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傳統。兩者交錯影響,經歷歷史積澱,就形成為國民意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意識
- 外文名:National consciousness
- 類別:社會術語
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傳統。兩者交錯影響,經歷歷史積澱,就形成為國民意識。
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
民族意識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徵之一。指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 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心理狀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經濟生活及歷史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往往與民族的歷史遭遇和所處地位有...
《現代性與國民意識》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貢華南。內容介紹 當代中國正在經歷和平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參與全球化進程的中國如何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如何在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同時建設和諧的公民社會,並與外部世界建立...
國家意識,是指生活在同一國家的居民在長期共同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國民身份認同。其建立來自於認知的加深和行為的塑造。國家意識作為國家與國民的精神紐帶,是國家發展的內在動力。概念 國家意識的概念通常一體兩面,既表示國別所致的國家身份...
然而調研數據顯示國民在健康生活意識和風險準備意識方面仍存在不足,並無法支撐起國人普遍的樂觀心態。招商信諾人壽簡介招商信諾人壽是一家以健康醫療險為特色、以電話銷售為核心渠道的中外合資保險企業,依託美方股東信諾集團的在醫療健康服務...
《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是2002年時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新。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作者公開發表的札記和史論,新穎、別致、饒有新意地將歷史學與國民意識聯繫在一起,旨在通過對中國歷史的重新詮釋,重建和復興華夏民族的偉大文化精神...
《全球化與國民意識研究論叢》是2012年10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偉民、劉昶。該書主要講述了中國國民意識的變化以及全球化的影響。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近現代中國國民意識的構建與演進;全球化背景下歷史教科書的國際比較兩編,主要內容包括...
《記憶之場——法國國民意識的文化社會史》是由皮埃爾·諾拉著,南京大學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1931?— ),法蘭西學術院院士,法國當代最重要的歷史學家之一,以研究法國國家認同與記憶...
《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景和 內容簡介 印數1000冊。 梁景和,男,1956年生。 首都師範大學社科處處長、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貨意識是指國民對本國產品的一種特殊情結,以用國貨為榮。它實質是一種愛國的理念。國貨意識含義 所謂國貨意識,是國民對本國所產貨物正確評價、認同和推崇程度的觀念反映。它包含這樣幾個要素:一是對國貨的民族情感。國貨意識較強的...
國家強大則國民就是大國國民——國民深為這種強大而幸福。大國國民心態特點是:自信、進取、寬容、責任。以志願精神為核心的公民意識,作為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志願精神是建構公民社會不可或缺的因子。適應知識經濟的創新精神。從“...
職業、語言、地理等方面的歷史現象看,各國“nation”(國民)長期各據一方,四分五裂,難以形成“nation”的共同意識和歸屬感情,以致國家形態上的“民族主義”如同無源之水。這種主張被稱為民族主義起源論的“近代主義”。另一種觀點...
”先驅者在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國防鞏固與否不應只以“山溪之險,兵革之利”來衡量,還應看其國民的國防意識和精神狀態如何。意識概念 所謂國防,簡單地說,就是為適應國家安全與發展的需要,保衛國家領土主權,防備外敵武裝侵略而採取...
《國民海洋意識研究》是2017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建平。內容簡介 本書從“海洋意識教育”和“海洋強國戰略”等教學體驗入手,結合對海洋意識教育、海洋文化與生態、海洋意識與媒體、海洋經濟貿易與政策、海洋軍事與台海問題、舟山...
《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7)》是2019年3月7日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課題組。內容簡介 國家“海洋強國”的建設有賴於國民海洋意識的全面提升。 本書介紹了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的構建方法與過程,提出了...
提高國民素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需要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國民素質是現代化的基石,而觀念則是國民素質的核心。而觀念主要有:01、獨立人格 02、主體意識 03、個性解放 04、自我實現 05、個人尊嚴 06、寬容精神 07、自由精神 08、平等...
國際意識是相對民族意識而言的,是指國民對跨國事務或國際事務的認識和了解,實際上是世界觀的一種體現。內容 國際意識可以看作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或者社會團體在看待本國與他國的交往、他國之間關係的發展及整個國際形勢發展狀況時所表現...
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 《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是2017年中國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史上具有關鍵意義的重要轉折,不僅是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折點,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里程碑,這對於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開放兼容的社會風氣、自由多元的思想意識具有重要意義,也由此形成了具有新時期新特點的國民意識、國民...
純粹之民俗、統一之言文、齊同之風習已也,必其人民與人民間,意識思慮大致相同,好惡愛拒不甚懸隔,判斷事理既無顯著之差違,辨別是非復鮮反覆之矛盾,夫而後群策群力,相系相維,而國本於以奠定焉,則國民共同之概念是已。
《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是1992年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派漢。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之範圍以國民政府時期為主,有時向前後延伸至辛亥革命和國共交替兩時期。本書所論之地方派系,意指有省籍情結的地方團體,依本研究所定...
二是自覺增強憂患意識,有利於積極地迎接挑戰。如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越演越烈。為此,前法國總統密特朗不無憂慮地向國民大聲疾呼:這場競賽“關係到國家的命運”,“任何鬆懈皆不可寬恕”,“只有奮鬥才能成功”,“否則便將被淘汰出...
十年內戰時期“‘中華民族’符號認同的強化與深化”——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尤其是次年形式上統一中國後,明確認同孫中山晚年倡導的“大中華民族”理念並強化了對中華民族認同的倡導與宣傳,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降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
他們在政治上繼承了獨立協會的民權思想,並在梁啓超等的影響下進一步鼓吹立憲政體,甚至新民會還主張實行共和制,在反對封建主義、否定君主專制和培育國民意識的方面已有飛躍性的進步;在經濟上積極振興民族資本主義,創設了許多近代企業與商工...
“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樑,是堅強不屈的中國魂,“中國精神”就是中國魂,需要弘揚那種讓中國人自強、自信的國民精神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前赴後繼,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民族精神是動態的,...
這種國家民族主義的實踐,以國家意識和公民意識作為主要載體,反映了民族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在國際關係中所持有“利己排他”的思想和態度,表達了一個國家全體國民共同具有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傾向。理性實踐 建構地區認同:國家民族主義的理性...
孫中山實行民族革命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民主共和國。他的理由是:1、共和符合傳統“三代之治”的真髓,順應中國國民的需要;2、共和是人民自治的最高體現,中國必須“取法乎上”,才能更快地推動政治革新。在內容上,主要有三點闡述:首先...
(2)國家利益是客觀的,它的產生或形成不以人們是否形成國家利益意識或國家利益觀念為轉移。基本利益 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利益最終是中國人民的利益。人民是國民中除去敵人的公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的內涵是不同的。在新的歷史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