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陽明大學,簡稱陽明、陽大,是一所以醫學、生物科技、生命科學研究為主的研究型“國立”大學,前身為1975年設立的國立陽明醫學院,現址位於台灣台北市
北投區石牌地區。該校現設有醫學院、醫學技術暨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
牙醫學院、
護理學院及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學院六個學院,二十八個研究所(十九個博士班)。為培育新世代的醫學專業與尖端領域之研究人才,陽明醫學院在
生物醫學領域逐步擴編,並於1994年奉核改名為國立陽明大學,成為台灣島第一所以醫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其後陸續成立醫學技術暨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護理學院、牙醫學院,2007年奉準成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08年元旦起,原署立宜蘭醫院改制為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自此,陽明終能貫徹三十餘年來所秉持的醫療服務理念。 “國立”
陽明大學,是一所以醫學為主的綜合大學,位於
台北市北投區。該校目前於2008年上海
交通大學的“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ARWU)、200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學排名當中,分別名列全世界第498名、第306。
現任校長 梁賡義
建立時間 1975年成立國立陽明醫學院,1994年改為國立陽明大學
所在地 台灣台北市
校訓 真知力行,仁心仁術
創校 1975年設立陽明醫學院,1994年改為
陽明大學校園 郊區面積 49.63公頃
系所院 06學院
07學系
28研究所
25研究中心
教員 393人
教授 141人
講師 27人
學生 4,296人
大學部/本科學院 1,905人
研究所/研究生院 2,391人
校園環境
地理位置
陽明大學棲身於
台北盆地東北緣的
唭哩岸山坡上,環境優美,綠意盎然,遠離塵囂、安詳靜謐;到了夜晚,從陽明遠眺台北大都會燈火闌珊,仰望蒼穹星光點點,宛若置身
世外桃源。
交通路線
陽明因位處山坡地,為方便學生進出校園,定時派出短程校區巴士行駛校區、榮總、石牌及捷運車站間;市區交通除可搭乘淡水線捷運,並有公車十餘線,交通十分便利。
辦學規模
陽明大學現有實驗大樓、研究大樓、醫學系館、
牙醫學系館、
護理學系館、學生活動中心(大禮堂)、行政大樓、實驗動物中心、圖書館、傳統醫學大樓等建築,提供最 佳的教學環境及資源。
現有教學大樓兩棟,除了一般教室外,另有語言教室、視聽教室、遠距教學教室等,所有教室均有空調系統,教學設備齊全;各 學系、學科、研究所均各有教室、實驗室及專題討論室;另於第二教學大樓設有K書中心二間,設定個人卡座,二十四小時開放,提供學生最佳的自修場所。 運動設施:
陽明大學運動設施規劃完善,運動場館分體育館、游泳池、山頂運動場、山頂運動場等四區。體育館內有綜合球場、韻律室、桌球室、健身房;室外設有四百公尺田徑場、籃球場五面、網球場七面、排 球場五面、
高爾夫球練習場乙座;並有50x18公尺八水道游泳池乙座。 教師職務宿舍:陽明大學現有教師職務宿舍五十七間,提供延聘歸台之海外學人舒適住宿環境,得以安心從事教學及研究;另有招待所八間,提供邀請來訪貴賓及來校作短期講演之學者使用。 學生宿舍:為使學生生活安定,陽明大學棲身於
台北盆地東北緣的
唭哩岸山坡上,環境優美,綠意盎然,遠離塵囂、安詳靜謐;到了夜晚,陽明遠眺台北大都會燈火闌珊,仰望蒼穹星光點點,宛若置身世外桃源。陽明因位處山坡地,為方便學生進出校園,定時派出短程校區巴士行駛校區、榮總、石牌及捷運車站間;市區交通除可搭乘
淡水線捷運,並有公車十餘線,交通十分便利。為使學生生活安定,
陽明大學現有男生宿舍四棟、女生宿舍二棟、研究生宿舍一棟,合計約1600床,每個房間居住二至四人,設備完善。女生宿舍設有門禁管制,並有
校警不定時定點巡邏,以維護
校園安全。現有男生宿舍四棟、女生宿舍二棟、研究生宿舍一棟,合計約1600床,每個房間居住二至四人,設備完善。女生宿舍設有門禁管制,並有校警不定時定點巡邏,以維護校園安全。 陽明大學現有實驗大樓、研究大樓、醫學系館、
牙醫學系館、
護理學系館、學生活動中心(大禮堂)、行政大樓、實驗動物中心、圖 書館、傳統醫學大樓等建築,提供最佳的教學環境及資源。
研究中心
神經科學研究中心
免疫學研究中心
社區醫學研究中心
生醫光電跨領域研究中心
細胞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
社區醫學研究中心
社區護理示範中心
愛滋病防治與研究中心
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
心臟血管疾病研究中心
書田泌尿科學研究中心
惕吾肝病研究中心
實證基礎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醫學工程研發中心
新藥研究中心
人工關節研發中心
輔助科技研究中心
創新育成中心
腦科學研究中心
幹細胞研究中心
所設院系
醫學院
醫學系
臨床醫學研究所
傳統醫藥學研究所急重症醫學研究所
生理學研究所
藥理學研究所
熱帶醫學研究所
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公共衛生研究所
醫務管理研究所
衛生福利研究所
環境衛生研究所
衛生資訊與決策研究所
牙醫學院
牙醫學系
口腔生物研究所
護理學院
臨床護理所
社區護理研究所
護理學研究所
