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土地沙漠化簡單地說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
荒漠化”。1992年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對荒漠化的概念作了這樣的定義: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
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發表公報指出: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荒漠化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生態
環境問題,而且演變為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它給人類帶來貧困和社會不穩定。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占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儘管各國人民都在進行著同荒漠化的抗爭,但荒漠化卻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
愛爾蘭的面積。到二十世紀末,全球將損失約1/3的耕地。在人類當今諸多的環境問題中,荒漠化是最為嚴重的災害之一。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從世界範圍來看,在1994年通過的《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約》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arid)、半乾旱(semi-arid )和亞濕潤乾旱(dry subhumid)地區的
土地退化。
該定義明確了3個問題:①“荒漠化”是在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產生和發展的; ②“荒漠化”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及亞濕潤乾旱區(指年降水量與
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間的地區,但不包括極區和副極區),這就給出了荒漠化產生的背景條件和分布範圍;③“荒漠化”是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及亞濕潤乾旱區的土地退化,將荒漠化置於寬廣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內,從而界定了其區域範圍。
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區連年嚴重乾旱,造成空前災難,使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全球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名詞於是開始流傳開來。據聯合國資料,目前全球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響。1992年6月世界環境和發展會議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為國際社會優先發展和採取行動的領域,並於1993年開始了《聯合國關於發生嚴重乾旱或荒漠化國家(特別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約》的政府間談判。1994年6月17日
公約文本正式通過。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向民眾進行宣傳。中國是《公約》的
締約國之一。
什麼叫荒漠化?過去常理解為“沙漠不斷擴大,把沙漠裡的沙子擴散到越來越廣的肥沃土地上去”,這是不準確的。1992年世界
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的定義是“包括氣候和人類活動在內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地區的
土地退化”。也就是由於大風吹蝕,流水侵蝕,
土壤鹽漬化等造成的土壤
生產力下降或喪失,都稱為荒漠化。
現狀
8月16日,聯合國在巴西正式啟動“聯合國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2010年~2020年)”計畫,以進一步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對荒漠化、土地退化以及旱災威脅可持續發展及脫貧進程的認識。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表示:“無論是氣候變化、不可持續農業還是不良水資源管理都導致了土地狀況的不斷惡化。土地的不斷退化不但對糧食安全構成威脅,在最受影響的地區引起饑荒,而且還正竊取著世界上其他富饒肥沃的土地。值此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開始之際,我們將承諾加強保護土地的努力,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並保證人類福祉。”
十年計畫是在巴西賽阿拉州
福塔萊薩召開的、題為“半乾旱地區的氣候、可持續性與發展” 第二屆國際會議上正式啟動的。
荒漠化威脅人類生存
