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蓋仰望星空》是中國當代詩人西川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這首詩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前五句,寫的是對大自然的一種認識,突出了某種強大而又“無法駕馭”的神秘力量的地位;第二層從“像今夜,在哈爾蓋”一直到倒數第三句“被群星的億萬隻腳踩成祭壇”。在這一部分里,詩人對身處的環境進行了客觀描述,展現出了時間凝固感和空間的空曠感;第三層是最後兩句,將視角從對客觀事物的描寫重新拉回到主題,通過“聖餐”“孩子”“放大了膽子”“屏住呼吸”的描述,說明了“我”沉浸其中的投入,以及被壯美的自然景象所征服的虔誠狀態。到了這一境地,詩歌不僅僅是詩歌,而成為一種撫慰心靈、提升萬物的宗教。詩歌語言清澈,敘述流暢,情感深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在哈爾蓋仰望星空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出處:《西川的詩》
- 文學體裁:現代詩歌
- 作者:西川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在哈爾蓋仰望星空
有一種神秘你無法駕馭
你只能充當旁觀者的角色
聽憑那神秘的力量
從遙遠的地方發出信號
射出光來,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爾蓋
在這個遠離城市的荒涼的
地方,在這青藏高原上的
一個蠶豆般大小的火車站旁
我抬起頭來眺望星空
這時河漢無聲,鳥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瘋狂地生長
馬群忘記了飛翔
風吹著空曠的夜也吹著我
風吹著未來也吹著過去
我成為某個人,某間
點著油燈的陋室
而這陋室冰涼的屋頂
被群星的億萬隻腳踩成祭壇
我像一個領取聖餐的孩子
放大了膽子,但屏住呼吸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於1985年,當時西川到中國西部遊歷,途經青海湖邊的一個火車小站——比爾蓋(地圖上標示為比爾益)。他偶爾仰望星空,頓覺一種神秘的力量從心間漫溢,帶有宗教性的情感體驗在身體內涌動,此詩正是在這種基礎上誕生的。
作品鑑賞
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曾經從十四個方面來闡釋“何為經典”的問題,其中有兩條說得極為精到,即“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在重溫的書”;“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當代詩人西川的作品《在哈爾蓋仰望星空》正是非常適合上述兩條的新詩經典。當初讀它時,恰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詩歌所言說的信仰與人生的關係,可以聯想到中外許多熟知的文學經典來;而每讀此詩一次,又都仿佛是初次閱讀,得到新的發現和感受。在新時期三十年的文學發展史上,西川的《在哈爾蓋仰望星空》將“仰望”的姿態與謙卑的靈魂植入新詩肌體之中,進而將新詩從20世紀80年代向20世紀90年代過渡之際時代主題的變化和表達策略的扭轉輕巧地交代出來。
詩歌並不晦澀朦朧,而是通俗樸實,不過那種深摯的宗教情緒和通靈的心靈感知在文本中顯得異常突出和強烈,顯示出巨大的抓懾力,給人帶來極大的情感衝撞和靈魂震撼。全詩只有二十一行,線索明晰,層次分明,有確切的起承轉合的抒情線路,體現了詩人不俗的藝術表達功力和驚人的審美創造才華。
詩歌的開頭五行是“起”的部分,既交代詩人內心領悟到的一種“神秘”的精神內涵,又作為一條思想主線統攝全篇。“有一種神秘你無法駕馭”,詩歌一開始就切入主旨,鮮明凸顯了某種宗教信仰的至高無上性,這無疑是對此前多年來在中國大地上流行甚廣的所謂“人定勝天”思想觀念的大膽拆解,站在宗教的角度思考人生,理性地承認人的局限性與卑微性,海倫·加德納曾指出:“對於信徒來說,宗教是或者似乎是一種天啟,它不是編造的,而是賜予的,或者是從那些被賜予的人那裡傳下來的。這種啟示自動顯現,讓人們懷著敬畏、感恩和崇拜去接受它;承認它有權提出要求和作出裁決,並要求人們用祈禱和懺悔來回答。”西川並非屬於宗教信徒,但他對宗教力量與宗教精神的深刻領悟,使他也如信徒一樣直觀地覺識到神秘力量的神奇偉大、不可駕馭。一旦領悟到不可駕馭的神秘力量的存在,個人便不得不主動放棄主體性,而作為一個“旁觀者”進入事件之中,“聽憑”那種神秘的力量來感發,照耀,穿透。