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

國際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

將幾種主要的國際收支理論加以綜合,以便從整體上全面說明一國內外均衡的國際收支理論。國際收支一般均衡理論的提出與彈性分析法、貨幣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政策配合說等國際收支理論的各自優劣密切相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
  • 外文名:Th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balance of payment
均衡分析法,彈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貨幣分析法,主要模型,基本觀點的反映,該方法優點,該方法缺陷,

均衡分析法

彈性分析法

正式形成於30年代,它解決了一國進行貨幣貶值所必須解決的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問題,但它未能涉及國內經濟與國際收支的關係(見國際收支彈性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彌補了彈性分析法的不足,它採用整體均衡而不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論證了一國國際收支的改善必須通過減少總吸收或增加總收入才能成功。但到70年代中後期,由於通貨膨脹的加劇和國際資本流動的頻繁,吸收分析法已不能適應現實的需要(見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

貨幣分析法

彌補了前兩種分析方法在考察整個國際收支項目的缺陷,它將資本項目經常項目一併考察,認為國際收支的失衡從長期來看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供應量貨幣政策的變化是造成一國國際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貨幣分析法的主要貢獻在於強調了貨幣因素對國際收支的影響,缺點是過分強調貨幣的作用(見國際收支貨幣分析法)。政策配合說和內外均衡論可以視為吸收分析法的延伸,它們雖然使吸收分析法更為深入,但同樣存在忽視國際間資本流動的缺陷。總之,這些理論都分別從不同角度、就某一個方面分析國際收支問題,但顯然各有利弊。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將上述各種學說加以綜合,全面說明國際收支問題的理論模型。國際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通過建立IS-LM-BP模型來對國際收支的各種理論問題作全面的闡釋。

主要模型

一般均衡分析法認為,國際收支與所有其他巨觀經濟變數密切相關,相互依存。能夠承認這種彼此影響的方法是建立IS-LM-BP 模型。
國際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
在圖1中,橫軸表示實際收入,縱軸表示沒有通貨膨脹預期名義利率實際利率。IS曲線代表商品市場(流量)均衡點的軌跡,曲線上任意一點都代表由於一定的收入和利率相結合而達到的商品市場均衡。它由左向右下方傾斜,呈負斜率。這是因為在較高的利率水平上,投資較少,只等於較低水平上的儲蓄。LM曲線代表貨幣市場均衡點的軌跡,曲線上任意一點都意味著一定的利率和國民收入的結合而達成的貨幣供給M和貨幣需求L相等。LM曲線向右上方傾斜,是因為收入上升會增加交易性貨幣需求,從而引起利率上升,導致投機性貨幣需求相應減少。因為交易性貨幣需求與國民收入成正比而投機性貨幣需求與利率成反比。BP曲線代表外匯市場均衡點的軌跡,在曲線上任意一點,外匯市場的供求相等。由於對外匯的供求主要來自進出口,因而BP曲線即代表國際收支均衡。該曲線之所以垂直,一是這裡假設國際收支中不存在資本流動,故經常項目差額就是國際收支差額。收入水平越高,經常項目差額越低。二是利率對國際收支沒有直接的影響,較高的利率雖然可以改善經常項目,但它是通過減少收入即收入沿IS曲線移動而不是直接改善經常項目。在BP曲線的右方是國際收支逆差,在BP曲線的左方則是國際收支順差

基本觀點的反映

各種國際收支理論的基本觀點均可在這個模型中得到反映。①彈性分析法認為,貨幣貶值使IS曲線向右移動,若馬歇爾-勒納條件得到滿足,貨幣貶值也將使BP曲線向右移動。然而,貨幣貶值的效果僅在它未被價格變動所抵消時才會產生這種影響。由於各種時滯的存在,也可能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起作用,即J曲線效應。②吸收分析法認為,BP曲線向右移動也許還不足以改善國際收支,YFE點以上的垂直線表示充分就業基準線。如果YE最初與YFE相重合,產出就不可能擴張到與需求的增加相一致,從而國際收支的任何改善都要取決於支出即吸收的減少。吸收的減少可能會自動出現,其原因或者是收入再分配對IS曲線有向左移動的影響,或者是貶值引起的通貨膨脹減少實際貨幣供給量M,從而推動LM曲線向左移動。政府可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推動IS曲線或LM曲線向右移動。③貨幣分析法強調貶值對LM曲線的影響,而且認為這是唯一的影響。它假設可以依靠價格的伸縮性來保證內部均衡即IS曲線和LM曲線相交於E點。在E點,經常項目存在逆差,如果沒有資本流動,一國就會失去儲備,導致貨幣供給M減少,LM曲線向左移動直到它與IS曲線和BP 曲線的交點J相交為止。在J點,國際收支也處於均衡狀態。④政策配合說和內外均衡論認為,這裡內部平衡由位於YFE曲線上的E點來表示,外部均衡由位於BP曲線上的E點來表示。要使E點同時落在這兩條曲線上,必須至少能移動BP曲線、IS曲線和LM曲線中的任一條。移動BP曲線需要支出轉換即增加收入政策,而移動IS曲線或LM曲線則需要吸收政策。只要BP曲線、IS曲線和LM曲線能在E點相交,那么就可同時實現內部均衡外部均衡。而保證三條曲線相交於E點,就必須將轉換政策和吸收政策配合使用。在引入資本移動的IS-LM-BP 模型中(圖2),BP曲線不再垂直而表現為一條向上傾斜的直線。所以BP曲線就可與代表內部均衡的曲線YFE有相交的點,即圖2中的T點。
在圖2所示的情形中,需要擴張性財政政策推動IS曲線向上直到它通過T點,同時還要配合緊縮性貨幣政策推動LM曲線向上直到它也通過T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特定配合,能夠保證實現內部均衡外部均衡這兩個目標。
因此,IS-LM-BP模型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國際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它說明各種不同的國際收支理論各有特長,因而是可以相互補充的。

該方法優點

國際收支一般均衡理論試圖將各種國際收支理論結合起來以全面分析國際收支問題。它摒棄了彈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貨幣分析法等理論的各自不足,並儘可能吸收了它們的長處。

該方法缺陷

它的缺陷在於其假設的內外同時均衡具有暫時性,現實畢竟無法達到這樣的均衡狀態,因此在實際中很難運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