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鹼性顆粒(basophilic granule)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嗜鹼性顆粒
- 外文名:basophilic granule
- 所屬學科:組織學與胚胎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嗜鹼性顆粒(basophilic granule)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嗜鹼性粒細胞呈圓形,直徑10~14μm,胞核分葉不清楚,胞質含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的嗜鹼性顆粒,用甲苯胺藍染色,顆粒由藍變紫,稱為異染性,大顆粒直徑可達 1.2μm,易溶於水。電子顯微鏡下,顆粒內含物電子密度較高。胞質有...
嗜鹼性桿狀核粒細胞 嗜鹼性桿狀核粒細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 band form)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定義 胞質內含少量嗜天青顆粒和大量嗜鹼性顆粒的粒細胞。細胞核呈桿狀。出處 《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第二版。
顆粒從Ⅱ型原始粒細胞開始出現,稱為非特異性顆粒(又稱為A顆粒、嗜天青顆粒、嗜苯胺藍顆粒),從中幼粒細胞開始出現特異性顆粒(即S顆粒),S顆粒有三種:嗜中性顆粒、嗜酸性顆粒及嗜鹼性顆粒,因此根據特異性顆粒不同又將中幼粒細胞及...
basophilic stippling 嗜鹼性點彩 ; 嗜鹼性彩斑 ; 嗜鹼性顆粒 basophilic myelocyte[組織] 嗜鹼性中幼粒細胞 ; 嗜鹼性中幼粒細胞 basophilic metamyelocyte[組織] 嗜鹼性晚幼粒細胞 ; 嗜鹼性晚幼粒細胞 basophilic promyelocyte[組織] ...
嗜鹼性粒細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占白細胞總數的0%~1%。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鹼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可覆蓋在核上。...
和血液的嗜鹼粒細胞同樣為具有強嗜鹼性顆粒的組織細胞。細胞簡介 什麼是肥大細胞 肥大細胞(mast cell)為一種粒細胞,存在於血液中的這類顆粒,含有肝素、組胺、5-羥色胺,由細胞崩解釋放出顆粒以及顆粒中的物質,可在組織內引起速...
嗜鹼性粒細胞中有嗜鹼性顆粒,內含組織胺、肝素與5-羥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質,在抗原-抗體反應時釋放出來。在人體的正常糞便中偶爾能見到少許白細胞,所以糞便檢查中白細胞的多少可以作為腸道是否有炎症的一種依據。無顆粒白細胞 無顆粒白...
(1)粒細胞系統:原始粒細胞呈陰性或陽性,陽性程度隨細胞成熟程度增強,常呈彌散狀陽性。嗜酸性顆粒陰性,顆粒間質呈陽性;嗜鹼性顆粒呈陽性,顆粒間質陰性。(2)單核細胞系統:呈陰性或陽性,陽性常為細顆粒狀。(3)淋巴細胞系統...
嗜鹼性粒細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占白細胞總數的0~15。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鹼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可覆蓋在核上。顆粒...
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占白細胞總數的0~15。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鹼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可...
1 .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 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是參與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細胞,胞漿含有嗜鹼性顆粒,能釋放或介導合成大致相同的活性介質,如組織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緩激肽等。此二類細胞來源於髓樣幹細胞前體。其細胞...
●姬姆薩染色對胞漿著色能較好的顯示胞漿的嗜鹼性程度,特別對嗜天青、嗜酸性、嗜鹼性顆粒著色較清晰, 色澤純正,而對胞核著色偏深,核結構顯示較差。●故採用以瑞氏染液為主,姬姆薩染液為輔的混合染色。染色步驟:1. 先用瑞氏染液將...
(5)成熟嗜鹼性粒細胞呈圓形、橢圓形或腎形,核染色質細緻,含藍黑色的嗜鹼性顆粒。(6)成熟單核細胞呈圓形或不規則形,胞核不規則,核染色質粗糙、疏鬆,胞質呈淺灰色,胞質內可見細小如針樣淡紅色顆粒,原始單核細胞質內無顆粒。
(三)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 1 .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 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是參與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細胞,胞漿含有嗜鹼性顆粒,能釋放或介導合成大致相同的活性介質,如組織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緩激肽...
