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應古城

嘉應古城

嘉應古城,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歷史可上溯至程鄉縣築城肇始,歷經971年,接近千年的建城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應古城
  • 地理位置:廣東省梅州市老城區 
  • 所處時代宋代 
歷史沿革,時空概念,山水格局,修城歷史,保護措施,

歷史沿革

歷史上梅州的建置沿革分分合合,名稱亦反覆變更,曾經出現的古稱不少,如程鄉、敬州、恭州、梅陽、梅州、嘉應等等,其中為大家所熟知的主要是三個:程鄉梅州嘉應
嘉應古城
清末進士楊沅所藏《程鄉勝跡圖》
從歷史長河的角度審視,嘉應是梅州市一眾古稱中相對“年輕”的一個,建置時間距今時間亦不足300年。
今天梅州的核心區域,在秦漢時為揭陽縣境,晉宋時為海陽縣境(註:東晉為南朝第一個政權宋所滅,兩朝相連,故稱晉宋,此宋為劉宋,非後來之趙宋),南齊始分海陽縣地立為程鄉縣,梁陳時縣廢,隋復置程鄉縣,唐仍之,五代南漢改為敬州,宋改梅州(註:宋立之後,未改稱梅州之前,民間非官方說法為避趙敬諱,有稱“恭州”一說),元因之,明復為程鄉縣,清初仍之。雍正十一年(1733)改程鄉縣為嘉應直隸州,至民國元年(1912)廢清府州之制,改為梅縣。據此,可作如下歸納:
“程鄉”起源南齊永明元年(483),建置時間長達1428年,距今時間也有1540年,所以說“千年程鄉”完全可以成立,且歷史底氣是綽綽有餘的。另據《乾隆嘉應州志》所載:“乾隆十五年(1750),知州王之正……建人文秀區、古程鄉邑二坊於署前大街”,其中的“古程鄉邑”牌坊是程鄉縣升格為嘉應直隸州之後人們為表示對程鄉縣的懷念而設立的。
“梅州”為北宋開寶四年(971)設立,距今時間亦有1052年,“千年梅州”的說法也是實至名歸。另據《嘉靖潮州府志》記載:“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縣黃進修又建古梅州郡坊於儀門外”。為什麼要建“古梅州郡”坊呢?那是因為梅州自北宋初年始設,後廢置反覆,至明洪武二年(1369)撤州降為程鄉縣,明代人們為了懷念梅州之名,特地興建了該坊,由此也可窺見時人對“梅州”二字情結之深厚。
“嘉應”則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設立的,建置時間178年,距今時間不足300年,所以說,“千年嘉應”提法顯然不能成立。
綜上所述,就“程鄉、梅州、嘉應”三者而言,最為久遠的無疑是“程鄉古邑”,其次是“梅州古郡”,此二者更具歷史底氣,但因“梅州”一名今仍沿用,老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古”。此外,由於牽涉到古城開發主體或行政區劃概念的介入,目前最為大眾所接受的卻是距今不足300年的“嘉應”一名。
行文至此,似可得出這樣的結論:“嘉應古城”這一概念雖有歷史和地域局限性,但字義吉祥,應合“休徵嘉應”成語,又有“南方赤龍神”之謂,而且梅州地區的客家先民大多數是清嘉應直隸州建置成立前後下南洋和開枝散葉到海外的,因而“嘉應”一詞已成為海外客家華人華僑及其後裔最深的“原鄉記憶”。綜上所述,“嘉應古城”的說法並無不妥,且能凝聚各方共識,古人所謂“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
