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五禽戲

圖解五禽戲

五禽戲是以模仿動物動作和神態為主要內容的組合動功。“五”是一個約數,並非限於五種功式;“禽”指禽獸,古代泛指動物;“戲”在古代是指歌舞雜技之類的活動,在此指特殊的運動方式。本法之起源可上溯至先秦,如《莊子》中有“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等載述,可見當時已有多種模仿動物形神的導引圖文,更屬“五禽戲”原始功法之類。具體將“五禽戲”整理總結並作為一套功法推廣者,是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醫家華佗,只是有關“華佗五禽戲”的原始文字早已佚失,惟存一此致零星的史籍記載。目前所能見到的較早載錄“五禽戲”具體練法的文獻,是南北朝時陶弘景所編撰的《養性延命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解五禽戲
  • 外文名:Illustrate the five birds
  • 內容:模仿動物動作和神態的組合動功
  • 創始人:華佗
  • 時間:漢末三國時期
  • 記載典籍:《養性延命錄》
五禽戲,做法詳細解說,

五禽戲

後世醫家、養生家因師傳之變異,或根據“五禽戲”基本原理不斷發展變化,創編了數以百計的“五禽戲”套路。雖然各法功作互異鍛鍊重點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則大同小異。五禽戲包括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養性延命錄》所載“五禽戲”的具體練法為:
虎戲:自然站式,俯身,兩手按地,用力使身軀前聳並配合吸氣。當前聳至極後稍停,然後身軀後縮並呼氣,如此三次。繼而兩手先左後右向前挪動,同時兩腳向後退移,以極力拉伸腰身,接著抬頭面朝天,再低頭向前平視。最後,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後退七步。(圖1)
鹿戲:接上四肢著地勢,吸氣,頭頸向左轉、雙目向右側後視,當左轉至極後稍停,呼氣、頭頸迴轉,當轉至朝地時再吸氣,並繼續向右轉,一如前法。如此左轉三次,右轉兩次,最後回復如起勢。然後,抬左腿向後挺伸,稍停後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後伸三次,右腿二次。(圖2)
熊戲:仰臥式,兩屈膝拱起,兩腳離床面,兩手抱膝下,頭頸用力向上,使肩背離開床面,略停,先以左肩側滾落床面,當左肩一觸床面立即復頭頸用力向上,肩離床面,略停後再以右肩側滾落,復起。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後起身,兩腳著床面成蹲式,兩手分按同側腳旁,接著如熊行走般,抬左腳和右手掌離床面。當左腳、右手掌回落後即抬起右腳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軀亦隨之左右擺動,片刻而止。(圖3)
猿戲:擇一牢固橫竿,略高於自身,站立手指可觸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雙手抓握橫竿,使兩腳懸空,作引體向上七次。接著先以左腳背勾住橫竿、放下兩手,頭身隨之向下倒懸,略停後換右腳如法勾竿倒懸,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圖4)
鳥戲:自然站式。吸氣時蹺起左腿,兩臂側平舉,揚起眉毛,鼓足氣力,如鳥展翅欲飛狀。呼氣時,左腿回落地面,兩臂回落腿側。接著蹺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後坐下。屈右腿,兩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後兩手換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也七次,最後,兩臂如鳥理翅般伸縮各七次。(圖5)
“五禽戲”是我國後漢時期,名醫華佗總結了前人模仿禽獸動作鍛鍊身體的經驗,把“熊經鳥伸”運動發展為虎、鹿、熊、猿、鳥“五禽戲”,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醫療體育和健身運動。從古至今,廣為流傳,深為我國人民所喜愛。
“五禽戲”動作比較簡單,運動量比較小,適合於年老體弱者選練。

