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21世紀的全球經濟發展—— 論關於中國經濟中的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及其實現機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及其實現機制
- 論文作者:秦小林
- 指導教師:孫夢陽
- 論文類型:經濟學
簡介,前言,內容,
簡介
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淺談21世紀的全球經濟發展性-------論關於中國經濟中的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及其實現機制
學 院:管理與經濟學院
班 級:10220302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的經濟不斷牽連在一起,世界各國無論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緊密相連在一起了,然而在這一樣的一個新時代下哪一個來決定一國的世界地位和實力呢,我們不言而明,那就是經濟。例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其下我想談談的就是中國的經濟,說到中國的經濟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經濟如此般的落後和已開發國家比起來差了數幾倍,十倍,百倍乃至從GDP和GNP來分析就一目了然地看清楚中國的經濟狀況了,然而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不在是以往的自給自足經濟發展了,開始踏入一個新的台階那就是經濟的發展可以與外界聯繫在一起從而看出我國經濟的形式出現了大轉變由之前的粗放型經濟走向集約型經濟的發展模式。那么在這樣模式下發展數三十年之後我們迎來來一個新的世紀那就是跨入了一個嶄新的21世紀了,在新的世紀裡中國申請加入了WTO(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打開一扇大門中國終於在2001年正式成為世界WTO一員,中國將成為世貿組織的重要角色之一,將要面臨很多問題的考驗,從而推動中國在整個全球的經濟的發展,為全球的其他國家打開了一個重要市場。
WTO是世貿組織的英文簡稱。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
內容
國際貿易利益概述
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是指貿易帶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利益。本文概述了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理論的演變,並對各種理論進行了評析,繼而對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作了較為系統深入的分析。要使國際貿易起到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用,需要具備一定的國際國內條件,特別是要具備必要的市場經濟發展的條件。
國際貿易的利益大致可分為兩類:國際貿易的靜態利益和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所謂靜態利益,是指開展貿易後,貿易雙方所獲得的直接的經濟利益,它表現為資源總量不增加、生產技術條件沒有改進的前提下,通過貿易分工而實現的實際福利的增長。所謂動態利益,是指開展貿易後,對貿易雙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間接的積極影響。靜態利益偏重於一國通過貿易所獲得的消費方面的好處(當然,這種好處與分工後生產力的提高有關),而動態利益則注重於開展貿易後對生產的刺激作用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其他諸方面的積極影響。如果說,靜態利益是直接的貿易利益,那么,動態利益就是貿易帶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利益。本文擬就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以及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和條件等問題,作一深入分析。
一、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理論的演變 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為自古典學派以來的歷代經濟學家所重視。他們常常是自由貿易的熱烈擁護者,極力宣揚擴大國際貿易的優越性。在他們的著作中,不僅令人信服地論證了貿易的靜態利益,而且還包含有豐富的關於國際貿易動態利益(亦即發展利益)的思想。最早涉及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相互關係的問題的,應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提出的動態生產率理論和“剩餘產品出口”(Vent for Surplus)模型,對以後的理論發展有重要影響。斯密認為,分工的發展是促進生產率長期增長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則受到市場範圍的強烈制約。對外貿易是市場範圍擴展的顯著標誌,因而對外貿易的擴大必然能夠促進分工的深化和生產率的提高,加速經濟成長。斯密的這些論述包含了國際貿易具有帶動經濟成長作用的最初思想。斯密的“剩餘產品出口”理論更是著眼於貿易對經濟成長的帶動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國在開展國際貿易之前,存在著閒置的土地和勞動力,這些多餘的資源可以用來生產剩餘產品以供出口,這樣貿易就為本國的剩餘產品提供了“出路”。他寫道,對外貿易可以“給國內消費不了的那一部分勞動成果開拓一個比較廣闊的市場。這就可以鼓勵它們去改進勞動生產力,竭力增加它們的年產物,從而增加社會的真實財富與收入”。[(1)]這種剩餘產品的生產不需要從其他部門轉移資源,也不必減少其他國內經濟活動,因而出口所帶來的收益及換回的本國需求的產品,也沒有機會成本,因而必然促進該國的經濟成長。需要說明的是,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是以國內充分就業和一般均衡為前提的,因此,出口部門的擴張是通過從進口替代部門轉移資源來實現的,涉及進口替代部門縮減,就這一點而言,並不必然得出經濟總量同時增長的結論。因此,“剩餘產品出口”理論可與比較成本說互補。
