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沿革 人類開發和利用地下空間已經有悠久的歷史(見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國在地下儲糧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敦煌、雲崗、龍門三大石窟群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地下工程。公元前8世紀到前5世紀,中國的銅礦礦井就有豎井和斜井,深達40米以上。公元12世紀後,歐洲工業逐步發展起來,也挖掘了不少礦井和巷道。1825年英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線後,全世界範圍內開始修建鐵路隧道。
進入20世紀,人們開闢了地下空間利用的新領域。修建了地下水電站、地下儲油庫,以及在地下儲存液化天然氣等。隨後逐步有計畫地將廢舊礦坑、礦井、隧道和大型下水道等改建成地下飛機工廠、兵工廠、軍械倉庫等。30年代初,日本首先在地下鐵道出入口的通道兩側設定商店,隨後開始興建地下商業街。40年代初,瑞典在岩石中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地下污水處理廠,並首次利用地下岩石水封洞庫儲存石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國的地面工廠和民用建築都遭到了很大破壞,而構築在隧道、溶洞和礦井內的地下工廠、倉庫、軍事設施等,則安然無恙。戰後,許多國家都有步驟地把一些重要的工業和軍事工程轉入地下,並在城市中大量構築平時和戰時兩用的地下民防工程。7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地下空間的利用逐步轉到保護地面環境、節省能源、解決城市交通等方面。
優缺點
地下空間內部有見不到陽光、溫差小、濕度大、空間封閉壓抑、空氣不易流通、人員活動不自在、環境噪聲級增強、微生物繁殖快等缺點,已引起人們的日益關注,並在進行研究解決,以使人們在其內部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