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發展現狀,政策變遷,取消雙軌制,取消信息,取消好處,
簡介
土地雙軌制,在我國主要是指在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存在計畫劃撥土地和市場化(通過招拍掛)使用土地並存的現象,是我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過程中的產物。
在中國,一塊土地可以通過兩種方法找到「買主」,一種是政府主導的將國有土地無償劃撥給使用單位;另外一種是通過市場化手段將國有土地通過招標、拍賣、掛牌三種方式賣給使用單位。這兩種方式被俗稱「土地供應雙軌制」。
在這兩種方式中,第一種政府主導的無償劃撥由於在事後缺乏相關監管,導致了多數機構隨意劃撥土地損害公平的市場環境。舉個例子,政府和某個部門或者老闆關係好,無償或低價提供給對方,對方想,反正是「關係地」,甚么時候動工、在多大的地上動工就隨我的心愿了。這樣的結果就使的這塊地喪失了其本來的市場價值,繼而影響了當地的土地供應,最終導致了當地房價的高漲。
目前,隨著市場經濟在中國的不斷深入,這種雙軌制供應方法不斷受到人們的質疑,監管層面也表態將要取消這種制度,但由於收到眾多利益集團的阻礙,所以推進較慢。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土資源部近日透露,中國將會逐步擴大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覆蓋面。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表示:土地資源配置的最終目標是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提高土地供應和調控能力。
一個諳熟地產開發的人都知道這樣的現象:如果一年的供地計畫很快的完成了,這本該正常的現象就不正常了。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0年北京公布的供地計畫是2500公頃,當年,通過「招、拍、掛」方式賣出923公頃。剩餘的地都去哪兒了呢?
事實上,那些不能通過市場化用作的土地一般情況都被中央國家機關等國家部委直接划走。而作為北京的國土管理局根本無權管理。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作為北京地區的行政管理機構,北京市國土局看著每年對外提供的土地,一塊塊的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消失卻無能為力,全因為拿地的機構是比它高級別的部委。或許普通的北京老百姓不知道,本該為他們建設的房子全都被國家部委們建做他用了。
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土地資源配置的非市場程度依然很高,經過近30年的改革創新實踐,城市國有土地基本實現了有償、有限期、有流轉的使用制度,但目前國有土地供應仍然保留著雙軌制。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最終將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下一步按照資源市場配置的基本原則,縮小劃撥地範圍,擴大有償使用覆蓋面,最終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除軍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繼續劃撥使用外,其他用地實行有償使用。
目前政府行政辦公用地、關係國計民生的部分產業用地以及公益性事業用地仍然採取土地劃撥的形式。按照國土資源部最新說法,除軍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繼續劃撥使用外,其他用地實行有償使用。那么以後政府行政辦公用地,能源、電力等行業用地,學校、醫院、博物館等使用土地也要通過招拍掛形式有償出讓。
政策變遷
1、中國土地出讓實行“招拍掛”之前,工業用地均採用協定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方式,即出讓方與受讓方(土地使用者)通過協商,以協定約定雙方權利與義務的方式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
2、2002年5月國土資源部頒布實施《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明確規定包括商業、旅遊、娛樂、商品住宅用地的經營性用地必須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
3、2004年國土資源部頒布《關於繼續開展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情況執法監察工作的通知》,規定2004年8月31日以後所有經營性用地出讓全部實行招拍掛制度。
取消雙軌制
取消信息
2011年9月,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表示,我國將會逐步擴大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覆蓋面,土地資源配置的最終目標是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提高土地供應和調控能力。
除軍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繼續劃撥使用外,其他用地實行有償使用。也就是說,未來政府行政辦公用地,能源、電力等行業用地,學校、醫院、博物館等使用土地也要通過招拍掛形式有償出讓。
取消好處
劃撥土地供給的成本比出讓要低很多。理論上通過劃撥來供給土地是為了滿足純粹的非營利性公共需求,確實應當降低成本。但現實的情況是有的政府拿的是劃撥地,卻可能在土地上建起餐廳等經營場所。取消雙軌制能夠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有利於核算土地使用者的成本,取消雙軌制能減少特權用地,有利於公平競爭。所有的非公益的土地使用都應當承擔相同土地成本,取消某些單位用地的特權,讓土地出讓價格由市場來調節,真正實現公平。比如某些事業單位用劃撥土地建樓,但做的是營利性或半營利性的生意,這樣的話對拿出讓土地蓋樓的其他經濟主體就不公平。
取消雙軌制對農村土地也將帶來有利影響。目前政府劃撥土地主要有兩個來源,少部分從政府的存量地里劃撥,但大部分是從農村集體土地中征地後劃撥。此前由於劃撥土地成本低,承包農村集體土地的農民所得的補償很少。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後,被征的農村土地出讓價值提高,補償額也可能增加,補償將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