據統計,世界上有21億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40%)居住在沙漠或者乾旱地區之中,因為沙漠和旱地也有它的經濟價值,世界上50%的牲畜生長在沙漠和乾旱地區的牧場中,44%的可耕地為旱地,而且乾旱地固存了全球46%的碳。
荒漠化正影響著世界上36億公頃的土地(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5%)。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產2000萬噸的糧食,威脅著大約100個國家的10億多人的生活;每年由於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420億美元。
潘基文指出,為爭奪不斷減少的旱地資源還會引發地區衝突和更廣泛的緊張局勢,上百萬人被迫遷徙會造成被遺棄地區的社會崩潰,並給日益擁擠的城鎮帶來不穩定的危險。
五大聯合國機構發起十年計畫
為了減少荒漠化帶來的影響,2007年,聯合國大會宣布2010年~2020年為“聯合國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在接下來的10年中應對土地荒漠化,提高世界旱地的保護和管理,從而解決不斷惡化的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問題。
2009年12月,聯合國大會要求五大聯合國機構針對十年計畫發起相關活動。
2009年12月,聯合國大會要求五大聯合國機構針對十年計畫發起相關活動。這五大機構分別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以及包括聯合國秘書處新聞部在內的其他聯合國機構。
8月16日,“聯合國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2010年~2020年)”計畫在巴西的半乾旱地區——賽阿拉州福塔萊薩舉辦的第二屆國際會議上正式啟動;同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共同在肯亞奈洛比舉辦了非洲區域啟動儀式。據介紹,北美區域啟動儀式將於今年9月在紐約舉行,亞洲地區啟動儀式計畫將於10月在韓國舉行,歐洲地區的啟動儀式則安排在11月。
防治荒漠化需全球合作
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們對荒漠化表示憂慮,但防治沙漠化的前景並不是全然黯淡的。潘基文指出,這些挑戰是巨大的,但不是不可以解決的。在全球範圍內,恢復旱地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給當地社區不斷提供援助可以保持和恢復上百萬公頃土地,減少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並減輕人類1/3人口的飢餓和貧窮問題。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執行秘書那卡加說,十年計畫要傳達的意圖是“土地即生命”,必須保證旱地仍有生產和耕作的能力。國際社會已經位於十字路口,是繼續當前的發展模式,導致更嚴重更長期的乾旱、洪水及水資源缺乏還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人們必須做出選擇。他呼籲全球加強合作,逆轉並防止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進程,減緩乾旱對受災地區的影響,為減貧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努力。
2007年,聯合國大會宣布 2010年至2020年為"聯合國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2009年12月,聯大要求聯合國機構開始針對十年計畫發起相關活動。在巴西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的當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共同在肯亞奈洛比舉辦了非洲區域的啟動儀式。按計畫,北美、亞洲和歐洲區域的啟動儀式將分別於9、10、11月舉行。
成因
自然因素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個複雜過程,它是人類不合理經濟活動和脆弱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異為荒漠化形成、發展創造了條件,但其過程緩慢,人類活動則激發和加速了荒漠化的進程,成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異常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嚴重的乾旱條件,容易造成植被退化,風蝕加快,引起荒漠化。乾旱的氣候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地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因而乾旱本身就包含著
荒漠化的潛在威脅;氣候異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失衡,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當氣候變乾時,荒漠化就發展;氣候變濕潤時,荒漠化就逆轉。全球變暖、北半球日益嚴重的乾旱、半乾旱化趨勢等都造成荒漠化加劇。
氣候因素
赤道地區的
上升氣流在高空向兩極方向流動,由於地球旋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南北緯30°附近,大部分空氣不再前進,而在高空積聚,並輻射冷卻下沉,近地面氣層常年保持高氣壓,氣象學上稱之為“
