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球經濟如果要永遠發展下去,礦產資源是否將會枯竭?其實,蘊藏在工業產品、建築材料和工業廢品中的資源,都是極具價值的可利用原材料。專家為這種原料採集方式定義為“城市採礦”(UrbanMining)。2010年9月13日-20日在慕尼黑舉行的IFAT2010(第16屆德國慕尼黑國際環保、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貿易博覽會),會帶您走進“城市採礦”技術與服務的最前沿領域。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個巨大的礦山。當前自然界礦產資源逐年減少,而市場對其需求卻越來越大,這其中,以中國和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尤為突出。儘管目前對於能源的利用率正逐步提高,但全球仍面臨資源短缺的問題。顯而易見,“節流”已經不能解決全球的資源短缺問題。
以金屬為例。目前,標準金屬如鐵、鋼、鉛、銅、鋅和鋁等都已經在許多國家被循環利用,加工成為二次原材料使用。隨著其利用率的提高,其價格也隨之增長。在過去的四年中,鋁的價格增長了80%,銅的價格增長了300%。“儘管這些原材料的價格也會因經濟危機的原因而出現某些程度的下降,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原材料的價格還是會繼續上漲的。”德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廢品也隨之產生。但這些電子廢品卻含有極具價值的稀有金屬。一台廢棄的手機或者電腦里只含少量的金、銀和鈀,但是如果將所有大量的電子廢品集中到一起(2008年全世界總計賣出13億部手機,三億台電腦),那么這個數字將非常驚人。在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從報廢設備中提取金屬並循環利用,已變得非常重要。與此同時,通過低能耗地循環利用電子廢品,也可減少其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這也對保護氣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築物中同樣也蘊藏著大量的可再生原材料。根據德國建築聯盟(HauptverbandderDeutschenBauindustrie)公布的數據,德國每年大約要產生2.55億噸建築廢料,其中92%可以再循環使用。如果將這些建築廢料全部合理利用,將能滿足整個德國對於礦物原材料的需求的三分之一。此外,建築石塊蘊含大量的銅,其含銅量遠高於礦山中開採出來的礦石。德國政府顧問委員會(SachverständigenratfürUmweltfragen)的環境專家表示,“這些人工的銅儲備比尚埋在地下的物質要多的多。”
目前的經濟危機對建築廢物循環利用起到了推動作用。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針對現有的建築物進行創新使其現代化,而不是一味地新增建築物。更多的建築廢料被循環利用,從中提取的原材料也越來越多,這也為處於經濟危機中的建築行業減了壓。
另一個“城市採礦”的源泉就是生物廢物、碎玻璃、紙張和卡片、塑膠等化合物。對這類廢物的循環再利用同樣對氣候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2008年,德國針對廢物循環利用的“雙重系統”(“綠點”系統)通過對260萬廢物包裝的循環利用,節約了590億焦耳的熱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達140萬噸。根據德國雙重系統有限公司(DualesSystemDeutschlandGmbH),研究顯示,由此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一年內630,000輛汽車的排放總量。
為實現材料的閉合循環使用,在回收工業和住宅的廢物過程中,其中一大挑戰就是需要保持回收物的數量,可持續成分及品質的完好。而現在的問題就是回收到的廢物數量很少,有的時候特別少,而且在品質和成分上有許多改變。如果想通過高效和高產出的方式得到二次原材料,那么需要儘可能地在所有的階段,比如物流、分類/分解、準備和最後處理進行高效管理,並適當地協調回收鏈。
機構
2008年德國慕尼黑國際環保、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貿易博覽會IFAT創紀錄地迎來了來自41個國家2,605家展商以及來自170個國家共120,000名專業觀眾。第十六屆德國慕尼黑國際環保、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博覽會(IFAT2010),於2010年9月13日至17日在新慕尼黑展覽中心舉行。IFAT是環境和廢水處理行業領先的展覽會,特别致力於廢水、污水、廢物處理和循環套用領域的發展和創新。展會同期還將提供一系列環保行業領先科技和服務類論壇活動,內容覆蓋水、污水及廢棄物處理等各個方面。
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是享譽國際的博覽會主辦方,每年在全球範圍內舉辦約40個展會,涉及行業包括資本貨物、消費品和高新技術領域。每年有100多個國家的3萬多家企業在慕尼黑參展,觀眾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人數超過200萬。此外,集團還在亞洲、俄羅斯、中東以及南美洲舉辦各類專業博覽會。集團在歐洲和亞洲有5個分支機構並在89個國家擁有66個代表處,網路覆蓋全球。
策略