李嘉圖創立的比較成本理論,論證了貿易靜態利益的基礎。實際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著國際貿易帶動經濟成長的思想。他認為,對外貿易是實現英國工業化和資本積累的一個重要手段。他指出,經濟成長的基本動力是資本積累。隨著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會因土地收益遞減規律的作用而逐漸昂貴,工資(勞動力的價格)也將隨之上漲。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工資上漲將使利潤下降,從而妨礙資本積累。通過對外貿易,如果能夠從外國獲得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會阻止在本國發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遞減傾向,促使經濟成長。總之,李嘉圖認為,通過進口廉價初級產品,阻止土地收益遞減、工資上漲和利潤下降傾向,就可保證資本積累和經濟成長。[(2)]
較為系統地論述貿易的發展利益的古典經濟學家,是英國的約翰·穆勒。他關於貿易對經濟發展貢獻的論述給後來的經濟學家很大的啟發。他第一次明確區分了貿易利益和發展利益。他認為,國際貿易具有兩種利益,一種是直接利益,另一種是間接利益。直接利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國際分工,使生產資源向效率較高的部門轉移,從而提高產量和實際收入;二是通過貿易可以得到本國不能生產的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等該國經濟活動持續進行所必需或不可缺少的物質資料。間接利益則表現在,通過貿易分工推動國內生產過程的創新的改良,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產品進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儲蓄的增加,加速資本積累,等等。穆勒這樣寫道:“市場的擴張使生產加工過程趨於改善,一個為比本國更大的市場進行生產的國家能夠引入更為廣泛的勞動分工,能夠提高機器設備的使用效率,也更可能進行生產過程的創新和改良”。“開放了貿易,通過使人們熟悉新鮮事物,有時可以使一個原先因缺乏精力和雄心壯志而造成資源開發不良的國家經歷一次工業革命,驅使那些原來滿足於微不足道的舒適和惰散的人更為勤奮的勞動,以滿足他們新的偏好,以致鼓勵了儲蓄,提高了資本的積累。”穆勒還指出,貿易通過下列途徑推動不已開發國家的發展:“外國工藝技術的引進,提高了資本的收益率;外國資本的引進使生產的增長不僅僅依賴於本國居民的節約和精打細算,並且為本國居民提供了激勵性的示範,向人們傳輸了新的觀念。”[(3)]約翰·穆勒的這些精闢論述對後來發展經濟學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啟發人們從新的角度來認識貿易利益問題。
受古典經濟學家上述觀點和理論的啟發,後來的經濟學家進一步探討了貿易對經濟發展的帶動問題。與亞當·斯密“剩餘產品出口”模型相似的有所謂“大宗產品”(Staple)出口帶動增長理論和發展經濟學家劉易斯的二元經濟模型。所謂大宗產品,主要指原材料或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這些產品的開發和新發現,常常導致國內大量剩餘。這些剩餘由大批量的出口吸收,便可減少國內資源的閒置和失業,增加國民收入和消費,提高儲蓄和投資,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這一模式是加拿大經濟學家因尼斯在30年代根據加拿大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的史實中總結出來的,因此一般認為並不具有普遍性。但是這一思想還是有啟發價值的。著名發展經濟學家羅斯托認為,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上,都有一個帶動整個經濟起飛或高速增長的領先部門。當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達到相當的規模和水平時,就有可能成為這樣的領先部門。
劉易斯在1954年提出的二元經濟模型,與開發中國家有特別密切的關係。他把經濟分為兩大部門,一個是現代的、資本主義的工業部門,另一個是傳統的尚未進入資本主義階段的農業部門。現代的工業部門採用現代技術,面向市場,易於接受變革。傳統的農業部門技術落後,生產僅能餬口,沒有什麼產品流向市場,收入只能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現代工業部門運用再生產資本,僱傭工資勞動力,進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生產活動;傳統農業部門由於受制度和組織形式及資源條件的約束,勞動的邊際產品低,並且常常低於其平均水平,勞動力供給因而具有“無限”的特點。現代工業部門的企業家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有吸收勞動力以擴張工業生產的積極性。該部門的勞動生產率較高,面對農業部門的低工資水平,工業部門只要提供略高於農業部門維持最低生活的工資,便可得到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供給,同時還可進一步增加利潤。藉助資本的積累,工業部門得以不斷擴張,吸收源源不斷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只要現代工業部門的邊際產出超過傳統部門,整個經濟就可以從勞動力轉移中得到好處。尤其是在剩餘勞動力尚未吸收完,資本主義部門工資不上升的情況下,利潤和積累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將不斷上升,經濟成長將加速。如果資本主義部門即現代工業部門生產的是出口產品,傳統部門生產的是進口產品,對外貿易的擴展無疑將有助於擴大現代工業部門產品的市場和需求,並降低勞動力的工資(因為食品的價格將因進口而降低),從而進一步增加資本主義部門的利潤和積累,促進經濟成長。