嘉應古城
清代嘉應古城圖

時空概念

關於嘉應古城的時間計算,大致比較公認的有兩種計算方法:
一是北宋築城說。據《康熙程鄉縣誌》所載,北宋皇祐四年(1052)開始,程鄉縣在今梅州江北“築土城為捍衛,周圍長四百五十丈三尺”,從而結束了“有縣治卻無縣城”的局面。由此可見,嘉應古城歷史可上溯至程鄉縣築城肇始,歷經971年,接近千年的建城歷史。
二是嘉應設州說。據《光緒嘉應州志》所載,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皇帝親自批准設立嘉應直隸州(至1911年撤嘉應州為梅州)。嘉應古城存在的歷史大概在290年左右。
關於嘉應古城的地理位置,據查證,亦有如下兩種記述:
一是江北更樓下古程鄉縣署遺址。據地方史志記載,在宋代沒有築城牆之前,隋代程鄉縣的縣署在更樓下葉屋側、朱屋背,仍存一牆,厚二尺余。北宋皇祐四年(1052)開始在今江北“築土城為捍衛”,此後城池歷有修繕拓展,但城址沒有變更,縣治州署則有移徙,有“半部嘉應州志”之稱的《梅縣風土二百詠》(民國梁伯聰著)有詩《縣衙舊址》為證:
程鄉官署跡尋求,曾井東隅舊址留。
隋代築城明徙位,土名猶自號更樓。
據梁註:“梅縣在昔為程鄉縣,南齊始置後廢,隋復置,五代南漢改敬州,宋改梅州,明復為程鄉縣,清改嘉應直隸州,民國改梅縣。梅州署城中;程鄉縣署舊在西城外曾井之東,有隋始置。明洪武二年撤梅州為程鄉縣,隸潮州府。十月知縣樊思明乃自舊縣治遷於州治,今更樓下葉屋側、朱屋背,仍存一牆,厚二尺余,鄉人謂舊程鄉縣之廢址雲。由此可見,明洪武二年(1369)程鄉縣署遷至州城署(即今江北老城)辦公。
二是清代嘉應直隸州州署遺址。據《光緒嘉應州志》所載,程鄉縣升為嘉應直隸州後,於雍正十三年(1735)建成東西南北四敵樓(即哨樓),16窩鋪,女牆985丈,挖外圍壕溝,自東抵北又轉而西,共五百七十八丈,深一丈余,闊三丈。
另據有關城史資料,光緒二年(1876)曾作普查,城內有寺廟、壇場、館舍等85處,店宇則多建在城外,城內有縱橫街3條,路3條,巷11條,面積0.75平方公里。另據《嘉應鄉土地理教科書》載:“城內,祠宇達百所,戶口稀少,東、西、北三面傍城多為民居,中央及南部多祠宇、官廨。商務以州署前大街為最盛,西面多工作店,東門只有小販而已”。又據張翼珍編《梅縣地理·區域沿革》載:“梅城鎮城內戶口稠密,祠堂、機關、神廟最多。城外多店宇,合計約有一千五百餘間”。此處的“梅城鎮”應是指民國26年(1937)梅縣整編區鄉,縣城稱“梅城鎮”。
在調研中了解到,直至彭精一任縣長期間(1931年10月至1936年秋)拆城改造之前,嘉應古城雖歷經戰火、天災、匪盜破壞,但總體仍保存原有風貌。
嘉應古城
民國鄉土地理教材所載嘉應古城周邊分布圖

山水格局

據史料查考及民間口述可知,舊時嘉應古城的山水城格局是“三山七海一丘田、七穿八漏、九塔十麒麟”。
“三山”是指金山、銀山、梅山,形成“品”字形呼應結構。“金山”至今尚存,在金山頂原梅縣圖書館舊址,不過亦被不斷蠶食。“梅山”則在新建梅江區委、區政府時被搬平殆盡,如今尚有些許殘存其後。唯有“銀山”說法不一,有老一輩人指認在官井頭上蕭屋內的一個小土堆,清康熙年間建蕭屋時被平整掉。現該蕭屋亦被政府征拆後建為小公園。
