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本投入

國有資本投入

國有資本投入是指以政府、政府授權的機構和部門以及國家出資企業投資主體的經濟活動。國有資本投入是全社會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社會的投資活動中,政府、政府授權的投資機構、國家出資企業、集體企業、個人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都是投資主體。在社會各類投資主體中,國有資本投入主體起著主導作用。國有資本投入是一種經濟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滿足國家履行政治職能、社會職能、經濟建設職能和巨觀經濟調控職能的需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有資本投入
  • 類型:經濟術語
內容,作用,任務,

內容

國有資本投入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的內容:
即政府作為投資主體,以撥款或貸款形式供應資金安排的投資,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用預算資金和機動財力等安排的投資。
(二)政府授權的機構和部門投資
即政府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授權有關機構和部門代表政府履行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組織國有資本的投入。
(三)國家出資企業以國有資本投資
即國家出資企業用稅後留利和專用資金等安排的資本投入。
(四)國家出資企業以借款安排投資
國家出資企業以各種形式借款安排的投資,包括向銀行貸款和向社會舉債。這部分投資之所以列為國有資本投入,是因為無論是貸款還是向社會籌資,其風險都由國有資產所有者來承擔。表面上看,這種投資是國家出資企業的負債,但實際上是國家出資企業以其占用的國有資產擔保或通過稅前還貸等方式用國家資本金償還。所以,國家出資企業以各種形式借款安排的投資,實質上仍然是國有資本投入

作用

國有資本投入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奠定國民經濟物質技術基礎的重要力量
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形成的國有資產已達十多萬億元。這些資產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國民經濟的骨幹力量。它對於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投資影響和決定著國民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這種影響和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投資總量的增長速度強有力地影響著產業結構的變化方向,投資總量增長速度加快時,對投資品的需求就增多,從而拉動生產投資品的產業擴張。反之,投資總量增長速度減慢,對投資品的需求就要減少,生產投資品的產業發展速度就要降低。其次,投資結構決定產業結構。現存的產業結構是過去投資分配的結果,而現在的投資結構又決定著未來的產業結構。改變不合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通過國有資本投入,改善投資分配結構,進而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
(三)增加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投資是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推動力。投資具有乘數效應,一定量的投資可引起數倍於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的增長。因而適度增加投資數量,最佳化資金投向和提高投資效率,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首要推動力,也是保證財政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
(四)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證
國有資產在生產領域的投資,直接轉化形成生產性固定資產,可以擴大生產能力,增加社會總供給,從而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為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創造條件。國有資產在非生產領域的投資,直接轉化形成非生產性固定資產,是國家履行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物質基礎。對於提高社會成員的生活質量和國民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就業、穩定通貨的重要政策工具
隨著市場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入,國有資本投入不僅要直接支持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建設,而且成為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對國民經濟實施巨觀調控,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賦予國有資本投入的新的定位。

任務

國有資本投入管理包括以下任務:
(一)籌集資金
籌集資金,要求保證國有資本投入所需資金的供給。國有資本投入的籌集管理,既包括直接為國有經濟投資主體提供資金,還包括開拓、建設和管理資金市場的任務。
經濟體制改革以前,國家是全社會唯一的投資主體,財政收入幾乎是國有資本投入的唯一來源。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形成了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格局,國家出資企業也向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轉變。這意味著社會再生產的資金(包括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已突破了原來的統收統支模式,不再完全由國家掌握,而是由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家出資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私營及個體企業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等多個經濟主體掌握。多渠道的資金來源和多樣化的籌資方式,為國有資本投入主體順利地籌集資金創造了條件。同時,也使對籌資的調控管理變得相對困難。在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格局下,有限的社會資金在各經濟主體之間進行分配國有資本投入所需要的資金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通過競爭來獲得,資金籌集更加市場化。所以,國有資本投入的籌集管理包括籌集資金和調控資金市場雙重任務。
(二)確定國有資本投入規模
合理確定國有資本投入規模的基本要求是:投資規模與經濟實力相適應。國有資本投入規模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密切相關。一方面,經濟成長是增加投資的基礎。另一方面,投資規模的擴大又是經濟成長的必要前提。在國有資本投入管理工作中,必須正確確定投資的規模。確定合理的投資規模,要堅持量力而行、“先生產,再建設”,“先生活,後建設”的原則,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狀況、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一定時期人口的增長、就業人員的增加、資產存量利用狀況、單位生產能力的投資額等諸多影響因素。在國力一定的條件下,首先要保證消費的適度增長,然後再根據財力可能適當安排積累;在建設投資方面,要保證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同步增長。
(三)合理確定國有資本投入方向
合理確定國有資本投入方向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地區結構最佳化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在地區結構方面,我國生產力水平在地域分布上不平衡,從而給經濟的均衡發展造成了困難。目前,東部沿海地區生產力水平較高,社會經濟條件優越,資金投入的效益相對較高;西部地區生產力水平較低,社會經濟條件較差,資金投入的效益則較差,但東部地區資源缺乏,西部地區資源豐富。為逐步解決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差距,需要在地區間合理地分配國有資本投入。其次,在行業結構方面,我國傳統產業急需改造,新興產業有待建立與發展,供求不一致的結構矛盾需要解決。這些都需要增加國有資本投入。所以,做好國有資產增量在產業間的分配,是關係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問題。國有資本投入方向應該與國家制定的產業政策一致,向重點產業傾斜,並注意發揮各地的優勢,因地制宜,把產業發展和地區特點結合起來。
(四)控制監督國有資產投入產出過程
控制監督國有資產投入產出過程,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國有資本投入要及時足額地供應,以保證工程建設和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資金的供應狀況,影響建設項目的建設工期。如果資金有缺口,就會拖長工期,建設項目不能按期竣工投產,則會降低投資效果。因此,應把資金及時供應作為國有資本投入管理的目標之一。另一方面,要加強國有資本的使用管理,努力使國有資本投入得到有效使用。通過加強國有資本的使用管理,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避免損失浪費。
(五)管理投資收益
國有資本投入要以儘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產品投資回報。這就要求對經營性投資項目要及時驗收,竣工投產,提供收益,按照規定的期限收回投資,實現投資的良性周轉。按期回收投資、獲得投資收益,是國有資產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國有資產擴大再生產的客觀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