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上海1940)》創刊於1940年,是國小教育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小教育(上海1940)
- 類別:國小教育刊物
- 創刊時間:1940年
- 出版周期:月刊
《國小教育(上海1940)》創刊於1940年,是國小教育刊物。
《國小教育(上海1940)》創刊於1940年,是國小教育刊物。辦刊宗旨本刊以研究國小教育,增進學校效力,提供實際材料,輔導教師進修為宗旨。報導內容主要刊登國小訓導研究、教育統計、自然教學論說、兒童訓練和教材綱要等文章,並...
1940年春,國專國小全面開學上課,共分四校,總校在山尾頂。那時,日寇戰火已逼近泉州、南安一帶,人心惶惶,有人建議遷校。當時,因太平洋戰爭,新加坡被日本侵略軍攻陷,李光前離開新加坡,陳村牧已不可能事事請示在海外的李光前。伍遠資來函徵詢陳村牧的意見,陳村牧當機立斷,於5月9日函復:“當此時局緊張,...
各抗日根據地內國小教育指示是中共中央宣傳部1940年11月發布。要求各根據地中共黨組織和政府,必須將建設新民主主義國小教育事業提到重要地位,糾正、克服黨內輕視國民教育的傾向,指導、督促縣、區、鄉各級黨、政及民眾團體把地方教育事業作為中心工作之一。放寬農村廣大貧苦失學兒童與失學青年入學年齡,解決其入學困難。...
女,1940年1月出生,上海人。中共黨員。畢業於上海市第一師範,上海普陀教育學院。曾任上海市普陀區江寧路國小教師、校長,普陀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紀委書記,黃浦區區委副書記、區政協副主席。中共十二大代表。曾獲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各2次,發表了《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
開展抗日民主地區國民教育指示是1940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發布。規定國民教育是動員民眾參加和堅持抗戰,培養知識分子與幹部的重要環節。基本內容是新民主主義教育。各地黨的領導機關及其宣傳部,必須將此列為中心任務之一。堅決反對輕視與忽視的態度,以及認為戰時不能注重與發展國民教育的觀點。國民教育分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
黃浦區回民國小位於文廟路81號,地處上海老城廂。該校於1994年由原南市區回民第一國小與原南市區回民第二國小合併而成,已有七十餘年歷史。 南市區回民一小的前身為私立敦化國小,1931年由中國回教協會幹事馬晉卿投資創建,沙善余擔任義務校長、抗戰爆發,學校遷至南陽橋,易名敦和國小。1940年收回原校舍恢復上課,稱...
1940年,日本人創辦日本第九國民學校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更名國立唐山路 國民學校 1946年,更名上海第十八區中心國民學 校,隨後劃出高陽路幼稚園即 現虹口藝術幼稚園 1949年,上海解放,市政府接管,是年 更名為上海提籃橋區中心國小 1960年,更名為虹口區師範附屬國小 1960年,虹口區師範學校遷址唐山路 1962年,...
季洪旭主持的多項課題獲省、市級教育科研二等獎,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於省、市級各類刊物,主編出版了兩本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季洪旭帶領上海市奉賢中學創建成為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第十二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第三次蟬聯上海市中國小行為規範示範學校等。辦學歷史 晉元高級中學前身為華童公學,創辦於1904年。...
迨1940年,始複課,改為私立龍華國小。自此,慘澹維持至1945年春,又收歸公立。同年11月,中共地下黨員錢強(字嵩壽,龍華鎮人),受黨組織派遣,並通過其父國民黨龍華區黨部委員錢漢揚先生關係,於次年1月出任校長。12月,改稱上海第二十六區(又稱龍華區)龍華國民國小。自1945年11月至1949年5月,龍華國小曾是...
國小課程幾經修定,至1941年到1942年教育部陸續公布之國小各科課程標準規定為:團體訓練(包括訓育和衛生訓練)、音樂、體育、國語、算術、常識(高小分為公民、歷史、地理、自然)、圖畫、勞作。中等教育方面,1932年公布《中學法》,規定中學校須為省立、市立、縣立、聯立和私立。1929、1932、1936和1940年四次修訂...
對於新教育之意見(蔡元培/1912) >114 教育方針討論(韋愨/1928) >120 現今國民教育之重要問題(郭秉文/1916) >128 實施義務教育之商榷(黃敬思/1931) >145 中學教育法令之我見(馬鴻述/1936) >156 論我國憲法上關於教育應有之規定(常道直/1940) >174 中國教育政策的檢討(袁昂/1948) >184...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金山亭林中學的歷史,起始於1940年私立浦南中國小的創建,1959年9月起學校成為完全中學,位於金山區亭林古鎮,是上海市金山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占地80多畝。有教學設施、400米8跑道的塑膠運動場、食堂、學生宿舍,辦學規模 學校有20個教學班,近千名學生,教職工92人。師資力量 ...
1940年,柯橋米業公會主籌私立競進國小併入高遷學堂,校傍柯亭舊址,規模略長。後日寇入侵,柯橋淪陷,民生日蹇,百業凋敝。1945年,學校更名柯橋鎮中心國民學校,校遷東官塘修塘寺。解放後,國民學校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紹興縣立柯橋國小,校設下市頭直街,增設國中班,乃現柯橋中學之前身。1958年冬,更名公社中心...
國民教育亦稱“公共教育”。國家為本國國民(或公民)實施的學校教育。一般為國家規定的每個公民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即國小和國中教育,有的國家還包括幼兒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國在1915年把初等國小改為國民學校,實施國民教育。1922年仍改為初等國小。1940年又將初等國小改為保國民學校。各鄉將完小改稱中心國民學校。...
