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

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

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是指在國際金本位制度時期,英鎊是各國的主要國際儲備;實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後,英鎊被美元取而代之。在當前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各國的國際儲備除了美元、馬克、日元外,還有英鎊、法國法郎、瑞士法郎、荷蘭盾等,出現了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格局。 多元化國際儲備貨幣的結構為國際經濟提供了多種清償貨幣,擺脫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對美元的過分依賴;多樣化的匯率安排適應了多樣化的、不同發展程度國家的需要,為各國維持經濟發展提供了靈活性與獨立性;靈活多樣的調節機制,使國際收支的調節更為有效與及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
  • 所屬類別:貨幣
  • 問題提出時間:2009年7月4號
  • 優點:多元化
問題的提出,中國立場,

問題的提出

全球消費與儲蓄
在2009年7月4日“全球智庫峰會”的分論壇“全球消費與儲蓄”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在美元替代英鎊成為各國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受美國政治經濟波動的影響,單一國際儲備貨幣並不利於整個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多元化才能滿足國際貿易的需要,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
牙買加體系與貨幣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72年7月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具體研究國際貨幣制度改革問題,由11個主要工業國家和9個開發中國家共同組成。委員會於1974年6月提出一份“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綱要”,對黃金、匯率儲備資產、國際收地支調節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建議,為以後的貨幣改革奠定了基礎。1976年1月在牙買加的首都有金斯敦舉行會議,討論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的條款,經過激烈的爭論,簽定了箸名的牙買加協定
如果說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國際金融危機是偶然的、局部的,那么,在牙買加體系下,國際金融危機就成為經常的、全面的和影響深遠的。1973年浮動匯率普遍實行後,西方外匯市場貨幣匯價的波動、金價的起伏經常發生,小危機不斷,大危機時有發生。1978年10月,美元對其它主要西方貨幣匯價跌至歷史最低點,引起整個西方貨幣金融市場的動盪。這就是著名的1977年—1978年西方貨幣危機
金本位金匯兌本位制的瓦解,信用貨幣無論在種類上、金額上都大大增加。信用貨幣占西方各通貨流通量的90%以上,各種形式的支票支付憑證信用卡等到種類繁多,現金在某些國家的通貨中只占百分之幾。貨幣供應量和存放款的增長大大高於工業生產增長速度,而且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信用的依賴越來越深。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被人們普遍認為是一種過渡性的不健全的體系,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
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
全球化與世界經濟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認為,全球經濟需要全球的貨幣,單一國際儲備貨幣不可能實現國際金融體系穩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對此表示認同,稱國際金融體系建立在一種主權貨幣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基礎上,而這種貨幣的發行、運行不受監管,必然會帶來問題。單一美元不行,美元和歐元兩種貨幣也不行,只有三足鼎立的貨幣體系才能實現國際金融穩定。國際金融體系問題如果不解決,金融危機則難以避免。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郭慶平認為,現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需要改革,以使其反映世界經濟格局變化,適應未來國際經濟和金融不斷發展的需要,實現各國在國際貨幣和金融事務中權利和義務的均衡。
超主權貨幣的構想
創建超主權貨幣,無疑是防止類似危機再次重演的一個最理想化的選擇。但考慮到這樣的目標實施起來困難極大,短期內更為現實的做法是加快推進現有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特別是讓目前以美元為核心的儲備體系更加“多元化”。通過儲備貨幣多元化金融中心多元化來鞏固世界金融體系穩定性,建立現代化風險管理體系,以及建立規範金融市場參與者行為的體系。
儲備貨幣多元化
金磚四國 首腦峰會首次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議議題之一便是對儲備貨幣的討論,呼籲儲備貨幣多元化美元的主導地位當然不再是不可動搖的神話,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積極倡導儲備貨幣多元化發展,打破美元在世界金融系統的統治地位,但是作為擁有龐大美債的中國,當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損。於是這份誕生在峰會的聯合聲明就顯得有些措辭嚴謹。
梅德韋傑夫總統與金磚四國另外三位首腦一起發表了聯合聲明,聲明倡導多樣化的國際貨幣體系,號召四國在主要的國際金融決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聲明中說,一個改革後的金融經濟體系應該建立在“國際金融機構的決策和執行過程中民主、透明”的基礎之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聲明沒有明確批判美元,也沒有為發展新的儲備貨幣指明方向。
雷頓森林體系下國際儲備結構單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買加體系下,國際儲備呈現多元化局面,美元雖然仍是主導的國際貨幣,但美元地位明顯削弱了,由美元壟斷外匯儲備的情形不復存在。西德馬克(現德國馬克)、日元隨兩國經濟的恢復發展脫穎而出,成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目前,國際儲備貨幣已日趨多元化,ECU也被歐元所取代,歐元很可能成為與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國際儲備貨幣。
多元化國際儲備貨幣格局下,儲備貨幣的發行國可以享受到“鑄幣稅”等多種好處,同時在多元化儲備貨幣安排下國際上缺乏統一而穩定的貨幣標準,很容易造成國際金融的不穩定。

中國立場

單一國際儲備貨幣不利於金融體系穩定,多元化才其發展的必然方向。
歷史的經驗表明,當儲備貨幣發行國長期出現逆差的時候,發鈔國利用自身貨幣地位享受著實物資源,並且隨著貨幣的不斷輸出,導致貨幣貶值,進而使得其他國家積累起來的儲備資產安全受到威脅,這種貨幣就不再合適充當貨幣儲備了。由單一的主權貨幣充當國際儲備貨幣顯然已經不再適應全球經濟發展的現狀,儲備貨幣發展的長期趨勢是多元化
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裡,儲備貨幣國際金融體系都將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在國際儲備貨幣多元的進程中,匯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若匯率被控制,出現套利空間,形成資本流動,則使發鈔國坐享其成,非儲備貨幣國被動擔心。同時,非儲備貨幣發行國增加外匯儲備,並進行主權財富基金式的操作,是防範匯率風險的自我保護行為。外匯儲備資產的經營應該考慮戰略配置,而不是一時的盈虧。
學術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認為,全球經濟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源,而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可從根本上糾正這種失衡,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方向。造成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失衡,表現為逆差順差,逆差方主要是美國,從1971年以後基本上沒有變化;順差方由很多國家和國家集團相繼扮演。
政府表態
2009年7月2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稱,中國希望國際貨幣體系可以在未來實現多元化何亞非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他沒有聽說中國要求在義大利舉行的G8峰會上討論全球儲備貨幣的問題,但稱此次峰會可能討論相關話題。考慮到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中國希望美元保持穩定。
在羅馬八國峰會時,陪同胡錦濤主席參加的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說,創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目前只是學術界的討論,不是中國政府的立場。何亞非的一番澄清,讓各界對超主權貨幣又有了新的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