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形式
圈錢表現多種多樣。
圈錢行為廣泛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要論最為集中的爆發地,莫過於金融資本市場,由於我國金融資本市場存在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因此,常常會出現企業不顧投資人利益而實施惡意圈錢。
企業要做大做強既是管理層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夢寐以求的。在這一過程中,也有以海爾為首的一些傑出企業通過市場融資,達到了做大做強的目的。上市公司正當的融資行為並非壞事。問題是,圈錢後不乾正事,或者說圈錢後將資金存入銀行吃利息,或搞所謂的資本運作(甚至搞腐敗也並不少見),上市公司沒有把圈來的資金投入到
實體經濟中,這些行為都可以稱其為圈錢。
在資本市場中,圈錢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直接挪用,即直接把上市公司資產挪為己用,這相當於赤裸裸的明搶。有的採用連環擔保的方式,通過上市公司為
關聯公司提供錯綜複雜的擔保,從
上市公司融資、資產變賣、銀行借貸等各個環節套騙巨額資金。由於擔保是一種常見的商業行為,有著貌似合法的外衣,但實際上,擔保資金往往得不到及時償還,最終由投資者和銀行來承擔所有損失。從性質上看,這類行為類似於鬼鬼祟祟的暗偷。更高明的圈錢者實施不公平的關聯交易,通過“以次充好”、“以小換大”等方式套取上市公司資金,進而損害投資者利益。由於這種方式表面上正常合法(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並不禁止上市公司進行
關聯交易,只要求相關上市公司進行必要的
信息披露),因此,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很難察覺,這類圈錢行為更接近於詐欺。
金融資本市場中的圈錢決不限於上述三種,隨著相關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強,投資者法律意識的提高,這三種方式已經逐步為市場所熟悉,因此,圈錢者也在逐步調整其策略,開發新的圈錢方式,以至於現代圈錢行為表現出明顯的隱蔽化、產業化、專業化趨勢。
原因
多方合力助長圈錢行為
從政策背景上看,早期圈錢行為出現的一個重要動因是為國有企業解困。20世紀90年代,為了解決一批國有企業困境,管理層將它們推向資本市場。雖然這一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由於當時國企預算軟約束並沒有得到徹底改進,再加上我國傳統的
官本位及地方政府保護主義的影響,國企“
圈錢饑渴症”集中爆發,出現了一大批
混水摸魚的企業。它們以
國有企業改制為藉口,從資本市場上大肆圈錢,從而拉開了企業圈錢的序幕。
從投機心理上講,投資者的投機心理讓圈錢者有機可乘。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投資者在
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謹慎投資,保持冷靜,那么,被企業成功圈錢的幾率要低很多。可是,由於我國資本市場不成熟,人們的市場認識也不像西方成熟市場那么理性,在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結構之下,市場基本以
短線操作為主,人們並不十分關心上市公司實際情況(是否值得投資),而總是試圖在短期內進行投機。可以說,求富心切的
二級市場氛圍助長了上市公司圈錢行為。
從法制建設的角度上分析
從法制建設的角度上分析,違法成本低,是圈錢行為泛濫的重要原因。民事方面,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20多家涉嫌用造假手段圈錢的上市公司總共才向近300名投資者賠付了約500萬元賠償款,平均每家公司的賠付額僅25萬元。近一半案件均處於受理不開庭或開庭不判決狀態。如受理不開庭的有銀廣夏案,此案涉及原告80多名,
訴訟標的1.75億元,但法院在受理後除一例(一個原告)判決外,其他案件均未開庭。還有人數最多的
東方電子案,涉及原告六七千人,訴訟標的額約4億~5億元,該案部分已經過
證據交換,但始終沒有正式開庭。類似的還有涉及80多位原告,訴訟標的600多萬元的生態農業,同樣處於已立案未開庭階段。至於開庭不判決的,則有
濟南輕騎案及
鄭百文案。
刑事責任方面
刑事責任方面,我國《刑法》對於經濟犯罪整體懲罰水平較低。在罪名上,一些嚴重的圈錢行為並沒有合適的罪名來懲罰,而根據“
罪刑法定”原則,司法機關對罪名的認定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是符合《刑法》所規定的行為才能認定,不能隨意地定罪和量刑。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隱性的圈錢行為很容易被放縱。在刑罰上,我國經濟犯罪很少規定
死刑,規定無期徒刑的也不多。我國單罪最高
有期徒刑只有十五年,
數罪併罰也不能超過二十年,很多嚴重經濟犯罪只能輕判,例如此前的
周正毅與
唐萬新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判處的刑期都不超過三年,而實際上他們的圈錢行為給市場所帶來的損失都高達數億,甚至是上百億元。
從公司內部治理層面觀察
從公司內部治理層面觀察,現有
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健全,導致公司經營
