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階層與教育——教育獲得的社會學研究

國家、社會階層與教育——教育獲得的社會學研究

《國家、社會階層與教育——教育獲得的社會學研究》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劉精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社會階層與教育——教育獲得的社會學研究
  • 作者:劉精明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 出版時間:2005年4月19日
  • 頁數:134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730006413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秩序的維護是任何社會都必須面對的基本統任務,而從社會分層角度來講,統維護稚呈社會資源和機會的分配機制。本書的基本觀點認為,社會排斥和社會團結是任何社會都存在的兩種主要分配機制,它意味著國家,社會階層和個人圍繞資源和機會的分配權而在一個複雜的社會關係模式中展開各種爭鬥與合作。教育是其中的一個核心領域,作者從教育的生存取向和地位取向這一擀性差異出發。集中控討了國家和社會階層對教育平等,教育選擇的影響方式,並結合實證研究資料過日子一進一步的分析和闡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社會分層視野中的教育
 二 研究問題及其研究意義
 三 理論思路、假設與主要結論
第二章 理論綜述——教育發展與教育平等
 一 關於教育發展的幾種理論探討
 二 關於教育平衡與社會平等問題的討論
 三 教育不平等問題實證研究
第三章 排斥與團結:對立的社會分層機制
 一 韋伯學派的社會封閉範式
 二 社會政策話語中的排斥與團結
 三 排斥一團結:基於社會秩序的資源分配機制
 四 國家與社會階層
第四章 生存教育與地位教育
 一 工業主義與現代生存教育的興起
 二 地位教育及其特點
 三 生存一地位教育之界限的變動
 四 我國教育體制中的生存教育與地位教育
 五 教育的生存一地位取向與教育平等
第五章 教育排斥與教育選擇方式
 一 教育排斥的歷史路徑
 二 教育選擇方式
 三 教育選擇後果:非整體性現生產與地位崛起
第六章 現代國家教育與社會階層
 一 現代教育制度產生前的國家與教育
 二 現代國家教育制度的產生及其基本特徵
 三 現代西方國家教育與社會階層:思想與模式
 四 社會主義教育取向與我國教育選擇的實踐
 五 國家、社會階層與教育之關係模式的簡要總結
第七章 多元社會與多元教育利益主體
 一 從二元對立到多元社會關係
 二 行動主體的多元性
 三 多元性與結構生產
 四 教育場域中的多元利益主體
第八章 實證研究中的測量與分析策略
 一 教育利益的轉換序列
 二 數據與測量
 三 分析策略
第九章 實證研究(一):教育發展與教育平等
 ……
第十章 實證研究(二):階層優勢傳遞與教育獲得
第十一章 實證研究(三):歷史事件與教育獲得
第十二章 實證研究(四):教育與社會階層位置的獲得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劉精明,1966年生於湖南沅江。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1993年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至今,現為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教育社會學與社會學研究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