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井鹽,鑿井汲鹵煎制的井鹽是一個古老而獨特的製鹽行業。清政府改變歷代官府對四川井鹽業的控制方式﹐“任民自由開鑿”﹐在一定程度上使井鹽生產得以發展﹐行銷西南廣大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井鹽
- 方法:鑿井汲鹵煎制
- 特點:古老而獨特
- 性質:製鹽行業
四川井鹽,鑿井汲鹵煎制的井鹽是一個古老而獨特的製鹽行業。清政府改變歷代官府對四川井鹽業的控制方式﹐“任民自由開鑿”﹐在一定程度上使井鹽生產得以發展﹐行銷西南廣大地區。
歷代所食鹽主要有:海鹽、池鹽(湖鹽)、井鹽、岩鹽(礦鹽)。 四川井鹽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和專家考證,享譽世界的大英縣卓筒井創始於北宋慶曆年間,比西方要早八...
四川井鹽,鑿井汲鹵煎制的井鹽是一個古老而獨特的製鹽行業。清政府改變歷代官府對四川井鹽業的控制方式﹐“任民自由開鑿”﹐在一定程度上使井鹽生產得以發展﹐行銷...
在歷史上,四川省自貢市是以盛產井鹽著稱。自貢開採井鹽已有 2000年的歷史。在自貢所屬狹窄的55平方公裡面積上,當地勞動人民共開鑿了1.3萬多口鹽井,累計生產食鹽...
一種存在於地下的滷水製鹽後剩 下的鹽滷。因含鎂鹽而帶苦味。我國 四川盛產地下滷水,按成分的不同有苦鹵、黑鹵和岩鹵等品種。地下滷水中含有多種化學元素,...
《文明的足跡:神奇的四川井鹽民俗》是四川省社會科學聯合會批准的課題“神奇的四川井鹽民俗”的研究成果。民俗是構成民間文化的基礎,是民族文化的生命,是一種活態...
井鹽深鑽汲制術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其實就是頓鑽技藝,也叫衝擊式鑽井技藝,是指人們利用人、畜、機械等動力,使鑽頭破碎岩石,向地層深處鑽進成孔,並不斷...
《清代四川鹽法研究》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洪林。...... 第三章“清代四川井鹽運銷的法制”,介紹了清代法律對於四川井鹽運銷的相關規定。...
卓筒井鹽,四川省大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卓筒井並不是某一口井的名字,而是指一種技術工藝,凡是以這種工藝鑿成的井便稱之為卓筒井。西方人羅伯特·...
自貢井鹽深鑽汲制技藝,四川省自貢市、大英縣的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自貢井鹽深鑽汲制技藝工序繁雜,包括鑽井設計程式、鑽前準備、鑽井、修治、...
四川特種製鹽廠 , 井礦鹽生產企業。位於自貢市舒平鎮。前身為“五七”鹽廠,197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川省軍區後勤部創建。當時年生產能力為3萬噸真空製鹽。1976...
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又稱信封盆地、紫色盆地,總面積約26萬多平方千米,位於亞洲大陸中南部(北緯28“10`和32.25`之間),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囊括四川省...
東漢井鹽生產畫像磚, 出土文物。1956年首次於四川省成都市郊羊子山漢墓出土。此後,四川各地相繼出土畫面圖像大致相同的漢畫像磚。磚上有輸鹵場景、采鹵樓架及製鹽...
吉成井鹽作坊遺址, 井鹽生產遺址。位於四川自貢市大安區楊家衝上鳳嶺。占地面積25畝,由吉成井、裕成井、益生井、天成井等四口鹽井組成,留存有四座天車(井架)、...
為了加強對自貢市井鹽歷史文化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滷菜,一般可分為紅鹵、黃鹵、白鹵三大類;川鹵在全國最普遍,多以紅鹵為主,味道也是最好的。四川滷菜知名代表有:廖排骨、香丫坊、棒棒雞傳 奇、紫燕百味雞、...
成都羊子山出土的東漢畫像磚上,清晰地描繪了當時井鹽生產的全貌。著名的四川仁壽縣陵井,相傳為東漢張道陵(?~156)所開,是大口井的代表,唐時“縱廣三十丈,深八...
川菜烹飪常用的鹽是井鹽(也就是川鹽),其氯化鈉含量高達99%以上,味純正,無苦澀味,色白,結晶體小,疏鬆不結塊。以四川自貢所生產的井鹽為鹽中最理想的調味品。...
鹽井又稱鹽礦,是食鹽的生產源頭之一,一般多指內陸地區的鹽礦,號稱“川東門戶”的萬縣(今重慶萬州),湖北省潛江縣,四川省的自貢,其石鹽儲量都十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