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關節疼痛典型病例》是2022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肢關節疼痛典型病例
- 作者:王穎
- 出版時間:2022年3月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43985179
《四肢關節疼痛典型病例》是2022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四肢關節疼痛典型病例》是2022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匯集了醫聯體在日常診療過程中較為典型的醫案,著重介紹了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等風濕免疫科常見的四...
病情常遷延數月或數年,約有1/5的病例有復發傾向。本型在後期可形成關節畸形強直,並伴有關節近側肌肉萎縮,以致嚴重影響功能。(2)皮炎型:較前者少見,僅占25%左右,局部表現為灼熱、奇癢、疼痛,多發生於四肢暴露部位,如手、足、指縫等處,少數發生於頭或軀幹。局部皮膚溫度升高、潮紅,以不同類型的斑丘疹...
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常為休息痛,表現為休息後出現疼痛,活動片刻即緩解,但活動過多後,疼痛又加劇。另一症狀是關節僵硬,常出現在早晨起床時或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檢查受累關節可見關節腫脹、壓痛,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嗒”聲,病情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檢查 影像學檢查 X線片表現為關節間隙...
典型表現 遊走性、多發性關節炎關節疼痛通常在2周內消退發作後無遺留變形但常反覆發作。其他症狀 心臟炎 有運動後心悸、氣短、心前區不適可能時出現了心臟炎嚴重時可出現充血性力衰竭。環形紅斑 6%-25%可能出現皮疹為淡紅色環狀紅斑中央蒼白時隱時現驟起數小時或1-2天消退分布在四肢近端和軀幹。皮下結節 為稍硬...
大多數UA患者以隱匿的方式起病,出現掌指關節、腕關節等四肢關節腫痛、僵硬,有些患者可能有感染等誘發因素。可以僅有關節腫痛症狀也可以伴有關節外表現,如全身不適、疲勞等。可單關節起病或多關節同時起病,大多為四肢小關節也可以是膝、肘等大關節。病程數周至數年不等,可以進展為RA、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排除引起單或寡關節炎的其他原因,如其他脊柱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萊姆病及鏈球菌反應性關節炎;HLA-B27陽性,反應性關節炎的關節外表現(如結膜炎、虹膜炎、皮膚、心臟與神經系統病變等),或典型脊柱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如炎性下腰痛、交替性臀區疼痛、肌腱端炎或虹膜炎)不是反應性關節炎確診必須具備的條件。鑒...
起源在日本富山縣,20世紀初期開始,當地發現該地區的水稻普遍生長不良。1931年又出現了一種怪病,患者大多是女人,病症表現為腰、手、腳等關節疼痛。病症持續幾年後,患者全身各部位會發生神經痛、骨痛現象,行動困難,甚至呼吸都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後期,患者骨骼軟化、萎縮,四肢彎曲,脊柱變形,骨質鬆脆...
【方解】類風濕是一種以慢性多關節炎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關節起病,常呈對稱性,早期症狀為受累關節的疼痛、腫脹、活動困難及僵硬早晨更重,長久不愈的晚期症狀則為關節畸形。中醫認為此病是因風、寒、濕、淤等病邪所致。其病機是以邪阻經脈,氣血凝滯,久病血瘀痰積,痰瘀並存,致使氣血運行...
梅毒的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截癱Charcot-Marie-Tooth病、軟弱,痛覺減低和位置覺障礙等,可使膝關節(其次是髖、踝、脊柱等處)大為破壞是為此病的典型表現。脊髓空洞症時最常累及的是肩和上肢。提示膝/踝神經病性關節病的證候是:關節積液、摩擦音和關節增大而疼痛相對輕微(但至後期疼痛亦可加劇)。糖尿病性關節病(...
多數患者呈慢性起病,症狀呈間歇性,反覆發作並逐漸加重;部分患者在輕微的外傷後明顯加重。典型的臨床症狀包括以下幾部分:1.頸神經根病的症狀 有頸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僵直,尤其頭頸部的旋轉活動受限,頭枕部疼痛等;2.延脊髓交界區受壓造成高位頸脊髓病症狀 如四肢無力,走路不穩,手不靈活,二便異常等;還...
糖尿病神經病變多發生於足部小關節,如趾間關節等。病變發展一般較緩,病程常超過幾個月甚至1年。典型表現為關節腫脹、畸形和不穩定。與一般關節病不同的是關節畸形和病理改變非常顯著,但關節功能障礙相對較輕,有時還存在關節異常活動,如肘和膝關節過伸等。早期關節紅腫、發熱,多無疼痛,少數可有持續性疼痛,...
