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井鹽深鑽汲制術

自貢井鹽深鑽汲制術

井鹽深鑽汲制術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其實就是頓鑽技藝,也叫衝擊式鑽井技藝,是指人們利用人、畜、機械等動力,使鑽頭破碎岩石,向地層深處鑽進成孔,並不斷撈出岩屑,達到獲取鹽滷資源目的的一種鑽井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貢井鹽深鑽汲制術
  • 地區:四川省
  • 分類:手工藝
基本資料,簡介,歷史發展,技藝特點,傳承意義,

基本資料

所屬地區: 四川 ·遂寧 · 大英縣
文化遺產名稱: 自貢井鹽深鑽汲制術
遺產編號: Ⅷ-64
遺產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 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 四川省自貢市、大英縣
遺產級別:

簡介

四川井鹽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和專家考證,享譽世界的大英縣卓筒井創始於北宋慶曆年間,比西方要早800多年。《中國鑽探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井鹽科技史》等著作皆稱其為"世界石油鑽井之父","開創了機械鑽井的先河"。與大英縣相比,自貢的井鹽開採更是規模宏大,遐邇聞名。
在近2000年的漫長歷史中,在自貢所屬狹窄的55平方公裡面積上,勞動人民共開鑿了13000多口鹽井,其累計深度相當於人工打穿了400多座珠峰;累計生產了8千萬噸食鹽,如果用這些食鹽砌牆,可以繞地球4圈。每一口井就有一架天車,最高的一架"達德井"天車高達113米(位於大安區扇子壩,上世紀90年代已拆除),蔚為壯觀。當時的自貢天車林立,筧管密布,成了世界最大的工場。
自貢的井鹽質量較好,其中貢井地區的井鹽潔白純淨,曾經作為貢品進貢皇宮。自貢井鹽在抗戰時期日軍封鎖海鹽時,為保障內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做出過巨大貢獻。井鹽使得自貢被譽為"井鹽之鄉"。

歷史發展

被譽為中國鹽都的自貢市是衝擊式頓銼鑽鑿技術的發源地,這一技術經歷了東漢至宋初大口淺井的孕育期、宋代卓筒井的轉型期、明代至清代小口深井的成熟期等發展階段,有1900多年的歷史。
自貢的井鹽生產發端於東漢,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明清;在鹹豐、同治年間成為四川井鹽業中心,其井鹽遍銷於川、滇、黔、湘、鄂諸省,供全國1/10的人口食用。井鹽鑽井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人工挖掘井、頓鑽鑿井和現代鑽井三個時期。
一是起源於東漢章帝時期(公元76~88年)的人工挖掘,歷經了近兩千年歷史;
二是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四川勞動人民發明了衝擊式頓鑽鑿井技術,鑿出了數以千計的卓筒井,使鑽井技術從人工挖掘發展為機械鑽井,即繩索衝擊式(頓鑽)鑿井技術,它開創了世界現代鑽井技術的先河。至清代道光年間(1835年),開鑿出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標誌著古代井鹽鑽井技術的成熟。
卓筒井是一種井眼"如碗大",深數十丈的鹽井。它採用一種被稱作"圜刃"的銼頭頓擊井底,破碎岩石;同時,又使用一種裝有牛皮活塞的汲筒撈取鑿出的泥沙;成功地解決了鑽井、洗井、固井等問題,取得了機械鑽井的成功,開創了人類鑽井的先河,推動了世界鑽井技術的發展。
明清時期,衝擊式頓鑽鑿井技術在自貢地區逐漸臻於成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頓鑽鑿井工藝。這包括:細密的鑿井程式,鑽頭和鑽具的改進,測井與糾斜,以及巧奪天工的修治井技術。
第三階段是從1943年開始的機器鑽井,一直到今天。

