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理念
史書記載:“穴居多在高處,土層較厚,多在北方;巢居多在低處,地面濕潤,多在南方。”巢居是乾欄建築的早期形態,多現於
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的河姆渡等原始文明中。由於
湘西氣候濕熱,森林植被資源豐富,居住在這裡的
土家族先民們為了防濕熱和避開野獸蟲蛇,選擇了
乾欄式建築作棲居之巢。
空間組合
湘西地區除
土家族以外還生活著苗、漢、侗等民族,其建築形制與風格各有千秋。土家族
民居建築的形制風格和空間排列自有章法,其建築形制在大西南乾欄民居建築中最為獨特。經研究人員實地考察和有關資料記載,土家建築該屬“井院式乾欄”。井院來自黃土地區的井院窯洞,乾欄則是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居住形式。“井院式乾欄”的形成,與
土家族文化的發展有關,在此不作深究。土家住宅正屋一般為一明兩暗三開間,以
龕子(廂房)作為橫屋,形成乾欄與井院相結合的建築形式。從最簡單的三開間吊一頭的“一字屋”、“一正一橫”的“鑰匙頭”,到較複雜的“三合水”、“四合水”。其
正房中間為
堂屋,後部設祖壇,位置與
苗族民居無異。
堂屋兩邊分別為火堂(長子結婚分家後形成兩個火塘),其等同於原始人的火坑,有煮烤食物、禦寒取暖和防衛照明之功能。由於家庭成員的增多,土家人一般在正屋一邊或兩邊各建一廂房,於是分別形成“鑰匙頭”或“三合水”住宅,而“四合水”庭院則由間或廊四面圍合而成。村寨“四合水”大門一般偏置一側,面對大門為廂房,進天井後轉折到達敞廳或敞廊,城鎮的“四合水”恰好相反。
土家建築歷來聞名遐邇,尤以吊腳樓獨領風騷。它翼角飛,走欄周匝,騰空而起,輕盈纖巧,亭亭玉立。通常背倚山坡,面臨溪流或坪壩以形成群落,往後層層高起,現出縱深。層前層後竹樹參差,掩映建築輪廓,顯得十分優美。
土家吊腳樓大多置於懸崖峭壁之上,因基地窄小,往往向外懸挑來擴大空間,下面用木柱支撐,不住人,同時為了行走方便,在懸挑處設欄桿檐廊(土家叫絲檐)。大部分吊腳橫屋與平房正屋相互聯接形成“吊腳樓”建築。
湘西土家吊腳樓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建築形制也逐步得到改進,出現了不同形式美感的藝術風格。在此,筆者將根據其形體組合、外觀形式、比例尺度作深入分析。
1. 挑廊式吊腳樓
挑廊式吊腳樓因在二層向外挑出一廊而得名,是
土家吊腳樓的最早形式和主要建造方式。一般樓設二三層,分別在一、二、三面設廊出挑,廊步寬在2.8尺左右,挑廊吊柱由挑枋承托,出檐深度一般以兩挑兩步或三挑兩步最為常見。這類吊腳樓空透輕靈、文靜雅致,高高的翹角、精細的裝飾、輕巧的造型是它的主要特點。若從地形上看,吊腳樓往往占據地形不利之處,如坡地、陡坎、溪溝等,而主體部分則位於平整的基地上。若從吊腳樓與主體的結合方式看,分別有一側吊腳樓、左右不對稱吊腳樓、左右對稱吊腳樓三種,其中以一側吊腳樓最為常見。除此之外,
土家族還有一種不做挑廊的吊腳樓,其正屋主體部分與廂房吊腳樓直角相連,似乎已形成約定俗成的“規矩”。通透的支柱、輕靈的翹角反而成為了視覺的焦點,如
永順老司城、澤家、石堤有一部分吊腳樓便有類似的特點。
2. 乾欄式吊腳樓所謂“乾欄式”吊腳樓,即底層架空,上層居住的一種建築形式。這種建築形式一般多在溪水河流兩岸,以群山為背景,河灘作襯托,成群連片,浩浩蕩蕩沿河岸展開,房與房之間常以
馬頭牆相隔。不過
土家族的商業
聚鎮,也有這種居住形式,如
王村就是土家族聚居的商業
古鎮。其特徵是檐口、腰檐、腰廊形成的水平線條與下邊縱橫交錯的垂直支撐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細長而大小不等的支柱,排列不整、東倒西歪,體現了殘垣斷壁似的原始美,對人們的視覺審美產生強大的衝擊力。
資料連結
吊腳樓
吊腳樓屬於
乾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乾欄有所不同。乾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
半乾欄式建築。
從前