在宗教信徒那裡,他們所信奉的“主”或者“上帝”等,是生命的天啟和靈魂的光源,比如《約翰福音》就這樣頌讚基督:“他就是生活,他的生活就是照亮人類的光。”這種天啟和光源時刻都在“從遙遠的地方發出信號”,那信號或許是微弱的,是隱秘的,但如果一顆心足夠虔敬和謙卑,就能清楚地接收到那種“信號”,被那束光所啟蒙和照亮,靈魂通抵神妙的境界,心靈找到最後的皈依。西川在開頭五行的詩句中,對宗教這種神秘力量的寫照是極為精彩的,富有歷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蘊。從歷史的層面說,這幾行詩句顯示著詩人站在一個特定的精神視角上與過去時代的深層對話,對前幾十年來中國大地上自我膨脹的盲目樂觀主義進行了尖銳指斥,暗示人類存在渺小與卑微的客觀性;從文化層面說,它表征著西方宗教文化對中國實用主義文化的進一步滲透與改編的強烈意願。學外文出身的西川顯然對西方文化有著超越一般人的深刻理解,可以說,他在詩歌中對那種存在於天地之間的“神秘力量”所作的極力推舉和張揚,是有著比較明確的西方話語背景的。
接下來的五行構成了詩歌的承接部分。詩人總觀性地述說了“神秘力量”對於個體生命的精神意義之後,就將視角縮回,對自我的精神境遇作特定的寫照,在這五行中,既具體點明了詩人思忖“神秘”的時間——“今夜”,也點明了詩人所處的空間位置——“青藏高原上的/一個蠶豆般大小的火車站旁”,詩歌的抒情主體也自然地由上一節的“你”轉換成“我”。詩歌中寫到“我抬起頭來眺望星空”,對前文所述體驗“神秘”的來由進行了必要的補充與交代,又將這種“神秘”性推置到茫茫宇宙之中。西方哲人康德晚年說過,有兩種東西令他愈來愈敬畏,那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西川在一個偏僻荒涼的火車小站“眺望星空”,獲得了與康德一樣神明般的心靈感知,一種共通性的宗教情感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照亮了中西的兩個智者,這是相當令人稱奇的。與此同時,還必須注意到詩中使用的雙重視角:一重是從低處仰望高處,看到了宇宙的神秘和個體的謙卑;另一重是從高處俯瞰低處,看到了這裡土地的“荒涼”和“蠶豆般大小”的火車站。雙重視角一方面顯示了人類存在的複雜性特徵,正如俄狄浦斯既是有勇有謀的智慧的化身又是流放四野的盲人,哈姆雷特既是受人敬仰的人文主義者又是遭人非議的懷疑論者和心理變態者一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宗教信仰者的雙重身份,宗教信徒其實都要同時扮演上帝和臣民的角色,在臣民的角度他可以非常虔誠地仰望上帝,在上帝的角度他才能真正領悟宗教的精髓。詩歌的這一部分看似平淡,其實是頗有深意的。
當詩人眺望星空領略到茫茫宇宙中存有的神秘力量時,不僅自我心靈得到一場精神的洗禮,而且在被宗教感召的個體眼裡,周圍一切的景物也顯示出無處不在的神秘色彩。接下來五節屬於“轉”的部分,通過描畫周圍景物的異常情態來折射領受到神秘存在的個體心靈狀況。“這時河漢無聲,鳥翼稀薄”,一種出乎意料的靜謐充盈在宇宙之間,而青草“瘋狂地生長”和馬群“忘記了飛翔”,不過是藉助兩種有代表性的植物和動物不同尋常的生命形態,來強化神秘力量在世間萬物間的滲透和流溢。接下來寫“風”的兩句非常出色:“風吹著空曠的夜也吹著我/風吹著未來也吹著過去”,從時間和空間的層面來傳遞某種生命信息。,“風”是一種集“空無”和“實有”於一體的神秘事物,在《莊子·逍遙遊》里,可以領略到席捲大地、扶搖直上的大風的風采,而荊軻在易水邊和樂唱出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千百年來令無數文人志士肝腸寸斷。西川的好友海子生前寫詩也慣愛使用“風”的意象,比如《九月》中的“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一句,這裡的“風”同樣充滿了“神秘的力量”。西川詩中寫“風”的兩句,前句是從空間角度書寫夜幕低垂下一個卑微的個體被一種“神秘”籠罩所呈現的生命樣貌,後句則強調不管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宇宙之中存有的這種“神秘”是從來沒有中斷過,也永遠不會中斷的。
最後六行構成了全詩“合”的部分。“我成為某個人,某間/點著油燈的陋室”兩句,言說被神秘力量照亮後生命的自為存在與自在存在兩種方式;,事實上,不管是成為“某個人”,還是成為“某間陋室”,都極言“我”在被宗教性精神光束“穿透”之後的一種卑微性的生命自覺。最後四行寫得十分空靈,“而這陋室冰涼的屋頂/被群星的億萬隻腳踩成祭壇”,形象地描畫了心靈祭壇的星光熠耀、光芒四射。“我像一個領取聖餐的孩子/放大了膽子,但屏住呼吸”,以孩子的情態寫“我”,強調接受神秘力量時的純潔和虔誠。馬丁·路德說過,“一個人只有在信仰中才會幸福”,當詩人感覺神秘力量的存在,被一種信仰所浸潤時,他的心靈一定也如這個“領取聖餐的孩子”一樣,充滿著幸福和快樂。