醫學技術暨工程學院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醫學放射技術學系
物理治療系暨研究所
醫學工程研究所
放射醫學科學研究所
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
復健科技輔具研究所
生醫光電工程研究所
生命科學院
生命科學系
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
遺傳學研究所
生物資訊研究所
生物化學研究所
神經科學研究所
生物藥學研究所
學校歷史
創校背景
1949年國民黨撤退來台時,帶來的大量人口使得台灣本島人口增加了約一百二十萬人口,造成台灣醫療資源更進一步的不足。到陽明醫學院創建之前,台灣只有
台灣大學醫學院以及
國防醫學院兩間公立醫學院,私立醫學院僅有
高雄醫學院、
台北醫學院、中國醫藥學院及中山醫專四校。由於當局鼓勵榮民開發較偏遠的鄉村地區,移進的人口進一步壓縮了原本就較缺乏的鄉村醫療資源,逐年老化的人口也增加了對於醫療資源的需求。1968年,時任“
國防部長”的
蔣經國指示“國防部”、國軍軍醫系統以及
榮民總醫院應培育醫學人才為國所用。榮民總醫院所屬之“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於受命後開始籌辦,時任國防醫學院暨榮民總醫院院長的
盧致德先生,當即召集有關人員商討確定創設醫學院,並與“教育部”深入協調,建議“教育部”利用榮民總醫院之基礎,創辦醫學院。1969年8月12日創校籌設案由“退輔會”函送“行政院”,教育部邀集各界醫學專家商討後於1970年11月5日文復“行政院”,建議核准籌設。
醫學院時期
1971年1月26日,“行政院”正式核准籌設該校,定名為“國立陽明醫學院”。由“教育部”政務次長孫宕越先生兼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成立“國立陽明醫學院籌備處”,副主任委員宋達為籌備處主任。 由輔導會將台北市
北投區唭哩岸公有山坡地32甲無償撥用,另增購民地3.9568公頃,呈奉“教育部”核定招生醫學系學生120名,全部學生給予公費四年,畢業後由當局分發各公立醫院及衛生醫療機構服務四年。
1974年:實驗大樓竣工,是為該校第一棟建築。與榮總間之隧道完工通車。
1975年:1975年5月15日“教育部”正式決定聘請
韓偉博士為首任院長,訂為校慶日。陽明醫學院於1975年7月1日正式成立,並參加大學聯合招生。
1976年:增設牙醫學系。
1977年:“行政院”核定以“教育部”及“衛生署”評定為第一級教學醫院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榮民總醫院”(今台北榮民總醫院)為該校教學醫院。
1978年:“陽明十字軍”首次正式展開活動。
1979年:“偏遠地區衛生醫療服務隊”第一次出隊。圖書館落成。增設醫事技術學系。
1980年: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班奉準成立,是本院第一個研究所,同時也是台灣首創之此類研究所。
1981年:增設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碩士班,時為台灣唯一之免疫學研究所。
1982年:醫學系首屆畢業生完成分發,分別到“輔導會”及“衛生署”系統之醫療機構服務,於6月19日舉行畢業典禮。增設生物化學研究所碩士班。
1983年:增設學士後醫學系,學制為5年。韓偉院長履行於第一屆醫學系學生畢業時所許下“和你們一起下鄉”的諾言,於恆春基督教醫院進行臨床診療工作達半年。
1984年:增設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博士班,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班。
1985年:與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合作共同規劃八里群體醫療執業中心。增設生理學研究所碩士班、藥理學研究所碩士班、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招收首屆學士後醫學系自費學生。
1986年:增設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護理學系。
1987年:增設生物化學研究所博士班。學士後醫學系停止招生。
1988年:增設遺傳學研究所碩士班、解剖學研究所碩士班、復健醫學系。
1989年:增設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為台灣島公立大學院校第一所醫務管理研究所。
1990年:護理學系開辦“在職護理人員學士學位進修班”。
1991年:增設生理學研究所博士班、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傳統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1992年:舉辦第一屆“全台高中生醫學營”。增設藥理學研究所博士班、遺傳學研究所博士班、牙醫科學研究所碩士班、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班、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班(為島內首創之此類研究所)。復健醫學系改名為物理治療學系。
1993年:增設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班,為台灣地區首創。增設口腔生物研究所碩士班。“在職護理人員學士學位進修班”改為“夜間部
護理學系”。
改制大學