做法詳細解說

一、虎形
預備式;兩臂自然下垂,頸自然豎直,面部自然,眼向前平視,口唇閉合,舌尖輕抵上顎.不用挺胸或拱背。兩腳跟靠攏成立定姿勢,全身放鬆。站立片刻(圖1)然後做下列動作:
1.左式
(1)兩腿慢慢向下彎曲,成半蹲姿勢,體重慢慢移往右腿,左腳靠在右腿踝關節處,腳跟稍離地抬起,腳掌虛點著力,成右獨立步。同時兩掌握拳,提至腰腹兩側,兩掌心向上,眼看左前方(圖2)。
(2)左腳向左前方斜出1步,右腳也隨之跟進半步,兩腳跟前後相對,相距約30厘米,體重坐在右腿,成左虛步。同時兩拳順著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轉變掌,向前伸按而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指尖朝上,兩虎口相對,眼看左手食指尖(圖3)
2.右式同左式唯左右方向相反
(1)左腳向前墊半步,右腳隨之跟到左腿踝關節處,兩腿靠攏,右腳跟稍離地抬起,右腳掌虛點著力,兩腿屈膝半蹲,體重移至左腳。成左獨立步。同時兩掌變拳撤回到腰間腹部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右腳向右前方斜進1步,左腳跟進半步,兩足跟前後相對,相距約30厘米,體重在左腿上,成右虛步。同時兩拳順著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轉變掌向前伸按推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指尖朝上,兩虎口相對,眼看右手食指尖。
3.左式
(1)右腳向前墊半步,左腳也隨之跟到右腿踝關節處,腳跟離地抬起,腳尖虛點著力,兩腿屈膝半蹲,成右獨立步。間時兩掌變拳撤至腰間腹部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完全與前左式(2)的動作相同。
如此左式、右式的反覆虎撲,次數不限。練時要協調敏捷,沉著勇猛,做到“手起而鑽,手落而翻,手足齊落,挺腰伸肩”,這樣虎形助神態就基本具備了。
二、鹿形
預備式:同虎形。
1.右腿屈曲,上身後坐,左腿前伸,膝稍彎屈,左腳虛踏,成左虛步。左手前伸,微屈肘,掌心向下。置於左肘內側,兩拿心前後遙遙相對。
2.兩臂在身前逆時針同時旋轉,左手繞環較右手大些。關鍵在於兩臂繞環不是肩關節為主的活動,而是在腰胯帶動下完成的。手臂繞大環,尾閭繞小環,即所謂“鹿運尾閭”。主要是活動腰胯,藉以強腰腎,促進盆腔內的血液循環,並鍛鍊腿力(圖4)。
3.如此運轉若干次後,右腿前邁,體重坐於左腿上,右手前伸,左手護右肘,順時針方向繞環若干次。如此左右互換,反覆做數邊。
三、熊形
預備式:兩腳平行分開自然站立,距離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做3—5次深呼吸後,再做下列動作(圖5)。
1.屈右膝,右肩向前下晃動,手亦隨之下沉。左肩稍向後外舒展,左臂稍隨之上抬(圖6)。
2.屈左膝,左肩向前下晃動,手亦隨之下沉。右肩則稍向後外舒展、右臂稍隨之拾高(圖7)。
如此反覆晃動,次數不拘,有健脾胃、助消化、活動關節等功效。
四、猿形
預備式:同虎形。
1.兩腿慢慢向下彎屈,左腳向前輕靈邁出,同時左手沿胸前上提至與口乎,掌心向下.迅速向前伸出如取物之狀,將到達終點時由掌變爪,手腕隨之自然下垂,並迅速縮回(圖8)。
2.右腳向前輕靈邁出,左腳隨之稍跟,腳跟抬起,腳掌虛點著力,問時右手沿胸前提至與口平,掌心向下,向前如取物樣伸出,將到達終點時,由掌變爪形,腕隨之下垂,同時左手收回至左脅下(圖9)。
3.左腳往後稍退踏實,身體後坐,右腳隨之也稍退,腳尖點地。同時左手沿胸前提至與口平,向前如取物樣伸出,將達終點時由掌變爪形,腕隨之下垂。同時右手收回至右脅下(圖10)。
4.右腳向前輕靈邁出,其他動作同2項。
5.左腳向前輕靈邁出,其他動作同1項。
6.右腳往後稍退踏實,其他動作同3項,惟左右方向相反。
以上1一6項動作,反覆練習數遍。
五、鳥形
預備式:同虎形。
1.左腳向前邁進1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自身前抬起,向左右側方斜舉,並隨之
深吸氣(圖11)。
2.右腳前進與左腳相併,兩臂自側方落下,兩腿同時下蹲,兩前臂在膝下相交,左內右外,抱住雙膝,同時深呼氣(圖12)。
3.右腳向前邁進1步,左腳隨之跟進半步,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自身前抬起,向左右側方斜舉,並隨之
深吸氣(圖13)。
4.左腳前進與右腳相併,兩臂自側方落下,兩腿同時下蹲,兩前臂在膝下相交,左外右內,抱住雙膝,同時深呼氣。
以上動作反覆練習數遍,此勢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健腰壯腎,長期堅持段煉,可以治癒腰痛。
為了練“五禽戲”取得較好的健身效果,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全身放鬆練功時,不僅肌肉要放鬆,神經精神也要放鬆。要求松中有緊,柔中有剛,切不可用僵勁。只有放鬆使出來的勁才會柔中有剛,才使動作柔和連貫,不致僵硬。
2.意守丹田意守丹田,即排除雜念,用意想著臍下小腹部,有助於形成腹式呼吸,做到上虛下實,即胸虛腹實,使呼吸加深,增強內臟器官功能,使血液循環旺盛。身體下部充實,有助於克服中老年人常易發生
的頭重腳輕和上盛下虛的病象。此外做到上虛下實,動作才能達到輕巧靈便、行動自如。
3.呼吸均勻練功前,先做幾次深呼吸,凋勻呼吸。練功當中,呼吸要自然平穩,最好用鼻呼吸,也可口鼻並用。但不可張口喘租氣,而要悠悠吸氣,輕輕呼氣,做起動作來會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使服運動幅度加大,腹肌收縮有力,對內臟器官都有好處。
4.動作象形練五禽戲做到動作外形神氣都要象五禽。如練虎戲時,要表現出威猛的神態,目光炯炯,搖頭擺尾,撲按搏鬥等,有助於強壯體力。練鹿戲時,要仿效鹿那樣心靜體松,姿勢舒展,要把鹿的探身、仰脖、縮頸、奔跑、回首等神態表現出來。鹿戲有助於舒展筋骨。練熊戲時,要象熊那樣渾厚沉穩,表現出撼運、抗靠、步行時的神態。熊外似笨重,走路軟塌塌,實際上在沉穩之中又富有輕靈。練猿戲時,要仿效猿猴那樣敏捷好動,要表現出縱山跳澗、攀樹蹬技、摘桃獻果的神態。猿戲有助於發展靈活性。練鳥戲要表現出亮翅、輕翔、落雁、獨立等動作神態。鳥戲有助於增強肺呼吸功能,調達氣血,疏通經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