“七海”是指七處低洼沼澤地或池塘,現如今幾乎找不到能夠確切指認具體位置的人,有的地方文史學者乾脆把嘉應古城之外的魚塘也算入“湊數”。經與老前輩探討,比較準確的“七海”是:學宮泮池、城隍廟儒林第侯屋、城隍廟特恩選拔楊屋、道前街簡臣廬(小魚池)、金山巷池上塘楊屋、金山巷柳染塘楊屋、西門麒麟巷三聲堂侯屋,這是標準的城內七口池塘所在地。
“一丘田”是指在三聲堂侯屋塘唇緊靠北城牆處(即文保路原梅縣百貨公司倉庫)方方正正約三分地的水田。以往曾有說法,稱這“一丘田”每年由官府派人耕種測試收成,但在走訪三聲堂後裔時了解到,該田實為三聲堂開基祖侯畿建屋時特意所留,直至梅縣解放前一直由侯畿六子按房輪耕,寓教子孫後代衣食豐足勿忘耕讀傳家。
“七穿八漏”是指老城內橫七豎八的小巷道,總計有西箭角、月宮右巷、井頭街、藍屋巷、麒麟巷、金山巷、鳳尾閣、官井頭、東倉巷、城隍廟巷、黎屋巷、東門黎家巷、上石牌、下石牌、考院前等十五條巷道。直至1932年彭精一拆城改建騎樓店鋪之後,老城的交通格局基本為“兩橫五縱”:凌風東西路、仲元東西路謂之“兩橫”;泰康路(一作大康,又稱生才路)、和平路、義化路、中山街、民主路謂之“五縱”。
“九塔”是指雕刻有寶塔圖案並置於城內各處,用於鎮煞的九座石碑,高約1.2米。現僅知在元城路-鳳尾閣入口處約10餘米處牆角放置有一塊,其餘不詳。
“十麒麟”同“九塔”作用相類似,現僅知在麒麟巷三聲堂後圍牆上曾有灰雕彩塑大麒麟一幅(註:其形制工藝與現今潮州古城西馬路保存下來的彩雕麒麟照壁類似),其餘則散落無考,抑或破壞湮滅。
至晚清民國初年,整座城池是城內地勢高出城外,縣府居城內中央,內有梅山,另有金山頂聳立城北,扼東北要衝。如從空中俯瞰,則整個嘉應古城似“金龜浮江”:龜之頭在南門程江出口入梅江交界處的潭角里,即現在南門八角亭附近;龜之尾則在金山頂梅縣圖書館(原觀音宮舊址);烏龜之兩眼一為東倉巷與仲元東路交叉路口右側的一口井,一為道前街與仲元西路交叉口右側的另一口井。
城門
關於古城的五個城門(南門有兩個,上南門與下南門),經實地考察,確認今天的位置是:東門在仲元東路與周增路交叉路口。下南門(凌風樓)在義化路與凌風路交叉路口,上南門(文瀾門)在學宮門口與凌風西路交叉路口。西門在仲元西路與珠條街、月宮巷交叉路口。北門(鐵漢樓)在元城路與文保路交叉路口。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仲元西路原稱西門路,民國時期稱西門大街。元城路原稱北門街,民國時期稱北門大街。仲元東路原稱東門路。
城內布局
關於古城內的布局,大概可以概括為“南貴北賤,東祀西販”。南門一帶為官署和孔廟,非官即貴,不是當官的就是讀書的士子;東門一帶則宗祠、城隍廟、呂帝廟等林立,特別是城內各姓宗祠盛時曾有60多座,有不少姓氏不止一座,如李姓和鐘姓,有“九李十三鐘”之說。由於城內宗祠廟宇多,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故舊時戲稱老城內是“人少鬼多”。
一城兩坊