1994年:7月1日,改名為“國立陽明大學”,計有醫學院、醫事技術學院(包括醫事技術學系醫事檢驗及放射技術二組、物理治療學系、醫學工程研究所,以及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與生命科學院(包括神經科學研究所、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遺傳學研究所)三個學院及島內首見的院級通識教育中心,共有6個學系與19個研究所。增設生物藥學研究所碩士班、寄生蟲研究所碩士班、環境衛生研究所,與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班。
1995年:“醫事技術學院”更名為“醫學技術暨工程學院”,增設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碩士班、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1996年:護理學院成立。增設生命科學系。增設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班。
1997年:首度辦理推薦甄試入學面試。
1998年:增設傳統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寄生蟲學研究所博士班、環境衛生研究所碩士班、
放射醫學科學研究所碩士班。醫事技術系放射組改制為醫學放射技術學系,醫事技術系醫事檢驗組改名為醫事技術學系。
1999年:增設物理治療研究所碩士班。“榮陽基因體定序團隊”正式對全世界公布台灣第一個百萬鹼基人類基因體定序資訊成果,成功排出人類第四號(對)染色體上部分基因,成為全球從事人類第四號染色體定序團隊中,首先排出最長DNA序列的研究團隊。
2000年:榮陽團隊公布完成第四號染色體千萬鹼基定序。增設臨床牙醫科學研究所博士班、物理治療研究所碩士班、衛生資訊與決策研究所碩士班、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報奉延後一年招生)。“解剖學研究所”更名為“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分為解剖學和細胞生物學兩組。
2001年:牙醫學院正式成立。增設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博士班、放射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復健科技輔具研究所碩士班。牙醫科學研究所碩士班、臨床牙醫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合併為“臨床
牙醫學研究所”。
2002年:與清華大學、交通大學、“
中央大學”等三所大學共組“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增設口腔生物研究所博士班、放射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生醫光電工程研究所碩士班。
2003年:醫學系首度辦理外籍學生招生。增設生物藥學研究所博士班、
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班、生物資訊研究所碩士班及博士班、急重症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2004年:增設環境衛生研究所博士班。寄生蟲學研究所更名為“熱帶醫學研究所”。醫事技術學系更名為“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2005年:生物化學研究所更名為“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增設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明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該校教學醫院。
2006年:生命科學系、遺傳學研究所合併為“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醫學放射技術學系、放射醫學科學科學研究所,合併為“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增設生醫光電工程研究所博士班、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班、腦科學研究所碩士班、護理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2008年:該校自創校以來,雖經“行政院”指定榮民總醫院為該校教學醫院,但因無直屬該校附設醫院,乃積極尋求合作醫院。於本年1月1日,由原署立宜蘭醫院正式改名為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歷任校長
陽明醫學院
韓韶華(1990年6月-1994年8月)
陽明大學
韓韶華(1994年8月-1996年6月)
梁賡義(2014年8月-至今)
辦學理念
創校理念
陽明大學的前身為陽明醫學院,創始於1975年。培養深具愛心的 優秀醫生下鄉服務,以解決偏遠地區之醫療問題。 第一屆醫學系公費生於1982年畢業,由政府分發至各公立衛生醫療機構服務,陽明畢業生自此深入台灣地區每一角落,成為島內基層醫療尖兵,並深受社會肯定,陽明醫學院也成功地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 為培育新世代的醫學專業與尖端領域之研究人才,陽明醫學院在生物醫學領域逐步擴編,並於1994年奉核改名為‘國立陽明大學 ’,成為島內第一所以醫學為主的
