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府,為東漢時民間出現之冥府,見於《太平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府
- 出處:《太平經》
土府,為東漢時民間出現之冥府,見於《太平經》。
土府,為東漢時民間出現之冥府,見於《太平經》。《太平經·庚部之十》:歲盡拘校簿上,山海陸地,諸祀叢社,各上所得、不用,不得失脫;舍宅諸守,察民所犯,歲上月簿;司農祠官,當輒轉相付文辭。太陰法曹,計所承負,除算減年,算盡之...
蓮花巷土府在佛山市區蓮花路蓮花巷4號。“土府”是清代佛山人對明代石腳夯土牆房子的統稱,其建築特別牢固,相傳是明代當鋪的儲物間或富家巨族儲存貴重物品之所,故有人稱之為明代“當樓”。簡介 該土府始建於明,清道光年間為吳榮光家族所有,吳榮光字荷屋,號伯榮,佛山人,嘉慶進士,道光間官至湖南巡撫。
土府州縣等文職官隸於布政司而上屬吏部驗封司,宣慰司以下各級武職官吏隸於都指揮司而上屬兵部武選司。各級土官還有謹守疆界、繳納賦稅、定期進貢、修築驛道、服從徵調的義務。如不遵法度,朝廷則予以制裁。但對各自境內的治理,則皆因其俗。明廷為有效地控制各級土官,又設有流官佐治。各宣慰、宣撫司的經歷,...
土府經歷,官名。府經歷為知府下屬官吏,職司收發上下文移,磨勘六房宗卷。沿革 秩正八品。明代在少數民族地區所置土府,亦設此官,以當地首領為之,給予敕令、銅印、冠帶,準世襲。其職責為承土知府之命,辦理有關事務,在無其他府級官員時,即管理土府事務,盡守土安民,修職貢,納租賦,聽徵調等應有的職責...
土府星是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神職,土行孫最終受封的神號土府星君,又稱土府星君。土行孫,玉虛派上十二神仙衢留孫的大弟子,其妻成湯大將鄧九公之女鄧蟬玉。土行孫身材矮小,本領高強,以遁地術稱雄諸神。每到緊急時刻,他總能出人意料地遁地而行,令人拍案叫絕。擅長遁地術,可日行八百里,捆仙繩...
民國土府一切神君紙馬 民國土府一切神君紙馬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繪畫類作品。
民國中宮土府年畫 民國中宮土府年畫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繪畫類作品。
府上隸於京師或布政使司,下轄州、縣,為地方二級行政機構和區劃。邊遠地區以府兼轄軍戶者,稱軍民府,其地位高於府,其中部分為土府(見土府州縣)。兩京及各布政使司,一般分別設數府或十餘府。州有直隸州和屬州兩種。直隸州上隸於京師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視府;屬州上隸於府,地位視縣,但多數屬州也領有縣...
鎮安府土知府印為銅印,現收藏在德保縣文物管理所。《廣西珍貴文物》收入其拓本和正面彩照,印面呈正方形,木弋已殘斷。面寬7.8厘米、厚1.1厘米,殘高5.5厘米,橢圓柱柄,重710克。印面有框線,印文為九疊篆陽文三行七字:“鎮安府土知府印”,背面刻陰文楷書,鈕右豎刻“鎮安府土知府印”七字,鈕左豎刻“...
土推官 土推官,官名。清代土府廳之第四等土官,是少數民族地區由部族首領世襲之土司文職長官。清初在貴州鎮遠府轄下置土推官一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其不管理土民村寨,遂定為正七品土官。後裁省,惟存其名目等級,作為土府廳官支庶降授之官階。參見“土司”及“土官”。
田州府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田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田州路為田州土府,初仍治於今廣西田東縣祥周鄉祥周村舊州屯。後改治在田陽縣境內,嘉靖六年(1527年),降田州土府為田州土州。
明清兩代,彝族巍山左氏土司,承襲18世,統治巍山長達500餘年,是雲南承襲土司職位時間最長的土府之一。彝族左氏土司的巍山蒙化土知府與納西族木氏土司的麗江土知府、傣族那氏土司的元江土知府並稱為“雲南三大土知府”。巍山左氏土司,統治巍山長達500餘年,是雲南承襲土司職位時間最長的土府之一。undefined 彝族左氏...
本為商朝先鋒將軍,後投西岐。最後在夾龍山猛獸崖下死於張奎之手,姜子牙歸國封神,封土行孫為土府星。 角色背景 土行孫是明代作家許仲琳所著的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男配角,本為闡教一脈之中懼留孫的門徒,曾是助紂為虐的武將,之後歸順西周反商,最終陣亡封神。土行孫與鄧嬋玉這對夫妻二人雖然都是身懷...