關於古城外東西兩翼(一城兩坊)的分布,大抵是西區一帶(含紅杏坊,亦稱望杏坊)為上市,屬西街區範圍,居民甚多,共有十甲(註:古時規定若干戶為一甲,十甲指人口眾多),東區小溪唇一帶(含攀桂坊)為下市,屬東街區範圍,共有五甲。另外,明嘉靖七年(1528),在東門外開設校場,作為駐防部隊的日常練兵場。後來,在東門附近,各種飲食、評彈、歌吹、雜耍、押彩、棋局、相命、菜市等相依成行成市,市俗文化應運而生,成為繁盛之處。西門至北門一帶附近則為居民區居多,西門至南門城外為商業區,有南門夜市和西門市場。
城署圖
關於嘉應古城的大體格局,除了《光緒嘉應州志》所載城署圖可作參考外,還可從民國7年(1918)新編的《梅縣地理鄉土教材》的相關圖示借窺概貌。另在查考史料時發現,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楊沅(註:一作楊源,梅城下市角東山人,為嘉應州清末戊戌科進士),其於乙未年冬(1919)從汕頭回梅時,購得東郊鄉張家圍張茂才之祖父張梅林所繪製的《程鄉勝跡圖》,並於1921年春玩賞此圖時留下專門跋記云:“嘉道時期,吾梅科甲鼎盛,民亦殷富,梅江畫舫,笙歌達旦,儼小秦淮。鹹豐初年,尚猶未艾。今觀斯圖,城內旌叢妓艇之舶於兩岸及百花洲者,舳艫相接,洵為盛事。凌夷至今,迭經變亂,風流雲散,悉歸於無何有之鄉……此圖乃百年前景象,目想神遊,蓋不無今昔之感矣!”
從其跋記可推斷,此圖所描繪的景象應該是清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的嘉應古城景象,其時嘉應州領四屬(嘉慶十七年即公元1812年撤程鄉縣,由州直轄程鄉縣域),程江縣與嘉應州可謂“州縣同署”。楊沅意猶未盡,同時又題寫了《題<程鄉勝跡圖>十首》,分別對古程鄉邑中的梅江、古渡、百花洲、大榕閣、班公祠、梅溪宮、凌風樓、丫髻峰、瓜嶺、攀桂坊等十處山川風貌進行了寫景抒情。
嘉應古城
民國初年梅州鄉土歷史教材所示嘉應古城城署簡圖

修城歷史

嘉應古城史上建擴修拆
如前所述,北宋皇祐四年(1052)梅州築城肇始,《乾隆嘉應州志》有載:“梅州城,宋以前建置莫考,宋皇祐年間(1049-1054)儂智高反,陷邕州(今廣西南寧市),圍廣州,嶺外震動,郡邑皆戒嚴,始築土城為捍衛”,此後,歷代對城牆均有建擴修拆。
第一次有明顯記載的修城是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明朝初年粵東地區盜賊很猖狂,當時的城牆多為土牆,常被盜賊攻破。據乾隆《嘉應州志》記載,明洪武十四年(1381),程鄉縣吏陳伏與縣令有過節,便媾和海陽縣海盜饒海隆前來攻城,陳伏作內應,州城很快被攻破。此後又再發生江西尋烏盜賊千人攻破嘉應州城,富甲一方的程鄉富豪葉文保家被洗劫,其父亦被殺。這幾次的城破或直接促成了明洪武十八年(1385)葉文保捐白銀十萬兩修筑西北城牆五百七十八丈。他倡議官府全部用磚砌城牆,並不惜賣土地家產捐款修城,條件是城磚上銘刻他的名字以作紀念。據說當時有一半城牆的磚都有他的名字,故有“葉半城”之說。後人為紀念他對公益事業的貢獻,把城內一條街道命名為“文保路”,此街道名稱亦沿用至今。
第二次有明顯記載的修城是在清康熙年間。共修築兩次:一是康熙九年至十年(1670-1671)。據史志所載,當時因大雨成災,東牆崩裂六丈,西牆崩裂七丈,西南崩裂七丈。第二年才完成修復。二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因大水東南城崩三十餘丈,由知縣王仕雲、王吉人相繼修築,並擴城圍總長至985丈,高(連女牆)2.6丈、厚2丈。