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當蓋頂的,現在,鄂西的吊腳樓多用泥瓦鋪蓋。吊腳樓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備齊木料,土家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大,子孫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樑上還要畫上
八卦、
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
樑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堅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眾鄉鄰幫忙,上樑前要祭梁,然後眾人齊心協力將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立屋堅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板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檐,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台木欄。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
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乾”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
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還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土家族
稱謂之謎
吊腳樓乎轉角樓?——土家民居稱謂揭秘
從里耶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和先秦、
秦漢遺址可以看出:龍山地區在先古時代就有古人類繁衍生息以及二千多年前漢文化等異質文化就與土家文化相融互生,以至於土家先人還沒來得及創造文字,套用漢文字就成了土家人的書寫習慣和工具了,最後導致
土家族有語言無文字的局面產生。另外,在1956年
土家族在被國家確定為單一民族前,在其他民族或國人心中
土家族或土家人就一直被視為
苗族或苗人了。雖然歷史上也有土人、土兵的記載,也只不過是作為苗蠻的分支罷了。所以在官方稱謂和今文獻的記載中,有些土家民俗沿用了
苗族民俗的稱謂。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很長一段時期中,土家族是作為
苗族的一分子存在的,而一些土家民俗也沿襲了苗民俗的稱謂了。如土家民居在官方和今文獻(特別是除土家人之外的他民族人以及完全漢化
土家族地區的土家人著述的文獻)中被稱為吊腳樓就是顯著的例子。然而,土家民居在古文獻和土家民間社會(即土家人)中是如何稱謂自己的居所的呢?近年來,筆者就此問題查閱了大量古今文獻,並在土家民間社會作了大量的調查聽證。現將所掌握的情況敘錄如下:
一、古文獻稱土家民居為“乾欄”
《辰州府志?風俗》云:“居民近市者多構層樓,上為居室,下貯貨物,為貿易所。無步櫚曲房,亦罕深遂至數重者。近日生齒繁盛,民居稠密,地值多倍蓰於十年前。山家依用結廬,傍崖為室,縛茅覆板,僅蔽風雨,設火床以代灶,晝則炊,夜則向火取暖。山深寒,年冬初即然”。
《新唐書》云:“南平僚,東距智州,南屬
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戶四千餘。多瘴癧,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居樓,梯而上,名為乾欄”。
《魏書》云:“僚者,蓋南蠻之別種,自
漢中達於邛笮山洞間,所皆有,種類甚多,散居山谷,無民族之別……,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乾欄’,乾欄大小,隨其家口之數。”
《舊唐書》云:“土氣多瘴癧,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並樓居,號為‘乾欄’”。
《
永順縣誌?雜事》云:“原舊土官衙署綺柱雕梁,磚麗鱗次。百姓則叉木架屋,編竹為牆。舍把頭目許豎