副熱帶高壓帶”。這一地帶除
亞歐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區外,其他地區氣候乾燥,
雲雨少見,而成為主要的沙漠分布區。
人類活動
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使土地承受的壓力過重,過度開墾、
過度放牧、亂砍濫伐和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嚴重退化,森林被毀,氣候逐漸乾燥,最終形成沙漠。
相關數據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對荒漠化的概念作了這樣的定義: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
1996年6月17日第二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發表公報指出: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荒漠化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生態環境問題,而且演變為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它給人類帶來貧困和社會不穩定。
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占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儘管各國人民都在進行著同荒漠化的抗爭,但荒漠化卻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到二十世紀末,全球將損失約1/3的耕地。在人類當今諸多的環境問題中,荒漠化是最為嚴重的災難之一。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中國概況
中國荒漠化形勢十分嚴峻 根據1998年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辦公室等政府部門發表的材料指出,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全國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調研結果表明,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據中、美、加國際合作項目研究,中國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541億人民幣。
中國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風造成的風蝕荒漠化面積最大,占了160.7萬平方公里。據統計,70年代以來僅土地沙化面積擴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土地的沙化給大風起沙製造了物質源泉。因此中國北方地區沙塵暴(強沙塵暴俗稱“黑風”。因為進入沙塵暴之中常伸手不見五指)發生越來越頻繁,且強度大,範圍廣。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肅、寧夏先後發生強沙塵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蹤,264人受傷,損失牲畜幾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33.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東發生了一場席捲中國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地區的強沙塵暴,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飄浮在高空的塵土在京津和長江下游以北地區沉降,形成大面積浮塵天氣。其中北京、濟南等地因浮塵與降雨雲系相遇,於是“泥雨”從天而降。寧夏銀川因連續下沙子,飛機停飛,人們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中國西北地區從公元前3世紀到1949年間,共發生有記載的強沙塵暴70次,平均31年發生一次。而建國以來近50年中已發生71次。雖然歷史記載與現今氣象觀測在標準上差異較大,但證明沙塵暴現在比過去多得多,是沒有問題的。
根據對中國17個典型沙區,同一地點不同時期的陸地衛星影像資料進行分析,也證明了中國荒漠化發展形勢十分嚴峻。毛烏素沙地地處內蒙古、陝西、寧夏交界,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40年間流沙面積增加了47%,林地面積減少了76.4%,草地面積減少了17%。渾善達克沙地南部由於過度放牧和砍柴,短短9年間流沙面積增加了98.3%,草地面積減少了28.6%。此外,甘肅民勤綠洲的萎縮,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楊林和紅柳林的消亡,甘肅阿拉善地區草場退化、梭梭林消失……一系列嚴峻的事實。
