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是在會員國發生收支暫時不平衡時,以賣給外匯的方式,根據會員國向基金組織繳納基金份額的多少對會員國提供短期借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 
  • 類型:經濟術語
種類,貸款特點,費用與酬金,問題,

種類

第一:普通貸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基本的一種貸款,用於解決會員國一般國際收支逆差的短期資金需要。它規定,會員國取得普通貸款累積最高額度為其所繳份額的125%。貸款的期限為3~5年。
第二:中期貸款
1974年9月設立的一項專用貸款,比正常的普通貸款額度要大。用於解決較長期國際收支逆差,以推行克服經濟困難的計畫
初級產品出口國家如果由於出口收入下降而發生國際收支困難時,在原有的普通貸款外,可申請此項專用貸款。第四,緩衝庫存貸款,這是用於幫助初級產品國家穩定國際市場上初級產品價格的貸款。第五,信託基金,用基金組織持有黃金的1/6按市價4年出售,所獲利建立的“信託基金”,以優惠條件向較窮的開發中國家和各國的借款者提供貸款。第六,補充貸款,主要用於彌補普通貸款的不足,在會員國遇到嚴重國際收支不平衡需要比普通貸款更大數額和更長期限的資金時,可以申請這種貸款。
其前身是出口波動補償貸款(CFF),設立於1963年。其目的是當會員國出口收入下降或穀物進口支出增大而發生臨時性國際收支困難時,可向IMF申請此項貸款。貸款額各為其份額的83%,兩者同時借取則不得超過份額的105%。1989年1月IMF以“補償與應急貸款”取代CFF,貸款最高額度為份額的122%。其中應急貸款和被償款各為40%,穀物進口成本被償貸款為17%,其餘25%由會員國任意選擇。貸款條件是出口收入下降或穀物進口支出增加應是暫時性的,而且是會員國本身無法控制的原因造成的,同時借款國必須同意與IMF合作執行國際收支的調整計畫。
第五:緩衝庫存貸款
1969年5月設立,目的是幫助初級產品出口國建立緩衝庫存以便穩定價格。IMF認定的用於緩衝庫存貸款的初級產品有錫、可可、糖、橡膠等。會員國可以使用這項貸款達其份額的45%,貸款期限為3-5年。
第六:補充貸款
設立於1977年8月,總計100億美元,其中石油輸出國提供48億,剩餘的七個國提供52億。IMF與這些國家簽訂借款協定,以借款資金配合IMF原有的融資計畫,加強對國際收支嚴重赤字的國家提供貸款。當會員國遇到嚴重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借款總額已達IMF普通貸款的高檔信用部分,而且仍需要更大數額和更長期限的資金時,可以申請補充貸款。貸款期限3-7年,每年償還一次,利率前三年相當於IMF付給資金提供國的利率加借款額可達會員國份額的140%。補充貸款提供完畢以後,定一年的貸款額度為份額的95%--115%。此後貸款限額又進一步降到一年為90%--110%,三年累計為270%--330%,累計最高限額為400%。
第七:臨時性信用貸款
IMF除設立固定的貸款項目以外,還可以根據需要設定特別臨時性的貸款項目,其資金來源於IMF臨時借入。例如1974年至1976年間設定的石油貸款,用於解決石油價格上漲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石油貸款的資金來源是IMF向盈餘國家(主要是石油輸出國)借入,再轉借給赤字國家。貸款的最高額度,1974年規定為份額的75%,1975年提高到125%。貸款期限規定為3—7年,申請石油貸款也須提出中期的收支調整計畫。石油貸款於1976年5月屆滿,共有55個會員國利用這一項目獲69億SDRS的貸款資金。
1983年3月設立,資金來自信託基金貸款償還的本息,貸款利率為1.5%,期限為5~10年。1987年底又設立了擴張結構調整貸款(ESAF),貸款最高額度為份額的250%。