樑柱,周以板壁。皆不準蓋瓦。違者即治
僭越之罪,俗云:只許買馬,不許蓋瓦”。
《唐志?雜記》云:“
祖師殿,在舊司城。晉天福二年建,正殿柱四,木數圍。上架木枋處,無斧鑿痕,真神工也。相傳為公輸子顯靈所建。”
《
中國古代建築》云:“在溫暖潮濕的南方,房屋多採取南向或東南向,以接受夏季涼爽的海風,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乾闌式構造,流通空氣,減少潮濕。建築材料除木、磚、石外,還利用竹與蘆葦;牆壁溥,窗戶多;
建築風格輕盈而疏透,……”。
二、少數民俗文獻稱土家民居為“轉角樓”
《中國
土家族習俗》云:“土家族人的住宅,多為木房,其結構習俗以正屋、偏屋、木樓、
朝門四部分組成。一般人家只有
正房,小康人家有正屋、偏房和轉角樓。富有人家加修有朝門。
豪門大戶,修四合大院,砌以院牆,四面封磚,俗叫封火桶子,個別戶還修有沖天樓和曬衣台。正屋規模有三柱四旗、三柱五旗或五柱八旗以至七柱十二旗之分,多為四排三間,也有六排
五間的,忌修單扇雙間之屋。正屋中間為
堂屋,以祭祖先和
迎賓客之用,兩邊作人間。
堂屋後面有過道房,俗稱‘抱兜房’。偏房稱磨角,又叫‘馬屁股’,或叫刷子屋,連線於正屋的左右邊,作灶房或碓磨房之分。別有特色的
土家族轉角樓,俗叫‘走馬轉角樓’。多子女的人家,女兒住轉角樓,故有叫繡花或故娘樓的。轉角樓建於正屋的左前或右前,也有正屋左右都起轉角樓的。轉角樓一般為三排兩間,上下兩層,上為人間,下為廂房、倉庫或碓磨房。轉角樓挨正屋一邊,有懸空走廊,轉至外沿當頭,當頭兩邊上端,妙廊翹起,頗俱雄偉壯觀”。
三、土家民間稱土家民居為“轉角樓”
酉水船歌唱云:“石板街,五里路,封火窨子轉角樓”。賈紹興注轉角
樓雲:“轉角樓,土家語稱 lie3pB1 ,是土家民居中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一般土家人住一棟房,其長有連三間、連
五間、連七間、連九間,其進深有三柱四騎、五柱四騎、五柱
八騎等。一棟連三間(四排三間)的木房,居中的那間叫
堂屋,作為祭祖、迎客、婚喪等重大活動之用;左右兩間叫住房,前房為火鋪,為聚餐向火議事之用,後房為臥室。如果房基夠寬,家境又比較富裕,則在房子的右邊配偏房,安放灶房、
柴房和牛欄、豬圈;左邊配廂房、樓子。樓子下安排碓磨和糧倉,上作‘書房’或閨女的‘
繡房’。房基臨坎,樓子則吊腳,無坎則柱與正屋齊,只在二樓走廊上吊些假柱頭。不管吊腳不吊腳,在樓子外側一定要翹檐轉角,故稱‘轉角樓’”。
土家山歌唱云:“山歌好唱難起頭,木匠難起轉角樓,岩匠難打岩獅子,鐵匠難滾鐵繡球”。
土家俗語云:“你屋雄(富有之意),你屋雄,nan 么沒起轉角樓(或沖天樓)”;“
四川有座峨嵋山,離天只有三尺三。樹比有座沖天樓,一隻角伸到天裡頭”;
據筆者調查,在
土家族俗保存得最為原生態的坡腳、靛房、他沙、苗兒灘、洗車、隆頭、里耶、
賈市、內溪等地的土家人對土家特色民居均叫為“轉角樓”。
四、土家民居稱謂揭秘
土家人是根據房屋的結構形式指稱自己的居所的。總的說來,土家民居有單體居室和合體居室之分。合體居室由單體居室組合而成,其稱謂也各不相同。
1、土家單體民居稱謂
土家民居按進深有三柱二旗(俗稱尖刀架)、三柱四旗、三柱五旗、三柱六旗、三柱七旗、四柱五旗、四柱六旗、四柱七旗、四柱八旗、五柱七旗、五柱八旗、六柱六旗、七柱十二旗之別,一般連三間、四間、
五間,也有連六間、七間、九間、十五間的。單體民居按材料有瓦屋、岩屋、茅屋、泥屋之謂。
①、瓦屋:圓木為柱,方木為枋,木板為壁,檁子、櫞角、泥瓦為蓋的居室。
②、岩屋:一為圓木為柱,方木為枋,四周用岩石砌牆為壁的;二為盡用岩石砌的牆為壁居室。
③、茅屋:圓木為柱,檁條為枋構架,木條或竹為椽,上蓋茅草或稻草,四周用木條、細竹為壁的居室。
④、泥屋:以圓木為柱,檁條為枋構架,上蓋茅草或稻草,用細木條,山竹為壁,在木(竹)壁上封青膏(或黃土)泥而成的居室。
就其一土家單體民居取材也沒有固定之規,其稱謂也只是以單體民居的主要材料來指稱的。而在現實中,土家民居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
2、土家合體居室稱謂
土家合體居屋是土家民居獨特形式,是由土家單體居室發展而來,蘊含著土家人的審美觀念、工藝價值、民俗理念以及用自然為我所用和與自然抗爭的思想。土家合體民居的稱謂有轉角樓、四水屋、窨子屋、沖天樓之分,其表現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四合水之別。