(4) 造影:①關節造影:一般用過濾空氣或有機碘溶液,也可同時使用兩種,稱為雙對比造影。可以顯示關節軟骨,半月板,滑膜和韌帶等結構。對關節內病變的診斷很有幫助,多用於四肢大關節,但現已較少套用。②血管造影:分為動脈造影和靜脈造影,對大動脈炎或血管炎的診斷很有幫助。(5) 關節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
(1)發熱弛張型高熱是此型的特點,體溫每日波動於36℃~41℃之間,驟升驟降,一日內可出現1~2次高峰,高熱時可伴有寒戰和全身中毒症狀,如乏力、食慾減退、肌肉和關節疼痛等,熱退後患兒活動如常,無明顯痛苦。發熱可持續數周至數月,自然緩解後常復發。(2)皮疹也是此型的典型症狀,具有診斷意義,其特徵為於...
以後出現四肢及脊背疼痛;手足活動笨拙不靈。持物不穩定,繼之出現舞蹈樣運動。開始輕而局限,逐漸波及全身,其舞蹈樣運動上肢表現為各關節交替發生伸直、屈曲、扭轉等動作。手指不停的屈曲與內收;伸手和舉臂過頭時出現特殊姿勢,腕關節屈曲,掌指關節過伸,各指伸直分開,手臂過度旋前,稱旋前肌征(pronatorsign)...
多數病人往往開始在肢體上發現一深在的腫塊,伴有輕度疼痛,發展可很快也可緩慢。約1/3的病人症狀出現與創傷有關病理性骨折少見,若發生病理性骨折出現明顯疼痛,局部皮溫常增高,有明顯的壓痛,偶有搏動。動脈瘤樣骨囊腫發生病理性骨折時,不會出現良性骨囊腫所特有的落葉征。附近關節可因腫脹、疼痛出現活動受限,若...
典型病例以低熱乏力、食欲不振和關節肌肉酸痛為其早期表現。皮損 皮膚改變為最早的客觀表現,以肢體皮膚腫脹、繃緊發硬起病,或兼有皮膚紅斑及關節活動受限,病變部位以下肢尤以小腿下部多見,其次為前臂、大腿,少數從腰腹部、足背等處起病。病程中累及四肢者約占95%手足部占48%軀幹部占43%,面部通常不累及。損害...
1.原發性軟骨肉瘤多見於青少年,發生於四肢長骨及軀幹各骨。2.局部疼痛不明顯,腫塊生長迅速,有壓痛和關節功能障礙。3.繼發性軟骨肉瘤多繼發於原有的良性骨腫瘤,病程長,發生惡變,則生長迅速,症狀重。4.X線的特徵及病理檢查可確診。鑑別診斷 1.軟骨瘤內常有散在沙礫鈣化點,但較軟骨肉瘤少而小,骨皮質多...
發病年齡以30歲左右最多,常突然發病,無前驅症狀。四肢、膝、肩、腕、肘、踝及掌跖等關節較常見,可單發或多關節受累,一般不對稱。局部症狀為自僵硬到疼痛,大部分關節的背側皮膚呈暗紅色到鮮紅色不等,腫脹伴陣發性疼痛。關節炎症狀通常在1周內消失。每次發作起病突然,常在傍晚開始,先累及1或2個關節,受累...
2. 皮疹: 80%的患者在發病後2~5天,軀幹、四肢的伸展側、手掌和足底出現皮疹,為斑疹、丘疹或紫癜 ,疹間皮膚多為正常 ,部分患者伴有瘙癢感。數天后消退,可伴有輕微脫屑。3. 關節疼痛: 發熱同時,多個關節和脊椎出現疼痛、關節腫脹,可伴有全身性肌痛。關節痛多為遊走性,隨運動加劇,晨間較重。病情發展...
四肢、膝、肩、腕、肘、踝及掌跖等關節較易累及,可單發或多關節受累,一般不對稱。關節表現為腫脹、僵硬、疼痛,關節疼痛常十分明顯,在幾小時達到高峰,大部分(85%)關節的伸側麵皮膚呈暗紅色或鮮紅色。復發常局限在先前發作過的關節,亦可變換關節。除關節外,關節周圍軟組織亦可受累,如指墊、足跟和其他軟組織...