貸款特點

第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的備用安排期限可以達到3年(普通貸款的備用安排期限一般不超過1年)。
第二,貸款的條件較為苛刻,並具有鮮明的政策性。
第三,會員國借款的額度受其所繳份額的限制,與其份額大小成正比,各種貸款一般都規定借用的最高限額。
第四,貸款多為短期貸款

費用與酬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性質及其資金來源決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提供的貸款必然會帶來成本費用收支問題。通常我們把借款國因借款而支付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利息費用合稱貸款費用,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付給會員國的費用稱為酬金。貸款費用與酬金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事務經營收支的主要構成內容。
(一)費用
1.承諾費。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貸款的備用安排和中期安排而向借款國收取的費用,費率為貸款餘額的0.25%。這一費用在每一期(12個月)開始時,按備用安排或中期安排規定的待提用金額計收但若借款國按規定提用了部分(或全部)款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須將原計收的部分(或全部)承諾費退還借款國。
2.使用費。使用費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持有的某會員國貨幣超過該會員國份額的部分定期收取的費用。因此這種超份額的持有額實際是會員國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購買其他國家貨幣或其他某些交易造成的,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除資金來源予借款以外的所有貸款均收取貸款額的6.25%的固定使用費;對資金來源於借款的補充貸款,其使用費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入資金時的利率加上可變差率(可變差率據貸款金額及償還時間長短而定,通常在0.2%~0.325%之間)每半年確定一次;對擴大貸款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人資金時利率加上0.2%固定差率計收使用費。
3.手續費。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所提供的各項貸款必須收取的經辦費,費率為貸款額的0.5%,要求借款國第一次提款時一次付清。
(二)酬金(Remaneration)
這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使用某一會員國份額中認繳的本幣份額而支付給該會員國的報酬。按1981年的規定,酬金率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付特別提款權利率的85%,但若有必要亦可提高至100%或降至80%。

問題

歷史性地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對各國收支調節、貨幣匯率穩定和國際貿易與經濟的發展確有不容低估的功績。但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關係的變化,貸款已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1.資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自基金組織建立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一方面石油漲價、工業國經濟成長減慢、開發中國家持續貿易入超和巨大的國際債務造成許多成員國,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國際收支惡化。加上國際市場銀行信貸緊縮與利率上漲,各國都迫切希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能及時提供更多資金以擺脫困境。而另一方面,由於西方經濟陷入危機難以自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發達工業國和石油國的借款渠道受阻,捐款比重也在下降,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多次調整基金份額進行增資,但仍不能滿足會員國調節日益嚴重的國際收支逆差需要。
2.貸款制度與貸款目的大相逕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目的是幫助會員國調節國際收支逆差,以利國際金融與經濟順利發展。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制度卻是份額掛鈎制,即繳納份額越多者,其貸款額度越大,但事實上份額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會員國政府根據會員國的經濟、金融貿易等方面情況確定的。開發中國家由於生產力經濟結構所限,所定份額較少,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制度下就意味著可提用的貸款額度就很小。但從現實看,開發中國家往往正是國際收支逆差嚴重的國家,它們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的需求更強烈,但受份額限制,卻得不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多的資助,國際收支更加惡化。
3.貸款限制條件繁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除了儲備部分貸款以外,其他各項貸款均不同程度地設定了一些限制條件,如:高檔信用貸款要求借款國提供國際收支調整計畫、國內財政金融穩定計畫及有關數據;中期貸款要求借款國申請貸款時必須拿出國際收支改進計畫及第一年具體政策措施與說明,貸款提用後必須每年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匯報其政策執行情況及下年工作目標與措施等。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要求實行的經濟政策措施,其結果可能會給借款國帶來新的經濟困難與問題,而且也不一定有助於解決借款國的國際收支困難。因為這些限制條件只注重對借款國內部調節,而忽略對國際大環境的外部調整,事實上很多開發中國家的國際收支逆差卻正是由於國際環境變化而形成的。因此,開發中國家強烈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放鬆限制條件,改革貨款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