①、轉角樓。轉角樓的表現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以二合水較為多。為二合水時,主家在
正房的左或右修建轉角樓,一般為兩層。為三合水時,或左修轉角樓,右修廂房;或右修轉角樓,左修廂房。廂房一般為三柱四旗,少數三柱三旗或三柱五旗,連兩間。廂房後配磨角,俗稱“龍眼”、“偏偏”、“偏杉”。一層或為豬圈、牛欄,或為倉庫、碓磨房。二層人居住,或為客房,或為女閨房(也稱繡花房)。轉角樓進深一般為三柱四旗或三柱五旗,一般
連二間,也有連三間,少數連四間。二樓前側為走廊,上配扶手,前側、外側配吊懸空圓木旗柱,柱頭(即吊腳)為
橢圓瓜形木雕,土家人稱假柱頭。扶手與雕柱距外枋1米左右,扶手與前外枋、側外枋之間為進出或觀景或休閒的迴廊。樓子外側瓦面飛檐翹角,土家人據此稱之為轉角樓。轉角樓在土家人聚居區較為普遍,中等人家均可配修轉角樓。其時,土家轉角樓與苗居吊腳樓外觀形式大同小異,苗人以樓子吊腳稱苗居為吊腳樓,土家人以樓子瓦面翹角稱土家民居為轉角樓。事實上,完整的土家轉角樓無論從形式、結構上都比苗居吊腳樓精美,功能、用途更為齊備、多樣。
②、四水屋。四水屋是土家民居另一特有建築,形式表現為四合水。四水屋前後有兩棟主體建築,左右兩側用廂房將兩棟主體建築連線。從某種意義上說,四水屋實際上是由四棟
單體建築組合而成。四水屋有前後兩個堂屋,前堂屋發揮過道作用,後堂正中設天井,面積2平方米左右,天井一角掘有陰溝,雨時,向內層面
雨水匯流落入天井,並由陰溝排出屋外。天井上對四角檐,由四棟連體建築內側屋面聚合而成,或四邊形,或六邊形。天井及檐口有聚財納寶、九九歸一的象徵意義。後堂屋一般高於前堂屋4~7個台階,正面房屋一般比其它三棟房屋高。四水屋規模比轉角樓大,一般住幾戶或十幾戶、甚至幾十戶人家,具體視家族成員多少而定。四水屋是土家富裕人家的居所。目前我縣現存的四水屋已不多。
③、窨子屋。窨子屋是土家人為防盜、防風(防寒)將居所用石、磚砌牆而形成的院落式的民居形式,但它與
漢家的四合院純屬兩碼子的事。它的特徵在於院牆和
朝門。院內建築或為單體民居,或為轉角樓,或為四水屋,甚或是其它獨特的建築形式,是土家豪門望族的居住場所。
④、沖天樓。沖天樓是土家民居的集大成者,不單包含了所有土家單體民居的建築形式,同時也包含了轉角樓、四水屋等土家合體民居的建築形式。位於
苗兒灘鎮樹比村的土家沖天樓是目前唯一存留的沖天樓建築範式。樹比沖天樓占地5畝。房基前低後高,房身前高后低,有前後兩個
堂屋,左右兩個分區。左右側、後部配有若干廂房、磨角(龍眼)、拖步。面闊七柱六間,左右後
堂屋正上方屋頂為兩層沖天樓子,高10米左右,飛檐翹角。沖天樓上
雨水及正房向內屋面雨水通過 槽排向左右偏房瓦面落地。沖天樓的空中
排水系統採用了
八卦構造,使得這座幾百平方米的樓宇終年滴水不漏,排水系統的絕妙神工使人聯想不絕。樹比沖天樓到如今傳了十四代,已近千年歷史。它包羅了土家民居的一切建築形式和營造法式,是土家民居形制和木工技藝的大匯集,是土家民居歷史形制的經典範本。如今,這座千年建築還是數十戶王姓土家人休養生息的居所,時刻發生著土家的民俗故事,是一座活的和解讀土家民俗的標本。為此,2000年8月10日樹比土家沖天樓被
龍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圖書
《中國土家族民居》
《中國
土家族民居》一書由香港天馬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該書以生動活潑,優美的文字和照片,將
土家族民居的歷程、規格、結構和建築程式、風格藝術進行了全面的解讀,並對土家族的相關習俗、禁忌等作了全面系統生動的敘述,其中對土家族轉角樓、
朝門、門窗、屋頂、圍牆等用圖片和文字進行詳細的介紹,該書的出版對於挖掘和弘揚土家族的歷史和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該書是由
永順縣原縣委辦副主任、黨史辦主任彭劍秋編寫。他利用休息時間,廣泛查閱歷史文獻資料,他先後到
湖北恩施、龍山、
永順、張家界以及湘鄂川黔邊區等地,四處收集了130多種
土家族民居樣式編寫而成。該書由州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路平題寫書名,
永順縣委書記李平作序。
《華中建築》
【摘要】:1996年04期,文章著重分析了