土地荒漠化最終結果大多是沙漠化。 中國荒漠化類型及其分布中國有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凍融荒漠化、土鑲鹽漬化等4種類型的荒漠化土地。 中國風蝕荒漠化土地面積160.7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於旱、半乾旱地區,在各類型荒 漠化土地中是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一種。其中,乾旱地區約有87.6萬平方公里,大體分布在內蒙古狼山以西,騰格里沙漠和龍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達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乾旱地區約有49.2萬平方公里,大體分布在內蒙古狼山以東向南,穿杭錦後旗、橙口縣、烏海市,然後向西縱貫河西走廊的中一東部直到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呈連續大片分布。亞濕潤乾旱地區約23.9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烏素沙漠東部至內蒙右東部和東經106度。 中國水蝕荒漠化總面積為20.5萬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7.8%。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北部的無定河、窟野河、禿尾河等流域,在東北地區主要分布在西遼河的中上游及大凌 河的上游。
中國凍融荒漠化地的面積共36.6萬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思面積的13.8%。凍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 中國鹽漬化土地總面積為23.3萬平方公里,占荒漠化總面積的8,9的。土壤鹽漬化比較集中連片分布的地區有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邊綠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沖積平原地帶、河套平原、銀川平原、華北平原及黃河三角洲。
當前沙漠化治理措施的癥結分析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和實踐,我國在沙漠化防治方面曾採取過的措施很多,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1、退耕還植。
植被對防治土壤風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風洞模擬等大量的實驗觀測數據表明,當植被蓋度達到60%以上時,土壤風蝕就基本消失。因此,非常自然地把種樹、種草與沙漠化的治理結合起來。退耕還植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就是基於控制土壤風蝕的原理提出的。各地沙漠化治理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在沙漠化發生髮展比較嚴重的農耕地區,基本上都是採取把部分已經沙漠化的耕地退還為林地和草地的方法,以達到沙漠化土地恢復的目的。
但這種做法並沒有使區域內的一部分土地退耕還植,與本區域內另一部分土地的承載能力大幅度躍升協調起來,或者僅考慮到種樹、種草,而未在建設基本農田、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出上下功夫,從而導致退耕還植與減輕和消除沙漠化土地本已過重的人口壓力之間未建立起必然的聯繫。所以,利用退耕還植的模式來治理沙漠化,從整體來看效果不明顯也就不足為怪了。
2、圍欄封育。
在草原地區由於牲畜壓力過大、過度放牧造成土地沙漠化。因此,沙漠化的治理通常採用“圍欄封育”的措施,即把草場劃分成若干小區,建設“草庫侖”,實行輪牧,使圍起來的草地因牲畜壓力的減輕或消逝而自然恢復。沙漠化過程的自我逆轉能力決定了在沙漠化發展進程中,如果消除人類活動的外界干擾,沙漠化過程就具有了逐漸終止的特性。沙漠化過程的自我逆轉能力取決於沙漠化過程發展程度和沙漠化過程發生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研究表明,隨著沙漠化程度的加劇,沙漠化過程的恢復能力將不斷下降。在沙漠化程度相似的情況下,自然條件,特別是年均降水量對自我恢復能力有直接的影響。例如,科爾沁草原沙區東南部、鄂爾多斯草原毛烏素沙區的東南部等地,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屬易恢復的地區,由流沙恢復到植被蓋度超過60%的階段,恢復時間約3-5年;烏蘭察布草原南部,察哈爾草原及壩上高原等地,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間,地表有斑點狀流沙的灌叢沙堆,沙漠化土地自我恢復時間為5-7年;降水量200-300毫米的流沙區,需10年以上的時間。
但是圍欄封育,建設“草庫侖”,實行輪牧的做法,本身並沒有把區域內的人畜壓力釋放出去。這就必然會造成圍起來的地方沙漠化有所逆轉,而沒圍起來的地方,由於人畜壓力的加大而使植被破壞更加嚴重,勢必造成沙漠化的繼續惡化。
筆者認為,在沙漠化的治理過程中,存在著一個邏輯上的悖論問題:沙漠化是由於人口壓力大大高於土地的承載力造成的,而治理沙漠化卻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沙漠化土地的承載力,使其大於現狀人口總數。當前沙漠化的治理措施,主要側重於恢復植被、控制土壤風蝕,而沒有從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即消除造成沙漠化的人口壓力入手,這就是沙漠化治理成效不顯著的主要癥結所在。
對沙漠化治理途徑的思考
我國沙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大多分布在西北農牧交錯地帶,這裡多為旱作農業,其農業產量受氣候波動的影響較大,糧食產量和降雨量之間存在著較密切的關係。因此這裡的農業被形象地稱為“波動農業”。“波動農業”的特點就是“廣種薄收,以豐補欠”。這種農業特徵在甘肅的定西和毛烏素地區表現的非常明顯。“廣種薄收,以豐補欠”的波動農業,在人口壓力的推動下,不斷開墾宜農荒地和擴大耕地面積,就成為它的必然行為。當開墾範圍受到限制時,以簡化農業系統的結構,縮短人口的食物鏈,來試圖養活更多的人口。因此,波動農業的機制實際上也就是該區沙漠化發生髮展和不斷惡化的機制。波動農業無法依賴小農業的技術路線,從根本上掙脫“人口——耕地——糧食”的螺旋,必定在“平面墾殖”中日復一日地去破壞自然生態環境。