在中國,每個人都應樹立“城市採礦”的概念,將生活中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環保地回收利用,以加快我國銅資源的回收利用。
</strong>
銅是寶貴的地球資源。根據美國國家礦產局的估計,地球上陸地的銅資源量為16億噸,海底資源儲量為8億噸,總計24億噸。2005年,已探明的銅儲量約9.4億噸,其中可供開採的僅為4.7億噸。
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力、房地產、家電、消費電子信息和汽車業的銅消費量不斷上升。國際炒家介入,把已經很高的國際銅價接連推向新高。不僅家電行業威脅說要採用銅包鋁技術代替純銅零部件,銅裝飾行業也有說法稱:“國家有關部門要控制銅裝飾品的銅消耗量。”
資源稀缺,價格上漲,之後人們開始尋找更經濟的替代品。然而,銅由於本身所具有的可持續性的優異特性,卻能改變這一經濟學規律。可回收性彌補銅資源先天不足。
國際銅業協會(中國)高級市場總監李荊說:“銅和煤、石油不一樣,它具有百分百的可回收性。目前,我國進口銅用於建築、電線電纜,以及城市雕塑等銅裝飾物上,其實就是一種銅資源的儲備。”國際銅業協會(中國)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的銅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銅消費國,每年的銅消耗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21%左右。但我國並非銅礦產的資源大國,銅的儲量占全球的5%,且不是銅精礦產量大國。全球銅礦資源探明資源量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北美洲。
顯然,僅靠自身的力量,中國無論如何也無法用5%的資源維持21%的消費,銅產量無法滿足銅消費需求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依靠大量進口銅精礦來滿足冶煉產能的需求,我國的銅工業就會受制於人,緩解這一矛盾現實可行的辦法,就是積極利用廢銅資源實現銅的可持續發展。廢銅的回收利用對於銅產品市場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李荊介紹說,從史前時代起,銅就成為人類社會最受重視和回收最多的材料之一。據相關資料,套用中的銅產品,例如銅屋頂、電線和管道等使用壽命可達數十年甚至更長。世界各地有許多銅再生設備,用來回收利用上述及其它的銅產品,銅的再生率極高,無論經過多少次回收、精煉之後,銅總能保持它固有的屬性,質量不會受到絲毫損害。再生銅質量上與新生銅無異。銅固有的高價值和可回收性,使其成為頂級可回收材料,是回收利用率最高的金屬之一。我國廢雜銅產業初具規模
我國銅礦資源緊缺、銅礦產量與銅冶煉產量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促使廢銅利用量的增加。按照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再生資源產業必將得到國家更有力的支持和更健康有序的發展。
隨著我國銅蓄積量不斷增加,廢銅產生量也會增加。按銅的使用周期30年來測算,從1974年到2004年我國累計銅的消費量為3149萬噸,按回收率85%計算,廢銅的蓄積量為2676萬噸,這些資源已經陸續進入到了廢銅市場。預計到2010年國內可回收利用的廢銅約76萬噸、2020年為107萬噸。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廢銅產生量的增長幅度將會越來越大。
我國勞動力資源、處理成本等優勢,將吸引更多的國外廢銅資源。目前,國內拆解廢料主要是用人工,除了處理成本低廉外,也是拆解最完全、分類最細、利用最充分的辦法,國內企業能夠處理國外機械化難以處理的廢料。因此,在廢金屬的全球貿易中,我國還是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有條件進口更多的廢銅資源為我所用。另外,大型銅冶煉企業利用自身的技術、工藝、設備和人才的優勢,涉足再生銅領域,對於提高廢銅再生利用水平,增加產業集中度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業內人士說:“我國廢銅回收利用產業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到2010年,我國再生銅產量占銅總產量的比重將達到40%。”
我國廢銅產業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形成以廢銅直接利用為主、精煉電銅為輔的產業結構;從回收、進口拆解到加工利用,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屬於銅的礦產資源緊缺區域。同時,三個區域已成為我國再生銅和銅加工產量最大的地區,已成為廢雜金屬的集散地。全國80%的銅加工企業分布在這三個區,每年可回收利用全國75%的廢雜銅。
珠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是進口廢料進行拆解、分類、銷售廢銅原料;長江三角洲地區以浙江為代表,利用廢銅生產銅材及黃銅製品;環渤海地區主要以天津為主,有超過200家企業利用廢銅生產電線電纜。再生銅市場需要規範
我國利用廢銅企業結構呈金字塔型,即以民營企業為主體、大型企業為龍頭、中型企業為基礎。年利用廢銅在5000噸以下的小型再生銅廠,是我國再生銅產業的主流,企業數量約為2000家。利用量在10萬噸以上的只有江西銅業公司和寧波金田銅業(集團)有限公司2家企業。
對此,國際銅業協會(中國)權威人士說:“企業規模小、工藝技術水平低下,廢銅利用水平不高、產品質量不穩定,環保問題仍然嚴重,廢銅貿易市場秩序和企業經營行為不很規範,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國際銅業協會建議,應加大政府和社會的監督管理力度,保證銅回收質量,打擊黑銅。