技藝特點

頓鑽技術特別適合於低壓產層的開採,因為鑽進速度較慢,井下產層的微弱變化都能及時發現,且該工藝無泥漿循環,產層不易被堵塞和污染,能有效地利用井下各產層資源。頓鑽工藝在鹽井的鑽井和修治井運用方面,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工藝簡單的特點,至今仍在生產中運用。
頓鑽技藝內含十分豐富,包括鑽井設計程式、鑽前準備、鑽井、修治、打撈、氣鹵鑑別和鑽井中氣鹵資源顯示前兆等內容,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經驗的積累。這一技術沿襲了宋代汲制井鹽的工藝流程,包括鑽井、取鹵、曬鹵(濾鹵)、煎鹽等工序。井鹽技藝的發明導致了繩式頓鑽鑽井技術的出現,使地底深處的天然滷水得到了開採。
頓鑽技術在井鹽生產上的廣泛運用使自貢早在清朝就獲得了"富甲全川"的美譽,民國28年自貢"因鹽設市",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320萬人口的歷史文化名城。

傳承意義

歷史上井鹽業最繁榮的時期曾有卓筒井1711口,年產鹽4000多噸,現今大英縣境內還保留著41口這樣的古鹽井,分布在方圓6公里範圍內。
其一,精湛的井鹽採制工藝。在自貢悠久的井鹽發展史中,最令人讚嘆的是一整套巧奪天工的井鹽鑽鑿、開採和煎制工藝,特別是北宋慶曆年間出現的"卓筒井"所採用的衝擊式頓鑽法深井鑽鑿工藝,開創了人類機械鑿井的先河,是鑽井技術的重大突破,走在世界前列。此項技術於11世紀後傳入歐洲,有力地推動了世界鑽井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世界現代石油之父"。
其二,豐富的井鹽經濟史料。自貢井鹽業生產經營的歷史同瓷都景德鎮瓷業生產經營的歷史一樣,一直是國內外研究中國經濟歷史的學者有興趣探討的問題。自貢市現存三萬餘卷鹽業歷史檔案和文獻,特別是鹽業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井鹽經營契約、賬簿等資料,對研究井鹽商品經濟的發展、研究鹽業資本主義萌芽和經營管理,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其三,眾多的井鹽生產遺址和現場。兩千多年來,自貢鹽工靠人力在鹽場上先後開鑿了13000多口鹽井,累計生產食鹽7000多萬噸、天然氣300多億立方米。在保存下來的眾多鹽井中,除有名的大公井、焰陽井、發源井等遺址外,更著名的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東源井,開採時間長達200餘年的現生產古井--小橋井,現存最高的大十四井、新大六井木製井架。
其四,因鹽而興的古街、古鎮。鹽業的發展和運銷的興盛,帶來了自貢街市和城鎮的繁榮,至今自貢仍保存了一定數量的、風貌和格局均較完整的傳統街區和古鎮、古街,如自流井地區的中化路、新民街,貢井地區的河街、老街,富順的后街、鄧井關鎮的大河街、趙化鎮的新華街,運鹽道上的匯柴口、涼高山老街、大山鋪街以及全長覆蓋、別具特色的榮縣蓮花場古街。這些古街中,以貢井老街、河街最為古老,是自貢井鹽生產和城市的發祥地之一,不僅有大公井和公井縣遺址、馱運鹽的騾馬古道、人行古石橋、鹽舟通行的石砌河堰,還有店鋪毗連的大街小巷、輕巧古樸的各式民居、石板小街。這些古鎮,或因鹽運產生、或因鹽運而發達,它們的興衰對鹽業的運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五,各式鹽業的行邦會館。自清雍、乾時期起,隨著經濟的繁榮,各地商人云集自流井地區經營鹽業,聚斂致富,紛紛集資在自流井、貢井和永安等大鎮修建同鄉會館。一時會館林立,蔚為壯觀,反映出井鹽文化的興盛。這些會館布局靈活,緊湊而開敞,建築裝飾華麗,多以戲樓和天街(內庭)構成公共活動空間的主體,極富生活氣息和自貢地域情趣。
其六,近代鹽商的寨堡園宅。因鹽致富的本地宦紳自清鹹、同年間以來,或為防抵義軍,或為揮霍享受,先後在市內修建大安寨、在今大安牛口山修建省內少見的巨形寨堡--三多寨。隨之而起的還有"張園"、"羅園"、"侯園"以及天祿堂、胡元和等私家園林宅第、廳堂館舍、水榭亭台,爭奇鬥富。園林特色。
自貢市和大英縣的井鹽汲制技藝傳承幾近千年,其流程至今仍保存完整,成為世界鑽探深井的活化石,應採取切實措施對之加以重點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