基於以上觀點,再聯繫到19世紀後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許多國家利用對外貿易促進經濟成長的事實,貿易是“經濟成長的發動機”(Engine for Growth)的觀點便應運而生。貿易是經濟成長發動機的理論命題是D.H.羅卜特遜在30年代首次提出來的,50年代R.納克斯對這一學說又進行了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納克斯在分析19世紀國際貿易的性質時指出,19世紀的貿易不僅是簡單地把一定數量的資源加以最適當配置的手段,它實際上是通過對外貿易把中心國家的經濟成長傳遞到其他國家,即中心國家經濟迅速增長引起的對開發中國家初級產品的大量需求引發了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因此,對外貿易是經濟成長的發動機。這一理論認為,較高的出口增長率是通過以下幾條途徑來帶動經濟成長的:
(1)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著這個國家有了提高其進口水平的手段。進口中包括資本貨物的進口,而資本貨物對於促進經濟成長是特別重要的。資本貨物的進口使這個國家取得國際分工的利益,大大節約了生產要素的投入量,有助於提高工業的效益,它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
(3)出口也使得一國得到規模經濟的利益。國內市場加上國外市場比起單獨的狹小的國內市場就能容納得下大規模的生產。
(4)世界市場上的競爭會給一國的出口工業造成壓力,以降低成本,改良出口產品的質量,並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出口工業。
(5)一個日益發展的出口部門還會鼓勵國內外的投資,並刺激加工工業或附屬工業以及交通運輸、動力等部門的發展,並促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引進。[(4)]
澳大利亞國際經濟學家馬克斯·科登提出了貿易對經濟成長率影響的理論。他的理論的主要特點是,將對外貿易與巨觀經濟變數聯繫起來進行分析,並且特彆強調外貿易對生產要素供給量的影響和對勞動生產率的作用。科登認為一國進行對外貿易,對巨觀經濟將產生以下5個方面的影響:
第三,替代效應。如果投資品是進口含量較大的產品,則由於貿易的開展,會使投資品對消費品的相對價格下降,這將導致投資對消費的比率提高。因為投資成本的下降,人們更多地將收入用於投資了。投資率的提高無疑會帶動經濟成長率的上升。
80年代中期以來,以羅默、盧卡斯等人為代表的新增長理論,把創新作為推動生產率增長的核心因素。
這一理論通過對增長因素的計量分析,指出,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的大部分應歸功於生產率的提高。基於這一事實,新增長理論構造了一系列模型,將創新活動內生化視為有目的的研究和開發投資的結果——這一投資活動的顯著特徵是不僅能帶來更高的利潤率,而且有溢出效應和外部收益。在這裡,創新是推動生產率增長的核心因素。新增長理論所揭示出的增長機制表明,如果對外貿易能夠刺激一國的創新活動,便能促進該國的經濟成長。顯然,創新活動與對外貿易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這種聯繫是通過更為廣闊的市場、更為頻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競爭對創新活動的刺激而實現的。可見,從新增長理論中能夠引伸出對外貿易促進經濟成長的新的依據。[(6)]
以上我們極其簡略地考察了關於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理論的演變。可以說,隨著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各國經濟國際化的深化,人們對國際貿易作用的認識也在不斷擴展,對國際貿易帶動經濟成長與發展的動態利益的認識,也更加深化了。開展國際貿易的目的,不僅僅局限於“互通有無”,亦不僅僅著眼於通過交換獲取靜態貿易利益,提高消費水平和增進國民福利、而更多的,是通過貿易的發展促進信息、物質、思想的交流,激發本國的創新機制,從而帶動經濟發展。當然,國際貿易能否對一國經濟發展起現實的推動作用,這要取決於一系列內外部條件。
二、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 國際貿易具有促進一國經濟成長、增加就業和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作用,我們稱之為貿易的發展利益或動態利益,已為理論研究和經濟生活實際所證明。但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是什麼?貿易通過什麼途徑和方式帶動經濟發展?上面介紹的關於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的各種觀點中雖都有所涉及,但都不夠全面,不夠系統。下面試作些歸納性分析。
概括說來,國際貿易促進一國經濟發展,是通過下述這些機制的作用而實現的。
