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容管理

城市市容管理,是城市政府的市容行政主管部門依靠市容監督隊伍和社會參與,依法對城市的建築外貌、景觀燈光、戶外廣告設定和生產運輸等的整潔、規範進行的管理活動。是城市綜合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市容管理
  • 意義: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之一
  • 基本特點:動態性、複雜性、群體性
意義,內容,問題,分析,素質亟待提高,對策,市容管理,

意義

城市容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之一。

內容

1、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保持建築物的整潔和美觀;
2、在市政府規定的街道兩側的建築物陽台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
3、主要街道兩側的建築物,應選用柵欄、綠籬等作為分界;
4、在城市中設定戶外廣告、標語牌、畫廊、櫥窗等,應當內容健康,外形美觀,並保持整潔;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因建設等特殊需要,堆放物料,臨時搭建建築物等,須經市容行政部門批准;
6、在市區運行的交通運輸工具,應保持外形完好和整潔;
7、城市的施工現場應保持整潔;
8、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城市的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等。

問題

在城市市容管理實踐中,難度最大、最有反覆性和普遍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環衛管理水平低,導致衛生質量差。發達地區處於計畫經濟體制的社會公益事業向市場化、社會有償服務管理體制過渡;欠發達地區則基本仍處於計畫經濟時代形成的陳舊和管理模式的運行狀態;
2、市容秩序混亂,導致運行效率低。市容秩序混亂一直是許多地方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屢禁不止的亂貼亂畫、屢罰不絕的亂擺攤點、屢教不改的占道維修、屢懲不斷的亂停亂放,始終成為城管工作中任務最重、管理成效最差的“老大難”問題,並且直接導致城市運行效率低下,嚴重影響著城市的整體形象;
3、容貌陳舊,城市形象差。由於對市容建設與管理的投入小,城市容貌變化跟不上時代發展。廣告亮化設施建設滯後,綠化率較低,小區支巷、城區空地硬化率低、廣告牌、店面招牌設定簡單、粗劣,與城市建設的目標要求極不相稱,嚴重影響了城市容貌的繁榮和亮麗。

分析

1、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在積極推進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過程中,大幅度擴張經濟總量、加快擴張城市規模與循序漸進完善城市功能一直處在矛盾之中。城市建設的負債經營雖然在迅速擴張經濟總量和城市規模上成果斐然,也給市容管理帶來了明顯的負面效應。許多城市在追求確定的經濟目標時,往往難以顧及城市建設的質量,致使城市道路、綠化、環衛設施配套嚴重滯後,最終增加城市管理的難度,也影響了管理的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硬體設施不健全是市容管理“難”的根本原因;
2、城市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由於現階段大部分中小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大量的人力資源流向市場。這部分動態群體在沒有找到固定工作時,往往在街頭上以各種低層次的生產方式謀生,例如加工、維修、開小餐館和客運、做小生意、擺攤點等,這些經營活動與違章違規常常僅隔一步之遙,可謂城市市容違規違章現象的“溫床”;
3、市容管理的科學機制難以形成。由於城管體制未理順,條塊關係不協調,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市容管理難以形成合力,難以形成共同負責、共同參與管理的制約機制。我國的大部分城市市容管理仍處於行政管理與依法管理並存、人治與法制相連、執法與抗法同在的複雜矛盾衝突中,嚴重阻礙了市容管理走上科學、長效的管理軌道;

素質亟待提高

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要求市民必須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衛生意識、環境意識。由於社會人口流動加快,城市人口構成日益複雜。這部分人群多以個人經濟利益為追逐的根本出發點,當加強市容管理與個人的私利出現矛盾時,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拋在一邊,各種舊有觀念和不良習慣也就自覺不自覺地帶進了城市空間。而由於受到經費、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城市文明的宣傳教育機制難以形成因此,城市管理“以人為本”的方向雖然明確,但真正實施起來往往舉步維艱。

對策

正因為市容管理具有動態性、複雜性、群體性的基本特點,才使人們必須從巨觀的角度來分析,高起點地提出出解決市容管理反覆性大、涉及面廣的有效措施。
1、市容管理必須制訂科學的規劃。從管理科學的角度講,市容管理也應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人們以往的市容管理雖然有規範的工作計畫,但重點是抓一些冒尖的問題,哪兒亂了抓哪,管理手段主要依靠開展幾項集中整治活動,結果,城市市容好一段時間,壞一段時間,反反覆覆,了無止境。因此,人們必須深入研究城市建設發展的整體布局,結合城市規劃、建設的目標,將市容管理中一些科學的、長遠的構想納入整體規劃目標。市容規劃應該包括:最佳化的城市道路結構、良好的垃圾處理設施、科學合理的市場體系、美化的城市空間景觀、完善的公益服務設施等等。通過實施規劃來保證城市基礎設施的完整性、協調性,從源頭上避免市容管理中常常遇到的“先污染後治理”現象的發生;
2、市容管理必須標準化。2007年國家在市容管理方面主要有兩個標準:《城市容貌標準》和《全國衛生城市檢查標準》。市容管理中必須按以上兩個規範性檔案,並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目標,整治一個項目就規範一個項目,將市容管理項目細化,並將管理的標準作為“硬指標”,象經濟建設項目一樣統一納入各地普遍採用的目標責任管理體系中,嚴格考核,獎懲兌現,以取得實實在在的管理效果;
3、市容管理必須走法制化的道路。依法治市是城市管理的方向。只有走法制化的道路,市容管理才能跟上城市快速發展的步伐。一是加強宣傳和教育。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市容管理的規章、規定,讓市容管理規定家喻戶曉,人人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二是強化執法力度。尤其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依照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大處罰力度,使之不敢輕易觸犯條例和規章;三是要規範管理。通過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對違規違章行為進行約束,做到管有依據、罰有力度、懲有程式;
4、市容管理必須長效化。市容管理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城市居民的各種行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此必須採取立體化的管理。第一,對城區空間進行全方位管理。對沿街店面、路面、橋面、建築物立面等進行全方位管理,制止亂設廣告、亂貼亂畫、亂停亂放、亂擺攤點等行為的發生。第二,在時間上實行全程管理。把握住階段性、及時性、經常性三個環節,進行不間斷地管理,避免在市容管理中在時間上的空檔,使市容始終處於嚴格的監管之下,尤其是對一些重點、易發地段必須在時間上保持連慣性。第三,實行規範的長效管理。根據市容管理中動態性強的特點,在城區的主次幹道兩側、視窗地段和公共場所實行嚴格的定人、定時、定崗、定責的“四定”管理,隨時處置一些違規違法行為,促進人們逐步達到自覺維護正常市容秩序的目的;

市容管理

市容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實踐證明,市容管理靠少數人不行,靠少數部門也不行,必須牢固確立全員參與的管理思想。要通過愛家鄉、愛環境、講文明的宣傳,教育和動員廣大城市居民參與市容管理活動,使市民民眾自覺地維護城市的整潔,避免違規違章和“二次污染”行為的發生。要通過理順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管理關係,理順條條與塊塊之間的管理關係,明確界定管理責任,促進大家都來參與市容管理,形成管理的合力,以消除管理區域上空白點,消除管理責任上不落實的現象。要建立社會監督約束機制。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對一些文明行為進行褒揚,對一些損害市容的行為進行曝光,逐步形成具有社會輿論壓力的氛圍,使人們遵守規章規定,自覺融入維護城市容面貌的行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