應加快銅回收企業從分散型向集中型的過渡。在國內的廢金屬集散地,選擇適當地區,設立廢銅分選、收集場地,使之逐步成為廢銅的供應基地。在國外採購廢銅要選擇有貨場、有信譽的大型貨商,採取嚴格的期貨保值措施,控制風險。
要提高銅回收的技術工藝和裝備水平,採取多種措施,提高銅的回收利用率。企業充分發揮人才、技術、資金的優勢,研究開發廢銅利用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廢銅利用水平,增加產品附加值。
在廢銅利用方面,要規模化經營,以先進的技術和高利用率取勝。由於廢銅資源競爭激烈,品質高的雜銅價格也相當高,加上重熔和電解的成本,廢銅精煉的利潤空間很小。建議直接利用廢銅生產銅合金、銅材或銅製品,因為直接利用廢銅具有工藝簡化、設備簡單、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輕等優點。
“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應鼓勵合理廣泛地使用銅,從而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為綠色環保作貢獻。因為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從銅工業的發展來講,這也是在為將來儲存更多的銅資源。”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呼籲,“地球上銅的資源是有限的,銅的回收利用就顯得十分重要。當前每個人都應樹立‘城市採礦’的概念,將生活中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環保地回收利用,以加快我國銅資源的回收利用。”
實例
20年前,全球競爭導致日本小坂(Kosaka)的礦業資源枯竭,20年後的今天,小坂再度以富有新的資源而活躍於世。但新資源不是銅或煤,而是稀土元素和其他礦物質。這些對日本的高科技產業至關重要的礦產品,迄今幾乎完全依賴從中國進口。
日本近來與中國的稀土之爭,導致日本企業積極尋求替代渠道,也為小坂創造了新的機遇。
小坂地區的礦業重振不是在地下,而是日本號稱的“城市採礦”,即從大量的手機和電腦等廢舊電器中,回收有價值的金屬和礦產品。
日本前任國土交通大臣冬柴鐵三視察小坂一座回收廠時說:我們在手機中找到了黃金。
小坂的回收產業對日本至關重要,尤其是最近數周顯得格外突出。中國因與日本發生外交爭執而開始封鎖對日出口某些稀土資源,日本官員2010年10月4日說,中國的禁運仍在繼續中。在小坂採礦超過100年的同和礦業公司,在當地興建了一座回收廠,高達200遲的回收爐可把廢舊電器的部件熔化之後,提煉出有價值的金屬和其他礦物質。廢舊電器來自日本和美國等海外各地。
除了黃金之外,同和公司所屬的小坂熔煉公司迄今還成功地回收了一些稀有金屬,如用來製作液晶顯示器的銦(indium),和生產半導體矽片的銻(antimony)等。
同和公司還千方百計地回收很難開採的釹等稀土等資源,釹是製造工業電池的重要元素。
儘管日本的自然資源貧乏,但日本的國家礦產科學研究所說,日本的廢舊電器中約含30萬噸的稀土資源。雖然與中國的稀土儲量相比微不足道,但作為城市採礦的回收產業,將有助於減少日本對中國的依賴。
日本企業通常避免談論他們囤積的礦產品,但專家認為,一些日本公司一直在囤積稀土,儲備量達數月乃至一年的所需。日本通產大臣說,日本政府已開始考慮儲備稀土資源,以防萬一供應中斷。
前景
你想扔掉舊手機嗎?請三思而行,或許你正在扔掉一個小金礦。手機零部件中有金、銀、銅、銥等貴重金屬。隨著全球金屬價格飆升,從廢棄手機等電子產品中回收貴重金屬在全球已經成為一個生意紅火的新興行業:“城市採礦”。
日本電子產業發達,需要大量貴重金屬和小金屬,但亞洲某國自然資源極其缺乏,因此回收電子產品以提取有用金屬成為彌補日本自然資源不足的重要手段。
廢棄電子產品被回收後,一些材料被重新用於製造新電子產品,而其中的金等貴重金屬則被熔化,鑄成錠條後賣給珠寶商和投資者以及電子產品生產廠家。電子產品的生產廠家將金用於手機電路板,因為在導電方面金的性能比銅更強。
近兩年來,國際金屬價格不斷上漲。今年3月份,國際金價達到歷史最高,為每盎司1030.8美元。目前的國際金價穩定在每盎司890美元。銅和錫等金屬的價格都接近歷史最高,而銀的價格也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根據日本一家大型回收公司橫濱金屬有限公司的研究,從金礦中挖出的1噸金礦石平均只能生產5克黃金,而一噸廢棄的手機能夠生產出150克以上的黃金。此外,1噸回收的舊手機還可以生產約100千克銅、3千克銀以及其他金屬。
“生態系統”回收公司成立於20年前,如今每月能夠生產200千克—300千克純度達99.99%的金條,價值590萬美元—880萬美元。這樣的生產量跟一個小型金礦差不多。
除了廢舊手機外,“生態系統”回收公司還從舊存儲條、電纜甚至含銀和鈀的黑墨中回收金屬。
日本擁有1.28億人口,一部手機在人中的平均使用壽命是兩年零八個月。在日本,儘管人們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和廢棄物回收,但是回收廠還是需要大量舊手機。
有數據顯示,儘管每年都有大量手機被丟棄,但是只有10%—20%的廢舊手機被回收。因為手機上存著許多個人信息,所以人們習慣把舊手機放在家裡保存而不是送到回收機構。2006年3月—2007年3月,日本只回收了558噸舊手機,回收量比3年前下降了1/3。
隨著金屬價格上漲,日本廢金屬回收業感受到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如今,除了在本國回收舊手機之外,日本公司還從新加坡和印尼進口舊電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