1.開展國際貿易,必然使市場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一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貿易,實際上就是把本國的企業納入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之中。一方面,持續的進口產品的激烈競爭將促使本國的企業提高效率。競爭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業退出市場的過程,同時促使高效率的企業達到合理的規模,從而最佳化本國的市場結構,改善本國企業的實績。即使本國企業在本國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出口企業不能不同外國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展開競爭。為了擴大在國外的市場份額,出口企業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生產出成本低、質量好的商品去參與競爭,並不斷按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按國際標準生產,按國際行銷慣例辦事。這無疑會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率的不斷提高和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無疑是一國經濟發展最本質的基礎。
2.開展國際貿易,必然帶來市場的擴大。國內外市場的不斷開拓,無疑會有力地帶動經濟成長。
先看出口。出口企業往往是面對世界市場來組織生產,市場容量大,容易獲得規模經濟效應。所謂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產品數量的增加,單位產品的成本會降低,從而提高經濟效益。事實上,許多工業部門要求有適度的初始規模,具有規模經濟的性質,如汽車、電冰櫃、電子計算機等等,採用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國的企業在為國內消費者提供這一類商品的同時,還能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同類產品,那就不僅企業能提高贏利水平,而且國內公眾也只需支付較低的價格。不僅如此,在出口貿易的帶動下,一個工業部門的發展又可以帶動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以致各種各樣的從屬的工業部門都建立起來。因為在經濟運行中,各產業之間呈現出各種聯繫。所謂“聯繫”,是指一個部門在投入和產出上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有兩個方面:一是後向聯繫,即某個部門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門之間的聯繫;二是前向聯繫,即某個部門同吸收它的產出的部門之間的聯繫。如果出口產業是“聯繫效應”大的主導產業,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數效果”,帶動其他一系列部門的發展,從而循環反覆地連續推動國民收入和就業量的增加,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再看進口。從國外引進國內沒有生產的產品,往往能起到開拓國內市場,引導新產業成長的作用。由於國內仍未生產,一時無法確定新產品會有多大的市場,即在一定的價格條件下社會需求量究竟是多少。當國內進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關稅壁壘也難以阻擋進口時,國內企業就得到了明確的生產信號,進口替代的工業由此發展起來。實踐證明,進口替代是許多國家,尤其是開發中國家走向工業化的第一步。這個過程就是進口商品刺激國內需求,進而導致進口替代工業部門的產生。如果條件具備,進口替代部門還能轉變為出口部門。進口國外的新產品還可促進一國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
3.開展國際貿易,必然會激發企業的創新機制,推動技術進步,從而促進經濟成長。從進口看,技術和設備的進口將直接促進國內生產的發展和生產率的提高,其作用類似於創新對增長的刺激,而且還節省了創新的成本。從出口看,出口的擴大使得創新活動所能獲得的收益上升,從而反過來刺激本國企業的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帶動經濟成長。
4.開展國際貿易能加速資金積累,促進經濟成長。一般說,國際貿易從三個方面促進一國的資金積累。一是出口部門往往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能提高積累率,從而加速發展。二是外貿的發展為引進外資提供必要的條件。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最終是由該國的出口能力決定的。出口越多,在國際市場上籌措資金的餘地就越大。另一方面,進口往往同國家之間的借貸關係聯繫在一起,這又可利用外國的資金來引進技術和設備等等。三是對進口競爭部門提供刺激。在封閉經濟條件下,企業往往滿足於現有的市場,積累擴大再生產的動力不足。進口市場競爭的出現,使企業產生了提高積累率的巨大壓力。無論什麼情況,積累總是擴大再生產、促進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5.開展國際貿易,有利於促進一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現代經濟發展包括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產業結構的最佳化,而且結構最佳化還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題,是推動現代經濟持續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所謂產業結構的最佳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產業之間比例協調發展以及各產業內部的結構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結構,以及各產業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轉移。