宗教信仰說到底是一種個體的生命行動,是個體與上帝之間直接的精神對話。西川在詩歌中生動描畫了一個感覺到宗教力量的個體“仰望”的姿態與謙卑的靈魂,顯示出虔誠、執著、堅定的信徒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切合宗教的本體意義的;同時,這種獨特的表達也預示著中國新詩中“英雄”時代的結束,常人時代的復歸,因而是有著不凡的詩學意義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哈爾蓋仰望星空》一詩是中國新詩從20世紀80年代由朦朧詩人開創的英雄主義啟蒙話語向20世紀90年代經第三代詩人多方探索而建構起來的富於個人化的審美話語轉型的重要標誌。
程光煒先生在評價西川的《在哈爾蓋仰望星空》時指出:“1987年,我是通過這首詩記住西川的名字的。其實,詩並不神秘,也不難懂,顯得樸素而平靜,但它給人留下了‘仰望’的姿態。在80年代不免張狂的一代人中間,這樣的態度實際是不多見的。”這段評述是極為精妙的。回顧當代詩歌史不難得知,五六十年代中國詩壇分貝極高的頌歌與戰歌幾乎都是以“大我”作為詩歌最基本的抒情主人公的,體現的是一種團隊精神的激情禮讚,在這些詩歌里,很難讀到詩人個體的真實心靈。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朦朧詩”雖然強調對人的主體性的張揚,但那種審判一切、充當歷史代言人的英雄主義情結無疑打上了過去時代深刻的思想烙印。客觀地說,儘管朦朧詩帶來了中國新詩的復甦和振興,但朦朧詩本身並沒有完全進入個體精神世界,它的群體性抒情色彩還十分濃郁。真正進入個體心靈內部,帶來詩歌創作的個人化書寫的是第三代詩人。隨著歐陽江河《傍晚穿過廣場》、王家新《帕斯捷爾納克》、李亞偉《中文系》等一系列優秀詩歌的出現,中國新詩的“個人化寫作”才初具規模。而西川在1985年寫的這首《在哈爾蓋仰望星空》,幾乎可以說是吹響了中國新詩個人化書寫的最初號角,它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和成熟的藝術表達,成為新詩審美轉型中的代表性力作,具有不容低估的文學史意義和價值。
名家點評
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葉櫓:長時間生活在城市的人,往往因為被水泥森林所包圍,為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所籠罩,從而忽略了對星空的仰望。西川的這首詩,寫的是在一個偏僻荒涼的西部高原小鎮上,於靜夜中仰望星空的感受。這首詩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廣泛讚譽,或許同它的這種“發現”有關。所謂發現,並不是說它發現了人們尚未知悉的事物,而是它發現了那些已經被人們在日常庸碌的生活中忽略和遺忘了的事物。(《中國現代詩歌名篇賞析》)
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劉波:這首《在哈爾蓋仰望星空》是西川的代表作,讀來確有一種蒼茫的神秘感,空靈、深沉,如果不存敬畏心理,一時還真的“無法駕馭”。此詩需要我們反覆閱讀,才能領悟蘊藏在字裡行間的乾淨、純粹,以及那種大氣和超驗的力量。(《當代詩壇“刀鋒”透視》)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榮光啟:和那些知名的長詩相比西川的早期作品《在哈爾蓋仰望星空》更是一首令人喜愛的抒情小品。其語言的清澈,敘述的流暢和情感的深邃給人帶來的寧靜、神秘與震懾,使這首詩在閱讀感受上並不比西川那些長詩遜色。讀這首詩,我們也許會想起海子的那首“在德令哈”(《日記》),不過,同樣是青藏高原的小鎮,海子在德令哈的星空下體恤的是自己的孤獨,“今夜,我不想人類,只想你……”而西川,是在這裡沉心靜氣領受著空曠夜晚對他的神秘賜予。(《中國當代文學經典作品選講 下》)
作者簡介
西川(1963~ ),原名劉軍,祖籍山東,生於江蘇徐州。北京大學英文系畢業,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8年春,與陳東東等詩人創辦《傾向》詩刊。現在中央美術學院外文系任教。著有詩集《中國的玫瑰》《隱秘的匯合》《大意如此》《虛構的家譜》等,並譯有《當代黑非洲詩選》《二十世紀英國詩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