吳學謙,1940屆校友 ,曾任第十二、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鄒世昌,1949屆校友 ,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長。李慶忠,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石油物探局副總工程師。王正敏,1950屆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
《小教生活》1940年10月創刊於上海,月刊,屬於教育類刊物,由上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國小教師生活互助社學術股負責編輯,由上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負責發行。館藏現有1940年10月第1期至1941年11月第9期,共12冊。《小教生活》作為教育類刊物,在國小教師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刊中所刊登有關國小教師互助社致力解決的...
朱家角鎮,隸屬於上海市青浦區,位於上海市西部、青浦區中南部,緊靠澱山湖風景區。東臨西大盈與環城分界,西瀕澱山湖與大觀園風景區隔湖相望,南與沈巷鎮為鄰(2001年與之合併),北與江蘇省崑山市澱山湖鎮接壤。朱家角鎮處於北緯30°~31°,東經120°~121°之間,東距青浦鎮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國道...
《滬民》1935年4月20日在上海出版,月刊。1940年停刊,由馮振、奚飛鳶發行,屬於教育刊物,是為中國小教學參考而設的讀物。欄目方向 該刊由滬民月刊社編輯,為民國國小、民國中學、滬北國小、滬北中學四校的聯合刊物。主要撰稿人有馮一先、卓啟民、韋廣泰、許卓人、李紹基、孫恆緯、林國華、海萍、曾玉霞、盧...
高小畢業後曾在家務農,後到六灶嵇義泰雜貨店當學徒,後回家經人介紹到國小任教,並經黃渡師範學校培訓,取得合格學歷證書。1934年7月,楊定自辦朱路國小。他教學認真,熱愛學生,得到縣教育局的表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楊定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3月25日晚,游擊隊在吳家碼頭與日軍...
3.孔德國小 4.孔德幼稚園 5. 西山中學 6溫泉中學 7. 溫泉女子中學 8.昆明中法附中 9.. 溫泉國小 10. 碧雲寺國小 戊、海外部 1. 法國里昂中法大學 2. 比利時曉露槐工業專修館 3. 法國巴黎留學事務所 4. 法國巴黎華僑教育事務所 己、特設部 1. 中法大學上海圖書學校 2. 中法大學測繪所(溫泉、碧雲...
劉麗華隨母返回廣州後與同父異母的哥哥(病死於其父之前)之妻程恆淑及其兒子劉維周(1911~1940)一共四人相依為命。由於其母肖萍和嫂子程恆淑無工作,劉麗華與侄子劉維周年齡尚小,這一時期的生活只能依靠其父遺產維生,十分艱苦。讀完國小的劉維周因家庭困難不能續學,14歲時經親友介紹進入廣州郵電局工作,劉...
朱統一,高級教師。男,1940年出生,上海人。民進會員。人物生平 1963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學院中文系;1963年8月—1982年8月任教於中南初級中學;1982年8月—1995年8月任教於上海市大同中學;1995年8月至今任教於上海市位育中學。主要業績:曾被評為南市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代表,4次榮獲“育才獎”。長期在教學第一線...
蔡葵(1910.9~1967.7) ,字佳傑,清宣統二年(1910年)9月19日出生於今上海市浦東新區宣橋鎮新安村3組,幼時讀過私塾。是軍人。人物生平 民國16年(1927年)以後,從事教育工作,先後任育成國小、育才國小校長,後在上海縣三林地區荻山自治實驗學校、黃浦區第二國小、上海中華職業學校任教。民國26年(1937年)9...
1938年1月,延安邊區新文字促進會成立,出版新文字刊物《抗戰到底》,舉辦講習班,邊區教育廳負責人徐特立親自編寫新文字課本,親自教授新文字。1938年冬延安普遍設立“新文字冬學”。戰時推行情況 1940年1月,毛澤東發表,指出:“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眾,須知民眾就是革命文化的無限源泉。”...
在忙碌而沉重的編輯工作的同時,他又在1940年至1941年間攻讀了大夏大學教育學院的課業,獲得了教育學學士學位。日本人在太平洋發動了珍珠港事件,上海這座最後的“孤島”也隨之沉沒了。1942年10月,陳伯吹化裝成商人,悄悄離開了上海,輾轉到達四川北碚,擔任北碚國立編譯館教科書部編審,負責國小國語教科書的編寫。當時...
1937年9月,到上海協助籌辦“難民收容所”。1938年春,在家鄉建立“抗日游擊隊”,並受聘擔任淞滬游擊縱隊第五支隊第一大隊副大隊長。1940年,出任陳行中心國小校長,秘密發展“淞滬抗日青年團”,後任南匯人民抗日自衛團大隊長。1941年春,在上海生活國小任教,介紹同志參加浦東中共領導的“保衛四中”部隊。是年5月...
1、1907年,既清光緒三十三年,有識之士楊逢時、孫慶余創立盛橋公立初等國小堂,校址鎮北城隍行宮;2、1911~1937年,錢士佳、金伯仁等任校長,校名盛橋中心國民學校,校址現蘊川路石太路西50米顧涇河北100米處;3、1937年,泮濤任校長;4、1940年,趙朗吾任校長;5、1945年,王懷寶、張玉潤任校長;6、1948...
悼十年來共患難的親密戰友(1940年9月12日)關於農代會問題的草稿(1947年7月)政策研究室的工作報告(1948年10月9日)關於目前解放區農業生產中存在著幾個問題的報告(1949年2月21日)就上海、南京、蘇南、浙江等城鄉的一些問題向毛主席、中央書記處的報告(1949年11月15日)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