擴大對外貿易,無疑可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起積極作用。一方面,由於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實現絕對平衡的增長,即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剛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場。當國內資源過剩而需求不足時,就面對國外市場組織生產;而在國內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資源和條件時,就適當進口。另一方面,擴大對外經貿關係,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引進競爭機制,就必然要發展本國具有現實的或潛在的比較優勢的產業,淘汰和放棄某些不合理的產業,以最佳化資源配置。進出口競爭的刺激和進出口結構的不斷調整,又會促進本國企業的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資源配置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6.開展國際貿易,必然帶來人員的交流、文化的傳播和思想的交換,從而對一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進步產生積極影響,從而反過來促進經濟發展。國際貿易對一國生產和消費所產生的示範作用和某種教育效果,在某種意義上說比物質交換帶來的利益還要大,它促進人們思想的進步、思維方式的改變和觀念的更新。尤其是現代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孕育出來的精神文明成果,諸如效率觀念、效益觀念、服務觀念、冒險精神、開拓進取精神等等,對於經濟發展落後的國家尤為重要。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抵制資本主義固有的腐朽思想侵蝕的同時,大膽吸收一切有益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民逐漸擺脫封建的、小生產的以及“左”的思想的束縛,拋棄了封閉落後、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精神包袱,大踏步走向國際貿易、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舞台,在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三、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條件 國際貿易促進一國經濟發展的條件是多方面的。既有國內的條件,也有國際環境條件;既有微觀條件,也要有巨觀條件。由於各國現實的經濟條件呈現出多樣化,國際貿易促進經濟成長的類型也呈現出多樣性,沒有統一的模式。
首先,國際貿易能否對一國的經濟發展起帶動作用,要看該國的經濟主體能否採取合理的行動,能否對國際貿易作出合理的行為反應,要看該國是否具備必要的市場經濟發展的條件。從微觀主體來看,如果企業缺乏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力,那么即使面對巨大的進口競爭壓力,它們也會無動於衷,不會去迎接競爭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效率。即使有進口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它們也可能不去充分利用這些技術和設備以增加產量和降低成本。當然,企業更不會積極謀求擴大出口而積極從事創新活動,不會謀求最大限度的規模經濟,由出口而獲得的收入和剩餘也將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更談不上實現出口增加、經濟成長的良性循環。從市場發育狀況看,如果缺乏完備的市場體系和市場結構,生產要素在本國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動,那么由進出口所引起的經濟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最佳化配置就無從談起。就拿出口來說,它對經濟發展推動作用大小與否,取決於出口部門與國內經濟其他部門在生產、技術和市場交換等各方面的聯繫程度,這就要求有一個較為成熟的市場體系作為聯繫的“渠道”,這樣,出口的增長才能通過市場這一中介向各個部門傳遞經濟和技術的“信息”,通過出口的擴大而牽動資源的重組和最佳化配置,帶動經濟成長。如果市場發育程度較低,經濟結構不合理,要素市場之間、商品市場之間、商品市場與要素市場之間的聯繫程度較低,即使出口形成了潛在的動力,但由於出口的增長向各經濟部門傳遞動力的各種必要的經濟和技術渠道不暢或中斷,或者其他經濟部門無力或無法作出積極的反應,那出口增長就無法帶動經濟成長,而且出口本身也會衰竭下來。另一方面,出口產品生產函式的性質對出口作用的大小也有很大關係。這是因為,使用不同投入係數、使用不同生產要素的出口產品往往具有不同的聯繫效果。出口產品的技術性質及其技術水平與其他部門技術水平的差異程度也被視為一個重要的變數。如果出口生產的技術水平與其他部門相差不多,或出口的擴張僅僅是外延規模的擴大,沒有伴隨著技術進步和創新,則其他部門從出口的發展中受益的可能就很小。
