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

堂屋

堂屋傳統中國民居中的禮儀空間,一般設計在房屋中間,又稱“客堂”。 因為平時敞開,有的地區又稱“明間”(臥室則稱“暗間”)。

堂屋用於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喪壽慶、禳鬼避凶。

堂屋與現代住宅中的客廳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堂屋
  • 外文名:main hall of a building
  • 注音:ㄊㄤˊ ㄨ
  • 詞性名詞
  • 拼音:táng wū
  • 釋義:正屋 
基本解釋,建築風格,功能,石庫房,

基本解釋

泛指正房
這一含義使用較廣。
貴州黔東南有代表性的民居堂屋貴州黔東南有代表性的民居堂屋
如:“你在堂屋裡乾什麼?”
“你家的堂屋是什麼時候建造的?”
晉書·藝術傳·淳于智》:“家人既集,堂屋五間拉然而崩。”
[唐]顧非熊下第後寄高山人》詩:“我家堂屋前,仰視大茅巔。”
巴金》三:“她的轎子一到堂屋門口, 琴和淑華姊妹,還有綺霞、 翠環都站在那裡迎接她。”
正房居中的一間
正房最中間的一間,一般大於兩側的廂房
不過,在現代農村,最中間的一間,與兩側的房間都設計成了同等大小,這樣更美觀。
有的地區也將祠堂等公共場所稱為堂屋(存疑)。對於這一含義,始終沒有找到相關的文獻記載,有待進一步考證。

建築風格

在住宅的院落中,位置處於正中,坐北朝南,故又稱正房,與廂房相對。
舊式家族祠堂的堂屋舊式家族祠堂的堂屋
堂屋比廂房要高大宏偉,一般設計成奇數間,以3間或5間最為常見。屋頂上,還要安放上麒麟石獅子等象徵祥瑞或比較兇猛的動物模型(磚質或陶質)。
一個院落,可以沒有廂房,但是必須有堂屋。
新式民居建築則與傳統的堂屋差別較大,一般稱“客廳”,或者簡稱“廳”。也有些仿古建築仍然使用堂屋格局。
現代新式樓房則無古典的堂屋,按居住功能分別為客廳、起居室、餐廳、玄關等。

功能

堂屋一般是家庭起居和會客的場所。普通百姓也兼作餐廳。
過去,堂屋正中最里常設神龕和祖先神位。牆壁上常掛中堂畫,中堂兩側有對聯。所以堂屋也是舉行家庭祭祀和重大禮儀的場所。較大院落有多重房屋,稱為“進”。除了內院,每一進的堂屋都是前後貫通的,稱為“穿堂”。

石庫房

“石庫房”俗稱弄堂房子,上海市區民居風格。房子一般為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始建於19世紀70年代,每一個門堂是一個獨立的居住單元。進屋有一個露天小院,稱為天井,約10平方米。天井進去為客堂,約15-20平方米。客堂後部一間10-15平方米,稱為後客堂。客堂左右兩側各有約25平方米的長方形房間兩間,稱東、西廂房。廂房之後有灶間,辟後門,和後客堂相通。由後客堂走廊尾部的扶梯上樓。灶間頂上有一個小間,約10平方米,俗稱亭子間。樓上正屋為客堂樓,也稱前樓,兩側廂房結構、面積和底層相同。再往上,則是一間露天曬台
上海石庫門民居有深深的時代烙印上海石庫門民居有深深的時代烙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