第三次有明顯記載的修城是在清雍正年間。程鄉縣升格為嘉應直隸州後,於雍正十三年(1735)在原有程鄉縣城的基礎上,建成東西南北四敵樓,完善築城挖壕溝。
第四次有明顯記載的修城是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據史志所載,州城上敵樓、雉堞均倒塌,周圍城牆亦多崩裂,時任江西萍鄉舉人文晟任知州發諭捐修,並疏西南門外河,重修南門外觀瀾亭(亦稱接官亭)。
第五次有明顯記載的修城是在清鹹豐九年(1859)。近代史上,太平軍與清軍曾有兩次在嘉應州對壘激戰,最後折戟嘉應州。第一次在1859年,石鎮吉率太平軍攻打州城,知州文晟臨危不亂,組織官民守城。太平軍佯攻東門,卻在西門挖地道,埋炸藥,敲鑼擂鼓,響聲不斷,以轉移官軍視聽。據史載:“十六日黎明,地雷轟發,西城門坍缺三十餘丈,守城者皆走,不知所往。”因西門坍塌,嘉應州城失陷,全城軍民含知州文晟在內被殺4000餘人。至今梅州民間尚有“東門唔開,西門逼坼(裂縫)”的俗語。後汪政出任嘉應州知州時,發動民眾修復西門城樓。第二次在1865年農曆十二月八日,太平軍康王汪海洋部一度攻破城池,後兵敗覆滅,沒有對嘉應州城造成太大破壞。
至民國13年(1924),潮梅鎮守使劉志陸(程江古塘坪人)把上市的街道,從井頭街至南門街拆闊至一丈四尺,但沿梅江這邊的店鋪未建騎樓。民國18年(1929),朱德率領紅軍兩次攻打梅城,最激烈的戰鬥是在北門金山頂,那時的嘉應州城未有嚴重破壞仍保持原有格局。
接下來就是拆城改建的紀錄,比較成規模的有三次:
第一次有明顯記載的拆改是在民國21年(1932)。彭精一任縣長期間拆西門南城井頭街以及東南門一帶城基建店鋪,與擴寬街道兩旁騎樓建人行道泰康路文化路均改建成寬闊大道,沿用至今。彭精一拆城時,把位於南門的凌風樓及北門的鐵漢樓一併拆除,又把舊縣署兩扇大門拆去,重築一門,門樓上懸大鐘一座,顯得堂皇莊嚴。
第二次有明顯記載的拆改是在民國24年(1935)。梁翰昭接彭精一任縣長,繼續拆城牆,聘葉盧渠為設計師,認為前任所建騎樓不合規格,便又從珠條街開始至泰康路一帶,把不合規格的騎樓增闊為八尺、高一丈六尺,一律改建方形柱。從現在的凌風東、西路尚可印證,較窄的騎樓、圓柱形的,為彭精一任縣長時所建,方形柱、較高闊的騎樓為梁翰昭任縣長時所建。
梁翰昭拆建舊城時,還把兩街、水浪口一帶的街道填高數尺,因這些地方地勢較低,易浸洪水,又將縣前街、東門至西門、北門至五中體育場門口路(現為民主路)擴寬,與其他街道一樣鋪築水泥,又把東城牆、北城牆拆除,擴大闢為馬路,把北城金山頂觀音堂拆毀,改建成紅牆綠瓦梅縣圖書館。
經過兩任縣長期間(1931年-1938年)的大拆大建,梅城市容改變很大,梁伯聰《梅縣風土二百詠》有詩為證:
異鄉歸客望城陻,恍惚迷離認不真。
白屋千家村落盛,中樞整塊市廛新。
梁注曰:“民國二十一年後,彭梁兩縣長改造街市,建築一切,馬路四達,鋪宇崇高,鄉人久客歸家,多迷嚮往”。
第三次有明顯記載的拆改是進入新千年之後。1994年,梅州被評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實施了嚴格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舉措。但遺憾的是,進入新千年之後因江北老城改造的需要,陸續拆義化路老街、梅縣老縣政府及鐘樓大門、原有的梅州學宮大部分建築、八角亭及南門老碼頭(註:後恢復重建梅州學宮及八角亭等),並陸續新建起南門商業廣場、新義化路商業街、梅江區委區政府等。
