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地球環境研究所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中國科學院西安黃土與第四紀地質研究室,於1999年經國務院中編辦和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立,並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研究所從以黃土和東亞季風變遷為主的研究,發展為以大陸環境為特色的多元化綜合研究,在“東亞環境變遷的季風控制論”、“亞洲季風-乾旱環境演化與青藏高原隆升”、“氣候突變事件”、“宇宙成因核素環境示蹤”、“樹輪氣候學”、“粉塵與黑碳”、“同位素地球化學”、“古氣候模擬”等國際地學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設有5個研究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箇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共有職工11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32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32人,客座及其他流動人員百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簡稱:地球環境所
  • 創辦時間:1999年
  • 學校特色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1999)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
  • 專職院士數:2人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雁翔路97號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資源,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社團文化,榮譽,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85年3月,中科院西安黃土與第四紀地質研究室正式建立。實驗室工作人員由中科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抽調8名科研人員,加上外單位科研和行政人員7人共15人組成。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研究所大樓
1987年8月,中科院西安黃土與第四紀地質研究室被中國科學院正式批准為開放實驗室。
1993年3月,受國家計委委託,中國科學院對該室進行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的論證。
1999年,中科院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升格為地球環境研究所,並於1999年5月整體進入創新工程試點。
2002年8月-2006年7月,按照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的要求,研究所創新崗位增加到80個,在學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人數達到87人,在此期間,在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共建了“西安加速器質譜中心”實驗室。
2006年8月起,中國科學院黨組決定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試行輪值所長負責制。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地球環境所有在職職工118人,其中正高級32人,副高級32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萬人計畫”入選者4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0人、國家基金委優青2人、陝西省“傑青”1人。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周衛健、劉禹、劉曉東、曹軍驥金章東韓永明孫有斌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孫有斌、金章東、黃宇。
研究人員
安芷生
周衛健
劉禹
劉曉東
曹軍驥
蔡秋芳
劉衛國
孫有斌
金章東
黃汝錦
付雲翀
晏宏
李國輝
蔡演軍
強小科
李力
宋友桂
常宏
祝一志
盧雪峰
武振坤
王旭龍
陳怡平
韓永明
金釗
宋慧明
敖紅
黃宇
王雲強
何世恆
譚亮成
程鵬








科研部門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地球環境研究所設有5個研究室、1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國家重點實驗室連續六次被國家科技部、國家基金委評為“優秀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
園區風貌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
研究室:古環境、現代環境、粉塵與環境、加速器質譜中心、生態環境。

設施資源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高精度實驗系統,主要儀器包括:加速器質譜儀、多接收電漿質譜儀、超導磁力儀、MAT-252質譜儀、X衍射儀、X螢光光譜儀、碳分析儀、ICP-MS、ICP-AES、低本底液閃儀、雷射粒度儀、熱釋光/光釋光測年系統、單顆粒碳黑氣溶膠譜儀、離子色譜儀、雷射粒度儀、岩心掃描分析儀、元素分析儀、微分遷移率分析儀、自動旋轉磁力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常規及小樣品AMS制靶系統、樹輪寬度/密度儀及配套的影像系統、螢光/偏光顯微鏡和生物高清晰電視影像系統、多種型號氣溶膠採樣儀、Internet和區域網路系統及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
加速器質譜中心大樓
截至2009年8月,地環所圖書館共有中外文圖書6000餘冊,期刊1萬餘冊以及大量的內部資料及地質、地形圖。該館已逐步形成具有自己專業特色的藏書布局,主要收藏有關黃土、第四紀地質、全球變化以及相鄰學科的文獻,內容涉及地質學地理學地貌學天文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地層學氣象學氣候學和環境變化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相關文獻。
在已有的十萬多條地學文獻信息基礎上,圖書館準備建立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全球變化資料庫,其中包括地環所科研人員成果庫。