土家族發展的歷史、民俗及其民居的類型特點;提出其形成因素主要有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歷史源流和人文影響等
【關鍵字】: 土家族歷史民居類型形成因素
【分類號】:TU-092
【DOI】:CNKI:SUN:HZJZ.0.1996-04-015
【正文
快照】:
土家族民居的特質與形成
陸琦摘要文章著重分析了土家族發展的歷史、民俗及其民居的類型特點;提出其形成因素主要有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歷史源流和人文影響等。關鍵字
土家族歷史民居類型形成因素AbstractBasingonthehistoricaldevelop
渝東南土家族民居
定價:68
條形碼:9787562432692
ISBN:ISBN 7-5624-3269-4
印刷日期:2004-9-1
出版日期:2004-9-1
精裝平裝_開本_頁數:精裝16開,123頁
中圖法二級分類:建築設計
書號:B10030099
簡介:前 言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建築的地域特色正逐漸淡漠。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要求建築的發展尊重地方的、民族的特色。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國際化趨勢使得民族建築文化的收集和整理迫在眉睫。作為西南山地年輕的直轄市--重慶,在
西部大開發、
三峽庫區建設和越來越快的
城市化進程中,許多民族的、地方的傳統建築風貌正在消失,甚至來不及去系統地挖掘和整理。重慶市城市規劃協會的陳材倜先生,曾沿
長江三峽拍攝沿岸城鎮的拆遷,慨嘆地方建築風貌的破壞,呼籲對地方的、民族的建築遺產儘快進行保護和研究。
在重慶市所轄各區縣的
民族構成中,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中人口比例較大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以
黔江為中心區的重慶東南部地區,至今保留著相對獨立的民族習俗和民族建築的特色。對該地區
土家族民居的調查研究,是對民族建築文化的整理和發展,對保護民族歷史文化、發展有特色的地域建築有著深遠的意義。在陳材倜先生的倡議下,重慶市城市規劃學會和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技術研究所共同組成了"
渝東南地區土家族民居調研小組",2002年底到2004年夏天,數次深入
黔江區和酉陽、
彭水、石柱、秀山等幾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對這裡的土家族民居進行考察。在此期間,各區縣的道路建設正在進行,有價值的民居聚集地又相對偏遠,給調研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和艱辛。所幸在各地方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的協助下,我們的考察一直得以順利進行,也從公路、水路、甚至只能背包步行的山嶺小道上,領略了當地人民的勤勞生活和沿途美不勝收的風景。
在考察期間,我們拍攝了數千張有價值的照片,對相關民居進行了有選擇性的測繪,採訪當地住戶和工匠並收集整理了大量錄音資料。在資料整理的過程中,對民俗資料的分析、對鄰近地域建築形態的比較等,使渝東南地區
土家族民居的自身特色逐漸清晰地層現在我們面前。在這裡,我們首先以影像資料的方式展示這一地區的
土家族建築風貌,使社會各界對渝東南地區的土家族民居有形象、具體的認識:也希望藉此引起更多人對這一文化遺產的重視,尤其是城市建設、管理人員對地域建築和城市風貌的更多思考。
陳志鋒、
蘇雲鋒、陳俊、
王莉雯幾位同學參與了本書鋼筆畫的繪製,
蔣家龍同志協助了本書的英文翻譯工作,重慶大學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目錄:1 黔江 1-21
2 石柱 23-43
3 彭水 45-63
4 酉陽 65-101
5 秀山 1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