綜上所述,經過三次較大規模的拆城改建之後,嘉應古城的城牆已所剩無幾,目前大概只剩東北城牆的一小部分,僅存整座城池的20%不及。在深入走訪中發現,如今較具修復價值的古城牆遺址約四五百米,分布在仲元東與周增路交叉口、虹橋頭、金山頂一帶。
從史料記載或民間收集考證的情況來看,追溯嘉應古城遺存下來的古城磚,最早是宋神宗元豐甲子古城磚。據民國彭精一老縣長的回憶錄《一九三二年梅縣拆城記略》一文中所載:“公元1923年拆城時得獲火磚若干,印元豐甲子字樣,顯然為宋時所造,其形體大於現今磚數倍,頗有古物之態,擇其數塊完整者置於民眾教育館中。”另據史料所載,1932年拆城改建時找到元豐甲子古磚一事,滿城驚喜,時人梁國基(字子僑,歲貢生,官從化縣教諭,著有《紹衣堂詩草》)曾作《梅州元豐甲子古城磚歌》。
綜上所述,北宋“元豐甲子”古城磚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古老城磚,其次是明洪武年間的“葉文保”磚,再就是明萬曆時期古磚,其磚多薄,再往後則是清代磚。清代磚中又以康熙時期的城磚規格最大、最厚實,堪比北京長城磚,規格為41×21.5×12.5(單位:厘米)。道光時期的古磚則遺存最多,目前所掌握的有九種規格,而且磚銘款式有八種之多。如“道光二十九年官紳民重修城磚”“道光貳拾玖年官紳重修”“道光貳拾玖年官紳重修磚”“道光貳拾玖年官修城磚”等等。

保護措施

嘉應古城賡續“三脈”門楗
嘉應古城保護性開發的“關鍵之關鍵”,就是要盡最大力度恢復和傳承她的文化“古韻”:
賡續文脈:
1、適度恢復文脈象徵的梅州學宮格局。現在學宮大約是原面積60%,只是保留了魁星樓、重建了大成殿,而原有的明倫堂、崇聖殿、東廡名宦祠、西廡鄉賢祠以及孔廟標誌性外大門欞星門等均已拆除。梅州作為“文化之鄉”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教興盛的重要象徵,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復原有孔廟的形制和規模(註:目前梅州境內保存比較好的學宮就是長樂學宮,鄰近地區潮州古城的海陽學宮也保存相對完整,均可資鑒)。
2、盤活重建城內一座最古老的培風書院可將廢棄多年不用的梅縣縣直機關幼稚園(原培風書院舊址),恢復重建當年城內唯一古書院培風書院,將之作為展示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專題博物館,並用於弘揚客家文化,傳播傳統國學,展示民間非遺,重現傳統工藝等,並與下市的東山書院交相輝映。
3、修復“開粵東文運之先”的李象元故居。李象元是“開粵東文運之先”的標誌性人物,官聲甚佳,曾獲清康熙帝親賜松花硯一方,熱心家鄉文教和公益,科舉功名佳話流傳甚廣,其家族有“公孫三翰院,叔侄四翰林”之譽,其兒媳婦陳氏亦有“翰林兒媳翰林女,翰林妻子翰林母”之佳話,一時無人能出其右者。建議可將其位於金山巷17號的故居御書樓(含賜硯堂)“修舊如故”,闢為古城內展示梅州自隋開科取士以來的進士翰林文化(可囊括舉人)專題展館,以彰顯梅州“地靈甲五嶺之瞻,人傑稱南粵之冠”。