合作交流

2009年7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與陝西省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合作,對上述兩個博物館室內空氣品質實施了連續監測,並就室內氣溶膠對文物的腐蝕機理進行了研究,發現文物腐蝕主要是通過大氣污染物在文物表面經多次反應形成,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具體的文物保護建議,受到博物館方面的採納。加拿大《Discovery》頻道專程來西安對兵馬俑室內污染項目研究進行了拍攝,並向全球播放時長8分鐘的專門介紹。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
研究所風貌
2015年4月21日,廈門華廈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聯合建設的大氣環境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廈門市環境保護局、市氣象局、國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等單位領導及行業專家出席揭牌儀式。
2015年5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與西安西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就陝西省工業煙塵治理工程項目簽訂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西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舉行。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已與中科院有關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家地震局等二十餘個單位,以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地利、瑞典、荷蘭、日本、韓國、泰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卡克斯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新加坡、印度、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研究與學術交流關係,建立了3個實質性中外聯合實驗室。研究所固定人員和客座研究人員多次獲得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獎、國家外專局“友誼獎”。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兩度被推薦並獲得國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地球環境所在“東亞環境變遷的季風控制論”、“亞洲季風-乾旱環境演化與青藏高原隆升”、“三極驅動對亞洲環境的影響”、“不同時間尺度全球季風的動力學”、“宇宙成因多核素示蹤全球變化”、“氣候突變事件”、“樹輪氣候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古氣候模擬”、“粉塵和PM2.5同步及連續觀測研究”、“霧霾治理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等國際地學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地球環境所先後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交了一系列諮詢建議,為中國西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修復提供了科學依據。
地球環境所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如科技部973、重點研發計畫、科技支撐計畫、基礎研究工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重點、傑青等項目,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先導專項等。在高水平成果產出方面,地球環境所已在ScienceNaturePNAS、Nature子刊等國際雜誌上發表文章近40篇,8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1人獲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8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一等獎。
2000年-2008年,研究所科研人員發表各類論文968篇,其中SCI論文506篇(包括第一作者的有162篇),人均發表論文連續9年居中科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所之首(據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中科院資環類研究所論文余引文統計》報告)。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獲獎人
2008年
晚中新世以來東亞季風氣候的歷史與變率
安芷生、周衛健、劉曉東、劉衛國、劉禹
2010年
亞洲風塵起源、沉積與風化的地球化學研究及古氣候意義
陳駿、鄭洪波、鹿化煜、季峻峰、楊傑東
2012年
黃土和粉塵等氣溶膠的理化特徵、形成過程與氣候環境變化
安芷生、張小曳、曹軍驥、李順誠、劉曉東
2014年
晚新生代風化成壤作用與東亞環境變化
郭正堂,郝青振、吳海斌
2016年
亞洲季風變遷與全球氣候的聯繫
安芷生、孫有斌、蔡演軍、周衛健、瀋吉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闡明冰期-間冰期印度夏季風變遷的動力學機制(2011年)、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2018年)等。
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獲得者:安芷生(2015年)。

學術期刊

地球環境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主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地球環境學報》主要欄目包括研究綜述、研究論文、研究簡報、評論性短文等。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
《地球環境學報》封面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地球環境研究所擁有2個博士學位培養點、3個碩士培養點以及1個博士後流動站。
博士後流動站: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
博士一級學科點:地質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學術學位碩士一級授予點:地質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資源與環境

教學建設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博士研究生導師1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1人,在讀博士研究生54人,碩士研究生54人,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21人,博士研究生17人,在已培養的研究生中,3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3人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1人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13人獲中科院院長優秀獎,8人獲朱李月華優秀博士論文獎。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地球環境研究所所徽的設計首先突出了研究所的科學目標:“從地球整體環境系統(大氣大陸海洋等)和圈層(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各因子相互作用和耦合過程的角度,在全球和區域層次上開展大陸環境系統不同尺度時空變遷規律和機制的研究”,因此所徽由三個圓環組成,象徵著地球不同圈層和不同子系統的相互作用和耦合過程,組成的圓圈代表地球,其中外圈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AS”,即研究所中英文全稱。圈內由一條逐步上升的曲線連線,表示研究所不斷發展,研究水平的不斷攀升,曲線的4個上升階梯象徵著中國現代3大地貌階梯和周邊海域,意指:研究所以東亞大陸環境為主要研究對象;曲線同時也是各種記錄(地質、生物和歷史文獻)的科學表述形式,表明研究所強調記錄,注重實驗的科學學風;曲線的波浪起伏,象徵著攀登科學道路的艱辛;同時曲線的波浪上升暗示著只有意志堅定、不畏困難的人才能達到科學的頂峰,並且象徵著研究所將不斷地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
所徽

社團文化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成立了研究生學生會,學生會常設機構有固定成員12人,通過全所公開選舉產生由3人組成的主席團,主席團在選舉結果的基礎上組建由9人組成的3個管理部門,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素質教育活動、文化體育活動。

榮譽

2022年3月30日,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輪執所長:劉禹
所長、黨委書記:孫有斌
副所長:曹軍驥、金章東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康貿易

歷任領導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劉東生
名譽所長
1999-2008
安芷生
所長
1999-2002
郭正堂
所長
2002-2006
周衛健
執行所長
2006-2008
劉禹
執行所長
2008-2010
劉曉東
執行所長
2010-2012
曹軍驥
執行所長
2012-20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