由此可見,人口壓力過大造成的土地沙漠化,實質上是由於人口的過快增長與農業技術和土地承載力相對滯後的矛盾所造成的,是生態環境的脆弱地帶,是經濟和技術落後的必然產物。人口壓力的關鍵在人口與當地土地承載能力的對比關係上,因此,與當地農業經濟技術的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國沙漠化地區,目前大多仍以傳統農業為主,生產技術落後,仍維持著廣種薄收和只種不養的掠奪式經營方式。這就造成了沙漠化地區的生態系統內物質代謝循環的失調,破壞了生態平衡,從而引起沙漠化的發生和惡化。
治理沙漠化的關鍵是要從這一導致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入手,突破技術層面的限制,從經濟學、生態學和沙漠學相結合的角度,把沙漠化治理與農村經濟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目前特別是要與農業經濟的發展有效結合起來,通過施用高新技術、改造生產要素條件來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通過產業重組、提高技術含量,走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改善農村經濟狀況,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就可以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載力發生躍遷,從而消除沙漠化產生的根源,使沙漠化土地得以整體逆轉。
世界概況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表明,非洲和亞洲是土壤荒漠化現象最嚴重的地區。在非洲,46%的土地和4.85億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脅;亞洲一半以上的乾旱地區已受到荒漠化的影響,其中中亞地區尤為嚴重。從受荒漠化影響的人口分布情況來看,亞洲也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響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產生危害
土地沙漠化沙漠是
乾旱氣候的產物,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就有沙漠。但是,荒涼的沙漠和
豐腴的草原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界線。有了水,沙漠上可以長起茂盛的植物,成為生機盎然的綠洲;而綠地如果沒有了水和植物,也可以很快退化為一片沙礫。而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不管氣候、土地條件如何,隨便開荒種地、
過度放牧;為了解決燃料問題,不管後果如何,肆意砍樹割草。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本來就缺水多風,現在土地被蹂躪、植被遭破壞,降水量更少了,風卻更大更多了,大風強勁地侵蝕表土,沙子越來越多,慢慢地沙丘發育。這就使可耕牧的土地,變成不宜放牧和耕種的
沙漠化土地。
土地沙化是
環境退化的標誌,是環境不穩定的
正反饋過程。如不採取根本措施,土地風蝕沙化過程不僅不會自動停止,反而會加劇發展。比如:寧夏中部地區現在土地沙化面積已達74.46萬公頃。其發展速度很快。近22年來,土地沙化面積由占該區面積的20%上升到50—60%。問題十分嚴重。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乾旱多風的沙質地表環境中,由於過度地人為活動破壞了脆弱的生態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以
風沙活動為主要特徵的類似沙漠景觀,造成了
土地生產力下降的環境退化過程。沙漠化是當前世界上一個重要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是一個突出的地質問題。嚴重的問題是“全球沙漠化仍在蔓延”。
中國也存在著土地沙漠化問題。在中國的沙漠化土地中,其中已經沙漠化了
的土地為17.6萬
平方公里,潛在沙漠化危險的土地有15.8萬平方公里,在濕潤地帶的
風沙化土地有1.9萬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響的人口達5000餘萬人,有近400萬公頃的旱農田和500萬公頃的草場受其影響。中國沙漠化土地面積從原來的13.7萬平方公里增加到17.6萬平方公里。因此,中國面臨的
土地資源被侵蝕的形勢也是嚴峻的。
沙漠治理
設定沙障
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籬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鋪沙障等。草方格沙障使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
流動沙丘上紮成擋風牆,以削弱風力的侵蝕,同時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層的含水量,有利於
沙生植物的生長。黏土沙障是將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 m的土埂,間距1~2 m,走向與風向垂直。黏土固沙施工簡單,固沙效果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