綜合大學。其後陸續成立醫學技術暨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護理學院、牙醫學院,2007年奉準成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08年元旦起,原署立宜蘭醫院改制為該校附設醫院,自此,陽明終能貫徹三十餘年來所秉持的醫療服務理念。
陽明大學自創校以來即非常注重學術研究的發展,陽明校訓“真知力行、仁心仁術”更是對追求學術卓越及人文關懷的自我期許 ,因此在學術上一直積極汲取新知並用之於教學與研究,在校園內建立起優良的學術風氣與傳統。 教學方面,陽明大學依據明確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思考的習慣及能力,以期培育出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 人文關懷的理念、能自我思考判定的領導人才。三十餘年來,陽明一方面教育出許多服務偏遠地區的醫療專業人才以回饋社會,另一 方面培訓出優質的生醫專業研究人才以貢獻國家,當前活躍於生物醫學專業領域的領袖人才已不乏陽明歷屆的校友。
辦學特色
陽明創校伊始,即本著“脈絡相承,兼容並蓄”的教育宗旨,融合美國的效率創新、日本的嚴謹倫理及中國的傳統醫學,構築成為一套完整的醫學教育體系。教學方面,兼顧理論與實務,並重視醫學倫理教育養成。另由
通識教育中心設計多元化課程,學生在校除完備的專業知識外,亦接受人文及
社會科學教育薰陶,增進人文素養,以培育關懷生命、尊重生命、具健全人格之各類醫學專業及研究人才。
教育目標
(一)秉持校訓“仁心仁術,真知力行”之精神,培育德術兼備,有理想、有抱負、肯犧牲、肯服務的各類醫學專業人才。
(二)使陽明成為生命科學、醫工技術、醫學教育均衡發展的醫科大學,建立完整的醫學教育體系,並提升醫學教育品質。
(三)兼顧基礎、臨床醫學研究,奠定醫學科技研究基礎,提升國際學術地位。並加強學術及產業之合作,增進社會服務功能。
(四)擴大校際合作,增加人文社會學教育範疇,加強文學、史學、音樂、藝術、戲劇、法律、管理等課程,使各類醫學專業人才,能兼具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涵養及寬廣的視野,在科學化的社會中亦能擁有和諧的人文氣息。 建校以來,全體陽明人努力不懈的耕耘、灌溉,使陽明得以從萌芽、成長、及至今日的
茁壯。由創校之初的一個學系--醫學系,而後陸續成立了牙醫學系、醫事技術學系、
護理學系、物理治療學系、生命科學系、醫學放射技術學系等學系;第一個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與“民國”六十九年(1970年)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六個研究所(其中有十五個博士班)。 至九十學年度,陽明已成為設有通識教育中心及醫學、醫學技術工程、生命科學、護理、牙醫等五個學院規模之綜合大學。
未來憧憬
未來,陽明將秉持“建立完整醫學教育體系,提升醫學教育品質”的使命,毫不懈怠地自我鞭策,除了要在教學、研究各方面均更上層樓外,也希望與鄰近的醫護相關單位,如
榮民總醫院、台北護理學院、中國醫藥研究所、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等,更密切地合作,並積極與島內外知名大學學術結盟。目前著手進行的是與“
中央大學”、交通大學及清華大學組成陣容堅強的“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希望同時強化基礎教育結構與研究重點整合,U-Net學術網路便是四校加上
長庚大學所合作的成果。另外,
陽明大學亦尋得沿著台北捷運線的政治大學與
台北藝術大學合作,互補有無,互相或共同開課,成果諸如生物技術管理學程、藝術治療、及其它多門通識課程的設立。國外大學及研究機構,陽明大學積極從事學術交流或簽訂學術合作協定,期使明日的陽明更加國際化並邁向世界
一流大學之路。
知名校友
張鴻仁,“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
連加恩,孤兒院院長
謝仁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璩大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
宋晏仁,“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郭旭嵩,“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長
李丞華,“中央健康保險局”副總經理
洪任諭,PCMan開發者
李光申,陽明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
亞里,物理治療系畢業。公視兒少節目下課花路米新生代主持人之一,並於2009年國片星月無盡飾演楊貴媚(飾得月)年輕時的角色。
島內合作
台灣聯大系統
與政大之合作
陽明大學、
政治大學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方,於2006年12月23日簽定學術合作契約,建立
通識教育及生物科技管理學程合作模式,仿效美國哈佛大學與周邊教學醫院之“群醫照顧系統(Partners HealthCare system)”整合,結合人文科學、醫療服務及醫學研究的資源。
為鼓勵學生至外校選修不同領域的通識課程,陽明大學學生可至政大選修部分通識課程。
此外陽明大學也與政大的科技管理研究所合開“生物科技管理學程”。
交通諮詢
公車:216/285/224/601/606/266/223/268/277/290/508(榮總站下車)、217/218/302/308/269(實踐街下車)、220/267(天母東西路下車)
指南客運及新店客運:中和—淡海及新店—
淡海線至石牌或實踐街口下
捷運:淡水線石牌站下步行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