五層結構環繞而成,除了中心處的地宮外,其餘四環的平面形狀皆為八邊形。最外環是一圈基槽,僅正北...
大報恩寺遺址地宮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雨花路社區雨花路東側。文物信息 地宮為圓形豎井式,從山體土中垂直下挖而成,開口直徑2.2米。地宮之內,共有40層填充層。除了第37-39層為兩層夯土,中間夾一層平鋪的銅錢外,從上至下皆以一層夯土、一層夯石的方式有規律地填充。在第25層下、距離地表4.28米的...
大報恩寺遺址:天王殿,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雨花路社區雨花路東側。文物特徵 天王殿基址平面呈“中”字形,現存主要為底部的夯土台基。台基高出地表1.1-1.2米,周邊以寬度0.7-1.2米的基槽圍繞。台基的主體為長方形,南北長28.2、東西寬1722..6米。前後各有一長方形突出部分。殿前突出部分面寬17.5、...
大報恩寺遺址觀音殿 大報恩寺遺址觀音殿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雨花路社區雨花路東側。文物信息 觀音殿與塔基相距25米,亦為基槽圍繞的、平面呈“中”字形的夯土台基式建築。夯土台基南北長22.5米,東西寬7.15.5米。前後各有一突出部分,為前、後台階的基礎。殿內柱網結構清晰,三開間、三進 深。
大報恩寺遺址法堂 大報恩寺遺址法堂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雨花路社區雨花路東側。文物信息 法堂位於北區中軸線最東端,距離觀音殿14.1米,為基槽圍繞的夯土台基式建築,平面呈“凸”字形。夯土台基長30.6米,東西寬18.7米。根據柱網結構可知,法堂為五開間、三進深的建 築。
大報恩寺遺址:大殿前廣場 大報恩寺遺址:大殿前廣場,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雨花路社區雨花路東側。文物信息 在天王殿和大殿之間是一處平面近方形的寬闊廣場,長、寬均為82米。廣場地表以精細的水磨磚鋪砌。磚鋪地面目前局部仍有 保存。
報恩寺,現場挖掘出古井,門楣石,假山石,古僧侶用碗碎片(碗壁有類似蓮花圖案釉彩)等。歷史沿革 《江陰宗教史》記載:報恩祠建於南曹村南山坳(古稱報恩山),圮修無考,僅存遺址。《玉嶼志.報恩寺》載:“南山之南。故相宰翁公祠堂。其三世孫契臻屠於興化應天院後,翁德廣開鴻基,改額《報恩寺》”。《...
報恩堂位於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千年地宮,佛祖頂骨舍利在此盛世重光。報恩堂內供奉有隨佛祖頂骨舍利一起重光的諸聖舍利,以及18233尊佛像,內部華麗莊嚴,磁場強大。歷史沿革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自吳赤烏(238─250年)年間興建的,今大報恩寺的前身,洛陽白馬寺之後的中國第二座寺廟,也是江南首寺"...
1856年,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亡於“天京事變”,2007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啟動了大報恩寺項目重建工作,並開始考古發掘。2012年,在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的原址上建成了一座與原塔形似的“輕質玻璃塔”。2013年5月,包含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基址在內的大報恩寺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12...
報恩寺,是一座唐朝時期的佛寺,此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玄奘法師主持修建,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報恩寺,院正中是宋塔地宮,原為九級的北宋舍利磚塔,後倒塌六級,殘存的三級因危及遊人安全, 於1977年拆除。清基時發現了塔下的地宮,地宮有彩繪壁畫及金、銀棺等珍貴文物。報恩寺,院中有兩棵千年...
《南京報恩寺遺址地宮文物保護研究》是201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京市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內容簡介 2007年2月至2010年底,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史博物館對南京大報恩寺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在整個發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既包括明代建築構件,也包括種類豐富的各類佛教供養器物,另外還發現了乳香...
王文溪 王文溪,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館長。人物經歷 現任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館長。社會活動 2024年11月,出席“梅藝今輝”——紀念梅蘭芳誕辰130周年展覽。
大報恩寺碑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大報恩寺遺址內,包括南面的御製大報恩寺左碑和北面的御製大報恩寺右碑兩座,兩碑對稱布置於寺內香河橋南北兩側,相距約100米。大報恩寺左右兩碑分別刻制於明朝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和明朝宣德三年(1428年),現狀左碑碑身、碑額已毀,僅存龜趺座,右碑尚基本完好,但龜趺座已...
南京長乾寺地宮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內,長乾寺地宮出土的阿育王塔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其中的兩套金棺銀槨更是充滿神秘色彩。在朝天宮大成殿的密室內,市民可以隔著一層玻璃看到這兩套金棺銀槨。雖然隔著玻璃展櫃,但金棺頂蓋上的蓮花、鳳鳥紋及棺體兩端裝飾的持劍護法神都可一覽無遺,讓觀眾感受...
鎏金七寶阿育王塔,出土於南京市秦淮區大報恩寺遺址,現藏於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塔為檀香木胎,外包銀皮,表面鎏金。通體鑲嵌水晶、瑪瑙、玻璃和青金石等多色寶珠數百顆。整座塔金光閃耀、氣勢恢宏,塔高1.2米、寬40厘米,總重50公斤,是中國和全世界範圍內已發現的最大規格的阿育王塔,也是中國出土的體積最大...
褒忠山位於湖南湘鄉市西約35公里處,海拔800多米,古稱“湘中第一山”。曾名貞女山,因邱氏二女修道成仙得名。宋末,劉叔榮抗元於此山犧牲,後人為紀念其忠義改名褒忠山。褒忠山自然景觀豐富,包括白雲關、報恩寺遺址、仙女廟舊址、捨身岩、一尖峰、二尖峰等。白雲關是登山小道上的一處奇觀,巨石上刻有“白雲關”三...
天寧禪寺,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舊稱海康)雷城鎮西湖大道5號,古稱“報恩寺”,亦稱“天寧萬壽禪寺”。天寧禪寺,由開山祖師岫公(有旭)創建於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寺廟簡介 天寧禪寺,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舊稱海康)雷城鎮西湖大道5號,古稱“報恩寺”,亦稱“天寧萬壽禪寺”,開山祖師岫公(有旭)...
江蘇南京大報恩寺遺址 廣東汕頭“南澳Ⅰ號”明代沉船遺址 本年度評選活動於2010年11月底啟動,經發掘單位申報、專家推薦、國家文物局審核等環節,共有56個候選項目進入初評;之後經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全國65家考古發掘資質單位共同參與投票,最終有25個項目進入終評。6月8~9日,25支考古隊的...
長乾古城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大報恩寺遺址西側,處古長乾腹地,屬南京市“長乾里古居民區及越城遺址區”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範圍,是距今約3200年—3000年間的商周時期的古城 。截止到2023年12月,長乾古城—西街遺址總計發掘面積12000平方米,發現各類遺蹟500餘處,出土各類考古標本10000餘件,出土文物主要...
翥山寺又叫翥山報恩寺位於江西瓷都景德鎮樂平市東南方五公里處,這裡安殷水與樂安江交匯,北、東、西面平疇沃野,交點南岸,臨水一兀突起,向東北和西成“八”字傾斜,如蒼鷹振翅凌空,故名“翥山”,而寺院坐落於山頂平曠之處,恰似一朵綻開的蓮台。寺院概況 翥山報恩寺:位於江西瓷都景德鎮樂平市東南方五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