代理問題嚴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圈錢行為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於我國很多企業是國有企業,加上內部風險控制不嚴,就容易出現公司經理不是以公司真實價值最大化為目標,而往往傾向於自身利益最大化。在這種環境下,一部分企業決策者出於某種個人目的進行圈錢,或者協助他人圈錢,他們通過圈錢活動掌握大量的經濟、社會資源,對個人今後的發展益處多多。
危害
圈錢危害不只限於市場本身
圈錢的影響決不局限於侵害了投資者利益,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在使得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喪失發展空間。
圈錢行為會降低市場資源的質量,損害市場根基。眾所周知,優質的上市公司,是一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礎所在。而不論是何種圈錢行為,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上市公司質量,使其可投資性下降,進而影響整個市場的發展速度。圈錢會助長
投機行為,圈錢行為容易給市場帶來泡沫,為投機行為的實施創造一定的生存空間,不利於市場穩定。最重要的是,圈錢行為將影響投資者對
證券市場的信心,抑制他們的投資衝動,最終影響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圈錢行為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危害正日益明顯。自2004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2006年底,管理層更是提出了做大資本市場,幫助我國實現“
大國崛起”的戰略目標。可以預見,未來世界的國家競爭,將不再是比拼船堅炮利,更多的是在資本市場這個
競技場中進行博弈。在這個層面上,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就等同於國家的競爭力。換句話說,圈錢行為的危害已經不再局限於國內影響,更多的將影響到中國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是真正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
在基金淨值高企的時候,基金公司也在想方設法圈錢:
基金分拆與基金克隆將出籠了。
基金分拆:“忽悠”投資者
所謂基金分拆,是指將一份基金變為兩份,就像上市公司
送股一樣。
其實,無論是10送2還是10送10,都不過是一場數字遊戲,因為投資者的資產並沒有任何變化,份數增多的同時,單位金額同比例下降。因此,這只是一群自以為有金融專業知識的人"忽悠"投資者的道具,投資者不可能因為
基金公司進行
基金分拆而多賺一分錢。淨值降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有"懼高症"的
基金投資者吸引入場,如同商場裡的"買一送一"的促銷行為。
如果分拆是為了促銷,這到沒有什麼,但
基金複製則與現有法規嚴重衝突。基金複製,又稱基金克隆,是指基金公司發行一隻與其現有基金完全一樣的新基金,產品設計與老基金一樣,
招募說明書與
基金契約也不用修改。
上述規定是為了避免同一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產品同質化,是防止基金公司向投資者圈錢的重要措施。但實際上早已形同虛設,一些老公司的基金產品已有八九隻甚至十多隻之多,"
高增"、"積極"、"成長"都占全了,只要換一個亮麗的名字,就能輕而易舉地"
新瓶裝舊酒",搞得投資者沒法區分這些基金到底有何區別。
現在提出基金克隆就更是有恃無恐了,連遮掩都不要了,連基金的名字都懶得取了,直接複製就可以了,並且現在想將其合法化,條文化。
據悉,基金分拆與基金克隆是由某大基金公司在2004年提出的,如今幽魂不散,趁
股市轉暖又鑽出來了,可謂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圖書信息
書名:圈錢:“蟻族”創業者的瘋狂造富歷程
出版時間:2010年06月
開本:16開
定價:29.80 元
內容
《圈錢:“蟻族”創業者的瘋狂造富歷程》:
秦奮真的成功了!大學畢業後,不安於現狀的秦奮毅然離開舒適的國企,懷揣800元獨自南下打工。秦奮誓言要
在陌生的城市闖出一片天。從
搬運工到小店員,從打工仔到經銷商,從小老闆到董事長,從一窮二白,到賺得第一桶金……憑藉不向命運低頭的堅韌毅力和特殊的商海戰略,雄心勃勃的秦奮展開了一場席捲深、廣、廈三地的圈錢造富行動。置身於大都市紛繁複雜的經濟圈,這個原本弱小的蟻類最終將個人資產從最初的800元積累到上千萬,成功實現了由無名打工仔到企業董事長的華麗轉身。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是怎樣成為獨霸一方的業務精英?面對商海沉浮,他是如何煉就了一雙慧眼?他的行銷手段為何會高人一籌?他又有哪些創業經驗等待我們分享……
作者
劉少勇,新時代有為青年,創業先鋒,目前任珠海知名企業董事長。大學畢業後決心自主創業,先後折騰過多種“小打小鬧”的創業項目。後憑藉專業的經營管理知識相繼擔任過多家外資企業的生管
課長、業務主管、
行銷部經理等,為創業積累了一定經驗和基礎。回顧當年奮鬥的點點滴滴,他感觸頗深,於
某年某月某日將自己“驚天地泣鬼神”的創業經歷寫成這部
自傳體小說,並發表於網路,一時間竄紅各大論壇,頗受讀者歡迎,被認為是一部最具拷貝價值的“造富傳奇”。
目錄
楔子
1、800元孤身南下
3、遇知音
4、開小店
5、賺到一萬
6、當房奴
7、發現商機
8、進牢房
9、典當婚戒
10、掃街的業務員
11、做辦事處
12、好房東
13、走遍珠江
14、與客戶過招
15、睡馬路討債
16、地產瘋狂
17、陷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