在沙面上覆蓋緻密物
以色列嘗試了一種塑膠薄膜固沙法,即將塑膠薄膜覆蓋在沙漠上,並用石頭等重物壓住。這種方法可有效防止水散失,但塑膠薄膜易被風颳起,使其喪失固沙和保水功能,同時造成二次污染。
利用廢塑膠治理沙漠
該方法可有效固沙和保水。利用簡單工藝將廢塑膠改性成為固沙膠結材料,然後在所種植物周圍的沙表面噴灑1層固沙膠結材料,15~20 min後固沙膠結材料就將表層沙膠結在一起,形成黏性固沙層。固沙層為柔性,很難開裂,且固沙層由固沙膠結材料與表層沙緊密黏結,重量較大,大風也很難將其颳起。
恢復與重建
荒漠化形成與擴張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態系統的人為破壞所致,是對該系統中的水資源、生物資源和土地資源強度開發利用而導致系統內部固有的穩定與平衡失調的結果。當下荒漠化嚴重真正的原因並非人工植被營造太少,而是天然植被破壞過甚。由此可見,只有保護、重建荒漠生態系統,才能從根本上遏制住沙漠化擴展的勢頭。
嚴控人口容量
嚴格控制環境的人口容量
我國西部生態極其脆弱,破壞易而恢復難,“地廣人稀”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由於環境容量十分有限,許多地區的人口已經超飽和。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北方荒漠化地區人口總數已達4億人,比建國初增加了160%。新疆160萬km2土地,可供人類生存繁衍的綠洲僅有4.5%,目前農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400人。
青藏高原河谷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超過20人,而今在該地區卻達90人,大大超出土地承載力。
植物治理
沙漠植物治理指在沙漠地區播種沙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擴張及改善沙漠土地。沙生植物具有水分蒸騰少,機械組織、輸導組織發達等特點,可抵抗狂風襲擊,並儘快將水分和養料輸送到亟需的器官,其細胞內經常保持較高的滲透壓,具有很強的持續吸水能力,使植物不易失水,能夠適應乾旱少雨的環境。其治理的方法:①在沙漠地區有計畫地栽培沙生植物,造
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鬆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洼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②在沙漠邊緣地帶造
防風林,以削弱沙漠地區的風力,阻止沙漠擴張。防風林的效果與林帶的高度有關,樹木越高大防風效果越好。此外,還與樹木的疏密結構和透風性能有關。其類型有3種:緊密結構林帶、疏透結構林帶及通風結構林帶。植物治理的效果重點在於選擇適當的樹種和科學的林帶結構。
水資源利用
水資源利用在沙漠治理過程中最為重要。沙漠中的水源主要有地下水、河道水和降水。但沙漠區域的降水量不穩定,一般隨氣候的變化而變化,濕潤年份降水量多,而乾暖年份降水量少。沙漠地下水較穩定,其沙層厚,具有一定的“隔熱”性,使水得以在地下保存。但這種穩定是相對的,受到降水的制約。解決水資源主要從汲水、輸水和節水灌溉等方面考慮。
汲水
其方式主要有2種:①地下井汲水工程。在含有水體的古河道、古湖泊或地下水發育的沙漠區域可以建立地下井。井深度及口徑的確定要綜合考慮需水量、水層厚度與井底持力層等因素。②
坎兒井。坎兒井是井渠相連的汲水工程,由地表開挖許多豎井,挖到含水層,然後再在各豎井的底部相互挖通,以洞相聯,形成地下渠道,在新疆地區被大量套用。渠聚的地下水順渠道流至坎兒井的終端,引水出地面流入渠溝再進行灌溉。由於其沿山前傾斜的沖積層挖掘,渠頭水位高,終端水位低,無需動力設備即可把水引到地面,且在地下渠道流動,蒸發損耗量小。
輸水
水資源的輸送方式主要有渠道引水和管道輸水。①渠道引水。這是我國農業進行灌溉的主要方式,目前全國渠系水的利用係數為30%~40%,即輸水損失率高達60%~70%。②管道輸水。該方式可減少水資源在輸送過程中的蒸發和流失,其輸水損失率僅為20%~30%,且輸送量大。
節水灌溉
節水灌溉技術主要包括噴灌和微灌技術。噴、微灌技術與
地面灌溉相比,節水30%~70%,被廣泛套用。①噴灌。被大量用於沙地的灌溉,其效果與風速的大小有關。據陳渠昌等人測試:風速小於3 m/s時,噴灌的噴灑均勻度一般在80%左右;風速小於2 m/s時,噴灌的噴灑均勻度可達85%以上。②微灌。微灌是按照植物需水要求,通過壓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特製灌水器,將水和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
微灌形式較多,有滴灌、地表下滴灌、微型噴灑灌、
湧泉灌等,其中套用較廣的是滴灌。微灌具有很多優點,如比噴灌省水15%~25%;灌水均勻;微灌工作壓力比噴灌低,節約了抽水的能量;較其他灌溉方法增產30%左右;自動控制,省力且非常方便。雖然微灌的效果明顯優於噴灌,但其對水質要求高,投資成本高,限制了其套用規模。目前,在我國沙漠、沙地地區最理想的灌溉方式仍然是噴灌。③小畦灌。其方法即長畦改短畦,寬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灌水技術,具節水、灌水均勻、減輕土壤沖刷等優點。畦灌試驗資料表明:採用小畦灌比塊灌、漫灌和串灌分別增產10.9%、11.7%和29.1%。在同等產量條件下,小畦灌比塊灌、漫灌和串灌分別省水13.73%、22.90%和48.45%
防治土地沙漠化是必須,
世界人口已經是有增無減,人們對土地的運用需求也逐漸增大,如果再土地沙漠化,那人類可用的土地資源將會減少很多。而且它的危害也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