典型症狀 狹窄性腱鞘炎 彈響指和彈響拇 早期手指根部有酸痛感,晨起明顯,稍活動後可緩解。部分患者疼痛會向腕部或指尖輻射,手指彎曲時會產生扳機樣動作及彈響,嚴重的手指不能彎曲或者不能伸直。指屈肌腱腱鞘炎最常發生於拇指,其次是環指、中指、小指和示指,掌指關節掌側可觸及痛性結節。小兒的彈響拇多見於...
皮膚病變多位身體外露部分如面、四肢、小兒臀部等,而會陰部很少見。而且黏膜多不受損。皮損可持續數月至2~3年。本期可侵犯骨骼,為骨膜炎及骨突改變,以骨增生為主,可侵犯整個骨幹。骨膜下新骨形成,致骨幹增粗,在第二期雅司病中多發生廣泛性骨膜炎改變是典型的表現。 第三期 稱結節潰瘍型雅司或晚期雅司,...
(2)傳染性紅斑 多數病人感染B19後出現面部傳染性紅斑,也可位於軀幹及四肢。皮損外觀呈帶狀及網狀,也可為高起局部皮膚的斑丘疹。偶爾皮疹為出血性紫斑、水皰。約半數病人有皮膚瘙癢。皮損消退後有易復發傾向,其誘因為日曬、熱水浴和過度勞累。此時全身症狀有疲倦、頭痛、咽喉痛、咳嗽、發熱、厭食、嘔吐、腹瀉及...
氟中毒性骨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腰腿關節疼痛,關節僵直,骨骼變形以及神經根、脊髓受壓迫的症狀和體徵。患者常訴說脊柱和四肢關節持續性疼痛,靜止時加重,活動後可緩解,關節無紅腫熱等炎症表現。神經根受壓者疼痛加劇,如刀割或閃電樣劇痛,拒觸碰或扶持。病情嚴重時,關節、脊柱固定、脊柱側彎,佝僂駝背或四肢僵直,...
個別病例只痛不腫或腫而不痛。關節附近的肌肉痙攣,繼而發生萎縮,終至病變關節變形而發生畸形和強直,關節變形常見於發病半年至一年之久,此時疼痛即減輕。若身體其它位置如頸椎關節受累可引發頸項疼痛及強直,顳頜關節受累常引發咀嚼障礙。 單發關節型 僅個別關節受累(常為一個),主要累及大關節如膝、踝、肘等處...
發熱時皮疹、咽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症狀加重,熱退後皮疹可隱退,上述症狀可減輕。多數患者雖然長期發熱,但一般情況良好無明顯中毒症狀。2.皮疹 皮疹是本病的另一主要表現,85%以上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現一過性皮疹,其表現為瀰漫性充血性紅色斑丘疹有時有輕度瘙癢感一般分布於頸部、軀幹和四肢伸側,皮疹形態多變有的...
(四)恢復期癱瘓從肢體遠端開始恢復,持續數周至數月,一般病例8個月內可完全恢復,嚴重者需6~18月或更長時間。 (五)後遺症期嚴重者受累肌肉出現萎縮,神經功能不能恢復,造成受累肢體畸形。部分癱瘓型病例在感染後數十年,發生進行性神經肌肉軟弱、疼痛,受累肢體癱瘓加重,稱為“脊髓灰質炎後肌肉萎縮綜合徵”...
卡-恩二氏病可見於各種年齡,小兒多發。男女性發病無明顯差異,有家族三代四人發病的報導。起病緩慢、隱匿,因四肢長骨受累,故常表現為肢體疼痛,肌無力。因大多數於嬰兒期發病,所以身體發育差,步行晚,步態不穩,呈“鴨步”。消瘦、矮小,患者不能跳躍、奔跑。卡-恩二氏病的一般治療包括加強營養和適當運動。
瘧疾除典型症狀外,通常還伴有咳嗽、胸部和腹部疼痛、厭食、嘔吐以及不適感加劇。在兒童中,瘧疾也可表現為嗜睡、營養不良和咳嗽。發展到嚴重瘧疾時通常可伴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昏迷、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貧血、低血糖、急性腎功能衰竭或急性肺水腫。重症瘧疾 瘧疾確診病例,出現昏迷、重度貧血、急性腎功能衰竭、肺...
在檢查時可發現指、腕、肘、膝、踝關節有觸痛和不定時的捻發樣摩擦音,手指末節輕度向掌側彎曲,尤其多見於示指。症狀與體徵:本病常在不知不覺中起病,病人初期可能自覺疲乏,四肢無力,皮膚感覺異常(如蟻走感、麻木感等),肌肉酸麻、疼痛等。這些症狀常常不恆定,不明顯。其主要的、典型的臨床表現都與骨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