木氏土司是指明清雲南三大土府之一的納西族木氏封建領主,歷經元、明、清三代,直到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歷經22世470年。歷史追溯 麗江境內的土司制度始於宋末元初。宋寶祐元年,蒙古憲宗三年(1253),蒙古軍經境征大理國,第二年,封巨津州納西族首領和牘之子阿乾為茶罕章管民官。宋景帝四年,蒙古中統四年(...
太陰法曹,計所承負,除算減年,算盡之後,召地陰神,並召土府,收取形骸,考其魂神。《太平經·庚部之十二》又云:為惡不止,與死籍相連,傳付土府,藏其形骸,何時復出乎?精魂拘閉,問生時所為,辭語不同,復見掠治,魂神苦極,是誰之過乎?(注釋:此處認為人死之後都要到土府《地府》接受審判,...
土通判是官名。清代土府廳之第三等土官,是少數民族地區由部族首領世襲之土司文職長官,秩正六品。清代於四川石砫廳轄下置土通判一人,於貴州鎮遠府轄下置土通判一人。各自治理其世襲轄地內之一應事宜,受所隸地方行政長官之約束。清廷另在雲南麗江府及鶴慶州轄下各置土通判一人,但不直接管理土民村寨。參見“...
土知事 官名。清代土府廳之第六等土官,是少數民族地區由部族首領世襲之土司文職長官,秩正九品。清代於四川龍安府轄下置土知事一人,雲南景東廳轄下置土知事一人,掌理其世襲轄地內之一應事宜, 受所隸地方府廳長官之約束。參見 “土司”及“土官”。
養印田亦稱“官職田”、“職俸田”,一般稱“官莊”、“官田”,改土歸流後稱為“公產”。廣西凌雲、田林、隆林、西林等縣區壯族封建領主制度下土府、州、縣、目等各級衙署官府所擁有的土地,亦即大小土官官衙占有的土地。民主改革前,土官區域內的各級官員,向無薪俸,他們各自分得一份具有代俸性質的土地,即“...
官名。清代土府廳之第五等土官,是少數民族地區由部族首領世襲的土司文職長官。清初於雲南開化府轄下置土經歷一人,至嘉慶二年(1797),因其例不管理土民村寨,遂定為正八品土官。後被裁省,惟存其名目等級作為土府廳官之支庶降授之官階。參見“土司”及“土官” [1]。
明洪武中為烏蒙土府,改隸四川。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歸流後,仍隸雲南,並置永善縣(今雲南永善縣南)為治所。轄境相當今雲南省牛欄江以北地區。九年(1731年)改名昭通府,移治恩安(今昭通)。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派蜀郡李冰開鑿僰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為了進一步通略雲南,派常頞將僰道延伸至建寧(...
而木氏土司也以其“傳世最遠”和“富冠諸土郡”得以與蒙化(即巍山)土府、元江土府並稱為雲南三大土府。同時為清代以後納西社會漢文化的普及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準備了條件。而木增在位的這段時期,因其諸多業績,成為木氏土司中最為強盛的時期,其也被當地人尊稱為“撒旦傑波”(麗江王)或“木天王”,在...
土同知 土同知,官名。清代土官名號之一,文職。於雲南、廣西、貴州等省置,隸於府或土府之下。從六品。有自己所管轄地區,受地方長官約束。世襲,其承襲事隸吏部。(李世愉)
地明神 東漢時出現之冥府官員。《太平經·庚部之十》:“歲盡拘校簿上,山海陸地,諸叢社,各上所得、不用,不得失脫;舍宅諸守,察民所犯,歲上月簿;司農祠官,當輒轉相付文辭。太陰法曹,計所承負,除算減年,算盡之後,召地陰神,並召土府,收取形骸,考其魂神。”
《四川土夷考》·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譚希思撰。四庫提要 希思有《明大政纂要》,已著錄。是書乃希思在蜀時命布政使官屬取全蜀土司、土府繪圖立說,裒為一編。刻於萬曆二十六年。首全圖,次各土司、土府分圖。圖各有說,凡七十八篇。其中所列,多沿邊城堡守御名目,而於土司境壤、山川形勢,概...
東華里片區的居仁里,居仁里屬東西走向,西連福賢路,東連六村正街,與祿豐里、作東巷、沖天坊、和陸里相通。在居仁里有文物保護單位居仁里土府(居仁里38號)和區家莊(居仁里105~107號)。是市級保護文物。基本介紹 祖廟東華里片區是昔日佛山最繁華的區域,濃縮了佛山這座城市輝煌的歷史與傳統。被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