4、修建有重要影響的“梅州古七賢”群雕。可在金山頂七賢亭附近(如能興建嘉應古城牆遺址公園並屹立其間則最為理想),亦可建在南門廣場(原百花洲雙忠祠舊址附近)。這七位古賢是:程旻、劉元城、張九齡、韓愈、狄青、文天祥、蔡蒙吉。當然,還可增設侯安國、李象元、王者輔等雕像,但總體應以“流傳有序”的古七賢為主,目的就是弘揚他們忠孝廉節、崇文重教的精神,緬懷他們對梅州歷史文化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讓梅州百姓永誌不忘。
賡續城脈:
1、重建凌風樓鐵漢樓“南北兩門”。門為城之出納口,無門不可謂之城。尤其可考慮首先重建兩個門:一是為紀念文天祥而建的凌風樓,二是為紀念劉元城而建的鐵漢樓。可借鑑潮州重修廣濟樓、鎮海樓以及揭陽重修揭陽樓的經驗做法。其中,凌風樓可建在南門廣場綠島花壇處,鐵漢樓可建在元城路和文保路的交界處。當然,要結合實際量力而行,聘請古建築專家實地考察論證,並按照歷史原貌進行嚴格復原,畢其功於一役,解決“有城無門”的缺陷,增加歷史文化名城的網紅打卡點。
2、勒石再現《程鄉勝跡圖》《嘉應古城圖》。建議勒石刻碑或以灰雕彩繪文化牆的方式,精準高清再現歷史上的《程鄉勝跡圖》《嘉應古城圖》,此舉同樣是增加歷史文化名城的網紅打卡點。應該指出的是,目前元城廣場刻畫在地上的嘉應古城圖示有誤,西門標在中山街是不準確的。
3、修建古城牆遺址公園及嘉應古城專題展館。要積極挖掘湮沒在嘉應古城金山頂至虹橋頭一帶的古城牆遺址,要通過媒體和民間收藏協會廣泛徵集散落在民間或地下的古城磚,可建設由金山頂到周增路一帶近800米的古城牆遺址公園為核心,勾起廣大市民和遊客對嘉應古城的“鄉愁記憶”。金山頂圖書館舊址應建設為嘉應古城專題展館,呈設《清乾隆嘉應州志》所載的古城大型沙盤或《程鄉勝跡圖》沙盤,滾動播放嘉應古城專題紀錄片。
4、修復重建象徵“城脈”的城隍古廟建築。根據實地勘查的情況來看,首先可輕而易舉地恢復後殿(註:舊時稱城隍娘寢殿)、中殿,周邊均為無人或少人居住的老舊不堪公產房,可考慮統一征拆復建,可借鑑上海城隍廟等地的修復重建經驗。
5、重建有“城標”意義的梅州古牌坊。《光緒嘉應州志》所載的梅城及附郭的牌坊有26座,如果加上有據可考的“人文秀區”“古梅州郡”“古程鄉邑”以及節孝、耆德等牌坊則可達30多座,這其中最早的為宋代紀念蔡蒙吉的童魁坊,大多牌坊毀於戰火或人為破壞,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城內外牌坊幾乎所剩無幾。最應該儘快復建的有“三坊”是人文秀區坊、古梅州郡坊、古程鄉邑坊。因為此“三坊”具有重大人文歷史和地理標誌之意義,然而此三坊均已消逝在歷史雲煙中,特別是在清鹹豐年間太平軍兩次攻占州城的破壞下,人文秀區坊和古程鄉邑坊毀於戰火。
賡續根脈:
有關部門要調查摸底並分期修復城內有價值的老宅院如總憲第、進士第、上斐廬,還有一大批散落老街巷且有古建價值的各姓老宗祠、老私塾等,使之變身為書吧、咖啡吧、茶館、民宿、非遺傳承展演館、國學培訓館、手工藝教習館等等,開發“姓氏尋根之旅”,打造“國學研修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