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均田免賦
- 領導:李自成
- 拼音:jūn tián miǎn fù
均田免糧一般指本詞條
均田,拼音是jūn tián,漢語詞語,意思是漢代按等級分賜田地的制度;北魏至唐中葉計口分配土地的制度。解釋 1.漢代按等級分賜田地的制度。2.北魏至唐中葉計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出處 明·章潢《圖書編·均田論》:“今之均田雲者,無...
明代的政治思想,特別是李贄的反傳統、反權威思想,李自成革命軍的“均田免糧”思想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黃宗羲、王夫之、唐甄以及近代的一些思想家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上述思想的影響。概念 political thought in Ming dynasty of ...
均田免糧 研究明末農民戰爭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明末農民起義軍是否實行過“均田”政策。近年來史學界正不斷進行研究和討論。有關李自成軍實行均田的史料記載最明確的是《罪惟錄》,其中說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實行過“貴賤均田之制”,這...
“均田免糧”,這既是農民軍的起義口號,又是一項政治綱領。這項政策客觀上滿足了人民對土地的渴望,因此,起義軍深得人民擁護。在“割富濟貧”,平均分配社會財富的呼聲中,起義隊伍迅速壯大起來。起義軍的壯大與陝西的社會環境也有著...
(5)明代後期,土地高度集中,激化社會矛盾,明末農民起義提出“均田免糧”口號,表達了廣大農民獲得土地的願望,說明封建土地制度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桎梏。艱難成長 1.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宋代鐘相等人提出“等貴賤、均貧富”;明代李自成以“均田免糧”號召農民起義;降至清鹹豐初,洪秀全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將農民平均主義思想制度化,從而發展到了最高峰。平均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想,有著它的演變過程、不同的歷史作用...
③ 1636年,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為闖王。轉戰陝西、甘肅、四川、湖北、河南一帶。張獻忠活動於湖北、四川一帶。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口號,受到城鄉人民的擁護。1643年,在襄陽建立政權,第二年初,攻克西安,定國號為“大順”。④ ...
李自成提出“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李岩編有“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並提出“均田免糧”等口號。使義軍軍紀肅然。義軍迅速發展壯大。牛金星投歸李自成:牛金星為盧氏舉人,以磨勘被斥,私自入李自成軍作主謀,後潛歸...
明末農民戰爭中李自成更把傳統的“均貧富”發展為“均田免糧”,為清代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開了先河。這些口號說明,雖然多數農民起義仍然打擊封建王朝,有些大規模的農民戰爭且取得了改朝換代的成果,但作為時代特點,這些綱領性...
他為李自成出謀劃策,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並幫助李自成整頓軍隊,加強紀律,實行仁義的措施。對發展和壯大農民起義隊伍,增強戰鬥力,起了重要作用。結果 崇禎十七年春天,義軍攻破京城,李自成自立為大順皇帝。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第52講 “均田免糧”口號的時代性 第53講 八旗制度在滿清興起過程中的作用 第54講 明清之際的社會矛盾 第55講 清代的皇權、內閣與軍機處 第56講 中國傳統社會經濟的艱難轉型與資本主義萌芽 第57講 明清時期的海外政策與朝貢貿易 ...
“均田免糧”:人民泣血的吶喊 當人民終於在沉默里爆發 從“均田免糧”的輝煌到“一蹶不振”的結局 42天的皇帝夢:李自成 一切皆因生活迫 闖王順利建“大順”順治皇帝福臨 “福”從天降“臨”刻意求治有所為 情緣斷來佛緣起 歷史...
085 均田免糧 大順闖王 崇禎自縊 三桂受降 086 天命可汗 順治入關 鄭氏英雄 收復台灣 087 康熙大帝 平定三藩 中俄之戰 盛世康乾 088 揚州八怪 南洪北孔 紅樓聊齋 儒林官場 089 虎門銷煙 割地賠款 太平天國 內憂外患 090 英法聯軍...
而土地的不斷集中直到高度集中、壟斷,自耕農的減少、赤貧直到農奴化,最後通過在“等貴賤、均貧富”或“均田免糧”旗幟下大規模的社會動盪而一時緩解土地與農民的矛盾,這是傳統中國惡的歷史規律。因此,在每次“暴風驟雨”中,“分地...
“均田免糧。建立大順政權。 《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西遊記》吳承恩;《金瓶梅》 李時珍《本草綱目》當時世界上內容最豐富,考訂最詳細的藥物學著作,在世界藥物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深入人心的“均田免糧” 努爾哈赤伐明的“薩爾滸大戰” 袁崇煥寧遠大捷 李白成因何而敗 八股文的起源 明朝的氣象雲圖 利瑪竇:貫通中西的第一人 明朝的編譯家徐光啟 “幾何”這一辭彙的由來 《除霞客遊記》 明朝的大畫家:仇英 書卷氣...
8、1628年 李自成 陝北地區農民起義 “均田免糧”9、1644年 李自成改西安為西京 國號“大順”10、1644年 崇禎宗在萬歲山吊死 明朝滅亡 11、1644年 吳三桂 清軍入關 定都北京 12、1553年 葡萄牙侵占澳門 13、1662年 鄭成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