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兒童

回流兒童,是指至少有過一次跟隨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學的經歷,但由於各種原因又返回家鄉的兒童,被稱作回流兒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流兒童
  • 所屬學科:社會學
產生原因,社會看法,調查報告,

產生原因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回流兒童產生的直接原因,和一座城市的包容性有關。他們的父母在城裡找不到工作,或者由於城市的相關政策導致他們原來就業的崗位消失,很多孩子就不得不回到原來的地方去就讀。
北京大學教育財政研究所副研究員宋映泉調研了河北和四川5縣137所農村寄宿制學校17000多名學生,他的研究成果也是報告的一部分。宋映泉根據調研結果發現,從回流兒童的回流原因來看,無法上公辦學校和父母不打工了一起回老家是兒童回流的主要原因,二者占比接近六成,可見學業發展需求和家庭發展需要是影響回流兒童回流的兩條主要原因。兒童自身和家庭對外地生活的適應也是影響回流的重要原因,有些回流兒童的產生是因為“外地生活壓力較大”“不適應外地學校生活”等原因。除此之外,“打工子弟學校關閉”也是影響回流的原因,但占比較小。

社會看法

儲朝暉認為,回流兒童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權利保障的問題,即外來務工人員有沒有跟市民平等的權利,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有沒有跟市民的孩子一樣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講座教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韓嘉玲認為,這類群體在2014年國務院出台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後出現了新的趨勢。與留守兒童和一般的流動兒童相比,回流兒童群體的特徵更為複雜,他們面臨的學業和心理問題也更為嚴重,已經成為值得關注的普遍性問題。

調查報告

2023年7月,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編寫的《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藍皮書中專章提出的“回流兒童”問題引發公眾關注。報告顯示,與“非回流兒童”相比,“回流兒童”的學業成績更差,留級的比例也更高,達到了22%。在心理發展水平方面,無論是“回流兒童”還是“非回流兒童”,其抑鬱的風險都在60%左右,而其中“回流兒童”的抑鬱比例更高,達到了64.26%。總之,與人口流動相伴而生的“回流兒童”群體,特徵更為複雜,他們面臨比較嚴重的學業和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值得關注的普遍性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