粗面內質網常呈現規則的平行排列,游離核糖體分布於其間,它們在光鏡下呈嗜鹼性顆粒或小塊,稱尼氏體(Nisslbodies)。大神經元尤其是運動神經元的尼氏體豐富而粗大,呈斑塊狀;小神經元的尼氏體則較小而少。大神經元胞體內含大量尼氏體...
組織病理:脂肪小葉壞死為特點,壞死部炎性浸潤,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泡沫細胞和異物巨細胞。可見無核脂肪細胞、胞漿內有嗜鹼性顆粒物,胞壁模糊淡染,稱為影狀脂肪細胞。結節性脂肪壞死病晚期,局部可出現顆粒狀鈣沉著。...
劉氏染色法所用的染液分成LiuA和LiuB兩部份。LiuA含有Eosin Y,可將細胞質和血紅素等染成紅色;LiuB則含有Azur I 和甲基藍,可和細胞核以及白血球的嗜鹼性顆粒作用,染成藍紫色。步驟 將LiuA染液滴加在已固定的組織切片上,靜置30...
以脂肪小葉壞死為特點,壞死部炎性浸潤: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泡沫細胞和異物巨細胞。可見無核脂肪細胞,胞漿內有嗜鹼性顆粒物,胞壁模糊淡染,稱為影狀脂肪細胞。晚期局部可出現顆粒狀鈣沉著。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
當相同抗原再次進入機體,便與吸附在靶細胞表面的IgE結合,激發了細胞內一系列酶反應,使細胞釋放出嗜鹼性顆粒。該顆粒脫出後,在一定條件下,可釋放出組織胺、5-羥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質,它們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可作用於皮膚、血管、...
粗面內質網常呈現規則的平行排列,游離核糖體分布於其間,它們在光鏡下呈嗜鹼性顆粒或小塊,稱尼氏體(Nissl bodies)。大神經元尤其是運動神經元的尼氏體豐富而粗大,呈斑塊狀;小神經元的尼氏體則較小而少。大神經元胞體內含大量尼氏...
組織病理:脂肪小葉壞死為特點,壞死部炎性浸潤,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泡沫細胞和異物巨細胞。可見無核脂肪細胞、胞漿內有嗜鹼性顆粒物,胞壁模糊淡染,稱為影狀脂肪細胞。胰腺炎皮下脂肪壞死病晚期,局部可出現顆粒狀鈣沉...
數量較嗜酸性細胞少,呈橢圓形或多邊形,直徑15~25μm,胞質內含嗜鹼性顆粒。顆粒內含糖蛋白類激素,PAS反應呈陽性,嗜鹼性細胞分三種: ① 促甲狀腺激素細胞(thyrotroph,TSH cell),呈多角形,顆粒較小,直徑100~150nm,分布在胞質邊緣。此...
顯示肌纖維大小不一,萎縮肌纖維呈小圓形和小角形,可見肌纖維壞變,尤其是可見較多的肌纖維出現鑲邊空泡,且其內有較多嗜鹼性顆粒,還可見單核細胞浸潤非壞死肌纖維。電鏡觀察到肌膜下或肌核內有管絲狀或髓樣包涵體。診斷 1.50歲以上...
嗜鹼性粒細胞 含嗜鹼性顆粒,內含生物活性物質,在抗原-抗體反應時釋放。單核細胞 單核細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具有明顯的變形及運動能力,能吞噬和清除受傷、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此外還參與免疫反應,是對付細胞內致病細菌和寄生蟲的...
光鏡下:細胞呈圓形或卵圓形,細胞核小,呈圓形或橢圓形,染色淺,位於細胞中央。細胞質內充滿粗大的嗜鹼性顆粒,易溶於水,並具有異染性,可被甲苯胺藍染成紫紅色。電鏡下:顆粒大小不等,呈圓形或卵圓形,外包裹有單位膜; 在...
3.嗜鹼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占白細胞總數的0~15。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鹼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
鹼性細胞在結締組織和黏膜上皮內時,稱肥大細胞,其結構和功能與嗜鹼性細胞相似。肥大細胞mast cell是和血液的嗜鹼粒細胞同樣,具有強嗜鹼性顆粒的組織細胞。存在於血液中的這種顆粒,含有肝素、組織胺、5-羥色胺,由細胞崩解釋放出顆粒...