其次,國際貿易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對貿易帶動經濟成長的作用也是一個制約因素。開展國際貿易,會引起本國生產要素收益發生變化。從短期看,貿易會引起出口行業的產品價格上升,因而出口行業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獲益;同時,進口競爭行業的產品價格下降,因而這個行業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受損。從長期看,貿易會引起生產要素在出口部門和進口競爭部門之間的重新配置,引起生產要素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從而影響到生產要素的價格和收益。所謂“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概括了這種情形,即:開展貿易後,會使出口行業(價格上升行業)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提高,而使進口競爭行業(價格下跌行業)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降低。如果貿易引起分配格局的變化變得十分不合理或不公正,就會涉及社會的安定,影響經濟的平衡增長。這樣,政府就必須採取適當的收入分配調節政策和措施,比如利用稅收、補貼等等辦法,使任何個人或階層都不因對外開放而蒙受收入水平絕對下降的痛苦。進一步分析,如果出口收入的國內分配有利於對國產品具有較高消費傾向的集團,其結果就會有效地提高對國產品的需求,從而帶動本國的生產和就業。當出口收入的增加集中到儲蓄傾向較高的居民手中,則出口的擴大又會給其他部門的增長提供資金,提高投資水平。反之,如果有較高進口傾向的集團或對進口品消費傾向較高的居民更多地得到了出口收入,則出口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力量就受到了削弱。當然,收入分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大都是間接的,但貿易引起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則是可以肯定的。
再次,國際貿易能否持續地帶動一國經濟發展,還要看能否在總體上保持貿易收支的平衡。在開放的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對外貿易的基本功能是維持國民經濟的總量均衡,而這一點會集中反映到進出口貿易的收支平衡上來。一方面,國民經濟中的總供給與總需求,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國對外貿易是出超還是入超;另一方面,貿易收支的平衡狀況又制約對外貿易是否有效的幫助一國經濟達到總量均衡。實踐表明,貿易收支平衡是外貿增長過程中的一個中心環節,對一國的經濟運行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以研究經濟成長問題而著稱的西方經濟學家哈羅德,把對外貿易收支平衡的變動同經濟成長聯繫在一起,曾經提出過這樣的命題:一國經濟成長率高於其他國家,可能形成入超傾向。這裡暗含著這樣的意思:如果該國不能實現開放型經濟發展中的貿易收支平衡,那遲早要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五六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就曾經因貿易收支逆差過大,外匯儲備不足,不能支持高速增長的進口而實施緊縮,放慢經濟成長的步伐。
對開發中國家來說,在高速經濟成長時期出現一段時期的貿易收支逆差,是難免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益的。[(7)]同已開發國家相比,開發中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勞動生產率水平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且短期內難以大幅度地縮小這種差距。即使開發中國家出口部門的增長速度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在一定時期內也不足以消除貿易入超的傾向。再者,開發中國家大量引進外資也會在一定時期內強化貿易入超傾向,因為外資的流入特別是外商直接投資的增加通常會以進口的方式帶進一部分投資品,使引進外資的開發中國家的進口規模擴大,而且投資引進進口需求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連續性的。儘管這種進口從短期看不需要支付外匯,但從長遠看還是要靠出口來支付,還是會成為產生貿易入超的一個因素。一些外商獨資、合資企業開辦初期需大量進口關鍵設備、原材料等,會直接影響到短期的貿易收支平衡。
開發中國家在較長時期出現一定規模的入超,既是實行開放發展模式所必然帶來的現象,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從市場經濟運行的角度看,開發中國家經濟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供給不足,保持一定的貿易入超,實際上就是利用外部資源在國內搞建設。當然,若出現嚴重的國際收支平衡,則會對國民經濟的運行產生巨大的衝擊,妨礙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入超規模不能過大。還應特別指出的是,要密切注視並具體分析產生貿易入超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進口過多的高檔消費品等等而導致的貿易入超,對國民經濟增長就有弊而無利。這種情況是極可能產生的。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對外貿易的“示範效應”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有刺激本國人民為實現經濟成長、提高消費水平而奮發努力的正面效應,另一方面,它也有刺激“消費早熟”的負面效應。在經濟開放的情況下,開發中國家的消費者面對已開發國家消費模式的強烈引誘,常常試圖在低水平生產的基礎上實現高消費,導致進口過大,從而對貿易收支形成強大的壓力。如果貿易收支不平衡進入了非常嚴重的狀況,那政府就應當進行干預。
最後,國際貿易能否發揮帶動經濟成長的作用,還要看一國能否選擇正確的外貿政策和外貿發展戰略,並能適時地根據變化了的國內外情況調整這種政策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